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嫡長子隱憂

因爲白圖沒有特地下封口令,而且生產過程中,許多人或是在場、或是待命,加之楚國又沒有御醫的說法,醫學院的學士在王后情況穩定之後便陸續離開,自然消息也迅速傳播開來……

楚王雖然“不着急”,但一次就是雙響——不僅是世子,而且還是兩位!

民間得知消息之後,大多都是感嘆楚王好人好報……

雖說古代因爲雙胞胎的風險性,在愚昧下有些地方會將此視爲不祥,但在華夏大地,也就僅僅是“某些地方”或有偏見,從來沒有“雙胞胎不祥”的公論。

而這種事情發生在帝王家,又有誰會冒大不韙的說不祥?

王權動盪的時候,或許會有人以此炒作,爲了滿足某一團體的利益,拋出言論作爲進身之階,但如今楚國初立,正是萬民歸心的時候,自然沒人敢亂嚼舌根。

反而朝中不少官員,表面歡天喜地的同時,心裡陷入了憂慮、亦或是思考當中!

雙胞胎……怎麼分嫡長子?

在民俗中,有些地方可是將後生出來的,作爲是“哥哥”,因爲大家認爲後生出來的,是先成型的胎兒。

這樣一來,大小就是有爭議的……

如果將來兄友弟恭則一切好說,而一旦兄弟間發生分歧,這“嫡長子”的爭議,就將帶來極大的變數。

嫡長子繼承製雖然在帝王之家、國君繼承中,不時會被違背,但並不影響其無可爭議的正統性。

哪怕有人篡位成功,在大家心裡,也始終是將“嫡長子繼承”作爲最高法理依據。

華夏曆史上,也只有元清兩代,是完全不講嫡長子繼承,前者一度有幼子繼承的習慣,後者則是基於先皇意志的“擇優而上”。

不過至少在此時,嫡長子模糊,對楚國來說將埋下隱患,即使白圖指定出大小也無法徹底終結這隱患,因爲的確兩人的“長”是模糊的。

只是現在料想大王肯定還在興奮中,也沒人急着進諫此事,何況……即使想要進諫,他們也沒有解決的主意!

與此同時,在楚王宮中,兩位世子正享受着每人兩位乳母的腐朽而奢華的待遇。

而白圖對於自己的兩個兒子,心裡已經有了打算……

嫡長子繼承製,可以說是宗族制的基礎,在生產力大發展的情況下,作爲一般家庭的財產分配製度並不合理。

尤其白圖還想要肢解宗族制,自然不會再站嫡長子繼承製——如果繼承權平等,配合加速發展後的生產力,分家對宗家的依賴性也會降低。

與此同時,還可以間接的削弱簪櫻之家對納妾的慾望,畢竟如果庶子也有很大繼承權的話,相當於妾的地位也高了起來,也就是相當於將“推恩令”擴散開來……

白圖也準備以身作則——當然,楚王的位子不會一分爲二,白圖也沒想將世襲罔替的爵位一分爲二,畢竟後者只是些農稅,前者……也只是“歲賦萬一”而已。

至於皇傢俬產,理論上會“平等繼承”,至於一些尤爲重要的,也可以事先便贈予出去,作爲規避。

至少在白圖閉眼的一刻,王室的產業會如他所提倡的那樣,被子女與妻子……們,繼承出去……

而對未來楚王的人選,白圖也沒有擇優而用的意思,已經決定由先出生的長子繼承,除非發生什麼特大意外,否則白圖不會有任何搖擺。

畢竟在白圖的規劃中,隨着生產力提升、教育漸漸普及,社會科學也將迅速跟進,之後註定“楚王”是不可能世代作爲實權帝王的。

白圖還想要等天下太平之後就開始佈局,爭取在兩三代中,就平穩卸下“楚王”的大半實權與義務,權力越小、責任也就越小……

在自己有限的子孫中“優中擇優”意義不大,白圖也沒指望出一個聖君兒子,還不如一開始就認準一個,給予其最高的法理性確保穩定。

之後在教育上,從小就教導他“作爲楚王二代目的責任”——維持楚國穩定,壓制門閥成型,確保直通基層的晉升通道順暢……在此基礎上,削弱楚王的權責,力求在“三代目”時,能夠令“楚王”成爲既享受榮耀,又不用太介入朝政的存在。

算起來對天賦的要求並不高,只是對教育的要求很高,而且主要是理念方面,一旦權力慾膨脹,那就是在給後代裝上“倒計時”。

所以確定下人選,之後充分教育,就越發重要,也包括對其他世子、翁主的教育!

一來是他們同樣要作爲王室,起到模範作用,還要協助將來的楚王;二來……也要考慮出現意外的話,其他兄弟姐妹需要繼承楚王之位的情況;三來則是要謹防教育失敗,出現其他世子不願意楚王之位被削弱,而做出不理智舉動的情況!

至於雙胞胎中,如何令其中一個,獲得無可置疑的法理性?

白圖已經有了腹案……

兩個小傢伙出生才三天,還不怎麼見生人,不過呂布卻經常來見兩個小傢伙。

這天白圖直接在兩個小傢伙的房間外等着,呂布果然一大早就按時過來,被白圖直接攔下……

“義父,我想和您說件事情。”白圖攔下呂布說道。

“恩?是軍情嗎?”呂布先負責的問了一句。

“不是……”白圖搖了搖頭。

“那你想好名字了?”呂布立刻咄咄逼人的問道,一副沒有軍情就只有想名字是大事兒的樣子。

“名字……我倒是想好了,老大名‘清’、老二名‘晏’吧!河清海晏,既是現在楚國的兩件大事,也是對未來楚國的期許。不過姓的事情,我想和義父商量下。”白圖嚴肅的說道。

“姓有什麼可商量的?”呂布頓時有種“我兒是不是傻了”的感覺。

這又是先秦時候,分家出去還要改個姓,當然是都姓……

呂布忽然反應過來了什麼,震驚的看着白圖,動了動嘴角,但沒有問出聲。

遲疑,不是因爲白圖是“楚王”,私下裡呂布並不將白圖當做楚王,而是此事在普通家庭裡,也是足以令人不敢置信到“遲疑”的程度。

“我是義父的義子,不過一直也沒有爲義父做什麼……以義父的身體,晚年想來也輪不到我立侍牀前,我想……將晏兒作爲義父的孫兒,隨呂姓。”白圖直接說道。

呂布聞言,先是眼圈一紅,拍了拍白圖的肩膀,但之後堅決說道:“不行!你是楚王,他們也是親兄弟,怎麼能有一個姓呂的道理?”

“義父,您聽我解釋,其實我這樣也有私心,一來是我又不能因爲是我的兒子,就擅封爵位,而義父將來還有曲阿侯就可以給晏兒繼承,二來只有這樣,清兒的嫡長子身份,才無可置疑……”

第四百二十五章 差距第一百零五章 甘露寺三結義第三百四十九章 急報第四百八十五章 車船之爭第四十四章 忍耐的呂布第八十一章 義助第三百三十一章 年節下的將軍府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機立斷夏侯涓第二百三十章 授九錫第三百二十七章 二十七萬換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封官賜爵第五百五十二章 超脫vs超脫第四百六十五章?漢中之難第三百七十三章 官坊第一百五十八章 海邊工廠第四百九十六章 學考倒計時第三百一十六章 任性第五百七十二章 襄平第二百三十二章 建安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假威白馬第二百七十七章 條件第三百六十六章 招聘廣告第二百七十章 黃雀在後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機立斷夏侯涓第四百二十四章 改良大師第五百三十三章 楚國的反應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不合適第三百七十二章 勤奮的楚王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港第四百七十八章 楚巴東郡第三百七十九章 好人白圖第五百八十七章 奇襲第五百八十七章 奇襲第二百九十三章 被俘第五百六十九章 義父第三百九十八章 體面人第六十五章 魯子敬第一百零四章 霸王渡江第五百三十二章 規矩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公炮第三百三十七章 巴蛇姬第四百三十九章 殿閣之議第六百零四章 威震三秦第二百三十八章 常山趙子龍第一百九十七章 建安三年第三百零八章 學霸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的鎏金兵符歪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哼第二百八十章 世上竟有如此忠義之人第八十三章 異姬第六十六章 梟雄本色第四百零一章 老了?第五百七十一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二百三十二章 建安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談判的藝術第五百零一章 你來的正是時候第六百一十八章 錘爆第三百一十七章 老人家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的王第四百八十五章 車船之爭第三百二十章 強攻第八十九章 臣擇君第四百一十八章 泛真氣計劃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不合適第二百九十章 隨和的甘寧第五十九章 特產鄔堡第七十六章 大愚若智第四十六章 狼牙懟第四百二十八章 學考宣傳第三十五章 我白圖只憑一顆真心第六百一十二章 蜀地動作第三百九十四章 戰術指導第三百九十一章 槍第五百九十九章 錯過吃雞套裝的司馬懿第一百九十七章 醫學院第十九章 紫氣東來,大賢出世第五十二章 伏賓入場第二十四章 義父第二百二十五章 定江夏第三百四十五章 父子相見第七十二章 民勇第四百二十三章 禮物第五百四十八章 炮!第二十八章 辭行第五十七章 荊淮議和第五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一百一十一章 匯合歸來第三百三十章 親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時務識我第四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二十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九十四章 長安局勢(二合一)第十章 容我想個字第二百八十九章 恃遠不服第三百四十五章 父子相見第一百六十三章 夏侯涓的報仇(大章)第四百三十二章 五味雜陳的榜首第三百二十六章 延津大捷第一百八十六章 龐統的野生大金魚
第四百二十五章 差距第一百零五章 甘露寺三結義第三百四十九章 急報第四百八十五章 車船之爭第四十四章 忍耐的呂布第八十一章 義助第三百三十一章 年節下的將軍府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機立斷夏侯涓第二百三十章 授九錫第三百二十七章 二十七萬換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封官賜爵第五百五十二章 超脫vs超脫第四百六十五章?漢中之難第三百七十三章 官坊第一百五十八章 海邊工廠第四百九十六章 學考倒計時第三百一十六章 任性第五百七十二章 襄平第二百三十二章 建安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假威白馬第二百七十七章 條件第三百六十六章 招聘廣告第二百七十章 黃雀在後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機立斷夏侯涓第四百二十四章 改良大師第五百三十三章 楚國的反應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不合適第三百七十二章 勤奮的楚王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港第四百七十八章 楚巴東郡第三百七十九章 好人白圖第五百八十七章 奇襲第五百八十七章 奇襲第二百九十三章 被俘第五百六十九章 義父第三百九十八章 體面人第六十五章 魯子敬第一百零四章 霸王渡江第五百三十二章 規矩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公炮第三百三十七章 巴蛇姬第四百三十九章 殿閣之議第六百零四章 威震三秦第二百三十八章 常山趙子龍第一百九十七章 建安三年第三百零八章 學霸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的鎏金兵符歪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哼第二百八十章 世上竟有如此忠義之人第八十三章 異姬第六十六章 梟雄本色第四百零一章 老了?第五百七十一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二百三十二章 建安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談判的藝術第五百零一章 你來的正是時候第六百一十八章 錘爆第三百一十七章 老人家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的王第四百八十五章 車船之爭第三百二十章 強攻第八十九章 臣擇君第四百一十八章 泛真氣計劃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不合適第二百九十章 隨和的甘寧第五十九章 特產鄔堡第七十六章 大愚若智第四十六章 狼牙懟第四百二十八章 學考宣傳第三十五章 我白圖只憑一顆真心第六百一十二章 蜀地動作第三百九十四章 戰術指導第三百九十一章 槍第五百九十九章 錯過吃雞套裝的司馬懿第一百九十七章 醫學院第十九章 紫氣東來,大賢出世第五十二章 伏賓入場第二十四章 義父第二百二十五章 定江夏第三百四十五章 父子相見第七十二章 民勇第四百二十三章 禮物第五百四十八章 炮!第二十八章 辭行第五十七章 荊淮議和第五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一百一十一章 匯合歸來第三百三十章 親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時務識我第四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二十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九十四章 長安局勢(二合一)第十章 容我想個字第二百八十九章 恃遠不服第三百四十五章 父子相見第一百六十三章 夏侯涓的報仇(大章)第四百三十二章 五味雜陳的榜首第三百二十六章 延津大捷第一百八十六章 龐統的野生大金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