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襄平

整整一冬天,魏國也是發了狠。

生生在遼東這種天寒地凍的地方,還冬季調兵,務求趁着港口大多結冰、而且南兵不善冬天作戰,楚國無法過多幹預的時候,徹底推了公孫氏!

眼看快要到臘月,魏軍也已經貼臉襄平,公孫康眼看孤城難守、大勢已去……

這幾天公孫康的脾氣,也格外暴躁,傳信斥候都成了高危職業,而且……在見到公孫康的時候,反而是最危險的!

原本公孫康培養的幾名新銳將領,在魏國猛將和軍隊面前不堪一擊,偏偏還自信的要命,現在也都死的死、敗的敗,加速了燕軍的敗亡。

甚至連柳毅這兩天,想要求見公孫康勸諫,都被沒好氣的轟了出來,差點挨板子。

柳毅無奈之下,只好再次“求見”涼茂問策……

論及在燕國的地位,涼茂其實並不如柳毅,而且沒有任何實權,然而現在涼茂卻成了救命稻草。

最近幾個月,涼茂一舉成爲燕國的香餑餑,許多重臣都私下裡與其接觸。

當然,柳毅和他們不同。

其他人是爲了給自己謀一條出路,而柳毅……是爲了給公孫康謀一條出路!

當初公孫度的知遇之恩,柳毅一直都還記着。

“柳大人今日心情不錯,竟然還來找我這閒人喝茶。”涼茂倒是很悠閒的將屋子烤的暖暖的,還燒着茶水。

“不比伯方逍遙,今日……實爲求救而來!”柳毅無奈的說道。

現在柳毅也已經沒有講價錢、賣關子的資本。

想想去年年節的時候,柳毅在面對涼茂時,還是俯而視之,雖然忌憚涼茂的名聲、懷疑其通楚,但對他卻是有心理優勢的。

然而現在已經沒有了這種底氣……

“柳大人放心,即使魏軍攻進來,想來以魏王的雅量與求賢之心,也不會對柳大人如何的。”涼茂很坦誠,一副爲柳毅考慮的樣子。

“伯方何必笑我?若是魏國真的佔據遼東……不,如果魏國攻進來,就不會是佔據遼東那麼簡單了吧?整個炒海鮮半島,都難逃其攻伐,到時楚王就會開心嗎?”柳毅有些不滿涼茂還賣關子。

“楚王的心思,茂如何會知道?不過楚軍現在不可能來援,倒是真的。”涼茂說着,老神在在將火爐上茶壺取了下來。

柳毅聞言神色一黯——他倒是希望楚國再創奇蹟,像是在漢中那樣神兵天降也好!

畢竟公孫康如今還在遼東,楚國能相助的話,哪怕之後請神容易送神難,總也比現在有出路。

然而,且不說燕國一開始“中計”與楚國翻臉,攻打了一陣子楚國的港口,只是沒造成太大損傷,反而自己馬上就被魏國宣戰。

從道義上來說,楚國現在不落井下石就是好的……

並且現在的氣候和形勢,楚國也的確沒有來援的基礎!

“當初也是伯方獻策,令大王下定決心、想要將楚國逐出渤海的吧?”柳毅有些惱怒起來。

“不,我沒有任何獻策,只是幫你們分析而已……而且我也沒有分析錯不是嗎?”涼茂依舊穩穩的倒水泡茶。

的確,當初是涼茂分析出,魏國與齊侯之間有暗盟,並且魏國與燕國之間的聯盟,是揹着齊侯的……

這令公孫康打定主意,要在魏齊之間遊走,奪取渤海利益,怎知……魏王和齊侯竟然不約而同的把他賣了!

柳毅一開始直想拂袖而去,不過終究忍了下來。

耐着性子喝了一杯涼茂的茶之後,涼茂終於再次開口……

“柳大人想要保住燕王的王位權柄是不可能的,不過想要保燕王的一世富貴,卻還可以努力一二。”

“願聞其詳。”柳毅拱手道。

“其一……就是想個法子,讓外面的魏軍吃個小虧,或是再堅守個把月,到魏國挺不住冬季用兵的消耗,之後馬上帶着燕王獻城投降。”涼茂說着給自己也倒了一杯。

然而這顯然不大可能,真有這種辦法,柳毅也不會來找涼茂。

至於直接投降?

柳毅沒有提這種可能性!

畢竟魏國可不是開善堂的,燕國最難啃的板甲騎兵都被啃掉,怎麼可能這時給燕王什麼投降待遇?

“其二自然就是做張魯。”涼茂直接說道。

降楚!

雖說從陸上肯定走不脫,但要創造個突圍的機會、加緊南去遼東港,卻未必不可能……

到了遼東港,只要楚國接受燕王的投降,自然能將他走海路送回金陵。

“伯方何必誆我?大王沒有張魯在漢中的民心!”柳毅皺眉道。

張魯是因爲天師道在漢中根深蒂固,所以白圖之後只用其名、不用其人,也願意給他高官厚祿……

而公孫康如果是在一年前投楚,絕對比張魯更隆重。

然而現在……一個失去了遼東,隻身前往楚國的公孫康,作用比張魯要小太多。

“柳大人謙虛了,公孫氏在遼東雄踞兩代三十年,何況即使民心不足……總還有其他的代替吧?”涼茂說着對柳毅眨了眨眼。

接着無論柳毅再怎麼套話,涼茂也不肯再多說一句,而且也沒有留他用膳的意思。

民心不足,可以用什麼代替,令公孫康有“投降價值”?

柳毅在回家的路上,也明白了些涼茂的意思,一時間神色有點恍惚起來……

還有什麼能代替的?無非是“官心”,也包括柳毅自己!

如果公孫康能有一批“忠臣”,留在遼東的話,那麼他投楚的力度就大了很多。

然而單單一個柳毅是沒用的,魏國本身也會懷疑他的用心,必須要普遍有這種心思才行。

進一步想,如何保證留下的大多都是“忠臣”,而不被魏國“清掃”掉?

無法保證!

但是有一個辦法,可以讓確保大部分遼東官員,“思念”逃走的舊主,那就是……用魏國的殘暴,來令他們念公孫氏的好。

魏國攻打遼東的目的就決定了,一定會壓榨遼東的價值,別指望仁政收心,不過也不會無故做到天怒人怨的程度。

除非……

有人做出什麼令魏國忍不住殘暴起來的事情!

一夜後,有些憔悴的柳毅,再次求見燕王……

第五百六十七章 遠洋損失第三百四十九章 急報第三百二十一章 血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小病人第六百零三章 瓜分第三百二十四章 假威白馬第五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一百一十二章 細嚼慢嚥第五百零四章 立項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三家暗盟第九十四章 天書第五十章 掎角開陣第五百章 楚國的祭禮第三百六十六章 招聘廣告第二百一十八章 水戰第九十八章 暴雨第二百七十八章 阻路異象第六百零二章 我,劉繼,齊侯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選第二百零二章 呂蒙急智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循環第二百零四章 蛇勁第三百五十一章 南郡有變第十九章 紫氣東來,大賢出世第一百九十四章 還是要匡扶漢室的第二百五十七章 衆望所歸第五百六十九章 義父第三百七十五章 此人甚是剛烈第三百二十四章 東萊之議第三百零二章 行者第三百六十七章 方興未艾第一百一十八章 地氣有變第三十四章 招攬第四百七十一章 奪城白帝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循環第三百二十六章 延津大捷第四百一十七章 共情第三十八章 馬其頓第四百六十七章?動兵第三十章 勸諫鬼才主簿閻第六百章 齊地亂局第二百八十九章 恃遠不服第二百三十九章 換帥第二百九十七章 薄恩寡義?第四百五十八章?楚炮!第四十三章 叫陣第五百三十九章 楚兵之動第一百七十一章 “嘴”來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無可避免第六十一章 手撕第六十六章 梟雄本色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新聞第四百七十章 二營長,你退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直播”大朝會第四百五十八章?楚炮!第四百零四章 機智如我第一百六十四章 送糧(大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甘寧上任第三百九十六章 諸葛第七十八章 烏江鬥,遺甲出第四百八十章 水路第四百九十九章 陸老的請求第二百三十二章 建安四第五百四十章 漢中之戰第五百九十五章司馬懿的籌碼第四百九十九章 陸老的請求第五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一百八十章 七勝七敗第二百九十八章 容易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訂單第三百零四章 港口偶遇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捱打第一百一十章 罪在人主第四百二十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五十一章 時機第四百九十八章 六坑之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離之間第四百五十章 糧價第一百七十九章 威脅第四百五十三章?一銖錢第五百八十九章 鎮魏大將軍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形船錨第二百一十二章 名醫薈萃第五百六十六章 興順七年第三百四十九章 急報第五百八十八章 佔據第五百九十章 隴西兵變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離之間第三百七十六章 狠與毒第十六章 科技樹第三百六十九章 使者第一百九十章 誤會第五百一十四章 龐統的精神力實驗第七十章 孫策叫陣第二百九十六章 建安四年第四百三十章 變化的禮部第五百零三章 波第六十九章 軍民一心第三百五十章 荊軍北上
第五百六十七章 遠洋損失第三百四十九章 急報第三百二十一章 血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小病人第六百零三章 瓜分第三百二十四章 假威白馬第五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一百一十二章 細嚼慢嚥第五百零四章 立項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三家暗盟第九十四章 天書第五十章 掎角開陣第五百章 楚國的祭禮第三百六十六章 招聘廣告第二百一十八章 水戰第九十八章 暴雨第二百七十八章 阻路異象第六百零二章 我,劉繼,齊侯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選第二百零二章 呂蒙急智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循環第二百零四章 蛇勁第三百五十一章 南郡有變第十九章 紫氣東來,大賢出世第一百九十四章 還是要匡扶漢室的第二百五十七章 衆望所歸第五百六十九章 義父第三百七十五章 此人甚是剛烈第三百二十四章 東萊之議第三百零二章 行者第三百六十七章 方興未艾第一百一十八章 地氣有變第三十四章 招攬第四百七十一章 奪城白帝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循環第三百二十六章 延津大捷第四百一十七章 共情第三十八章 馬其頓第四百六十七章?動兵第三十章 勸諫鬼才主簿閻第六百章 齊地亂局第二百八十九章 恃遠不服第二百三十九章 換帥第二百九十七章 薄恩寡義?第四百五十八章?楚炮!第四十三章 叫陣第五百三十九章 楚兵之動第一百七十一章 “嘴”來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無可避免第六十一章 手撕第六十六章 梟雄本色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新聞第四百七十章 二營長,你退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直播”大朝會第四百五十八章?楚炮!第四百零四章 機智如我第一百六十四章 送糧(大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甘寧上任第三百九十六章 諸葛第七十八章 烏江鬥,遺甲出第四百八十章 水路第四百九十九章 陸老的請求第二百三十二章 建安四第五百四十章 漢中之戰第五百九十五章司馬懿的籌碼第四百九十九章 陸老的請求第五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一百八十章 七勝七敗第二百九十八章 容易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訂單第三百零四章 港口偶遇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捱打第一百一十章 罪在人主第四百二十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五十一章 時機第四百九十八章 六坑之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離之間第四百五十章 糧價第一百七十九章 威脅第四百五十三章?一銖錢第五百八十九章 鎮魏大將軍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形船錨第二百一十二章 名醫薈萃第五百六十六章 興順七年第三百四十九章 急報第五百八十八章 佔據第五百九十章 隴西兵變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離之間第三百七十六章 狠與毒第十六章 科技樹第三百六十九章 使者第一百九十章 誤會第五百一十四章 龐統的精神力實驗第七十章 孫策叫陣第二百九十六章 建安四年第四百三十章 變化的禮部第五百零三章 波第六十九章 軍民一心第三百五十章 荊軍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