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要過年了

京師紫禁城,胡廣躺在牀上發愁。不爲別的,只因他今日去看自己的二兒子時,皇后的一句提醒:還有十多天就要過年了!

想起後世小時候,那個時候條件不富裕,一年到頭都盼着過年這一天,因爲只有這一天,才能吃到平時吃不上的好東西,會有肉吃,也有雞蛋什麼的。

如今,在這古代,其實是更看重過年這個時候,家人團聚,一起吃頓團圓飯,辭別舊歲迎新年。

然而,這些都要錢。而作爲帝國皇帝的胡廣來說,他就是最大的家長,要給手下的打工仔發壓歲錢,讓手下都能過個好年。

但是,國庫裡面都已經餓死老鼠了,內庫也沒幾個錢,又哪來的錢糧往下發?

偏偏這個年又很特別,建虜肆虐,民心需要安撫,勤王將士需要恩賜,立功將士需要獎賞。這還不是隻有一兩個人,而是無數的人,就算一個人只發一兩銀子,都是一筆天文數字!

你說,胡廣能不愁麼,頭髮都快愁白了!當然,他也可以按照歷史所發展的那樣,賴唄!賴着賴着就不了了之了!胡廣知道,皇帝要真想賴,那還真沒人敢來要。

但是,這一次是賴了,看着不用付錢了,可文武百官的心,還有民心,軍心卻會被踐踏。特別是後兩者,他們可能一年到頭,就指望着過年這時候,你一賴掉,就會對他們產生極大的影響。

後世總是說什麼明朝百姓麻木,官員沒有氣節,如果不是剃髮易服,指不定就不會有什麼像樣的抵抗。

可要說句實在話,這也是大明皇帝虧欠他們多了,而後誰還會來賣死命?

軍心?軍餉欠了幾十年,都要賣兒賣女,賣弓箭刀槍來混口飯吃的地步,還能對朝廷有好感?

民心?大明南澇北旱,朝廷無所作爲,以致易子相食,老百姓還能對朝廷有好感?

這些都沒了,當大明朝有事的時候,誰還會來賣命?大明朝還能保得住?那纔怪了!

錢啊!胡廣想着,心中不由得一聲長嘆。這大明朝要作爲公司的話,早就破產了,可現在自己還得把它盤活,重新運作成天下第一大公司!

晉商那倒是一塊肥肉,可晉商的勢力太過龐大,操之過急的話很容易出事,急不得!

胡廣想着,便把曹化淳傳召了過來,問他道:“蘇州那邊,可有眉目了?”

如果把那個馬半城抄了,應該能解下燃眉之急。大鹽商,估計比自己這個大明皇帝還有錢!

曹化淳聽了連忙奏道:“依奴婢估計,差不多時間了,估計這幾天能傳回消息來!”

胡廣聽了點點頭,這就好!可忽然,他覺得不對,初等組裡的馬富貴似乎沒有異常啊!難道是還沒動手?

“陛下,奴婢都派了人在城中各大酒樓,把該他們知道的事都透露了出去。老百姓也已明白陛下對他們的苦心……”

胡廣一聽,不由得來了點興趣問道:“都說了什麼?”

曹化淳一一做了回答,讓胡廣不由得高興了些。不錯,這個曹化淳知道自己的心思,能舉一而反三,並不單單只是散佈朝貢之事。

這麼想着,胡廣忽然心中一動。東廠經常按照自己的旨意做事,因此曹化淳對自己的心意掌握的比較準確。那個司禮監掌印太監的職位,該是由當過東廠提督的太監來擔任會比較好!

對,在東廠提督的位置上幹好了,就提拔去當司禮監掌印太監,反正東廠提督一般都是司禮監秉筆太監,提爲掌印太監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想到這裡,胡廣微笑着讚道:“你做得不錯,朕看以後有關這一塊,你在東廠內專門成立一個部門,就搞這輿論引導,不但要在京師搞,還要在全國各地搞,甚至搞到大明以外的地方去!這事你要重視!”

“奴婢遵命!”曹化淳得到表揚,高興地回答道。

胡廣想了下,又再次交代道:“對了,這個部門要秘密,不能讓外人知道。你想想,要是別人都知道說話那人是東廠的人,想着他自然是替朝廷說話,這效果就會打折扣,所以,不能讓人知道他們的身份,明白麼?”

“陛下英明,奴婢懂了!”曹化淳作爲特務頭子,其實這點是懂的,不過有胡廣特意指明,他便更知道如何去做了,順帶拍了一記馬屁。

胡廣說着這事,很有思緒,便又說道:“明面上,我也會讓人做類似的事情。就是溫首輔的弟弟溫育仁,待朕見過如果可以的話,就由他在名面上控制輿論,你的人,就在暗地裡配合即可!”

交代完了這個事情,胡廣便把曹化淳打發走了。一個人待着,讓他又不由得爲錢開始發愁了。

如果曹化淳派出的那隊人裡面,有聊天羣中的人就好了!胡廣這麼想着,便進入了聊天羣去看情況。

在工作組中,他看到了劉興祚給自己的留言,想了想便道:“劉卿做得不錯,這種人情往來都是貪腐的開始,你能上報說明朕沒看錯你!以後你是朕手中的一把刀,專門砍向貪腐之手,因此首先你身要正,這次的財物,等到了京師後,就公開向朕再稟告一次,讓別人知道你的立場。”

“陛下英明,末將也是這麼想的。”劉興祚在腦海中回答道。

他稍微一猶豫後,便把劉王氏的事順便也做了稟告。

胡廣聽了也是有點無奈,其實他也知道,劉王氏一個普通婦女,去山海關傳遞消息並不是很適合。畢竟那邊的人如何對她,或好言哄着,或謊話騙着,或威脅恐嚇,都能讓劉王氏傳遞過來的消息不實。

當然了,至少目前來說,孫承宗那邊倒也不至於出現這樣的情況。但從這事上也能看到,以後派往各地的聯絡員,最好還是能經過專門培訓才行。

另外也有一點,還得防止聯絡員出於私心,傳遞一些不實信息。對於這種情況,最好是每一處重要的地方有兩個彼此不知道的聯絡員,消息互相印證纔會比較保險。

可是,這樣一來,聊天羣的人數必須足夠多才行!

352 太祖的又一坑(第四更)293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421 比賽逃跑436 各取所需454 夜深人靜1181 首戰1042 大清這是怎麼了?1102 監軍問題593 還很幼稚540 這麼慫631 牛刀殺雞642 納入大明版圖如何(第四更)367 集合804 假意招撫584 對策324 狗糧來了507 錦衣衛詔獄547 強者爲王471 嚇死了1071 皇帝的打算951 誰的責任1329 滅了他們989 掃蕩1327 圍魏不是救趙1312 歐洲要出大事了12 內閣的反撲838 答非所問225 自上而下的時尚394 被撞破了205 負隅頑辯859 做有意義的事(第三更)189 大嘴巴1050 鹽政24 東方不敗1158 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1162 沒關係182 晉商會議754 關鍵的土山(第三更)940 秋後的螞蚱(第四更)690 患得患失(第四更)638 今晚本貝勒要在鎮子裡過夜820 一直是個謎45 各有算計269 合作共贏668 大清皇帝不是那麼好當啊(第四更)141 大敗1318 賴皮戰術620 燧發槍918 十分把握6 平臺召對19 原來是他1257 亂波1001 沙俄東侵1011 男兒大丈夫就當如此1200 這真是簡直了!455 反正禮多人不怪995 南洋按此例530 鴻門宴麼885 好狠696 甕中之鱉(第三更)293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1200 這真是簡直了!1032 清除奸細834 佈置(第三更)1107 蒸汽船1231 還要中心開花143 要過年了664 沒想到的結局965 歷朝未有之良策1192 該是能逃過這一劫了吧948 倭國情況633802 開民智954 實情1152 你也不配當這國子監祭酒(加更)315 朝鮮戰局不能做主(第五更)1182 當野人滅了204 瓦解關寧軍閥趨勢1187 潰不成軍1208 只想靜靜924 兔子沒來882 微服出巡一次也值了(第五更)544 衆將聽令193 黔驢技窮179 有本事把印第安人也拉進來(第五更)313 優越感(第三更)162 大快人心(第三更)751 薑是老的辣1195 契約精神1060 有坑284 游擊戰981 斷子絕戶計265 蛋糕做大再說497 鄭芝豹的消息899 打手(第四更)1158 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812 江湖相遇1068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197 入城1232 南洋是大明的了
352 太祖的又一坑(第四更)293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421 比賽逃跑436 各取所需454 夜深人靜1181 首戰1042 大清這是怎麼了?1102 監軍問題593 還很幼稚540 這麼慫631 牛刀殺雞642 納入大明版圖如何(第四更)367 集合804 假意招撫584 對策324 狗糧來了507 錦衣衛詔獄547 強者爲王471 嚇死了1071 皇帝的打算951 誰的責任1329 滅了他們989 掃蕩1327 圍魏不是救趙1312 歐洲要出大事了12 內閣的反撲838 答非所問225 自上而下的時尚394 被撞破了205 負隅頑辯859 做有意義的事(第三更)189 大嘴巴1050 鹽政24 東方不敗1158 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1162 沒關係182 晉商會議754 關鍵的土山(第三更)940 秋後的螞蚱(第四更)690 患得患失(第四更)638 今晚本貝勒要在鎮子裡過夜820 一直是個謎45 各有算計269 合作共贏668 大清皇帝不是那麼好當啊(第四更)141 大敗1318 賴皮戰術620 燧發槍918 十分把握6 平臺召對19 原來是他1257 亂波1001 沙俄東侵1011 男兒大丈夫就當如此1200 這真是簡直了!455 反正禮多人不怪995 南洋按此例530 鴻門宴麼885 好狠696 甕中之鱉(第三更)293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1200 這真是簡直了!1032 清除奸細834 佈置(第三更)1107 蒸汽船1231 還要中心開花143 要過年了664 沒想到的結局965 歷朝未有之良策1192 該是能逃過這一劫了吧948 倭國情況633802 開民智954 實情1152 你也不配當這國子監祭酒(加更)315 朝鮮戰局不能做主(第五更)1182 當野人滅了204 瓦解關寧軍閥趨勢1187 潰不成軍1208 只想靜靜924 兔子沒來882 微服出巡一次也值了(第五更)544 衆將聽令193 黔驢技窮179 有本事把印第安人也拉進來(第五更)313 優越感(第三更)162 大快人心(第三更)751 薑是老的辣1195 契約精神1060 有坑284 游擊戰981 斷子絕戶計265 蛋糕做大再說497 鄭芝豹的消息899 打手(第四更)1158 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812 江湖相遇1068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197 入城1232 南洋是大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