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性情

當張壽這一天上午的習題課和全新內容一同講完時,恰恰好好就到了午飯的時辰。他並不是一個好老師,並不習慣於反反覆覆地講,所以之前在九章堂選拔學生的時候,他先用筆試,再用面試,親自一個個考校過衆人的思維能力,至少確保了自己的學生不是木魚腦袋。

然而,奈何陪太子讀書的並不僅僅是九章堂這些人,還有半山堂的張大塊頭兩人,以及國子監出身的六個監生。哪怕就連下過一番苦功夫讀算經的張大塊頭,想要跟上進度,那都是癡人說夢,更何況其他人?

所以,當下課時,張壽看到面前那幾張了無生趣的臉,就若無其事地笑道:“術業有專攻,尤其是算科,天底下真正擅長的人本來就鳳毛麟角。你們奉旨侍奉太子讀書,能因此對算學開竅的人,那是天賦異稟,若是聽不懂,也不用勉強。”

“因爲對於普通人來說,學會加減乘除,看得懂賬冊,能懂得記賬,這就足夠了。”

張大塊頭原本還曾經暗自發誓要報考九章堂的,幾次課上下來已經快氣餒了,此時聽張壽這一說,他見別人都不吭聲,就忍不住開口問道:“老師,既然您說只要懂一點皮毛就夠了,那爲什麼還要講這麼艱深的東西?太子殿下學那麼多算經,難不成將來還要去做學問?”

張壽頓時笑看了一眼聽到這話後明顯愣了一愣的三皇子,這才正色說道:“你們都知道,我不懂天文星象,而葛老師的《葛氏算學新編》,也都不涉及到這樣的內容。”

對於張壽依舊把算學新編歸於葛氏,齊良面色有些微妙,而其他不少人也都心領神會。時至今日,《葛氏算學新編》的真正作者,很多人都已經瞭然了,那不是葛雍,而是張壽!

其他算經上都常常有涉及的天文星象,《葛氏算學新編》中那是完完全全沒有,這完全不合葛老太師天文星象大家的名聲。可如果這不是葛雍的著作,而是張壽假託老師的名聲所著,那就非常合理了。所以,哪怕葛老太師已經公然承認,外間依舊沒有太多的詆譭。

那位出自名門,歷事數朝,自己還是帝師的元老既然已經挑明,而張壽更是當衆解釋清楚之後,誰嫌腦袋太硬,非得死死揪着那位老太師不放?不怕皇帝雷霆大怒?

因此,張大塊頭繼續充當活躍氣氛的角色,連連點頭道:“我一直都想考九章堂,所以特地去和人打聽過課程,聽說不但課本里沒有,老師在九章堂也從來都不講天文星象的。”

“所以,我就是想破除算學只能用於天文星象的老觀念。”張壽笑了笑,隨即泰然自若地說,“算學是一種工具,並不是只能用於天文星象這些很容易和讖緯之道聯繫起來的東西。當然,那些很複雜的計算公式之類的,也許你們在離開九章堂幾年之內,有人會全部忘掉。”

“但是,那些在解答難題時循序漸進,步步推導的思考方式,卻是你們真正收穫的東西。日後,也許你們在面對某些複雜的局面,需要抽絲剝繭的時候,如今學到的這些思考方式會派上用場。當然,我並不希望你們辛辛苦苦學到的東西,日後卻只變成了一種思考方式。”

說到這裡,張壽就笑了:“算學博大精深,我現在教給你們的只是入門的鑰匙,你們當中,也許有人能有資質走得更高更遠,把算經推導到比所謂天元術四元術之類更艱深的地步。要知道,讀聖賢書做學問的人,也許沒人能夠勝過當年孔聖,但是……”

“學算經的人,卻總有那麼一兩個出類拔萃的,必定會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俯瞰那片前人從來沒有抵達過的秘境!有朝一日,我希望你們中間,有人能提出前人根本無法想像的問題,歸結出空前的理論。而剩下的人也不必氣餒,因爲你們學到的本就是文字領域外的真理!”

“這些真理,能夠讓你們的思路更縝密,更敏銳。而你們將來的道路也未必會侷限於算學,你們也從實驗中看到了萬物運行中蘊藏的真理,所以,在算學之外,更有物理、化學、醫藥、生物……有許許多多等待你們去發現的真理……”

張壽知道,自己現在教幾十個學生,其中能真正有所成就的,也許不過十分之一,而有突破性大成就的,興許都未必有一個,剛剛這番話完全是雞湯。

畢竟,學習這種事,真的是需要天賦的。但是,所謂天賦,卻也需要足夠適合的環境才能完全顯現。

否則,爲什麼清朝數百年間也沒出現什麼曠古爍今的科學家,就連出類拔萃的都沒有,可在晚清國家遭受那樣的苦難時,一大堆青年遠赴海外後,不但造就了一大批建國元勳,其中還涌現出一大批在科學界也同樣堪稱頂尖的人士?

時勢造英雄還有一重含義,往日被統治者壓制的思想擡頭,普通人突破桎梏,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接觸到往日絕對不可能接觸的知識,那便如同乾涸的海綿吸水一般,所有的天賦都綻放了出來。不是舊體制下沒有人才,而是因爲舊體制壓制不爲他們所容的人才。

張壽並不覺得自己是個很好的老師,畢竟,他現在的教材和習題都是根據記憶而來,雖說他那記憶裡的這些知識確實有條有理,但他從前的工作和老師沒有一毛錢關係,所以他在講授某些知識點的時候……那真叫一個簡單粗暴,佈置作業的時候也一樣粗暴。

但不論如何,當他的名氣越大,地位越高,有可能慕名而來的學生資質和天賦就越好。至於最初的那些學生,他們如果沒有別的出路,那就去開辦更多的公學,接過他手中的教鞭,

他並不希望一定要用一次開天闢地來變革如今的局面。此時,對眼前這批全天下最不一樣的學生灌了一通心靈雞湯之後,看到三皇子欲言又止,張壽就抱着手呵呵一笑。

“太子殿下,我知道有人也許會擔心,如果你一味精研算經,會不會玩物喪志。畢竟,古往今來,有馬術出衆的太子,有書法卓絕的太子,有身爲名將擅長統軍的太子,也有擅長畫畫的太子……這其中很多人都只顧着愛好,唯獨忘了身爲太子的職責。

“但我相信,你不同,無論何時何地,你都會最好地約束自己。”

“我這麼多學生,你也許不是最努力的,也許不是自制最強的,也許不是天賦最好的……但如果把努力、自制、天賦當成科目,把科目成績用一到十分的總分來評判,三樣加在一塊算一個總分,你至少能有二十七分。太子殿下,你在這些方面都沒有太大的缺陷和短板。”

“但你唯獨在性情方面有所欠缺,所以,自信一些,強勢一些!不要把自己看扁了!”

聽到這裡,四周圍終於出現了低低的笑聲,甚至就連三皇子自己,都忍不住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

而笑過之後,也不知道是哪位東宮侍讀小聲說道:“張學士說的是,太子殿下一向仁厚寬和,確實是很好,但有時候太好說話了。雖說殿下對咱們也素來優容,批假痛快,賞賜也多,可真不是得了便宜還賣乖,萬一把咱們寵壞了,回頭恃寵生嬌闖禍,別人不是會指責您?”

稱呼張壽爲張學士的,多半是國子監那六位監生之一,可此時人善意地附和張壽,勸諫三皇子應該強勢一點,甚至拿自己來舉例子,其他人一愣之後,頓時就起了哄。

“沒錯沒錯,回頭太子殿下你擦亮眼睛,萬一有人犯錯,您就好好罰一罰,也讓人知道,您是恩威並濟,並不是一貫寬縱!”

一時之間,你一言我一語,衆人或插話,或附和,全都從自己的角度對三皇子提出了勸諫……可張壽細聽之後卻發現,一羣年輕的東宮侍讀,對三皇子這位太子確實是發自內心地敬服,因爲甚至還有人挺身而出,聲稱可以拿自己開刀,殺一儆百。

眼見這話題越來越偏,張壽就重重咳嗽了一聲,直到剛剛那猶如菜市場一般喧鬧的偌大地方一下子安靜了下來,他這纔不緊不慢地說:“我勸太子殿下自信強勢一些,只是勸諫太子殿下不要過於把人言放在心上。”

“你們這些進言固然有可取之處,但讓太子殿下殺一儆百,呵呵,你們這東宮侍讀是不想幹了嗎?別忘了,你們本來就不是終身制的,一月便是一輪換。如果回頭自己不爭氣讓別人替換了下去,到時候即便在太子殿下面前痛哭流涕請求留下,那也是沒有人情好講的。”

剎那之間,剛剛其實是想讓三皇子對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幾個人,登時面紅耳赤,卻是誰也不敢胡說八道了。

而張壽情知這頓午飯已經被自己耽誤了時辰,他就笑道:“好了,都別囉嗦了,出去吩咐一聲,把午飯送過來。飯後午休消食,下午你們可是還有別的課!”

聽到這裡,衆人方纔作鳥獸散。然而,塊頭最大卻第一個衝到門外去叫人的張大塊頭,卻又是第一個衝了回來。他滿臉詫異地叫道:“奇怪了,楚公公竟然不見了!”

被張大塊頭這一提,衆人方纔發現,天天擡頭不見低頭見的楚寬竟然不見蹤影!雖說第一天看見這位曾經的司禮監掌印青衣小帽在太子書案旁邊磨墨抻紙,不少人都覺得彆扭,但習慣了楚寬那沉默寡言的態度,以及親自端茶遞水的周到之後,他們就漸漸習慣了人的存在。

畢竟,驟然從高位跌到如今這境地,大多數人都不可能如楚寬這般依舊處之泰然,彬彬有禮,衆人與之相處時,甚至都不會覺得這慈慶宮中多了一個人。而今天人不在,他們竟是直到午飯時,才發現少了這麼一個人。

而聽到張大塊頭這話,三皇子稍稍猶豫了一下,這纔開口說道:“楚公公去鹹安宮給敬妃治喪了。”

這一句簡簡單單的話,卻使得偌大的地方一片安靜,而最開始挑起這個話題的張大塊頭,那更是連腸子都悔青了,恨不得找一條地縫鑽進去。就連張壽卻也忍不住暗想,楚寬不是被一擼到底了嗎,如今去給廢后也就是敬妃治喪,那該用什麼名義?

莫非是慈慶宮管事牌子?

然而,滿屋子正大眼瞪小眼,偏偏沒人說話的時候,外間就傳來了一個聲音:“太子殿下,慈慶宮小廚房那邊午飯已經備好了,可要現在送進來?”

如果說剛剛在剎那之間屋子裡由嘈雜轉爲寧靜,那麼此時此刻,恰是又從寧靜轉爲嘈雜,首先開口嘀咕的不是別人,正是張大塊頭:“奇怪了,我剛剛出去的時候楚公公明明不在啊!”而且太子都說了,人是去給敬妃治喪了,這莫非是鬧鬼了嗎?

別說張大塊頭,就連三皇子本人也覺得有些驚疑。反倒是張壽見別人正在那面面相覷,他就開口笑道:“楚公公請進吧,剛剛耽擱了一點時間,太子殿下和大家正好都餓了!”

楚寬應聲而入,見衆人一個個全都盯着他瞧,就連三皇子也不例外,他就面色自若地笑道:“鹹安宮那邊都是太后身邊的玉泉尚宮親自挑選的老成宮人,很多事情吩咐下去就行了,並不用一直在那守着。慈慶宮又沒有新調撥人過來,難不成還要諸位去催飯催茶水嗎?”

想到早上這半日課,蒲包裡有溫熱的茶水,課間休息時也和往日一樣有茶點備好,所以剛剛他們竟沒有注意到楚寬沒有在三皇子身邊伺候,衆人不禁更覺得荒謬。

而三皇子反倒忍不住問道:“楚公公,鹹安宮那邊真的能離開你?”

“玉泉尚宮已經親自去了。”用這樣一句話解釋了自己能夠輕易脫身回來的原因之後,楚寬又輕描淡寫地說,“倒是奴婢剛剛回來時,聽說一大早順天府衙和五城兵馬司同時大批人馬出動,封了京城兩家賭場,以及一戶頗有名的酒肆,抓了不少人。”

“哦,聽說朱大人還遭了人行刺。”

此話一出,剛剛還穩坐釣魚臺的張壽就登時大吃一驚。就當他霍然起身之際,楚寬就非常善解人意似的說出了結果:“不過太子殿下和張學士不用擔心,朱大人吉人天相,逢凶化吉,沒有什麼大礙。刺客已經落網了,聽說是大皇子身邊一個姓石的護衛。”

此話一出,三皇子登時想起了前天夜裡四皇子那信誓旦旦的話,一時又驚又怒。如果真的是他那長兄身邊人心懷不服,於是潛回京城意圖攪動風雲,那麼,父皇也好,他也好,豈不是錯怪了四弟?而四弟住在宮外,那會不會有危險?

第一百四十三章 聲聲驚堂木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情無情第五百七十四章 不講理,看張郎第二十四章 顏值即正義第八十三章 張博士上京第二百六十九章 教不嚴,師之惰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兩百零五章 家有大哥壓力大第六百七十六章 鬱郁第八百一十五章 弄璋第六百六十一章 不解風情第五百五十七章 餓貨敗家子第兩百二十章 駙馬和儀賓第六百章 罰你去祠堂第五百五十章 天家好兄弟第五百零九章 不避嫌疑第七十四章 葛氏語錄新編(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轎第五百一十七章 我也很絕望啊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君再上轎第七百八十一章 怨氣第二百八十五章 知錯能改陸尚書第七百三十一章 動之以理第六百零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一百一十五章 世間運行之理第六百四十九章 假打不如不打第兩百二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三百二十三章 雙簧?錚臣?第七百八十七章 荒謬推演第六百三十三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二百七十一章 兒女親家第六百三十一章 負重前行第九十一章 太祖題匾藏密卷?第六百九十九章 喪第八百四十一章 有心計和沒見識第二十六章 唱作俱佳第六十八章 授課和鬧事第六百零一章 貴人年年有,今日偏最多第三章 挾持第八百二十五章 踐行第一百二十四章 唐時有個和尚第三百九十八章 治個病換心情第四百一十七章 謝生婚否,會館吃客第四百九十九章 願爲前驅第六百三十四章 冠服第一百四十五章 做人不能鹹魚第三十五章 顏值不夠,衣服湊第十七章 牛嚼牡丹第二百六十一章 從不甩鍋王大頭第一百八十八章 國事家事第八百零二章 不輕狂,枉少年第五百四十七章 腹有數理氣自華第七百五十四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五百零四章 就是賴你!第六百二十七章 熊孩子同盟第二十一章 有智慧的陸豬頭第五百四十八章 即日定東宮第兩百一十八章 好事將近第四百三十九章 學生易哄,孺子易懂第七百八十三章 好有道理第八百七十三章 紛紛亂亂第一百八十七章 婚事和鍛鍊第一百六十七章 臨陣換將第一百一十九章 差點進司禮監和領袖潛質第八百零八章 回宮第八百零一章 同情和詞典第二百八十五章 知錯能改陸尚書第六百四十四章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第兩百一十六章 小家子氣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刀闊斧第七百五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七百八十一章 怨氣第七百六十二章 忽悠的功力第六百七十一章 沉浮第七章 三個人,兩張牀第四百五十章 張壽的加賽題第一百零一章 知道你聽不懂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小姐的起牀氣第六百零五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六百六十一章 不解風情第六百零九章 蹊蹺第七百一十七章 同心,異心第六百七十六章 鬱郁第五百三十章 差役亦法吏第七百八十九章 誰幹的?第二百八十二章 郎舅(下)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陣仗第三百四十二章 誰人不解風情?第四百六十六章 外鄉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張旗鼓,退避三舍第八百零三章 暗渡陳倉,閒人大叔第七百四十六章 嫁妝和迎親第七百四十三章 早生貴子……第五百四十七章 腹有數理氣自華第一百六十章 真·小黑屋第三百三十七章 將死之……樹?第二百五十一章 喜歡第四百六十九章 顛倒的兄弟第一百二十七章 情難自禁第二十三章 拿錢砸懵你
第一百四十三章 聲聲驚堂木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情無情第五百七十四章 不講理,看張郎第二十四章 顏值即正義第八十三章 張博士上京第二百六十九章 教不嚴,師之惰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兩百零五章 家有大哥壓力大第六百七十六章 鬱郁第八百一十五章 弄璋第六百六十一章 不解風情第五百五十七章 餓貨敗家子第兩百二十章 駙馬和儀賓第六百章 罰你去祠堂第五百五十章 天家好兄弟第五百零九章 不避嫌疑第七十四章 葛氏語錄新編(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轎第五百一十七章 我也很絕望啊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君再上轎第七百八十一章 怨氣第二百八十五章 知錯能改陸尚書第七百三十一章 動之以理第六百零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一百一十五章 世間運行之理第六百四十九章 假打不如不打第兩百二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三百二十三章 雙簧?錚臣?第七百八十七章 荒謬推演第六百三十三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二百七十一章 兒女親家第六百三十一章 負重前行第九十一章 太祖題匾藏密卷?第六百九十九章 喪第八百四十一章 有心計和沒見識第二十六章 唱作俱佳第六十八章 授課和鬧事第六百零一章 貴人年年有,今日偏最多第三章 挾持第八百二十五章 踐行第一百二十四章 唐時有個和尚第三百九十八章 治個病換心情第四百一十七章 謝生婚否,會館吃客第四百九十九章 願爲前驅第六百三十四章 冠服第一百四十五章 做人不能鹹魚第三十五章 顏值不夠,衣服湊第十七章 牛嚼牡丹第二百六十一章 從不甩鍋王大頭第一百八十八章 國事家事第八百零二章 不輕狂,枉少年第五百四十七章 腹有數理氣自華第七百五十四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五百零四章 就是賴你!第六百二十七章 熊孩子同盟第二十一章 有智慧的陸豬頭第五百四十八章 即日定東宮第兩百一十八章 好事將近第四百三十九章 學生易哄,孺子易懂第七百八十三章 好有道理第八百七十三章 紛紛亂亂第一百八十七章 婚事和鍛鍊第一百六十七章 臨陣換將第一百一十九章 差點進司禮監和領袖潛質第八百零八章 回宮第八百零一章 同情和詞典第二百八十五章 知錯能改陸尚書第六百四十四章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第兩百一十六章 小家子氣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刀闊斧第七百五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七百八十一章 怨氣第七百六十二章 忽悠的功力第六百七十一章 沉浮第七章 三個人,兩張牀第四百五十章 張壽的加賽題第一百零一章 知道你聽不懂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小姐的起牀氣第六百零五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六百六十一章 不解風情第六百零九章 蹊蹺第七百一十七章 同心,異心第六百七十六章 鬱郁第五百三十章 差役亦法吏第七百八十九章 誰幹的?第二百八十二章 郎舅(下)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陣仗第三百四十二章 誰人不解風情?第四百六十六章 外鄉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張旗鼓,退避三舍第八百零三章 暗渡陳倉,閒人大叔第七百四十六章 嫁妝和迎親第七百四十三章 早生貴子……第五百四十七章 腹有數理氣自華第一百六十章 真·小黑屋第三百三十七章 將死之……樹?第二百五十一章 喜歡第四百六十九章 顛倒的兄弟第一百二十七章 情難自禁第二十三章 拿錢砸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