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 同性相斥是個僞命題(第三更)

既然撞見了這件事,必須得好好整頓一下才行。記得上次水泥的事兒,也有提及過專利的事情,不過並沒有具體措施實施。那就和這次的版權整頓,一起搞了吧!

崇禎皇帝如此想着,便又向劉東家問了被賄賂的那名驛站說書先生的名字。等回頭覈實之後,該怎麼處置就要怎麼處置!

這酒樓的事情倒也簡單,並不多複雜,崇禎皇帝也沒了繼續聽書的興致,便站起來吩咐道:“把這酒樓封了,那說書的,還有這東家暫收入大牢,等待處置!”

一聽這話,劉東家頓時激動了,當即大聲問道:“爲什麼,憑什麼?”

“憑什麼?”崇禎皇帝聽了不由得嘴角一撇道,“爾等皆爲偷書賊也!”

說完之後,他都懶得再理這劉東家,心中想着該回去把心中想到的幾個事情落實下了。

崇禎皇帝走下樓時,發現安靜地下面,竟然站了那麼多人,稍微有點吃驚,掃視一眼,頓時心中又多了一條計較:有權勢者之所以能肆無忌憚,是因爲百姓沒有真正有效的舉報渠道。否則這麼多人看在眼裡,這劉東家也不敢亂來!

這麼想着,他又把這條記在了心裡,無視新出現站那的一衆兵卒,轉身就走了。

在他的後面,有兩名護衛一左一右拖着劉東家,丟在那些兵卒面前,冷聲喝道:“把他,還有說書先生押入大牢,查封酒樓,等候處置!”

這種小人物,還不值得關入錦衣衛詔獄,自然是交給地方上了。一直到所有人都到了外頭,看着兵馬司的兵卒在那獨臂人的監督下,封了樓走了後,才慢慢地回過神來。

“哇,那年輕公子到底是什麼人,好威風啊,不說一句狠話,卻抓了人,封了樓!”

“對啊,這可是兵馬指揮的產業啊,把人家兒子抓了還關牢裡,這權勢,嘖嘖!”

“嚇死我了,這麼厲害的一個人物,當時在進門的時候,我差點就罵上了!”

“你這沒什麼,那兩人不是已經罵過了,不也是一點事情都沒有,要不是剛纔那公子出手,搞不定都被劉東家抓家裡去了!”

“這個公子真是有修養,不和咱們老百姓一般見識,被那兩人冒犯都沒事,這是真正的明事理!咱敢打賭,這位公子肯定是學富五車的進士老爺!”

“不可能,有這麼年輕的進士老爺麼?還能說封就封的?依我看啊,很可能是哪位勳貴世子之類的……”

“……”

崇禎皇帝是沒管這些了,出了酒樓,吩咐護衛去辦些事情後就直接回宮了。

在路上的時候,因爲惦記劉王氏那邊,就進了聊天羣看看。不過他沒想到的是,劉王氏那邊還沒結果,卻意外地看到了海蘭珠的刷屏,根據他的話,稍微一對應,他發現那個俊美的男人應該就是這個海蘭珠了。

得,錯過了一個認識網友,哦,不是,是羣友的機會。這個人在門口時能仗義執言,應該算是個好人吧!蒙古人出身倒沒什麼,看回頭把他招入錦衣衛派往蒙古,會不會是個不錯的棋子?

這麼一想,崇禎皇帝退出聊天羣,吩咐方正化,讓他派人去找海蘭珠,先不要驚動,暗中看着,觀察一會再說。他感覺以海蘭珠的性格,很可能還會惹麻煩。哦,對了,他的那外貌也容易招惹麻煩。男人啊,也不能長得太俊。畢竟人的世界,同性相斥的公理往往會成爲一個僞命題。

這麼想着,他便到了宮中,差不多與此同時,派往劉懋處覈實情況的護衛也返回。事實一如那劉東家所說,就是賄賂了驛站說書先生得到稿子。同時那說書先生還交代,說另外還有五家也私下向他買了稿子。

崇禎皇帝再經過一番瞭解後,便召集內閣和六部尚書在文華殿開會。他不想墨跡,開門見山就把事情簡單說了一下。

沒想到,他還沒發表意見,以首輔溫體仁爲首的內閣輔臣都紛紛勸諫,要他不要再冒險微服私訪了。

見他們的注意力,根本和自己不是一個頻道,讓崇禎皇帝有點無語,他直接揮手製止他們說話道:“這事一會再議,朕以爲,須得專門成立一個衙門來處理這等事情,卿等以爲如何?”

“……”溫體仁等人聽得無語,感覺皇帝這是主次不分。不過他們能感覺到,皇上的意思很堅決,便只好先考慮這事再說。

對他們來說,這個事情還真沒那麼嚴重。只要有署名是誰寫的,那不就得了。想想他們以前寫過多少詩詞,不都這樣麼?

這個意思,最終由首輔溫體仁婉轉地向皇帝說了下。意思很明白,這種事情不要太正常,沒必要大驚小怪吧?

崇禎皇帝不是傻子,一下就聽出了他們的意思是什麼。稍微一想,不由得有點搖頭。如果要說文學修養學識內涵等等,溫體仁他們這些大能寫的詩詞之類,遠比通俗小說要高。可是,通俗小說能賺錢啊,受大衆喜歡啊!這裡面的經濟效益,遠不是詩詞能比的!

這麼想着,崇禎皇帝也不多廢話了,把護衛事後收集上來的賬本轉手讓內侍給底下輔臣看,同時提醒道:“這家酒樓,因爲多了這個說書,你們可以看看,一天所得收入比起以前多了多少?” шшш¤тt kǎn¤C○

看到底下臣子在翻看,崇禎皇帝又說道:“諸卿,這裡面是有巨大利益的。但關鍵在於這書是否寫得好,是否寫得受百姓歡迎,是否能讓百姓爲之掏錢?而這些的好壞,取決於著書者的創作!如果沒有金錢的刺激,或者說能讓著書者過得更好,那他們的動力就不足,很可能我大明就很難出受歡迎的作品!”

雖然有點驚訝於酒樓前後收入的巨大差距,但這些輔臣顯然並不以爲意。只聽輔臣成基命出列奏道:“陛下,此等譁衆取寵,實有辱讀書人之斯文。我輩讀書……”

溫體仁一聽,頓時暗道要糟。別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的,那《射鵰英雄傳》的著書者不是別人,正是皇帝本人,你還當着面說這是譁衆取寵?

感謝看不完不起的打賞!ps:沒欠更了。

618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三更)427 推銷貨幣748 能氣死麼?55 上頭有人心不慌682 羣策之力506 殺大明使者730 驚聞115 神秘謀士132 士氣大振154 這都是小意思(第四更)937 這是要幹嘛?717 集中全力216 銷燬還是拍賣585 心事343 盧象升的提議1299 絕望347 保德州陷267 殺虜祭旗送忠烈1011 男兒大丈夫就當如此1319 崩潰59 老婆熱炕頭1232 南洋是大明的了1241 榨1060 有坑365 逃出生天532 傳國玉璽186 瞎貓撞見死老鼠218 責任918 十分把握350 到達漢城264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930 散夥335 對付賊人的簡單法子161 胡扯的下限653 會盟(第五更)1290 祭奠524 亂象1132 求援92 升遷神速696 甕中之鱉(第三更)946 緊張55 上頭有人心不慌862 富了崇禎1075 城破645 踩着盧象升的臉424 收穫成就值的好地方1325 都是垃圾996 襲營1225 祖國強大了,誰還願意在外飄蕩588 檢閱1190 宗室藩王大會1234 有點懵490 又見京觀(第四更)177 磨刀(第三更)1317 震撼1163 劉香爲說客631 牛刀殺雞369 扯皮(第四更)1198 要想富先修路560 慷慨赴死乎(第三更)844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三更)1045 晚了399 男人之間的衝突657 御前會議定對策693 此事必有蹊蹺719 內線1191 還有這操作?453 用心497 鄭芝豹的消息124 想吃肉也得有那本事769 大清的黴運860 拜師(第四更)702 對弈1304 有天大的事917 打入十八層地獄954 實情329 狗官541 一隻虎的提醒914 明國蠻橫無理660 西線戰事的隱憂995 南洋按此例414 各自行動797 參觀(第三更)1011 男兒大丈夫就當如此969 死中求活之策80 奉旨逛怡紅院258 新軍強軍之說1197 腰桿硬了181 佈局108 現場直播第一人555 誰能想到20 皇太極你好陰險798 全都在掌握之中(第四更)238 誤打誤撞554 讓謠言來得再猛烈一點(第三更)514 旗來272 盧象升的手段很簡單(第五更)261 QQ聊天羣可以麼?866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618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三更)427 推銷貨幣748 能氣死麼?55 上頭有人心不慌682 羣策之力506 殺大明使者730 驚聞115 神秘謀士132 士氣大振154 這都是小意思(第四更)937 這是要幹嘛?717 集中全力216 銷燬還是拍賣585 心事343 盧象升的提議1299 絕望347 保德州陷267 殺虜祭旗送忠烈1011 男兒大丈夫就當如此1319 崩潰59 老婆熱炕頭1232 南洋是大明的了1241 榨1060 有坑365 逃出生天532 傳國玉璽186 瞎貓撞見死老鼠218 責任918 十分把握350 到達漢城264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930 散夥335 對付賊人的簡單法子161 胡扯的下限653 會盟(第五更)1290 祭奠524 亂象1132 求援92 升遷神速696 甕中之鱉(第三更)946 緊張55 上頭有人心不慌862 富了崇禎1075 城破645 踩着盧象升的臉424 收穫成就值的好地方1325 都是垃圾996 襲營1225 祖國強大了,誰還願意在外飄蕩588 檢閱1190 宗室藩王大會1234 有點懵490 又見京觀(第四更)177 磨刀(第三更)1317 震撼1163 劉香爲說客631 牛刀殺雞369 扯皮(第四更)1198 要想富先修路560 慷慨赴死乎(第三更)844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三更)1045 晚了399 男人之間的衝突657 御前會議定對策693 此事必有蹊蹺719 內線1191 還有這操作?453 用心497 鄭芝豹的消息124 想吃肉也得有那本事769 大清的黴運860 拜師(第四更)702 對弈1304 有天大的事917 打入十八層地獄954 實情329 狗官541 一隻虎的提醒914 明國蠻橫無理660 西線戰事的隱憂995 南洋按此例414 各自行動797 參觀(第三更)1011 男兒大丈夫就當如此969 死中求活之策80 奉旨逛怡紅院258 新軍強軍之說1197 腰桿硬了181 佈局108 現場直播第一人555 誰能想到20 皇太極你好陰險798 全都在掌握之中(第四更)238 誤打誤撞554 讓謠言來得再猛烈一點(第三更)514 旗來272 盧象升的手段很簡單(第五更)261 QQ聊天羣可以麼?866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