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4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三更)

“呵呵,朕高興!”崇禎皇帝笑着說道。

田貴妃一聽,一時忘記了羞澀,有點好奇地問道:“陛下,是有什麼喜事麼?”

周邊的宮女內侍什麼的,看到剛纔崇禎皇帝去親田貴妃,都連忙背過身去。此時又聽到田貴妃的問話,不由得都豎了耳朵,想聽聽到底是什麼事兒讓皇上如此高興?

“就在剛纔,我軍光復了海州。”崇禎皇帝微笑着說道。

田貴妃聽了,一時鬧不明白海州在那裡。不過不管在那裡,終歸是好事,不由得雙手一福道:“妾身恭喜皇上!”

在不遠處戒備着的錦衣衛指揮使劉興祚卻是最清楚海州在那裡,以及明軍佔領海州的意義,頓時,他都顧不得在偷聽,轉身向崇禎皇帝跪倒,激動地奏道:“末將恭喜皇上,賀喜皇上,海州光復,進可威脅遼陽、瀋陽,建虜有難了!”

有個懂行情的人這麼一說,崇禎皇帝心中很是高興,點點頭道:“然也,朕倒是想看看奴酋皇太極聽到這個消息後會如何個反應?”

其他人聽到對話,這才明白光復海州的意義,於是,一個個都跪下,紛紛欣喜地恭賀皇上。

“陛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奴婢這是心服口服了!”個人勇武的方正化一臉佩服地恭賀道。

“……”

一時之間,船上的氣氛非常地歡慶。

“你們看,那船上怕是什麼官老爺吧?竟然如此擺譜,呀,這個世道啊!”岸上一名士子看到運河船上的動靜,不由得搖頭嘆道,心中卻是在羨慕,暗暗發誓,一定要努力讀書,爭取以後混到那個站着的人的地位!

………………

此時的海州城,擁進城去的關寧騎軍,基本上沒有遇到一點有力的抵抗。還有力氣能跑的建虜,全都從北門跑了。因此,明軍一邊控制城內要地,一邊救火,準備用最短的時間恢復海州城的秩序。

聽到手下來報城內的情況,曹文詔感慨地說道:“要不是陛下調虎離山,這海州絕對不會這麼容易就拿下了!”

說完之後,他命令早就分配出來的三百騎,一人五匹空的戰馬,返回蓋州。對於之後的海州來說,這裡不需要太多戰馬。

做完這些事情後,曹文詔便領着剩下的兵力護着糧草物資進城。這一夜,註定無眠。

因爲他不但要徹底掌控海州,還要把城裡的人都篩選一遍,還要把轟破的城門徹底堵死,有很多事情要做。

次日中午時分,留在城裡的人基本上都梳理出來了。漢人只佔了三分之一,沒有老弱,只有年輕人,不過都是骨瘦如柴。滿洲族人倒是一個個氣色還不錯,顯然沒有餓着肚子。

對於這些人,自有隨軍過來的新軍監軍處理。曹文詔是第一次旁觀了所謂的公審大會,而後殺了一批又一批的建虜。當他看到那些漢人,還有另外一部分其他族的一個個在公審大會後,對明軍感恩戴德的樣子,心中就若有所思,看來皇上讓監軍搞得這一套,還是很有效果的。特別是聚攏新攻下城池的民心,有極大的好處!

等到傍晚時分,濟爾哈朗領着他的騎軍緊趕慢趕,終於趕到了海州城外。可是,他一眼看到的是,海州城頭上飄揚着明軍的旗幟,一下就傻眼了!特別是那“曹”字大旗在城頭上迎風飄揚,濟爾哈朗一下肯定了,在大黑山失蹤了的曹文詔所部,原來是跑來偷襲海州城,並且還得手了的!

“主子,曹文詔那賊子怕是在城裡了!”

濟爾哈朗一聽,瞪了說話的親衛一眼,這麼明顯了,難道還用你說。此時的他,也無心去計較,立刻轉頭看向海州城頭,仔細地觀察起來。甚至還派出手下,繞城一圈查看海州的四面。

然而,他想要的一點都沒有,海州城內很安靜,海州城頭秩序井然,就彷彿這裡壓根就不是明軍新近才攻下,而是早已佔據了這裡。這讓他根本沒有一點奪回海州的希望,甚至他都估量了下,大清要打下比蓋州還要大,還要堅固的海州,似乎要付出的代價不是一般大!能不能打下來,也不好說。這也就是說,海州在明軍手中,普通的攻城手段將沒有用處!

濟爾哈朗很無奈,心中也窩火,瀋陽那邊到底是誰提議自己來斷關寧騎軍的後路?這壓根就是上了明軍的當,人家一開始就是想調虎離山,要來奪海州城的!這麼想着,他便怒氣衝衝地領着手下往鞍山驛堡而去。

看着濟爾哈朗離去,曹文詔很是有點遺憾道:“原本以爲建虜逃出海州城後,肯定會有人西去稟告消息。但如今看來,濟爾哈朗似乎沒有事先得到消息。早知道這樣的話,就該繼續用建虜的旗號,把濟爾哈朗誘進城來關門打狗,那就又是一件大功!”

濟爾哈朗把精銳都帶走了,留下的那些遇事慌亂,只顧着逃命,那還想過濟爾哈朗跑去大黑山那邊,又會馬不停蹄地趕回來。

李定國聽了後,心中想了下便開口說道:“大帥,再有下次,我們可在西邊留下夜不收,這樣就能確認敵人能否得到消息,又或者敵人是否趕回來,如此可提前做出相應佈置,或者能取得更多的戰果!”

曹文詔一聽,不由得轉頭看着李定國,心中很是驚訝,上下打量着,似乎是要重新認識李定國一般。

“大帥,可是我這計劃有錯漏之處?”李定國被他看得有點緊張,連忙抱拳請教道,“還請大帥指點一二!”

曹文詔聽了,笑着搖搖頭,開口感嘆道:“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啊!”

這句話,他是從別人那裡聽來,牢牢地記在心裡,準備用來讚揚自己的侄兒,沒想到,卻先用到了這個毛頭小孩子身上。

隨着海州建虜的逃離,時間越長,海州失陷的消息就傳得越廣。當然了,瀋陽這邊,自然是第一時間得到消息,因爲讓瀋陽城內的人份外敏感的八百里加急,把這個消息送了過來。

還了一更,還有5更。發現《紅海行動》在優酷上有了,準備再看一遍,今晚就不更了。

10 定策453 用心144 錢不是那麼好拿的1238 對倭策略的改變1051 請君入甕1227 永遠銘記的一夜793 祭奠1286 不滅建虜,不滅倭國誓不還(爲0886449加更)718 只有我大清軍隊才能橫着走410 死戰40 任重道遠1012 通虜者死322 不霸氣但實用785 消息456 中丞大人萬歲思密達180 道上混的696 甕中之鱉(第三更)208 絕密對話(第五更)828 不可同日而語156 羣起而攻之1189 火車526 當尿壺389 圖像按鈕1057 關鍵時刻1203 皇上會盡量想辦法的729 夜襲蓋州440 細節257 作繭自縛480 我大金野戰無敵433 和張獻忠的比較510 熊文燦的打算152 糧價497 鄭芝豹的消息1188 舉國同慶不爲過38 意料之外1212 一派宗師816 絕望665 再次出使855 裡面是什麼?1240 出去裝逼嘛346 晉地災情1148 受益惟謙有容乃大697 水師安排590 難道要乾坤獨斷?(第四更)270 吳達濟的見聞(第三更)737 支援(第四更)303 求助鄉紳573 登基爲帝821 糧食(第三更)852 山上的風景101 明軍的動向797 參觀(第三更)104 昌黎危急175 滿桂和曹化淳的反應606 下馬威194 水泥出世816 絕望691 請皇上放心(第五更)343 盧象升的提議657 御前會議定對策841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第五更)951 誰的責任628 期待(第三更)897 賣軍火553 迂迴輿論745 偷懶1312 歐洲要出大事了33 山海關1213 歷史車輪滾滾,擋着淘汰865 多話的小男孩268 大明皇家水泥公司1146 世風日下504 真當大明是病貓(第三更)102 矛盾450 沒防備767 英俄爾岱回來了1090 怎麼辦?851 路遇(第三更)1208 只想靜靜1141 只幹猴子1278 揚州瘦馬1182 當野人滅了471 嚇死了639 會盟254 頭疼1029 趁機改土歸流1089 明軍來了1061 陰差陽錯890 鄉長童校1092 盛京之變183 這筆賬划算946 緊張694 不戰而屈人之兵493 回(第三更)1101 沒有澳門了552 大明必將中興974 宦海浮沉62 京師之亂1327 圍魏不是救趙297 軍器制度革新(第五更)
10 定策453 用心144 錢不是那麼好拿的1238 對倭策略的改變1051 請君入甕1227 永遠銘記的一夜793 祭奠1286 不滅建虜,不滅倭國誓不還(爲0886449加更)718 只有我大清軍隊才能橫着走410 死戰40 任重道遠1012 通虜者死322 不霸氣但實用785 消息456 中丞大人萬歲思密達180 道上混的696 甕中之鱉(第三更)208 絕密對話(第五更)828 不可同日而語156 羣起而攻之1189 火車526 當尿壺389 圖像按鈕1057 關鍵時刻1203 皇上會盡量想辦法的729 夜襲蓋州440 細節257 作繭自縛480 我大金野戰無敵433 和張獻忠的比較510 熊文燦的打算152 糧價497 鄭芝豹的消息1188 舉國同慶不爲過38 意料之外1212 一派宗師816 絕望665 再次出使855 裡面是什麼?1240 出去裝逼嘛346 晉地災情1148 受益惟謙有容乃大697 水師安排590 難道要乾坤獨斷?(第四更)270 吳達濟的見聞(第三更)737 支援(第四更)303 求助鄉紳573 登基爲帝821 糧食(第三更)852 山上的風景101 明軍的動向797 參觀(第三更)104 昌黎危急175 滿桂和曹化淳的反應606 下馬威194 水泥出世816 絕望691 請皇上放心(第五更)343 盧象升的提議657 御前會議定對策841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第五更)951 誰的責任628 期待(第三更)897 賣軍火553 迂迴輿論745 偷懶1312 歐洲要出大事了33 山海關1213 歷史車輪滾滾,擋着淘汰865 多話的小男孩268 大明皇家水泥公司1146 世風日下504 真當大明是病貓(第三更)102 矛盾450 沒防備767 英俄爾岱回來了1090 怎麼辦?851 路遇(第三更)1208 只想靜靜1141 只幹猴子1278 揚州瘦馬1182 當野人滅了471 嚇死了639 會盟254 頭疼1029 趁機改土歸流1089 明軍來了1061 陰差陽錯890 鄉長童校1092 盛京之變183 這筆賬划算946 緊張694 不戰而屈人之兵493 回(第三更)1101 沒有澳門了552 大明必將中興974 宦海浮沉62 京師之亂1327 圍魏不是救趙297 軍器制度革新(第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