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8 大清皇帝不是那麼好當啊(第四更)

多爾袞聽得沉默不語,沒想到自己猜對了結果,卻沒有猜對過程。他緩緩地驅馬走了一會,忽然下了馬,轉身往一間民居走去。

英俄爾岱見了,連忙跟上,陪同他左右。

金樸鎮上朝鮮人的民居很簡陋,裡面幾乎沒有一件稍微好點的東西,可卻能藏人。外面有東江軍在吸引大清軍卒注意力的時候,又有誰會想着一間間先去搜索房間呢!

“那些朝鮮當地人呢?”多爾袞轉了一圈,沒有看到什麼特別的,在走出民居門口時,忽然問道。

英俄爾岱一聽,連忙回答道:“早已被明軍清空,並沒有發現朝鮮百姓!”

一聽這話,多爾袞的臉色很難看,這時候,他是真正的明白了,明軍從一開始就決定了用這種打法,而不是被迫用破釜沉舟的方式。這其中的區別,他仔細想去,卻是不寒而慄。

因爲這種打法,就是利用了大清軍隊在心理上對明軍的優勢,覺得明軍野戰肯定打不過大清。明軍遇到大清軍隊,只會躲在牆後面防守,只要鎮子破了,那麼這場戰事差不多就贏了。

多鐸肯定也是這種心態,所以對於鎮子被攻破後沒有警惕,以至於在佛郎機炮下損失慘重,再被民居中的明軍四面八方一衝擊,唯有多逃一個人是一個人了!

這種打法,就算當時領軍的是自己,怕也是如此的下場了!畢竟自己事先也不可能知道,還多了一支明軍埋伏在暗處。

想到這裡,他忽然有點不寒而慄,明軍什麼時候打法竟然如此多變了?好像是從去年大清軍隊入侵了京畿之地之後,就突然變了吧?

先是登萊巡撫突襲了遼東腹地,放棄了被他們偷襲奪下的遼陽、鞍山驛堡,只是殺光所有能見到的滿洲族人,而後在大軍圍剿之前,毫不猶豫地逃了回去。

再是在前不久,關寧騎軍和東江騎軍一東一西,又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進大清國內,不打仗,不奪城,不殺人,只是爲了毀壞待收割的糧食,而後又迅速逃離。

加上這一次的打法,多爾袞想到這裡,忽然感覺有一種無力感。他能預料到,大清皇帝怕是要越來越難做了!這麼下去,大清還能打贏明國麼?甚至遼東還能守住麼?

在這一刻,多爾袞忽然第一次有點慶幸,當大清皇帝的不是自己。如今大清國內的種種問題,就不需要自己去頭疼了!

想了好長一會時間後,他忽然轉頭問跟在身邊的英俄爾岱道:“這支新出現的明軍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好像戰力也還可以。”英俄爾岱的臉上露出一絲爲難之色道,“具體戰事經過,末將未曾瞭解,對於這支新出現的明軍,主子也未曾細說。”

“那就是說,明軍來了多少船隻,也未看見過了?”多爾袞的眉頭一皺,不過並沒有生氣,只是冷聲問道。

英俄爾岱點點頭,低聲回了一句道:“是!”

多爾袞聽了,立刻大步往自己的坐騎走去,同時吩咐英俄爾岱道:“派兵搜山找人,再派人去沿海,一定要抓到當地的朝鮮百姓,把新出現的明軍情況,還有明國水師規模這些情況搞清楚。”

說完之後,他立刻翻身上馬,調轉馬頭,往鎮外而去,同時說了一句:“一查明情況,立刻飛報漢城,我去找你家主子問個清楚!”

“喳!”英俄爾岱一個千打下去,手背上帶起了一些紅褐色的泥土,聞着有些血腥味。等他重新站起來時,就聽到鎮外響起隆隆地鐵蹄聲響,大軍往漢城開拔而去了。

與此同時,清軍在金樸鎮大敗的消息,也已經傳遍了朝鮮。特別是那座最爲引人注目,最是駭人聽聞的京觀,更是所有人在八卦這個消息時必然會提到的話題。

這不,在朝鮮南邊山區,朝鮮義軍營地內。雖然此時這些朝鮮義軍餓得躲在營帳內、草棚內躺着一動不動,可他們的興致卻很高,就在討論着這事。

“沒想到建虜這麼厲害,卻在明軍手中吃了這麼大一個虧,真是太高興了!”

“可不,讓我想想那京觀,那該有多高啊?嘿嘿,光是砍那建虜的頭顱,估計都要看半天吧?要是我在那裡,非得當個尿壺灑上一泡尿,這樣才痛快思密達!”

“你們聽說沒有,那建虜頭子,就是那個小屁孩啊,逃回漢城之後,就躲在那昏君寵妃的懷裡哭着喊着吃奶,還要那昏君寵妃拍拍他才總算睡着呢!”

“哈哈,我也聽說,那昏君聽到這個消息,嚇得尿都流褲襠上了。他跟着建虜爲非作歹,上國一旦把建虜滅了,他絕對沒有好下場!”

“……”

和普通的義軍兵卒討論的重點有點不同的是,他們的首領們,在金針根這裡,還討論了由此引發的其他事情。

“東江明軍我們也見識過,其實也就那麼一回事,對不對?”

“是啊,去年上半年,我當時還在當着遊擊時,奉令去過一次皮島,親眼見過,他們的裝備穿着和我們也好不到那裡去!”

“你們想想,他們都能如此大勝建虜。依我看啊,我們上次的打法有問題,所以纔沒有打贏建虜,對不對?”

“肯定的了,建虜的戰力其實也就那麼一回事,否則也不會讓明軍壘了那麼大一個京觀!我也覺得,只要能找對打法,建虜並不可怕,我們也能打贏建虜的!”

“……”

金樸鎮明軍的大勝,給了金針根他們這些義軍首領很大的自信。原本他們還躲在這些山坳裡,覺得朝鮮已經餓得待不下去了,已經安排人東渡海峽,跑日本去找吃的了。可此時,他們卻覺得有必要重新研究下打法,完全有能力,可以打贏建虜,就沒必要再渡海去日本那邊了。

金針根他們商量了很長時間,提出了多種打法,甚至還派人再仔細去打聽,想要了解明軍是用了什麼戰術才把建虜打敗的,他們也好學學。

之前被建虜沉重打擊後,剛消停下去的朝鮮南方義軍,又開始活躍了起來。

推薦票多八百加一更。感謝fugudoku的打賞!

119 知人善用1188 舉國同慶不爲過987 大展拳腳59 老婆熱炕頭999 洞吾大戰將起1073 代善的怒喝248 皇太極是你爹還是你娘742 密謀1244 婚書74 攻城483 消息不對等的戰爭252 直言不諱(第四更)477 刷屏是要禁言的!76 昌黎做得很好1234 有點懵387 吊着865 多話的小男孩664 沒想到的結局73 兵臨城下597 不同待遇247 拼着皇帝責罰也要你們體面701 收網(第五更)112 勝利917 打入十八層地獄935 虛張聲勢993 神兵天降986 歸來863 背景232 爲新軍開出的價碼700 雲南的基本情況(第四更)645 踩着盧象升的臉1156 科技清吏司1170 水不要太涼了(加更)12421230 這肯定是湊巧689 千金市骨(第三更)405 安南都統使司1035 福王307 中伏812 江湖相遇762 此戰禍根154 這都是小意思(第四更)174 聊天羣的威懾459 撤退的話難說啊806 相信皇上(第三更)416 李過的發現1223 直播會盟557 我敢賭(第三更)1162 沒關係1299 絕望284 游擊戰1274 天皇呢?319 盧象升凱旋790 絕世重寶1292 新的封爵途徑675 比試617 後會有期105 下巴掉到了地上834 佈置(第三更)48 劉某1013 到底誰是神經病729 夜襲蓋州407 意氣風發1290 祭奠1134 趁火打劫1238 對倭策略的改變666 明軍6661195 契約精神1138 聊天羣的另外一個作用520 爲了秦地百姓1037 大明皇帝的影響力727 畜生91 高應元的情報886 不就是輿論戰麼!714 這可怎麼辦啊1316 瑞典名將1002 一個封爵拜將的機會147 永平陷落1150 處置509 籌劃洞吾(第四更)1002 一個封爵拜將的機會870 繼續耗便是370 軍官名單(第五更)943 查探497 鄭芝豹的消息73 兵臨城下455 反正禮多人不怪97 指天爲誓228 互懟(第三更)540 這麼慫1242970 豪格大鬧崇政殿239 白杆軍到446 我不嫁976 光明正大的第一炮(第四更)318 漢奸之計(第三更)476 胡言亂語?285 朝鮮義兵的歡呼928 一面倒618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三更)
119 知人善用1188 舉國同慶不爲過987 大展拳腳59 老婆熱炕頭999 洞吾大戰將起1073 代善的怒喝248 皇太極是你爹還是你娘742 密謀1244 婚書74 攻城483 消息不對等的戰爭252 直言不諱(第四更)477 刷屏是要禁言的!76 昌黎做得很好1234 有點懵387 吊着865 多話的小男孩664 沒想到的結局73 兵臨城下597 不同待遇247 拼着皇帝責罰也要你們體面701 收網(第五更)112 勝利917 打入十八層地獄935 虛張聲勢993 神兵天降986 歸來863 背景232 爲新軍開出的價碼700 雲南的基本情況(第四更)645 踩着盧象升的臉1156 科技清吏司1170 水不要太涼了(加更)12421230 這肯定是湊巧689 千金市骨(第三更)405 安南都統使司1035 福王307 中伏812 江湖相遇762 此戰禍根154 這都是小意思(第四更)174 聊天羣的威懾459 撤退的話難說啊806 相信皇上(第三更)416 李過的發現1223 直播會盟557 我敢賭(第三更)1162 沒關係1299 絕望284 游擊戰1274 天皇呢?319 盧象升凱旋790 絕世重寶1292 新的封爵途徑675 比試617 後會有期105 下巴掉到了地上834 佈置(第三更)48 劉某1013 到底誰是神經病729 夜襲蓋州407 意氣風發1290 祭奠1134 趁火打劫1238 對倭策略的改變666 明軍6661195 契約精神1138 聊天羣的另外一個作用520 爲了秦地百姓1037 大明皇帝的影響力727 畜生91 高應元的情報886 不就是輿論戰麼!714 這可怎麼辦啊1316 瑞典名將1002 一個封爵拜將的機會147 永平陷落1150 處置509 籌劃洞吾(第四更)1002 一個封爵拜將的機會870 繼續耗便是370 軍官名單(第五更)943 查探497 鄭芝豹的消息73 兵臨城下455 反正禮多人不怪97 指天爲誓228 互懟(第三更)540 這麼慫1242970 豪格大鬧崇政殿239 白杆軍到446 我不嫁976 光明正大的第一炮(第四更)318 漢奸之計(第三更)476 胡言亂語?285 朝鮮義兵的歡呼928 一面倒618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