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4 挖好了陷阱就等着獵物上門

只要前面的隊伍不計損失破壞,就這鎮子的防禦強度,肯定會被破壞掉。但關鍵是,此時建虜的糧車還沒有蹤影,如果離鎮子還遠的話,一旦建虜發現保不住糧食而毀壞糧食的話,就算能救,那糧食的損失也會很多,這和最終的戰役目標有點偏差。

盧象升擡頭看看天色,根據自己之前騷擾建虜看到的情況,估算了一下後便對曹變蛟說道:“從建虜行程上估計,糧車應該能在傍晚前到達鎮子。”

曹變蛟還沒有說話,高應元卻插話道:“皇上說,多鐸都已經在鎮外,從他的角度來講,他肯定認爲能打贏我軍,因此不會讓糧車滯留後方,很可能是按正常速度,甚至再快一點的速度趕路。只有糧車在他身邊,他纔會放心。因此,糧車肯定能在傍晚前到達鎮子這邊。”

盧象升一聽,不由得很是佩服,皇上這個猜想是從建虜頭目的角度去考慮,確實很有道理。那兩種不同角度的猜想都能得到這個結論的話,接下來的仗就好打了。

於是,盧象升和曹變蛟就在高應元的面前,針對這個情況進行了細化和部分改正。而後,盧象升這邊傳下接下來的應對命令,而曹變蛟也回去準備了。

陷阱針對獵物做了最合適的改變,就等着獵物踏入陷阱來了。

鎮外,多鐸對此卻一無所知。他有點煩躁,坐不安穩,時不時地派人催促,讓他的手下儘快做好攻打的準備。

“主子,既然東江軍的主力都在鎮子裡,要不,我們圍住鎮子,而後派人回遼東稟告皇上,起大軍滅了東江軍?”一名年紀大點的手下猶豫之後,向他提議道。

多鐸一聽,轉頭盯着他,大罵出聲道:“你是被明狗嚇破膽了?還是不是正白旗的人?這麼大的功勞要給誰?信不信老子先劈了你?”

雖然第一次攻打,沒想到盧象升竟然會反衝,讓多鐸的損失比較大。可他從沒想到,以他的兵力會滅不了鎮子裡的東江軍。這麼大的一個功勞,能讓皇太極都頭疼而沒有辦法的登萊巡撫也被圍在裡面。可以說,只要打贏了這一仗,他多鐸的威望將增加很多,可以讓他成爲大清國內年輕一代中最厲害的那個。

這樣的功勞,別說給皇太極分了,就是多爾袞那邊,多鐸都捨不得給。畢竟能有幾個東江軍,有幾個登萊巡撫,這樣的機會,就只有這麼一次!

求穩重的這名年紀大的手下被多鐸罵得當場跪下,頭伏地上連聲說道:“奴才該死,奴才該死……”

這時候,旗主的權力就猶如皇帝一般,甚至比皇帝還要大,對於旗下的人,不管位置多高,都有生殺大權,因此,沒人敢逆旗主的意思。

多鐸雖然脾氣暴躁,又很年輕,但多爾袞多有交道,知道要團結自己的族人,剛纔雖然發了火,卻不會真正地劈了他。

“奴才只是覺得大家都很疲憊,而明軍又是困獸,要提防他們狗急跳牆,所以……所以才一時糊塗,還請主子恕罪!”

多鐸聽完了他的解釋,轉頭看看自己的手下,發現果然如他所說,不管是族人,還是蒙古人,又或者是那些漢人,一個個都能看出來他們的疲憊之色。更不要說那些朝鮮官軍了,疲憊之色更是明顯。

他明白,這些都是拜東江軍這幾日的騷擾所致。一般情況下,軍隊如此疲憊,確實是要休息恢復,不好再戰。

想到這裡,他轉頭看了下金樸鎮,而後又露出了一絲冷笑,他當即叫這手下起來,而後傳令道:“告訴你們手下,我們累,明軍更累,本貝勒說了,今晚要在鎮子裡過夜。只要打敗了鎮子裡的明狗,不但大家都能睡個好覺,還有一份很大的功勞等着大家。本貝勒會賞,回到遼東,皇上也會有賞賜。要想今年冬天過得舒服,過得比其他旗好,就都拿出精神頭,把這些明狗給滅了再說!”

他的手下轟然迴應,立刻去傳達他的話了。沒過一會,建虜全軍都像打了雞血一般興奮起來。多鐸說得這些,確實是有道理。如今圍在鎮子裡的明狗雖然有點難打,可終歸是能打下來的,這份大功勞也確實是實實在在的。

在這種誘惑的刺激下,這一次,建虜做了二十多塊大的簡易盾牌,巨大的圓木也準備了五根。估計再有小半個時辰,就能把戰前的事情準備完畢。

正在這時候,糧車也到了。這也等於說,多鐸手中可用的兵力達到了最大。他立刻把護糧過來的軍隊也撥入了戰前準備中。不過爲防萬一,也往後方遠遠地派出了探馬,防止後面有敵人會騷擾到停在軍隊後邊的糧車。

太陽慢慢地西斜,估計還有小半個時辰就要到傍晚了。多鐸看到準備地差不多了,便一聲令下,震天的戰鼓再次敲響。

“咚咚咚”地聲音,響徹在金樸鎮的上空,就算遠在山坳處的朝鮮百姓,也都能聽到,他們的心又一下提了起來。

這一次進攻,依舊是盾陣先行,不過人手都已經換成了漢軍八旗的人,而那些朝鮮官軍,則被驅趕着去擡撞木,三三兩兩地分散着,吸引明軍的箭雨。

建虜的弓箭手,則在盾牌手的掩護下靠近鎮子,遠遠地用輕箭覆蓋圍牆這邊,重點照顧鎮門,不計成本,沒有保留,在短時間內射出大量箭支。

一時之間,又是烏雲般地箭雨不時遮蔽陽光,“梆梆梆”,“噗噗噗”地聲音連綿不絕。

明軍一如上次,沉得住氣,開始只是躲避箭雨,等到建虜進入有效射程之後,弓箭手和勁弩手纔開始還擊。最先進攻的朝鮮官軍和漢軍八旗的人立刻便出現了死傷。

和第一次不同的是,之前那些建虜精銳都身披盔甲,就算中箭,也大都只是輕傷,之所以死傷多是因爲明軍的出城反擊。可這些漢軍八旗的人,防護就弱了,至於朝鮮官軍,就更不用說了,因此進攻的死傷很慘重。

973 禍害南洋去吧289 洪承疇的憂慮1321 蝴蝶翅膀扇啊扇407 意氣風發448 拔除東江這釘子268 大明皇家水泥公司851 路遇(第三更)598 離間計106 你全家都是送死的97 指天爲誓785 消息620 燧發槍992 東拐稟告東藥1209 天下讀書人的代表1134 趁火打劫910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922 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是也(第三更)289 洪承疇的憂慮258 新軍強軍之說1099 土司之議454 夜深人靜1076 皇太極的死法1228 代天行罰629 西部草原(第四更)933 疑神疑鬼789 另類的清理土地兼併(第三更)919 還沒有出世595 就是這麼容易解決了(第四更)243 反常好多379 招安張獻忠380 龜甲船17 學曹操516 流血又流淚(第三更)106 你全家都是送死的530 鴻門宴麼1134 趁火打劫462 軍魂996 襲營618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三更)1214 事實勝於雄辯1125 不要再做白日夢了1301 聞風喪膽189 大嘴巴704 佟氏(第三更)282 我說可以那就可以(第五更)209 一整套計劃1154 猜對了746 擾亂軍心347 保德州陷392 張定國的招供1052 重情重義148 報復124 想吃肉也得有那本事270 吳達濟的見聞(第三更)92 升遷神速158 這運氣還真是沒誰了1012 通虜者死653 會盟(第五更)1313 來自東方的惡魔377 圖謀吳襄375 戰略目標初現290 皇太極的震撼631 牛刀殺雞118 少有的大捷700 雲南的基本情況(第四更)1332 井底之蛙603 強硬453 用心5 興奮了743 我有一策可破蓋州226 聊天羣模式切換349632 劫糧(第三更)386 攻城26 通州亂局926 不可能事事都圓滿842 不好989 掃蕩942 一定要配合演好戲566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189 大嘴巴716 盧象升的決定212 你猜這是啥(第四更)681 我們來一起做個遊戲1101 沒有澳門了754 關鍵的土山(第三更)662 和鄂爾勒克194 水泥出世782 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661 拐了拐723 先啥再啥1244 婚書13 曹化淳的心思388 收兵圍城(第三更)23 暗潮涌動150 看來可以591 互利共贏?(第五更)1293 民侯1161 雜學怎麼了713 入不敷出
973 禍害南洋去吧289 洪承疇的憂慮1321 蝴蝶翅膀扇啊扇407 意氣風發448 拔除東江這釘子268 大明皇家水泥公司851 路遇(第三更)598 離間計106 你全家都是送死的97 指天爲誓785 消息620 燧發槍992 東拐稟告東藥1209 天下讀書人的代表1134 趁火打劫910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922 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是也(第三更)289 洪承疇的憂慮258 新軍強軍之說1099 土司之議454 夜深人靜1076 皇太極的死法1228 代天行罰629 西部草原(第四更)933 疑神疑鬼789 另類的清理土地兼併(第三更)919 還沒有出世595 就是這麼容易解決了(第四更)243 反常好多379 招安張獻忠380 龜甲船17 學曹操516 流血又流淚(第三更)106 你全家都是送死的530 鴻門宴麼1134 趁火打劫462 軍魂996 襲營618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三更)1214 事實勝於雄辯1125 不要再做白日夢了1301 聞風喪膽189 大嘴巴704 佟氏(第三更)282 我說可以那就可以(第五更)209 一整套計劃1154 猜對了746 擾亂軍心347 保德州陷392 張定國的招供1052 重情重義148 報復124 想吃肉也得有那本事270 吳達濟的見聞(第三更)92 升遷神速158 這運氣還真是沒誰了1012 通虜者死653 會盟(第五更)1313 來自東方的惡魔377 圖謀吳襄375 戰略目標初現290 皇太極的震撼631 牛刀殺雞118 少有的大捷700 雲南的基本情況(第四更)1332 井底之蛙603 強硬453 用心5 興奮了743 我有一策可破蓋州226 聊天羣模式切換349632 劫糧(第三更)386 攻城26 通州亂局926 不可能事事都圓滿842 不好989 掃蕩942 一定要配合演好戲566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189 大嘴巴716 盧象升的決定212 你猜這是啥(第四更)681 我們來一起做個遊戲1101 沒有澳門了754 關鍵的土山(第三更)662 和鄂爾勒克194 水泥出世782 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661 拐了拐723 先啥再啥1244 婚書13 曹化淳的心思388 收兵圍城(第三更)23 暗潮涌動150 看來可以591 互利共贏?(第五更)1293 民侯1161 雜學怎麼了713 入不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