第二百五十章 開化姬

或許正是因爲,開化姬是由甘寧“激發”的原因?

亦或是因爲甘寧在將錦袍披給她的時候,是抱有“開化”愚昧的目的、而並不僅僅是爲了征服與奴役?

總之開化姬的能力,更加接近於漢土的城姬,不過與城姬還略有區別,而且她與漢土的城姬也並未聯網……

之後的幾個月,甘寧在夷州自然不是閒着,既然有了“城姬”,甘寧的開化之旅也更加容易起來。

整個夷州如果以“州”而論,無疑小得可憐,以郡而論的話,僅看面積倒是算比較大的——至少在中原、淮南、荊北等人口稠密地區,算是比較大的郡,大概和地廣人稀武陵、零陵差不多大。

不過以人口而論的話,夷州的東鯷人一共不滿十萬,上千人就已經是比較大的部族,總人口和一個大些的縣差不多。

開化姬出現之後,甘寧嘗試了一下,利用開化姬、徵收與調配開化部的“人力”——開化部,也是甘寧新取的名字。

成功“訓練”出了第一批夷兵——也沒有其他選擇,哪怕甘寧掌握有好幾種兵種的訓練方式,但或許是受制於兵源與裝備,現在只能訓練手持粗製濫造木矛與小彎弓的夷兵。

不過這時甘寧也已經發現,東鯷人的構成,與夷兵所需的人力,與大漢的城姬有明顯的區別——只要10人力就可以訓練一名姬造夷兵,用漢城姬訓練一般是需要50人力!

而且同樣每年只需要1人力維持,也就是說……十年之後,哪怕是有“開化姬”的東鯷人,也能夠近乎擁有不下於青壯部衆數量的夷兵。

但與此同時,東鯷人的徭役同樣需要10人口,與漢民相同,並且……東鯷人力訓練出的徭役,勞作效率很低,甚至連最基本的屯田種植效率都只有漢民徭役的三分之一,更精細的勞作就更是災難。

看來需要先教會東鯷人怎麼做才行,否則訓練出來的徭役也還是什麼都不會。

“也就是說……人口素質對於人力的作用,影響還是很大的?”白圖插了一句。

“人口素質?恩,也可以這麼說吧。我讓幾名船匠嘗試了一下,普通漢民的人力無法由開化姬接收。”甘寧說道。

“對了!還有官印和兵符呢?開化姬能夠賦予東鯷人這些嗎?”白圖好奇的問道。

“我正要說,別總是打斷我……”甘寧嫌棄的說道。

白圖只好先閉口不言。

甘寧自然也嘗試了,開化姬的其他功能——作爲海軍大都督,甘寧理論上本來就可以開府建牙,開化姬也被甘寧“拉”到了海軍大都督的下屬序列中。

相當於開化部的首領,是在海軍大都督府麾下的“幕僚”,因此甘寧可以直接對開化姬下令。

爲了測試,甘寧先是用開化部本身的東鯷人試了試,發現原本夷姬所擁有的,爲東鯷青壯男女授予兵器、令他們成爲戰士的能力消失,但是……卻依舊能夠賦予最勇猛、強壯的一小撮東鯷人以“獸面”——也就是野獸的面具。

帶上面具之後的東鯷勇士,實力增幅不弱於戰甲,這點和其他夷姬相同。

已經擁有兵符、成爲戰將的軍官,無法再被授予獸面,不過爲了更嚴謹些,甘寧還找來一位船匠試了試……

艦隊中也包括很少一部分普通人,既不是姬造士兵、也不是戰將或文士,一般是在航海方面有突出能力的普通人。

這位船匠還是甘氏交予甘寧的“家奴”,之前甘寧就發現,他十分健壯、平時有鍛鍊的習慣,還是位夢想的船匠,加上作爲甘氏的家奴,他屬於“隱戶”,自小就很少被朝廷徵收人力,所以是有覺醒兵符的條件的!

甘寧之前在船上就答應過他,等回江東之後,會推薦其去參與城姬府的下一次戰將選拔。

不過現在爲了“實驗”,甘寧將他拉了過來……

結果……還真的成功了!

雖然無法抽取人力,但是卻可以對漢民授予獸面、令他們轉職東鯷勇士。

這意外之下,成爲獸面勇士的船匠,倒是也不虧——作爲甘氏的家僕,甘寧將其改姓“甘”,並且賜名“化”,許諾他可以在夷州任職將軍。

如果是在揚州,以他的資質,沒有特殊運氣的話,能打拼到校尉就已經是極限。

甘寧也出手試探了一下獸面勇士的能力。

帶上面具之後,獸面勇士的身體,會出現部分野獸化的情況。

增幅效果與蠻姬繪上戰紋的戰紋勇士相似,主要增加力量、速度以及直覺,對武器、尤其是遠程武器的增幅很小。

面具分兩種,一種是木製面具,一種是青銅面具,後者存在極少,五支最大的部族,也各自只有一兩位。

增幅程度基本可以對標木石兵符和鎏金兵符,至於金玉兵符……並沒有能夠對標的面具,畢竟東鯷一共纔不到十萬人,從未誕生過金玉級的勇士也並不奇怪,而且沒有實用性的文字,即使在漫長的歲月中曾經出現過,也沒有後人知道。

甘化被甘寧留在了夷州,不過一同回來的東鯷人中,也有獸面勇士,具體能力將軍府可以再進一步測試。

開化姬出現後的三個月裡,甘寧也是縱橫夷州!

僅靠開化姬和開化部的話,雖然“開化”之後實力大增,但是……別說是縱橫夷州,怕是連臨近的鰤部都鬥不過。

畢竟是以“訓練”的方式,來誕生士兵,哪怕東鯷人在合成士兵時需要的人力更少,但是……終究是踏出了軍民分離的第一步,走出了過去全民皆兵的時代,短期來看戰鬥力是下降的。

只是因爲多了獸面勇士,所以才顯得比之前強大了一些……

甘寧簡單教了教部落中新涌現的二十幾名獸面勇士,之後不容反駁的將甘化任命爲獵頭——不是關注人才的獵頭,而是指“狩獵時的頭領”,通常在部族中地位僅次於首領。

再夾雜一些甘寧手下的將領充塞之後,補滿了十人一什長,也就是漢將和夷勇各半的樣子。

幸好,姬造夷兵也可以由漢將統領。

同時給這四百多姬造夷兵,換了海軍備用、或是已經破損換下來的武器……

相比於之前,夷兵因爲武器,而實力大幅提升,但是相比於甘寧的正規軍,怕是依舊以十當一。

畢竟換上武器,也只是換上了簡單的刀和槍,至於弩、弓什麼的,還需要訓練,至於盔甲……海軍也沒多少多餘的,只是給二十幾名面具勇士穿上了盔甲。

這也令甘寧確信,當他們部分野獸化的時候,盔甲會和他們的“皮毛”融爲一體,就像戰甲加載盔甲時一樣……

不過這些獸面勇士只能靠特殊的吼叫來指揮、或者鼓舞屬下的夷兵,統領效率很差。

而且姬造夷兵的訓練難度與漢民爲兵源的姬造士兵也不同,在基礎戰鬥方面,比如揮刀、刺槍,面對敵人時保持冷靜與勇氣……這些他們甚至不需要訓練,但是在聽從調度指揮上,訓練難度卻陡然提升。

最後甘寧也沒什麼耐心,只教會了他們擊鼓進軍、射陣止步、鳴金而退,這些基本的號令,就帶他們出去“溜溜”。

之所以相差這麼多,夷兵的戰鬥力、在甘寧看來明明忽略不計,卻還特地武裝一下這些新訓練的夷兵,自然是爲了“推廣”。

作爲外來者,只用絕對實力征服的話,對方很可能會口服心不服,而支持東鯷人自己,去建立新的秩序,無疑更加容易被接受。

當甘寧從船上,一批批的運下“救濟糧”的時候,整個開化部都沸騰了……

這些救濟糧本來就是災年時候沒吃完的,被甘寧用來壓艙,正常情況下,除非軍糧吃緊,否則甘寧根本不想拿救濟糧出來。

雖然方便儲存、而且管飽,但是……還不適應長期海上行軍的海軍,本來在連續航海中,士氣就容易降低,食物的“友好”程度可是制止士氣下降的重要輔助。

而對於開化部來說,如此之多的食物,甚至夠他們好幾個月不用去打獵、採摘了吧?

甚至按照“大都督”的說法,這些食物還能夠長期保存!

這令他們十分安心,幸福感從未這麼高過……

當然,甘寧也不是白白養懶漢的,之所以給他們幾個月的食物,是爲了之後教授他們耕種——恩,其實甘寧也不會,但是海軍中總是有人會的。

這些東鯷人其實並不適應每天以農耕爲核心的勞作,心裡也質疑,明年真的靠種植的收穫就能吃得飽嗎?

畢竟對於東鯷人來說,農耕不僅技術不足,而且土地也沒有開墾、育肥,連作物種子都還很“初級”,幾乎都是野生的種子,和成熟農耕文明用的種子完全不同。

但是……在有食物的情況下,也沒有人敢反對“大都督”。

而且甘寧帶了漢民耕種的數種種子,雖然對於民部、工部來說,這些種子有待改良,但是在東鯷人看來,已經屬於“高產作物”!

至於四百多名夷兵,甘寧則是帶着他們去征戰……

第三百二十四章 東萊之議第五百七十八章 瘦死的駱駝第一百五十九章 聯姻?第六百一十一章 道不同第四百六十八 無中生有第三百章 發展緩慢將軍府第二十六章 六親不認孔文舉第四百四十六章 臨盆第三百二十六章 延津大捷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第一百二十八章 時務識我第四百九十五章 目標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制推行第四百八十七章 第一條鐵路第一百四十六章 旱情初起第五章 原來你也是謀士?第一百一十二章 細嚼慢嚥第三百一十八章 容陵勇將第三百九十一章 槍第三百八十五章 掃蕩第一百三十二章 利弊第二百九十九章 歲旦宴第二百零五章 賈文和第三百五十七章 輔漢七……六侯第二十六章 六親不認孔文舉第四百六十五章?漢中之難第五百一十章 渤海之變(大章節)第二十一章 隱藏效果封推感言第五百九十六章 老當益壯?第一百九十一章 焦仲卿第一百一十一章 匯合歸來第五百零七章 北方變故第二百八十四章 兩摞第五百五十八章 緣木求魚第十四章 城姬第四百七十章 二營長,你退下!第六百零三章 瓜分第四百三十九章 殿閣之議第二百六十四章 智者第一百九十四章 還是要匡扶漢室的第三百四十八章 朝廷來使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道寡助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路第二百五十八章 河內張氏第一百零七章 名士第二百七十六章 意外收穫第四百七十三章 獻城第二百一十六章 槓精東來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第四百二十六章 殿試第四百七十四章 拒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處置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循環第一百六十四章 送糧(大章)第五十六章 戰略目標第六百一十二章 蜀地動作第十章 容我想個字第三百七十六章 狠與毒第一百五十章 吾之勁敵第二百一十章 悠悠蒼天,何薄於民第一百六十五章 辛苦你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夏侯惇第四百一十八章 泛真氣計劃第一百五十四章 互助第五百三十六章 陽平關第四百三十九章 殿閣之議第三百三十三章 條件第五百九十七章 脫離第三百六十七章 方興未艾第四百六十五章?漢中之難第一百七十五章 鹽引出世第二百一十二章 名醫薈萃第三百六十三章 立國八策第八十五章 六部不是一天建成的第六十六章 梟雄本色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的金手指第二十七章 家宴第七十六章 大愚若智第四百二十七章 好人壞人第八十三章 異姬第五百二十九章 轉移注意第五百二十八章 各有劇本(大章)第三百九十八章 體面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張鬆十分感動……第一百六十章 代理商第一百七十七章 壽春驚變第五百零五章 交州漸定第一百五十四章 互助第六百一十章 襄陽第三百四十四章 將軍府的精神第四百三十一章 前三發佈第一百五十七章 曬鹽法第五百六十八章 楚國的底氣第四百六十八 無中生有第五百九十二章 接回來(大章)第二百零八章 我司馬朗一生……第二百一十七章 反激第四百一十三章 指導工作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姬之謎
第三百二十四章 東萊之議第五百七十八章 瘦死的駱駝第一百五十九章 聯姻?第六百一十一章 道不同第四百六十八 無中生有第三百章 發展緩慢將軍府第二十六章 六親不認孔文舉第四百四十六章 臨盆第三百二十六章 延津大捷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第一百二十八章 時務識我第四百九十五章 目標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制推行第四百八十七章 第一條鐵路第一百四十六章 旱情初起第五章 原來你也是謀士?第一百一十二章 細嚼慢嚥第三百一十八章 容陵勇將第三百九十一章 槍第三百八十五章 掃蕩第一百三十二章 利弊第二百九十九章 歲旦宴第二百零五章 賈文和第三百五十七章 輔漢七……六侯第二十六章 六親不認孔文舉第四百六十五章?漢中之難第五百一十章 渤海之變(大章節)第二十一章 隱藏效果封推感言第五百九十六章 老當益壯?第一百九十一章 焦仲卿第一百一十一章 匯合歸來第五百零七章 北方變故第二百八十四章 兩摞第五百五十八章 緣木求魚第十四章 城姬第四百七十章 二營長,你退下!第六百零三章 瓜分第四百三十九章 殿閣之議第二百六十四章 智者第一百九十四章 還是要匡扶漢室的第三百四十八章 朝廷來使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道寡助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路第二百五十八章 河內張氏第一百零七章 名士第二百七十六章 意外收穫第四百七十三章 獻城第二百一十六章 槓精東來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第四百二十六章 殿試第四百七十四章 拒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處置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循環第一百六十四章 送糧(大章)第五十六章 戰略目標第六百一十二章 蜀地動作第十章 容我想個字第三百七十六章 狠與毒第一百五十章 吾之勁敵第二百一十章 悠悠蒼天,何薄於民第一百六十五章 辛苦你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夏侯惇第四百一十八章 泛真氣計劃第一百五十四章 互助第五百三十六章 陽平關第四百三十九章 殿閣之議第三百三十三章 條件第五百九十七章 脫離第三百六十七章 方興未艾第四百六十五章?漢中之難第一百七十五章 鹽引出世第二百一十二章 名醫薈萃第三百六十三章 立國八策第八十五章 六部不是一天建成的第六十六章 梟雄本色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的金手指第二十七章 家宴第七十六章 大愚若智第四百二十七章 好人壞人第八十三章 異姬第五百二十九章 轉移注意第五百二十八章 各有劇本(大章)第三百九十八章 體面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張鬆十分感動……第一百六十章 代理商第一百七十七章 壽春驚變第五百零五章 交州漸定第一百五十四章 互助第六百一十章 襄陽第三百四十四章 將軍府的精神第四百三十一章 前三發佈第一百五十七章 曬鹽法第五百六十八章 楚國的底氣第四百六十八 無中生有第五百九十二章 接回來(大章)第二百零八章 我司馬朗一生……第二百一十七章 反激第四百一十三章 指導工作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姬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