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 新軍強軍之說

過了好一會兒,孫承宗纔回過神來,原本精神奕奕的他,竟然顯得有點萎靡。從這能看出來,這事對他的打擊實在有點大。

其實,要說起來,他作爲帶兵多年的老臣,苦思出來的方略自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在他這個方略中,還有幾點是沒有寫上的。如果皇帝同意這個方略的話,他便會加以補充。

原本,他在考慮援軍時,不是沒想過要和建虜作戰。他的策略是打造戰車,以車營編制的援軍,就能和建虜野戰。

還有,每修築一城,便會往遼東推進一分,大明所得土地便會多出一分。而後徵集遼民開墾屯田,如此又能解決或者部分解決糧食問題。

這個方略這麼看起來的話,就很完美了。至少孫承宗在面聖之前,是感到很滿意的。

然而,崇禎皇帝的一句圍而不攻,就把這個方略否決了。不可否認,目前明軍還無法與建虜在野戰中對衝抗衡。而如果依託車營的話,就有點類似守城了,讓建虜來攻。

可建虜傻啊!如皇帝所說,把道路挖斷,人家不攻你紮好的車營,在一邊虎視眈眈,就等着你車營重新行軍的時候攻擊,那時候車營防禦最爲薄弱,幾乎不能作爲依託的。

車營要是以結營方式前進的話,那速度比蝸牛還慢,只能一點一點往前挪,還沒挪到地頭,估計大軍所帶糧草就已耗完了,更不要說建虜不會傻到看着不動,至少晚上騷擾,道路挖坑等等方式就能把援軍搞得精疲力竭,不打已敗了。

歸根結底一句話,沒有和建虜真正野戰的能力,其他任何策略都是一句空話。

“陛下,老臣無用,還請陛下另擇賢能!”孫承宗深深一躬奏道,聲音都小了很多。

崇禎皇帝一聽,就知道自己剛纔的話打擊得有點厲害。便微笑着安慰道:“孫卿,如今我大明在遼事上,難道還有比卿更熟悉的麼?剛纔我們只是討論而已,有問題解決問題即可,豈可因事難而退縮?”

孫承宗此時被年輕小夥子這麼教訓,那骨子裡的倔強頓時又冒了出來,不由得爲剛纔自己的話感到臉紅,連忙低頭,以此掩飾失態,同時回奏道:“陛下,如今之關鍵,乃是有一能與建虜真正野戰之強軍!如有,臣之以城爲守之策繆矣!前線之修築堡壘,自是儲備軍資,用於強軍進攻之用。戰略之宗旨,完全南轅北轍!”

“啪”地一聲響,只見崇禎皇帝猛地一拍手,興奮地說道:“瞧,孫卿,這不是很好嘛!卿一下說出了關鍵所在,不愧是我大明柱石!如今,就差一隻強軍,那就練一支強軍不就得了!”

再練一支強軍這事,孫承宗也想到了。但他爲薊遼督師,統領關寧軍,要時刻防範建虜,又哪有精力來訓練強軍。如果等強軍訓練出來,那又要到猴年馬月?畢竟要組建出一直真正能和建虜野戰的強軍,絕非紙上談兵那般嘴巴巴拉巴拉一下就能行的。

任何涉及根本性變化的事情,不管是不是練強軍,都絕非易事。哪怕是嘉靖年間的戚家軍,如果有人覺得光靠戚繼光一個人就能練成,那只是未經世事的毛頭小夥的想法而已!

此時的孫承宗,聽崇禎皇帝這麼一說,心中一動,想起之前的旨意,便明白了不少,當即躬身一禮道:“陛下剛纔所言,謂查抄晉商所得,乃是用於把新軍編練爲強軍?”

崇禎皇帝聽了先是點點頭,而後又搖頭道:“不全是,那些錢,朕主要是用來改善國計民生,只能挪出部分用於編練新軍。爲節約時間和節省經費,朕之前已下旨組建新軍之兵源,須爲各軍之精銳!”

想起之前那道旨意,也確實只有朝廷,才能這麼做,算是集大明全國之力來打造新軍了。不過孫承宗臉色嚴肅,認真地奏道:“陛下,強軍非爲抽調各軍精銳就可以的。這點,還望陛下慎重慮之!”

“當然,朕沒有那麼天真!”崇禎皇帝點點頭,同樣認真地回答道:“朕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爲軍卒的軍事常識,作戰技能這塊可以節省時間和精力,多花功夫在軍紀和將領的培養上。爲此,朕決定成立講武堂以訓將領,革新軍制以激勵軍卒……”

聽着年輕的皇帝在滔滔不絕地說着新軍的思路,孫承宗不由得很是詫異。這其中有很多提法,都讓他耳目一新,大吃一驚。

此時此刻,孫承宗看着御座上的崇禎皇帝,眼中已自動忽略了他的年齡和經歷,心中唯有震驚,這怕是天縱之才吧?

“……只是很遺憾,朝廷沒錢啊,要不朕就直接組建火器部隊了。可精良火器的打造,軍卒的火器訓練,丹藥消耗和火器的消耗實在太大,而且眼下火器還不夠先進,無法做到對冷兵器的碾壓,行軍作戰中無法攜帶更多的物資,就算有燧發槍也無法不受天氣的影響,如此,只有徐徐圖之!”

對於這點,孫承宗是很有發言權的。對於大規模的作戰,火器軍隊所帶來的後勤,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眼下來說,火器軍隊其實利於守而不擅長攻。

那個燧發槍,他也是知道的。不過他不認爲,燧發槍能列裝軍隊,因爲那個擊發部件很不好造,稍微差點就會有很高的啞火率,而這,在戰場上是致命的。因此,如今雖有燧發槍,卻還只是有錢人的玩物而已。如果讓孫承宗自己選擇的話,他寧可選擇火繩槍。

不過他也不否認,以後火器取代冷兵器是必然趨勢,否則大明也不會一直在搞火器,畢竟有無數的好處擺在那裡的。

對於崇禎皇帝對火器有個清醒的認識,又讓孫承宗心中讚歎不已。要對付建虜,還得像陛下所說,冷熱結合,逐步慢慢地向火器轉化。

在有關軍事上的發言,孫承宗的年齡和經驗擺在那裡,還是很有資格的,他當即提出了幾點建議。君臣兩人,就爲新軍一事,就商討到了天黑。

285 朝鮮義兵的歡呼510 熊文燦的打算1190 宗室藩王大會291 家世背景終歸會用到476 胡言亂語?897 賣軍火732 急智1333 爲自己正名557 我敢賭(第三更)563 捷報(第三更)1113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107 射人先射馬126 國與國的關係882 微服出巡一次也值了(第五更)307 中伏1290 祭奠606 下馬威250 蝴蝶效應之朝戰爆發1007 淚流滿面533 寶刀屠龍120 士氣高漲255 個個倨傲不訓(第三更)144 錢不是那麼好拿的1030 叛變土司的下場911 瘟疫論(第三更)805 弄巧成拙263 溫體仁密奏1265 短板1147 一心只讀聖賢書773 溫暖如春1308 誘捕394 被撞破了496 堅持736 文明的差距(第三更)393 招安張獻忠302 瀋陽的八卦822 脆弱的信任144 錢不是那麼好拿的452 就得死(第三更)1054 君父504 真當大明是病貓(第三更)353 開海禁330 小屁孩初露猙獰670 放縱192 唐玄宗第二麼1234 有點懵741 這一仗還怎麼打673 敵人的敵人706 兩把大鉗子598 離間計525 天無絕人之路255 個個倨傲不訓(第三更)1168 皇上顯靈了609 搶糧1201 倭國局勢44 誓死衛護京師739 陷阱592 國戰56 竟然連老女人都有興趣1206 周皇后的心思1234 有點懵784 瀋陽京師(第三更)994 是皇上英明神武769 大清的黴運392 張定國的招供901 嚴峻律法1302 光宗耀祖的好機會1173 南亞之變1019 閱兵857 飛車1162 沒關係504 真當大明是病貓(第三更)717 集中全力1082 反常的豪格316 建虜的戰法1191 還有這操作?69 宋明財稅對比965 歷朝未有之良策1105 超時代之坑436 各取所需387 吊着1259 朕付出的代價會很高974 宦海浮沉1036 豪格的消息1257 亂波284 游擊戰651 補救措施(第三更)806 相信皇上(第三更)846 皇太極的結局279 邊軍軍餉之難題811 讓那孫狗官看看老子的厲害(第三更)1118 崇禎皇帝的心願1074 滿清第一勇士的下場1002 一個封爵拜將的機會1310 虎狼之國641 真是爽啊(第三更)208 絕密對話(第五更)214 算術146 露了本性?401 知易行難
285 朝鮮義兵的歡呼510 熊文燦的打算1190 宗室藩王大會291 家世背景終歸會用到476 胡言亂語?897 賣軍火732 急智1333 爲自己正名557 我敢賭(第三更)563 捷報(第三更)1113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107 射人先射馬126 國與國的關係882 微服出巡一次也值了(第五更)307 中伏1290 祭奠606 下馬威250 蝴蝶效應之朝戰爆發1007 淚流滿面533 寶刀屠龍120 士氣高漲255 個個倨傲不訓(第三更)144 錢不是那麼好拿的1030 叛變土司的下場911 瘟疫論(第三更)805 弄巧成拙263 溫體仁密奏1265 短板1147 一心只讀聖賢書773 溫暖如春1308 誘捕394 被撞破了496 堅持736 文明的差距(第三更)393 招安張獻忠302 瀋陽的八卦822 脆弱的信任144 錢不是那麼好拿的452 就得死(第三更)1054 君父504 真當大明是病貓(第三更)353 開海禁330 小屁孩初露猙獰670 放縱192 唐玄宗第二麼1234 有點懵741 這一仗還怎麼打673 敵人的敵人706 兩把大鉗子598 離間計525 天無絕人之路255 個個倨傲不訓(第三更)1168 皇上顯靈了609 搶糧1201 倭國局勢44 誓死衛護京師739 陷阱592 國戰56 竟然連老女人都有興趣1206 周皇后的心思1234 有點懵784 瀋陽京師(第三更)994 是皇上英明神武769 大清的黴運392 張定國的招供901 嚴峻律法1302 光宗耀祖的好機會1173 南亞之變1019 閱兵857 飛車1162 沒關係504 真當大明是病貓(第三更)717 集中全力1082 反常的豪格316 建虜的戰法1191 還有這操作?69 宋明財稅對比965 歷朝未有之良策1105 超時代之坑436 各取所需387 吊着1259 朕付出的代價會很高974 宦海浮沉1036 豪格的消息1257 亂波284 游擊戰651 補救措施(第三更)806 相信皇上(第三更)846 皇太極的結局279 邊軍軍餉之難題811 讓那孫狗官看看老子的厲害(第三更)1118 崇禎皇帝的心願1074 滿清第一勇士的下場1002 一個封爵拜將的機會1310 虎狼之國641 真是爽啊(第三更)208 絕密對話(第五更)214 算術146 露了本性?401 知易行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