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 重點

一支毫無疑問是先期到達,讓首輔領着文武百官去迎接的大名府勤王軍。這支軍隊人數最少,到達京師的就只有三百多人,可談資最多,也最讓人佩服。

另外一支則是一向有大明精銳邊軍之稱的關寧軍,對於這支軍隊,京師百姓說好說壞的都有。如果不是其參與了昌黎之戰的話,估計會被罵死。

最後一支則是總理馬世龍所領的勤王軍,雖然這次的戰事中好像沒什麼戰績,但不少人在說這支勤王軍兵強馬壯,就算比起關寧軍,那也不須多讓。說只要用好這支軍隊,大明就不會遭受如此之痛。

在快到傍晚時分,幾名錦衣衛騎士忽然闖入五城兵馬司衙門,就一會的功夫後,就見五城兵馬司的人馬開始集結,然後分成三三兩兩地馬上往京師城內散去。

“啪啪啪”地敲門聲不時在京師各處響起,把房內主人敲出來後便立刻通知道:“明日早上辰時三刻左右,去京師德勝門外接人。”

“接誰啊?”

“你家姑奶奶還有兩個外孫,由關寧軍從永平護送過來了!”

一知道這情況,得到消息的這家子立刻就沸騰了。官府前來通知,還有確認的具體時間,這肯定假不了。

原本以爲人很可能沒了,沒想卻還活着,還有關寧軍護送過來,這驚喜真是太突然了!當然了,也有個別人家則是心中暗惱,家裡又多了幾張光吃飯不能幹活的嘴,負擔更重了。

還有大約十分之一的地址不對,人家不承認在永平等地有什麼親戚,根本沒什麼七姑八大姨之類的。

於是,這些情況又馬上彙總到坐鎮五城兵馬司衙門的那幾個錦衣衛手中,一一記錄在案。

等到第二天一早,得到消息的往往一大家子都出動,包括聞風而去的其他無關人等,頓時,這人數之多,直追當初盧象升領軍到達時的了。

歡迎人數的多寡,多少能反映出哪支勤王軍更厲害,這次的論功行賞自然就有更多的期待。城外的勤王軍兵卒在各自的軍營內,默默地注視着這一切,心中自然也有各種想法,猜測着會是那支勤王軍到來。

在萬衆期待之中,遠處一羣騎軍開路,其後還有無數的步軍,所帶起的塵土遮天蔽日,這人數之多,聲勢之大,頗爲有點壯觀。

京師這邊等候的人羣頓時騷動起來,如果不是有五城兵馬司的人馬在前面排隊站着崗,城頭上京營兵卒林立,還真是難以讓他們重新安靜下來。

離得近了,就能看到一面面的旗幟,竟然都是各地總兵的旗幟。而這些總兵旗幟的簇擁下,還有一杆更爲突出的旗幟,上書“御賜尚方寶劍,總理勤王諸軍”的“馬”字大旗。

從這支隊伍中脫離而出的騎卒,快馬馳近京師城下通報的,也說明了這支勤王軍,就是統帥西北諸路勤王軍的馬世龍所部,他們比關寧軍早到了一步。

在錦旗之下,看着如此之多迎接的京師百姓,馬世龍保持着風度一臉微笑。而他身邊的將領,則一個個笑顏如花,馬臉笑成了猴臉。這麼多百姓迎接他們,說明民心可用。到時候朝廷論功行賞起來,多少總要考慮下民心吧?

他們知道這大概都是馬世龍的功勞,如果不是他的人脈關係,肯定不會有如此之多的京師百姓來造勢。如果不是那些糧食,他們不可能有那麼多手下,那麼有精神,都能撐起場面。

有着這個想法,想着馬世龍的手段通天,便都一個個拍起馬屁來,更爲巴結起馬世龍來。

也確實,這支軍隊的兵卒看起來都不錯,至少走路有走路的樣子,騎馬有騎馬的模樣。而且人數之多,都趕上已在城外駐紮的軍隊人數了。

然而,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快到京師城下的時候,一隊錦衣校尉在一名千戶的帶領下,迎上他們,找上總理馬世龍傳話道:“速往東邊紮營,等候朝廷旨意!”

“……”這一下,包括馬世龍他們都懵了,京師百姓不都在歡迎麼,你錦衣衛這是什麼意思?跑東邊去紮營,那離城門很偏好不好?

馬世龍回過神來,不由得有點惱怒,正待說話時,卻見那錦衣衛千戶亮出了一塊御賜金牌,讓他一下說不出話來。

而且,那錦衣衛千戶還冷着臉又補刀道:“快點,不要擋着官道,關寧軍馬上到了!京師百姓、戶部、兵部的官員都等着呢!”

“……”馬世龍等人都愣住了,感覺一下受到了一千點傷害。搞了半天,這麼大的陣勢,原來不是來迎接自己的!

特別是他們一聽讓他們讓道出來給關寧軍時,更是一個個都不服氣。他們這些軍旅中人,在瞭解到昌黎之戰的具體情況後,一眼就看穿,當時的關寧軍只是去摘了個熟透的桃子而已。那個時候,不管換成任何一支軍隊突然出現,也就是如果他們在場的話,一樣能取得昌黎大捷的。

他們中有些脾氣不是很好的人,正想去爭辯一二的時候,忽然發現他們東北方向又來了支軍隊,從旗號上分辨,還正是他們氣惱的對象。

那名錦衣衛千戶一見,當即嚴厲催促讓路。

虧得馬世龍知道錦衣衛千戶只是傳旨而已,和他爭辯是爭辯不出什麼結果,鬧大了反而不好。這事只有等到御前再辯,方纔有效。因此,他攔住了手下人,馬上傳令讓開道路。

就這樣,他們這支勤王軍聯合體雄赳赳氣昂昂而來,最終卻灰溜溜閃到一邊,看着他們的最大競爭對手緩步而來。

離得近了,他們才發現關寧軍中怎麼有那麼多的馬車,這是幹啥?隨軍家屬?不可能啊!

關寧軍的兵馬裝備如何,這些已經沒多少人關注了。幾乎所有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關寧軍中那麼多馬車上,猜測着裡面那些人到底是什麼人?

京師城外等候的人羣再次騷動了起來,大部分人都是想看到親人的。搞得五城兵馬司的人馬如臨大敵,極力維持着秩序。

當馬車停下,裡面的人都出來,城外親人重逢,都哭成一片時,遠觀的馬世龍立刻想到了怎麼回事,心中頓時“咯噔”一聲。

感謝立立之之的打賞!

901 嚴峻律法1319 崩潰1264 幸福的煩惱264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993 神兵天降985 從被動到主動182 晉商會議608 來自瀋陽的告誡626 同袍的含義315 朝鮮戰局不能做主(第五更)424 收穫成就值的好地方1123 又是一年74 攻城155 毒計(第五更)373 寧可殺錯不能殺漏(第三更)344 寧玩我的情報網409 焦灼戰事842 不好554 讓謠言來得再猛烈一點(第三更)589 第二次聯席會議(第三更)66 蘇鬆重賦649 朝鮮納入版圖的好處86 昌黎第一功825 皇帝背書367 集合450 沒防備1287 神風助力1084 凱旋586 真是沒天理了(第三更)503 屠城555 誰能想到1157 新的三軍(中秋快樂)894 因噎廢食1033 兵潰852 山上的風景739 陷阱947 一起搞范文程家去790 絕世重寶512 大明劉家將304 蝴蝶效應之減輕兵災509 籌劃洞吾(第四更)605 消息441 是飛魚服123 初步規劃825 皇帝背書1145 踏平呂宋1319 崩潰32 成了一個笑話93 手中沒有底牌1236 原來用銀子砸腦門也是好疼的762 此戰禍根1284 是誰是誰還是誰?819 可以衣錦還鄉972 好意外的消息572 挖坑讓你跳809 交鋒1162 沒關係488 這是我二叔768 這個主意好(第三更)982 兩個吐血1334 明威堡之戰359 海蘭珠的約會89 發號施令993 神兵天降1201 倭國局勢573 登基爲帝320 新軍成軍577 以後是爲國而戰麼(爲舵主加更)293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1324 風雨欲來619 草原貴客413 擔心不已199 論功行賞1244 婚書629 西部草原(第四更)951 誰的責任628 期待(第三更)899 打手(第四更)819 可以衣錦還鄉503 屠城637 堵在了金樸鎮733 沒法再要臉492 傷卒安排1149 嘴賤1172 崇禎皇帝新的發財之道137 敵明我暗1303 成名之戰145 利用資源1028 不愧是鄧子龍孫子741 這一仗還怎麼打746 擾亂軍心632 劫糧(第三更)693 此事必有蹊蹺124 想吃肉也得有那本事1018 盛典727 畜生685 反常1085 朕之子民朕護之!1288 迴歸1143 不一樣了的明人
901 嚴峻律法1319 崩潰1264 幸福的煩惱264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993 神兵天降985 從被動到主動182 晉商會議608 來自瀋陽的告誡626 同袍的含義315 朝鮮戰局不能做主(第五更)424 收穫成就值的好地方1123 又是一年74 攻城155 毒計(第五更)373 寧可殺錯不能殺漏(第三更)344 寧玩我的情報網409 焦灼戰事842 不好554 讓謠言來得再猛烈一點(第三更)589 第二次聯席會議(第三更)66 蘇鬆重賦649 朝鮮納入版圖的好處86 昌黎第一功825 皇帝背書367 集合450 沒防備1287 神風助力1084 凱旋586 真是沒天理了(第三更)503 屠城555 誰能想到1157 新的三軍(中秋快樂)894 因噎廢食1033 兵潰852 山上的風景739 陷阱947 一起搞范文程家去790 絕世重寶512 大明劉家將304 蝴蝶效應之減輕兵災509 籌劃洞吾(第四更)605 消息441 是飛魚服123 初步規劃825 皇帝背書1145 踏平呂宋1319 崩潰32 成了一個笑話93 手中沒有底牌1236 原來用銀子砸腦門也是好疼的762 此戰禍根1284 是誰是誰還是誰?819 可以衣錦還鄉972 好意外的消息572 挖坑讓你跳809 交鋒1162 沒關係488 這是我二叔768 這個主意好(第三更)982 兩個吐血1334 明威堡之戰359 海蘭珠的約會89 發號施令993 神兵天降1201 倭國局勢573 登基爲帝320 新軍成軍577 以後是爲國而戰麼(爲舵主加更)293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1324 風雨欲來619 草原貴客413 擔心不已199 論功行賞1244 婚書629 西部草原(第四更)951 誰的責任628 期待(第三更)899 打手(第四更)819 可以衣錦還鄉503 屠城637 堵在了金樸鎮733 沒法再要臉492 傷卒安排1149 嘴賤1172 崇禎皇帝新的發財之道137 敵明我暗1303 成名之戰145 利用資源1028 不愧是鄧子龍孫子741 這一仗還怎麼打746 擾亂軍心632 劫糧(第三更)693 此事必有蹊蹺124 想吃肉也得有那本事1018 盛典727 畜生685 反常1085 朕之子民朕護之!1288 迴歸1143 不一樣了的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