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即日定東宮

自己人不在皇宮,一道手詔給內閣,給各大衙門,給京城的無數官宦人家帶來了巨大沖擊,皇帝對此卻沒有什麼自覺,出了張園,他甚至還帶着四皇子優哉遊哉在京城有名的西四牌樓逛了一圈,這纔打算走西安門回宮。

如此一來,今天跟着父皇出來的四皇子自然是玩得喜上眉梢,差點就樂不思蜀不想回宮了。然而,在西安門等皇帝的呂禪,卻等到幾乎望眼欲穿。雖然還不至於腿斷,可當他看到皇帝那一行人的身影出現在視線當中時,還是幾乎熱淚盈眶。

他一陣風似的迎上前去,行禮過後就小心翼翼地說:“皇上,內閣三位閣老,六部六位尚書和左都御史,再加上一大堆有頭有臉的大臣,全都齊集奉天門求見。楚公公都急壞了,也不知道派了多少人在外頭找您……”

沒等呂禪把話說完,皇帝就哂然笑了一聲:“楚寬他還會急?他不是萬事都不慌不忙嗎?”

這種話聽上去就帶了幾分遷怒之意,呂禪自然就不敢貿貿然接下去了。而皇帝在這一句之後,卻也沒有多言語,只是快步往那幾匹早就備好的御馬走去。四皇子卻也不甘示弱,邁開小短腿一溜煙緊隨其後,看到御馬當中赫然有一匹身高適合自己,他這才滿意。

可馬匹的高度固然適合了,可皇帝一行人通過西苑回宮,那速度即便不能說是風馳電掣,卻也比初學騎術的四皇子要強得多。於是他須臾就被拋在了後頭,如果不是發現呂禪竟然在後頭押陣,他那張臉早就耷拉了下來。

而呂禪眼看皇帝一行人都已經跑得連影子都不見了,今天親自來報信卻捱了皇帝排瑄的他就策馬靠近了四皇子,笑意盈盈地與其說着閒話。他本待打消了四皇子的警惕性,再試探爲什麼皇帝會突然遷怒楚寬,卻不想人小鬼大的四皇子壓根就不好惹。

人斜睨了他一眼,就似笑非笑地說:“你是想問父皇幹嘛挑楚公公發火對吧?”

見呂禪登時臉色異常尷尬,四皇子就沒好氣地說:“我今天跟着父皇去張園看老師的工坊,結果在裡頭髮現了一個可疑人,那竟然是咱們宮裡安插在老師那兒的眼線!我當然就忍不住問父皇了,結果父皇直接就罵楚公公盡做多餘的事!”

呂禪心裡咯噔一下。什麼叫看到一個可疑人?什麼叫那是宮裡安插在張壽那兒的眼線?最重要的是,皇帝怎麼一聽說就認定那是楚寬乾的?

雖然那就是楚寬乾的……還是經過他的手挑選的人,沒想到竟然這麼不中用!

想歸這麼想,呂禪還得做莫名驚詫狀,因爲四皇子的“心直口快”,那是有名的,曾經就連告訴他機密消息的柳楓也被人一下子賣了,差點被攆出乾清宮,他可不敢觸這位小皇子的黴頭,因此一句多餘的話都不敢亂說。

等四皇子和他一前一後趕到了西華門,他從守門侍衛口中得知,今天跟隨的侍衛們都在此下馬,而皇帝卻直接縱馬進了宮,很可能是直奔奉天門,他就不禁一陣牙疼。

歷來外臣們頂多是外皇城馳馬,宮城則是完全的禁區,就連皇室宗親亦然,甚至歷代皇帝們按例也是不會策馬在自家宮城疾馳的。但本朝至今的那些個皇帝,就偏偏有那麼幾位不願意守規矩。

首先是作爲開國天子的太祖皇帝,然後是隱忍多年最終一舉殺回朝中的英宗皇帝,再接着就是先帝睿宗,最後……卻是沒有在馬背上奪得天下,卻特別喜歡縱馬宮城的皇帝了。

可平時不要緊,今天那麼多臣子齊聚奉天門,皇帝這麼騎馬過去,像什麼樣子!太后若是知道,很可能會遷怒於他們這些人!

呂禪固然擔心,但四皇子卻興奮莫名。他直接一抖繮繩,竟是也跟着就這麼闖進了西華門。幾個侍衛本來還想攔着,可一看那匹小馬,一看馬背上那個矮小的傢伙,再一尋思就退了回來。就憑皇帝對兩個小兒子的縱容,馳馬宮中這點小事壓根不算什麼。

想當初皇后……廢后還不是縱容過大皇子和二皇子這麼幹過!

而四皇子試探性地縱馬闖進了西華門,發現沒人阻攔他,他頓時就膽子更大了,只當背後呂禪那叫喚不存在。

雖然騎術稍顯生澀,但宮中的御馬也許會有幾匹是應皇帝要求選出來的,帶着幾分性子的神駿,但真正給皇帝和他這樣的皇子日常騎乘的,卻無不是性格溫順,特別聽話的那種。

所以,即便是四皇子這樣的爛騎術,還是能把這匹溫順的小馬駕馭得不錯。當眼看快到一處小門的時候,他方纔急急忙忙勒停,隨即就笨拙地從馬背上翻了下來,也顧不得這匹小小的坐騎如何,一站穩就衝到了那小門旁邊。

他探頭一張望,就看到了遠處廣場上那黑壓壓的一片人。雖然還遠未發展到伏闕的地步,但數一數人數,他就意識到,這事兒恐怕很不小。

雖然並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可好奇還是驅使着四皇子偷偷溜出門,躡手躡腳地往那邊靠近。若是平時,即便他人小不起眼,可終究這麼一個大活人,不至於讓人忽視了。可今天這情形,雙方的注意力全都在彼此身上,因此最初竟是沒人留意到他。

於是,膽大包天的四皇子竟然順順利利地接近到距離羣臣身後還有二三十步遠的地方。因爲他是從後頭過來的,除卻皇帝之外,他自忖別人肯定不會發現他,可即便如此,爲了安全起見,發現前頭的父皇和大臣們竟然僵持了起來,他還是老老實實地停下了腳步。

而下一刻,他就聽到了人羣中傳來了一個聲音。

“皇上,大皇子二皇子終究也是皇家血脈,縱使有罪,也不能讓他們一個在宗正寺,一個在瓊州府自生自滅吧?更何況兩人業已成年,之前也曾經提過納妃之事,如今卻陡然停了,這傳揚出去,豈不是有損……”

“有損什麼?有損朕的名聲?”皇帝沒好氣地打斷了那位痛心疾首老尚書的話,不耐煩地說道,“朕聽說老愛卿家中有一幼女甚佳,是不是也打算學嶽山長,願意許配給大皇子?”

居然是爲了大哥和二哥的事?四皇子已經聽得眼珠子都快瞪了出來,饒是他再人小鬼大,此時也不禁後悔來湊這熱鬧了。然而,他偷偷摸摸地往後才挪動了兩步,就看到皇帝那眼睛朝他看了過來,這下登時面如土色,於是乾脆站在原地眼觀鼻鼻觀心,再也不敢亂動了。

而皇帝這刻薄至極的反問,也確實把那位老尚書給問得呆在了當場。可到底是久經滄海的人,顫顫巍巍的老尚書只是呆愣了片刻,隨即就深深吸了一口氣道:“皇上若是……”

“沒有若是,朕就是隨口那麼一說,你也不用這麼慷慨激昂地把你那一枝梨花壓海棠的小夫人愛若掌上明珠的女兒推進火坑!”

皇帝虎着臉再次打斷了老尚書的話,隨即纔看着其餘衆人道:“自古青史都是後人評說,縱使太祖皇帝得國之正,也不是沒有人在背地裡寫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更何況是朕。朕不怕被人說是苛待兒子,因爲朕從前就是太縱容了他們,這才以至於他們長歪了!”

“既然已經長成了歪脖子樹,萬一再給朕養出更多的歪脖子樹來,那還是長痛不如短痛!大郎已經徹底沒救了,二郎要是願意在瓊州府給朕安安分分地呆到把那治療惡瘧的神藥給種出來,那時候他還是朕的兒子,浪子回頭金不換,也自然配得起名門淑媛!”

對於皇帝這顯然吃了秤砣鐵了心的態度,孔大學士頭疼的同時,那種本就縈繞心頭的預感頓時更強烈了。雖說他並不是首輔,但卻是如今內閣序列最高的閣臣,當下不得不站了出來,代表百官提出他們最大的疑問。

“皇上,如今既是大皇子和二皇子已然見罪,那東宮若仍然和從前一樣虛懸,那官場民間恐怕會覺得不安。此前皇上以東宮早立,紛爭不斷爲由,始終不立太子,可如今看來,若是能儘早讓某些人掐斷那不該有的念想,興許就不會有此前之事。”

這是光明正大譴責皇帝做法的表態,吳閣老捫心自問,反正他是絕對不敢這麼直接的。而在內閣資歷最淺的大學士張鈺張了張嘴,到底也沒敢貿貿然附和。

他們這兩個閣臣都沉默了,今天雲集於此的朝臣雖說剛剛都一度顯得雄赳赳氣昂昂,可此時竟是全都鴉雀無聲。

跟着孔大學士一塊,指責皇帝的曖昧態度是造成兩位皇子齊齊落馬的根本原因?這也太驚世駭俗了!

然而,皇帝在最初的微微一愣神過後,卻非但沒有因爲孔大學士的指責而勃然大怒,反而輕輕點了點頭,非常平淡地開口說道:“孔卿說得沒錯,朕曾經責敬妃身爲生母而教子無方,但有道是子不教,父之過,其實朕身爲父親,其罪更大。”

“朕之前褫奪大皇子宗籍,並未祭告宗廟,如今朕當正式祭告宗廟,親自爲這教子無方之過,向列祖列宗請罪。”當話說到這裡時,皇帝那淺淡的臉上,露出了幾分譏誚,“還是說,諸卿希望朕能下個罪己詔?”

此話一出,下頭登時一片譁然。就連剛剛強項到質問皇帝卻沒有被怪罪的孔大學士,卻也有些站不住了,立時下拜連道不敢。於是,四皇子就只見自己面前這些大臣們倏忽間矮了一截。被凸顯出來的他只覺得心中又是惶恐,又是憤懣。

惶恐的是自己竟然遭遇到父皇要辣手處置兩位兄長的一幕——雖然那兩位兄長和他一點都不熟,他非但沒體會過兄弟之情,反而還體會過深重的敵意。

而他憤懣的則是,廢后昔日還是皇后的時候,父皇也曾經下令過讓兩人搬到東閣讀書,可皇后置若罔聞根本就不放人,甚至還聲稱只要自己是皇后一天,就會護着兩個兒子不受欺負……更不要說大皇子和二皇子從授課老師,再到任何東西,全都是最好的。

他此時甚至很想嚷嚷,父皇對他們怎麼就不好了,怎麼就要祭告宗廟向祖宗請罪了!

可皇帝面對跪了一地的羣臣,卻沒有親自去攙扶起誰,而後來一出君臣盡釋前嫌的好戲。他只是靜靜地看着那一個個後腦勺,足足許久方纔一字一句地說:“朕如今還有兩個兒子,宮中嫺嬪已經身懷六甲,如果是男孩,那麼得天之幸,朕會再添一個兒子。”

“但東宮之位不會再空着了。三皇子人品貴重,溫良賢德,堪爲東宮。禮部去查閱一下冊封太子的儀制,然後擬定一個簡單卻不失隆重的儀制給朕看。”

四皇子呆呆站在那兒,足足好一會兒,他才從恍惚中回過神來,一下子意識到了,父皇竟是要冊封他的三哥做太子!雖然他從小被皇帝保護得很好,唯二的缺點也就是嬌縱和衝動,但並不是說他就真的不懂那些大人的事。

從前他也和三皇子小聲交談過,如果大皇子和二皇子中間的哪一個成爲太子,他們會如何如何,心裡也不是沒有過惶惑。可現在,這兩座大山被搬開了,他最要好也最喜歡的三哥,竟然就要做太子了!

完全醒悟過來的四皇子猛然間興奮地對天揮舞了一下拳頭,隨即再也顧不得這是什麼場合,竟是轉身撒腿就跑。而看到他這高興狂奔一幕的皇帝,臉上浮現出了淡淡的笑意,但緊跟着,那笑意卻是化作了一絲悵惘。

他清清楚楚地記着,想當初年少的他在病重的父皇面前發誓接下這座江山的時候,同樣年少的廬王天真地問他,皇兄當了皇帝真是太好了,日後是不是我要什麼都可以?那時候他斬釘截鐵地回答了什麼?好像是一句完全沒經過思考的承諾——那當然,你要什麼都可以!

可後來,他從小看着長大的那個弟弟,不但要金銀美人,更要他的江山,他的命。

只希望他的兒子們,不要重蹈父輩們的宿命……

第三百二十三章 雙簧?錚臣?第四百八十八章 商圈和正名第三十六章 狗眼看人低!第七百五十四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一百一十七章 引蛇出洞,興師問罪第七百七十三章 雪上加霜第六百五十三章 病急亂投醫第三十二章 打擊一大片第八百五十七章 動若雷霆第三百一十三章 男兒當自強第八十九章 衣冠簇新迎聖駕第九十一章 太祖題匾藏密卷?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有多高,心有多大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陣仗第八百一十三章 輕鬆和緊張第七十四章 葛氏語錄新編(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國事家事第七百零八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兩百二十四章 硬的不行來軟的第七百七十章 公道在人心?第四百八十四章 鄭鎔和齋長第四十四章 狡黠胖子和正義公子第二十四章 顏值即正義第三百三十八章 美人帶刺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八百六十九章 將心比心,繼續忽悠第一百九十二章 死對頭第七百三十章 虛驚第六百一十六章 決裂,負荊第一百零八章 丈母看女婿第八百一十六章 戳戳第三百二十三章 雙簧?錚臣?第五百四十八章 即日定東宮第四百八十章 被坑之後急求援第八百六十六章 知書達理?第六百八十六章 求助,劫持第五十七章 不要相信外貌第四百二十三章 奇妙的木人第八百零七章 都挺好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戰國子監第五百五十六章 變味的大考第四百五十六章 跌了一地眼珠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調第四百三十一章 請君上船第二百八十九章 不期而遇第八百三十章 高麗留學生第七百二十八章 識詐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光詞話第四百零九章 教學相長第七百二十章 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第三百三十六章 孽緣天註定第兩百一十八章 好事將近第六百七十二章 密度第七百六十七章 會客,師生第兩百二十六章 坐地分錢第六百三十五章 冊命第五百七十五章 文華殿裡話異邦第二百九十七章 騎牛和農事第六百九十二章 詰問第三百九十七章 述而不作?第兩百三十章 冬至第四百九十章 將嘴賤進行到底第三百四十二章 誰人不解風情?第四百二十二章 秋風未到蟬先知第一百七十一章 易如反掌第六百七十一章 沉浮第八百七十章 捨棄第六百二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鍾雙制?第七百六十四章 透心涼第八百六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四十一章 甩鍋和背鍋第四百八十八章 商圈和正名第八百六十三章 惶惑第四十二章 裝睡原是裝糊塗第一百五十一章 夾道看張郎第六百四十六章 疏不間親第三百三十三章 自誇,鄉音第兩百三十二章 爲時已晚第一百六十五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七百二十五章 非專業扮鬼第七百三十七章 成雙入對尾聲1 兄弟第四百五十五章 敲人頭殼問配方第三百九十七章 述而不作?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園本是大觀園第二十章 竹君子和宰肥羊第兩百零六章 終非同路人第三十九章 關門弟子第七百二十五章 非專業扮鬼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敢違第六百三十九章 過氣?過火?第八百六十三章 惶惑第七百零九章 抄家?堵門?第七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大禮第十四章 三面受敵?第三百九十九章 老師常背鍋第一百二十章 不良勸學記第兩百一十四章 你兒不如我兒,他爹勝過我爹第七百九十五章 神坑
第三百二十三章 雙簧?錚臣?第四百八十八章 商圈和正名第三十六章 狗眼看人低!第七百五十四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一百一十七章 引蛇出洞,興師問罪第七百七十三章 雪上加霜第六百五十三章 病急亂投醫第三十二章 打擊一大片第八百五十七章 動若雷霆第三百一十三章 男兒當自強第八十九章 衣冠簇新迎聖駕第九十一章 太祖題匾藏密卷?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有多高,心有多大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陣仗第八百一十三章 輕鬆和緊張第七十四章 葛氏語錄新編(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國事家事第七百零八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兩百二十四章 硬的不行來軟的第七百七十章 公道在人心?第四百八十四章 鄭鎔和齋長第四十四章 狡黠胖子和正義公子第二十四章 顏值即正義第三百三十八章 美人帶刺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八百六十九章 將心比心,繼續忽悠第一百九十二章 死對頭第七百三十章 虛驚第六百一十六章 決裂,負荊第一百零八章 丈母看女婿第八百一十六章 戳戳第三百二十三章 雙簧?錚臣?第五百四十八章 即日定東宮第四百八十章 被坑之後急求援第八百六十六章 知書達理?第六百八十六章 求助,劫持第五十七章 不要相信外貌第四百二十三章 奇妙的木人第八百零七章 都挺好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戰國子監第五百五十六章 變味的大考第四百五十六章 跌了一地眼珠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調第四百三十一章 請君上船第二百八十九章 不期而遇第八百三十章 高麗留學生第七百二十八章 識詐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光詞話第四百零九章 教學相長第七百二十章 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第三百三十六章 孽緣天註定第兩百一十八章 好事將近第六百七十二章 密度第七百六十七章 會客,師生第兩百二十六章 坐地分錢第六百三十五章 冊命第五百七十五章 文華殿裡話異邦第二百九十七章 騎牛和農事第六百九十二章 詰問第三百九十七章 述而不作?第兩百三十章 冬至第四百九十章 將嘴賤進行到底第三百四十二章 誰人不解風情?第四百二十二章 秋風未到蟬先知第一百七十一章 易如反掌第六百七十一章 沉浮第八百七十章 捨棄第六百二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鍾雙制?第七百六十四章 透心涼第八百六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四十一章 甩鍋和背鍋第四百八十八章 商圈和正名第八百六十三章 惶惑第四十二章 裝睡原是裝糊塗第一百五十一章 夾道看張郎第六百四十六章 疏不間親第三百三十三章 自誇,鄉音第兩百三十二章 爲時已晚第一百六十五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七百二十五章 非專業扮鬼第七百三十七章 成雙入對尾聲1 兄弟第四百五十五章 敲人頭殼問配方第三百九十七章 述而不作?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園本是大觀園第二十章 竹君子和宰肥羊第兩百零六章 終非同路人第三十九章 關門弟子第七百二十五章 非專業扮鬼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敢違第六百三十九章 過氣?過火?第八百六十三章 惶惑第七百零九章 抄家?堵門?第七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大禮第十四章 三面受敵?第三百九十九章 老師常背鍋第一百二十章 不良勸學記第兩百一十四章 你兒不如我兒,他爹勝過我爹第七百九十五章 神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