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難題不留白

三日後再回慈慶宮授課,張壽沒有什麼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闊別感,但前來迎接他的齊良和其他幾個九章堂出身的侍讀見了卻是滿面歡喜。每一個人都因爲張壽纔得到瞭如今的機會,可每一個人都擔心老師功成身退,把他們撂在這兒不管,畢竟如今的他們還離不開張壽。

然而,相比這些張壽的正牌學生,一個雜牌學生卻蠻橫地擠上前來,把人都撥到一邊,可因爲他那大塊頭,別人能做的也僅僅是瞪過去一眼。

“看什麼看,就許你們圍着老師,不許我來和老師說幾句話?大家都是老師的學生,你們可不能獨佔了老師!”張大塊頭理直氣壯地睨視衆人,隨即就壓低了聲音說,“老師,天大的消息,聽說敬妃歿了。”

齊良等人雖說來得比張大塊頭還早,可這事兒卻是頭一次聽說,一時不禁面面相覷。而張壽深知這等貴介子弟在宮中人面熟,再加上廢后死了這種事,皇帝未必會費神去封鎖消息,所以他只是衝着張大塊頭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隨即就自顧自往慈慶宮正殿而去。

而他的這般反應,張大塊頭卻是措手不及。人只是微微一愣就快步追了上來,竟有些急了:“老師,我真的不是胡說八道……”

沒等他解釋完,一旁的齊良就實在是看不下去了,不得不輕咳一聲提醒道:“老師沒說你胡說八道,而是這種事不適合拿出來討論,尤其是不適合在慈慶宮這種地方說!敬妃娘娘薨逝了,這總是一件大事,所以該謹言慎行的時候,你就該謹言慎行。”

張大塊頭見張壽微微頷首,這才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做錯了事,登時不禁訕訕然。可待要出言認錯吧,他又覺得在這種場合認錯實在有些丟臉,於是只能亦步亦趨地跟隨在張壽身邊,絞盡腦汁才終於想到了另一個話題。

雖說他昨天傍晚道聽途說了一星半點,但總覺得有些難以置信,當下就小心翼翼地試探道:“對了,四皇子昨兒個沒來,今兒個也沒來,這是不是病了?太子殿下又不曾說,咱們是不是要推選一個代表,去好好看看四皇子殿下。?”

這一次,張壽一面不緊不慢地往前走,一面雲淡風輕地說:“四皇子這幾日都會在公學上課,晚上也會住在那兒。有小花生和蕭成照應着,他頂多就是過幾天苦日子而已。”

張壽和衆人說話間已經是進了慈慶宮正殿,正心事重重的三皇子剛好聽見這話,他先是心頭乍喜,可等張壽說至少還要在外頭再呆幾天,從小就和四皇子一塊長大,兄弟情深的他不由得有些不捨。

而且,廢后亡故這件事,他有滿肚子話想要與人交流,四皇子不在,他卻無處吐露。

因此,見張壽上前行禮,他連忙肅然還禮的同時,就不由得訕訕地問道:“老師,四弟向來衝動,而且從小在宮裡長大,不免還有些刁鑽挑剔的小毛病,我實在是擔心。再說您如今不在公學,我也怕他使小性子闖禍。您能不能對父皇說說……”

見三皇子那副憐惜弟弟好哥哥的模樣,張壽不禁會心一笑道:“我不在,陸高遠還在。”

看到面前的太子殿下彷彿因爲自己提到陸三郎有些意外,張壽就語重心長地說,“昨日我把四皇子攆去中級班聽了一天的課,正好授課的是陸高遠,他比我更嚴格。四皇子因爲上課打瞌睡,不但被陸高遠劈頭蓋臉訓斥了一頓,還被趕到了外頭罰站。”

這還真是……有其師必有其徒啊!

哪怕這裡的人全都是張壽的學生,齊良甚至入門更早,可聽到陸三郎竟然能夠對四皇子如此嚴厲,甚至還把人攆去罰站,他們還是生出了這樣一個幾乎相同的念頭。

而三皇子聽了,非但沒有惱火,反而露出了一臉如釋重負的表情:“幸好陸師兄嚴厲,否則還真是沒人能鎮得住四弟。既如此,四郎在那邊的這幾天,就要勞煩老師和陸師兄你們多教導他了。四弟其實資質稟賦全都在我之上,他就是性情太急,容易闖禍。”

這最後八個字的評價,每個人都覺得很精準,而張壽更是若無其事地說:“人不犯錯枉少年,我想,皇上特意讓四皇子出宮呆一陣子反省,大概也是想讓一貫順風順水的他多受一點挫折教育。這種性子,若是用在好的地方,無往不利,可要是用不好,卻也容易鑄成大錯。”

張壽端出這麼一副我對教育熊孩子很有心得的態度,在場卻沒有一個人提出異議,因爲眼前這一位,是把京城好幾個人道是紈絝無用的貴介子弟給硬生生扳正了的少年名師——而他們自己也都從學於其門下,深有體會。

因此,就連三皇子也露出笑容道:“那就承老師吉言,希望四弟吃一塹長一智,從今往後能夠改過自新。”

閒話之後,眼見幾個監生出身的東宮侍讀偷偷瞥看他們這幾人,明顯露出了羨慕的表情,就連另一個被張大塊頭撇下的半山堂學生一副插不上嘴的樣子在旁邊看着,張壽就笑道:“好了,時候不早了,也該開始授課了。對了,小齊,之前太子殿下的功課你都看過了?”

“是。”齊良連忙肅容應道,“老師上一次佈置的習題總共十五道,太子殿下都已經做完了。我按照老師的標準答案覈對過……”

說到這裡,他突然頓了一頓,繼而就露出了某種有些爲難的表情。結果,還是三皇子突然滿臉羞愧地插話道:“老師,齊師兄是想替我遮掩。那十五道題,我雖說盡力都做了,但最後做對的只有八道,剛剛過半數……都是我太不用心……”

見三皇子那臉色漲得通紅,明顯是真的在慚愧,在反省,張壽想起當年自己的理科作業在班級裡被無數人傳抄,可諸如生物之類的作業,自己卻從來都是反過來抄別人的光景,他不禁笑開了。

“只做對了八道?你應該說,居然做對了八道!要知道,我留的那十五道題,固然都是針對上一次課的,但其中三道是基礎,三道是進階鞏固,三道是提高,至於剩下六道……”

張壽斟酌了一下,思量怎麼用這年頭的詞語來解釋什麼叫做競賽題,足足好一會兒,他才笑着說道:“這就相當於科場考試中的偏題怪題,做不出來纔是正常。”

其餘東宮侍讀這會兒無不汗顏——尤其是那幾個監生,這會兒甚至都恨不得找一條地縫鑽進去。因爲張壽說過,做不出來的人可以不做,所以,他們大多數人也就是總共才做出了一兩題,最後的六道看都沒看……反正相比三皇子全做了,那簡直是猶如天塹一般的差距。

就連幾個九章堂的,雖說有人比三皇子做對得多,比如齊良做對九道,卻也有人比三皇子做對得少,比如六七道,但剩下那六道題,他們是真的毫無思路,完全都空在了那兒。

因而,當下就有人咳嗽一聲,滿臉赧顏地說:“太子殿下能把十五道題全都做了,這就已經很了不起了,老師說的那六道偏題怪題,我們根本就全無頭緒。”

齊良自己也苦笑道:“若不是老師讓人送了答案過來,我大概想一年半載也想不出這其中的思路……雖說我從小跟着老師學算經,進度算是比一年級的同學快一大截,那六道題所涉的部分早就學過,但我也一道都沒做出來,全都留白了。”

這一次,三皇子方纔真正吃了一驚,他看看幾個年紀都比自己大的同學,想到之前讓齊良給他講解的時候,齊良推脫說等老師來時再說,他登時就心虛了,老老實實地吐露心扉。

“其實……其實那六道題我也不能算是做了。因爲我只是絞盡腦汁推導了一下某幾處無關緊要的細節。因爲我之前聽嶽山長說科舉考試時的要訣時,他說,最要緊的是字寫得好,其次是不能留白,哪怕那道題全無頭緒,寫一篇文章總比交白卷來得好,所以我就……”

張壽頓時哈哈大笑。這就猶如後世他在某幾次數理化考試時,遇到大題目全無頭緒,那就先跳了留到最後,如果最後依舊全無思路,那他就乾脆絞盡腦汁想方設法把空白填一填,以便卷面能夠好看一點。

但是,這並不是爲了糊弄老師的,要知道老師們全都是火眼金睛,一眼就能識破你想騙分數的小伎倆,這是爲了回頭卷子拿回家之後糊弄家長!

反正家長同志們完全看不明白那些複雜的數學證明又或者推導過程,所以只要誠懇地一口咬定解題錯誤不是因爲做不出來,而是因爲粗心大意,那基本上捱罵捱打都會下降一個烈度,畢竟,家長們的心思很簡單,你不會做絕對是因爲不專心聽講,至於你粗心做錯了……

嗯,下次改過就行了!

當然,這種小伎倆可一可二不可三,他平生最大的一頓竹筍炒肉,就是因爲自己在初學複數時心不在焉,結果考出個低空飛過及格線的成績,偏偏還一口咬定是粗心。

想着這些昔日舊事,他對三皇子此時痛悔不及的小伎倆,那就非但沒有任何生氣,反而還覺得頗爲親近。他嘴角一翹,笑眯眯地說道:“我這時候本應該說,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但太子殿下,你從這六道不會做的題目裡,也應該體會到了人之常情。”

“要知道,在科舉考試的時候,哪怕題目不會做,也會想方設法用筆跡漂亮但不着邊際的文章來蒙一蒙,以求填補這個空白。”

“在糧倉出現虧空時,有些主司不是想辦法去追查,去填補,而是以次充好,甚至用沙石瓦礫之類的東西來冒充,以求遮掩住這個虧空。”

“而在官衙,當上司問到某件你完全不知道,但你應該知道的事情時,也會想辦法東拉西扯,想方設法用別的東西來分散上司的注意力,然後把自己不知道這件事遮掩過去。”

說到這裡,他見包括三皇子在內的衆多學生們或惶恐,或慚愧,或尷尬,他就寬慰似的笑道:“雖然我兒時學算經,也曾經做過同樣的事,如今再來講這些大道理,未免有些引申得太遠,但我還是要告誡你們,以後若是在別的事情上遇到這種情況……”

“難題不留白,就如同矇混過關這種僥倖之心,是人之常情,但至少回過頭來要弄一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因爲糊弄得了一時,胡弄不了一世。好了,不羅嗦了,先講習題課。”

因爲皇帝突然召見,楚寬不得不暫時擱下慈慶宮這點事,匆匆趕往乾清宮,當得知皇帝要讓自己去料理廢后敬妃的喪事,而三皇子則是另闢蹊徑,想讓自己代表和妃來出這個面,他在心中驚異的同時,卻默然低頭,沒有流露出半點反對。

而皇帝也知道楚寬不會反對這個提議,當下就又囑咐道:“你就按照妃禮爲其治喪,至於回頭都料理好時,再定葬入何處,畢竟朕現在心裡也沒有主意。至於她孃家的人,有在京城的話就挑個命婦進宮幫着一同收殮,沒有,就挑選兩個穩妥的女官。”

楚寬立刻凜然答應。可他沒有立時退下去,而是沉聲問道:“我朝妃嬪大多會贈以兩字的諡號,貴妃甚至偶爾有破格贈四字諡號的。敬妃這等情況,不知皇上是否要下詔太常寺,議定敬妃的諡號?”

有無諡號,諡號好壞,在宮中操辦後事時,是顯示后妃到底聖寵如何的標準。而對於皇帝來說,他年紀不大,妃嬪不多,之前薨逝的也就是兩個人,都贈了諡號,那是太常寺定的,卻也沒用得着他操心,所以他竟是沒有第一時間想到這一節。

此時,他明顯猶豫了一下,可想到近日這風波連場,他最終沉聲說道:“用不着諡號,美諡她配不上,惡諡太過折辱,平諡……更容易讓某些人想入非非!朕也不想假惺惺地賜幾壇祭祀,妃嬪那邊她們從心就好,剩下的你去料理吧。”

得到了皇帝這清楚明確的答覆,楚寬這纔再次請示道:“那奴婢先去見和貴妃?”

“去吧,也順便告訴她,好好準備一下,等這件喪事一過,朕就會下詔禮部,定下皇貴妃冊儀,金寶金冊已經下令他們去鑄造了。朕知道她一貫柔婉不喜攬權,但爲了她的兒子,也希望她能好好立起來,她若是不擅長的,不是還有你嗎?”

第四百七十五章 負荊請罪?第三百九十八章 治個病換心情第四百八十五章 貴客雲集興隆來第五百一十章 千里馬和伯樂第四百九十六章 有眼無珠第四百五十章 張壽的加賽題第三百七十六章 絲和布第一百三十四章 釣到了好大一條魚……第五百五十章 天家好兄弟第三百二十六章 出人意料的挾持者第三百九十二章 撒手掌櫃做不成?第六十八章 授課和鬧事第八百四十三章 沒完沒了第七百八十七章 荒謬推演第一百零六章 尋人司禮監第三百二十七章 觀刑漫話第三百四十三章 揍成想要的模樣第五十章 反派死於話多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所求第一百四十六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五百二十五章 傳話請講學第一百零一章 知道你聽不懂第七百四十章 姑嫂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羣臭皮匠第一百九十四章 紈絝擅長的領域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山更有一山高第四百八十七章 陪客和眼光第六百七十二章 密度第一百四十八章 揭幕第兩百二十八章 御前告狀?第四百四十六章 太過火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誰人不解風情?第五百七十八章 勃然大怒第二百六十七章 其疾如風第四十九章 賞樂做題,饕客惡客第七百八十三章 好有道理第四百二十章 兜來轉去坑自己第三百二十章 贈劍,耿直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亂第四章 美食解人憂第八百零二章 不輕狂,枉少年第兩百一十八章 好事將近第四十七章 葛氏新書和多事之秋第七百零九章 抄家?堵門?第八百零六章 兄弟第六百六十八章 藏書和借書第八百五十章 接觸第八十六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七百八十九章 誰幹的?第七百二十八章 識詐第六百二十九章 今非昔比第八百七十章 捨棄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脾氣第八百一十六章 戳戳第六百八十章 安慰第七百三十章 虛驚第八百一十六章 戳戳第七百六十二章 忽悠的功力第二十章 竹君子和宰肥羊第三百八十一章 就爲了買綢緞?第三百九十章 利口如刀第六百二十五章 針尖對麥芒第七百一十三章 偏激第四百一十四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五百三十三章 跟蹤和會面第六百九十三章 知錯,救急?第七百一十章 有其妹必有其兄第一百五十章 循循善誘第四百六十章 生辰夜第四章 美食解人憂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雞用牛刀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調第五百七十八章 勃然大怒第四百六十三章 奇葩,送禮第一百五十四章 念頭通達第五百二十七章 老調無人聽第十八章 最是難負美人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差點進司禮監和領袖潛質第二百五十章 衆星捧月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限風光第八十二章 滷煮和高薪第九十九章 密信和密碼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良和皇子都交給你了第八百章 證明第兩百二十六章 坐地分錢第八百五十九章 心大的熊孩子第八百四十五章 父子夜遊第八百四十三章 沒完沒了第六百九十二章 詰問第七百三十四章 雞犬不寧第七百六十章 分歧第三百一十四章 公子落難記第二百四十四章 曆法和傷痕第六百四十七章 萬鈞第四百零九章 教學相長第六十七章 婚約由來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情無情第九十三章 帝王心術……和詩第五十二章 難得糊塗
第四百七十五章 負荊請罪?第三百九十八章 治個病換心情第四百八十五章 貴客雲集興隆來第五百一十章 千里馬和伯樂第四百九十六章 有眼無珠第四百五十章 張壽的加賽題第三百七十六章 絲和布第一百三十四章 釣到了好大一條魚……第五百五十章 天家好兄弟第三百二十六章 出人意料的挾持者第三百九十二章 撒手掌櫃做不成?第六十八章 授課和鬧事第八百四十三章 沒完沒了第七百八十七章 荒謬推演第一百零六章 尋人司禮監第三百二十七章 觀刑漫話第三百四十三章 揍成想要的模樣第五十章 反派死於話多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所求第一百四十六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五百二十五章 傳話請講學第一百零一章 知道你聽不懂第七百四十章 姑嫂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羣臭皮匠第一百九十四章 紈絝擅長的領域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山更有一山高第四百八十七章 陪客和眼光第六百七十二章 密度第一百四十八章 揭幕第兩百二十八章 御前告狀?第四百四十六章 太過火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誰人不解風情?第五百七十八章 勃然大怒第二百六十七章 其疾如風第四十九章 賞樂做題,饕客惡客第七百八十三章 好有道理第四百二十章 兜來轉去坑自己第三百二十章 贈劍,耿直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亂第四章 美食解人憂第八百零二章 不輕狂,枉少年第兩百一十八章 好事將近第四十七章 葛氏新書和多事之秋第七百零九章 抄家?堵門?第八百零六章 兄弟第六百六十八章 藏書和借書第八百五十章 接觸第八十六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七百八十九章 誰幹的?第七百二十八章 識詐第六百二十九章 今非昔比第八百七十章 捨棄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脾氣第八百一十六章 戳戳第六百八十章 安慰第七百三十章 虛驚第八百一十六章 戳戳第七百六十二章 忽悠的功力第二十章 竹君子和宰肥羊第三百八十一章 就爲了買綢緞?第三百九十章 利口如刀第六百二十五章 針尖對麥芒第七百一十三章 偏激第四百一十四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五百三十三章 跟蹤和會面第六百九十三章 知錯,救急?第七百一十章 有其妹必有其兄第一百五十章 循循善誘第四百六十章 生辰夜第四章 美食解人憂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雞用牛刀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調第五百七十八章 勃然大怒第四百六十三章 奇葩,送禮第一百五十四章 念頭通達第五百二十七章 老調無人聽第十八章 最是難負美人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差點進司禮監和領袖潛質第二百五十章 衆星捧月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限風光第八十二章 滷煮和高薪第九十九章 密信和密碼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良和皇子都交給你了第八百章 證明第兩百二十六章 坐地分錢第八百五十九章 心大的熊孩子第八百四十五章 父子夜遊第八百四十三章 沒完沒了第六百九十二章 詰問第七百三十四章 雞犬不寧第七百六十章 分歧第三百一十四章 公子落難記第二百四十四章 曆法和傷痕第六百四十七章 萬鈞第四百零九章 教學相長第六十七章 婚約由來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情無情第九十三章 帝王心術……和詩第五十二章 難得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