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昊今年上映的影視劇非常少,還有一部他只參演,沒有投資的《龍門飛甲》在年底的時候上映。
這部屬於伯納投資的項目。
伯納去年年底在納斯達克交易所實現了IPO,發行價爲8.5美元。
IPO首日收盤價爲6.58美元,下跌1.92美元,跌幅爲22.6%。
而到了今年12月份,伯納上市一週年,股價已經從發行價的8.5美元跌至4.41美元,跌幅48%。
目前市值2.7億美元。
於棟對外的解釋是,目前伯納股價低迷主要是流通性差——長期投資者較多,即使對衝基金拿到股票,也因爲對中國電影看好而選擇長期持有。
沒人出手,所以股價就漲不起來。
聽着似乎有點道理。
其實,戚昊不明白於棟爲什麼非得頭鐵去什麼納斯達克。
你公司總部和業務收入都在華夏,在米國沒有一丁點的知名度,米國佬根本就不關注你,憑什麼買你的股票啊。
中昊娛樂也在謀求上市。
只不過肯定不會去納斯達克,要麼是港股,要麼是大A,最有可能的就是後者。
《龍門飛甲》還有個比較尷尬的地方。
就是它的檔期和《人在囧途2》《金陵十三釵》重合,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張益謀和徐恪都是超級大導,放在以前,任誰也不會把戚昊和他們放在一起比較。
人家雙雄對決,和你一個小年輕有什麼關係。
然而……
現在竟然有戚昊的影迷,在網上叫囂着:
你們兩個一起上吧。
馮小缸呢,馮小缸去哪了,不是說了要決戰賀歲檔嗎,你怎麼跑了呢。
我要打十個!
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在座各位都是垃圾!
但其實《人在囧途2》並不是戚昊執導,只是他的個人威望實在太高了,讓人忽略了導演另有其人。
就跟徐恪不是《倩女幽魂》和《新龍門客棧》的導演一樣。
不過,戚昊是主演、編劇、監製,說這電影是他的也不算太離譜。
反倒是飛揚傳媒投資的《甄嬛傳》,並沒有受到理想中的熱捧,鄭小龍的招牌似乎也不好使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前有《宮鎖心玉》,後有《步步驚心》,而且這兩部大熱劇還在經歷第二輪和第三輪的收視搶灘。
收視的大鍋湯裡,已經難分到一杯羹。
而且《宮鎖心玉》和《步步驚心》雖然火了,但是也帶來了不少的負面影響。
電視劇拍的太離譜,和歷史嚴重相悖。
而且和之前的《壞豬格格》類似,很容易對民衆產生誤導,讓人們對這個歷史時期產生濃郁的好感。
當下就有風聲傳出,要減少古裝劇的配額。
電視臺是非常受鄭策影響的地方,因此無論是採購還是宣發,都開始趨向於保守了。
於是鄭小龍就決定先從地面頻道開始積攢口碑。
首輪播出的是紹興新聞綜合頻道。
因爲是地方頻道,雖然收視率還算不錯,但是影響力完全沒有擴展出去。
遠不如一母同胞的《人在囧途2》那麼受關注。
去年中昊娛樂上映了多部投資回報率驚人的爆款電影,只有《人在囧途》系列推出了第二部。
第二部到底能不能超越第一部,很能體現中昊娛樂的綜合實力。
像馮小缸,《非誠勿擾》票房3.4億,《非誠勿擾2》票房5億,就顯得非常穩妥,後續他再拍續集類的也有人看。
《非誠勿擾》甚至還會出第三部。
不過,戚昊這邊最受人期待的其實是《大叔2》。
先發優勢會讓人產生先入爲主的印象。
棒棒那邊正在翻拍《大叔》,請了元彬來主演。
元彬在棒棒那邊算是顏值一梯隊的型男了,但是他們自己那邊的影迷也不支持元彬出演這個角色,認爲這是對戚昊版大叔的一種褻瀆。
就非常的離譜。
棒棒啥人啊,宇宙第一,居然也有這種論調。
只能說戚昊版的大叔太過於深入人心。
然而,《大叔2》一時半會是出不來的,因爲戚昊既要搞一部能夠拿最佳影片的電影,還要搞一部能夠體現社會責任感的電影,根本就沒有時間參演《大叔2》。
《甄嬛傳》是自家投資的電視劇,戚昊不嫌棄。
正好新併購過來的B站缺少作品。
於是他就以B站的名義,買下了《甄嬛傳》的網絡播放權。
不過,價格並不是江湖傳言的一塊錢。
雖然B站也是戚昊的,《甄嬛傳》也是戚昊的,這種交易有些左手倒右手的意思,但是《甄嬛傳》的投資主體是飛揚傳媒,高飛在裡頭佔大頭。
一塊錢買下來,就算高飛同意,戚昊也不想佔這個便宜。
再說了,如果這電視劇的網絡播放權只賣一塊錢,賤不漏搜的拿出去,不僅會影響電視劇其他方面的銷售,說不定還會影響電視劇的口碑。
所以,B站那邊直接就開價兩千萬。可憐的B站總經理,他往常一年營收才幾十萬,工資都沒怎麼開過,全靠盜版動漫來維持生計,什麼時候打過如此富裕的仗啊。
他賣B站,除了戚昊給的實在太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版權的大潮洶涌澎湃,不賣已經不行了。
國家出手,帶頭打擊各種影視盜版。
所有的視頻網站都必須真金白銀的拿出錢來搞版權。
以往的小作坊模式徹底將被淘汰。
只有背靠大樹纔有乘涼的資格。
《來自星星的你》也一樣處理,網絡播放權都會賣給B站。
等到第二輪播放結束,就上線互聯網平臺。
而且都是大家網絡播放權。
B站光是憑藉中昊娛樂出產的影視劇,都能夠獲得比其他視頻網站更大的優勢。
《龍門飛甲》的網絡播放權也在談。
伯納自己又沒有視頻網站,也沒有業務往來密切的視頻網站,所以就想把《龍門飛甲》的網絡播放權賣給戚昊。
開價三千萬!
沒辦法,《龍門飛甲》投資兩個億,要想回本,必須得賣到六億票房。
在《人在囧途2》《金陵十三釵》同期上映的情況下,想要拿到六億票房實在是太難了。
於棟就想着在其他地方找點回頭錢。
戚昊毫不猶豫的就拒絕了他。
三千萬你怎麼不去搶,目前的網絡播放權市場,兩千萬就已經是最高價了。
我左手倒右手都不好意思開三千萬。
你哪來的自信。
我看你長得像三千萬。
不過,買賣不成仁義在,戚昊作爲《龍門飛甲》的男二號,電影的宣傳活動,他能參加的都跑去參加了。
比李廉捷可勤快多了。
《金陵十三釵》和《龍門飛甲》都是12月15號在中國內地上映。
一個高喊國際。
一個高喊3D。
打擂臺的姿態非常明顯。
爲了針尖對麥芒,《金陵十三釵》還把上映日期從原本的12月16號提前到了12月15號。
感覺倆老頭都有些急眼。
媒體用“赤身肉搏”來形容這場戰鬥。
其實,真不是徐恪和張益謀來老頭要來一場既分高下也決生死的對戰。
這屬於張維屏和於棟的“恩怨”。
早在2006年,於棟的《傷城》被張益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挫敗。
但是《黃金甲》片方被曝與數字院線簽訂了一份爲期一個月的獨家放映協議,因此被伯納投訴“欺行霸市”,張維屏否認了“協議”說,兩位電影大佬因此結下“樑子”。
2009年,兩位製片人的《三槍拍案驚奇》和《十月圍城》再次相遇賀歲檔。
雖然《三槍》口碑不如《十月圍城》,但是《三槍》賺的更多。
在商言商,還是《三槍》贏了。
在賀歲檔PK大片幾乎成了於棟和張維屏的一種“習慣”。
這一次又碰上了。
倒是《人在囧途2》完全沒有什麼火藥味,甚至選了個週日上映。
上映的這一天是2011年12月18號。
葉偉民選這一天的原因,是因爲這一天是戚昊生日。
姜聞之前就玩了這一手。
葉偉民照着抄作業,怎麼可能還會失手。
對於《龍門飛甲》和《金陵十三釵》,葉偉民都沒有信心,他也看開了。
反正他輸了也不丟面子。
贏了的話……那自然就是意外之喜。
戚昊去參加了《龍門飛甲》的首映禮,他和安風都參演了,自然是一起前往。
作爲男二號,電影如果票房好,對他來說也有好處。
張益謀的《金陵十三釵》同一天舉辦首映禮,這就形成了一個二選一的局面,要麼參加徐恪的,要麼參加張益謀的。
總體來說,徐恪在內地還是比不上張益謀。
人家那邊的首映禮辦的可熱鬧了,還有不少國外明星參加,堪比國際性的電影節。
但其實《龍門飛甲》這邊也不弱。
畢竟是伯納的重頭戲,還有李廉捷、周薰、戚昊、安風等大牌明星參演。
只不過,不管首映禮搞得多麼熱鬧,終究還是要看票房和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