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國丈周奎

一直以來,後世都有一個傳說,欲練神功,必須自宮。沒想到來到這古代後,還真聽到了一名自宮的高手。

他不知道,這個方正化其實也是歷史上的名人。在原本的歷史上,崇禎十七年,也就是崇禎朝最後一年,時任司禮監秉筆太監的方正化出鎮地方,城陷時連殺數十賊人,最後力戰而死。武力雖然達不到東方不敗的高度,卻也是很罕見了。

高時月聽了有點納悶,這東方不敗是什麼人,聽這名字,好像很厲害的樣子,可爲何自己從未聽說過呢!

雖然心中有疑惑,但他不敢怠慢,趕緊照辦。

不一會,一名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卻面白無鬚的年輕宦官被引了進來。

“奴婢方正化拜見萬歲,萬歲,萬萬歲!”方正化有點緊張,大禮參拜。

胡廣一見,心情好了點,和緩了點語氣吩咐道:“站起來說話吧!”

而後他觀察着這名宦官,從面相上看,並不是那種塊大無腦的人,眼睛清澈,似乎是個機靈之人。

胡廣很是滿意,便再問道:“是何出身,如今何職?”

“奴婢剛從內書堂出來兩年,在御馬監寫字!”方正化馬上躬身回稟道。

在原本的歷史上,他也算是有個自知之明的人。知道自己的能力行不行,不行就向崇禎皇帝說明。可崇禎皇帝還是堅持他出鎮地方,就唯有一死報君。

胡廣聽到他還是一個有文化的宦官,就更是滿意,當即吩咐道:“這幾日你都跟着朕,讓朕看看你的能耐!”

“奴婢遵命!”方正化一聽,心中激動,知道自己的大造化到了,連忙大聲迴應道。

高時月看到自己這名看好的乾兒子得到陛下賞識,不由得心中也是高興,想着陛下英明,果然有眼力!

“叮,成就值+1,來自宦官方正化!”

“叮,成就值+1,來自御馬監掌印太監高時月!”

胡廣聽到系統提示聲,略微有點意外,怎麼高時月也貢獻了一點成就值,那就是430了。不過離目標還是差不少,必須要放個大招才行。

他這麼想着,便問高時月道:“其他人呢?”

“都在殿外候着!”高時月立刻恭敬地回稟道。

胡廣一聽,正想出去看看時,卻聽到通傳,說曹化淳求見。

他不是在辦事麼?遇到難題了?胡廣忍不住鬱悶,似乎做任何事情都不順,總有人會來搗亂。

不過不能怨手底下辦事的人,胡廣心中想着,便讓曹化淳覲見。

不一會,曹化淳便匆匆趕到,剛從殿外進來,噴着白氣,呼吸似乎還有點急促,應該是比較急,只聽他稟告道:“陛下,奴婢一早統計城中壯丁時,到嘉定伯府,遇嘉定伯……嘉定伯……”

嘉定伯,就是原崇禎皇帝,也就是胡廣的丈人、周皇后的父親周奎。胡廣一聽,便知道肯定是這貨要搞事情了。

明末具體的事情,他記得並不多。不過這貨的事情,恰恰胡廣記得。

在原本的歷史上,崇禎上吊的最後一年,實在沒錢,崇禎皇帝就讓人捐助。爲了有個榜樣,就特意把嘉定伯升爲嘉定侯,多方動員,結果這貨還想着一毛不拔。甚至在國滅後,這玩意又把崇禎皇帝的兒子,他的外孫出賣給了李自成。

這些事蹟,胡廣心中一閃而過,立刻便有了一絲惱意,當即問道:“他怎麼了,如實奏來!”

“是,陛下!”曹化淳聽出了胡廣的態度,便馬上奏道,“嘉定伯說家中無錢無糧,願上城迎敵!”

“就這事?”胡廣一聽,有點意外地問道。

曹化淳聽了,見皇上似乎還不明白其中的關鍵,連忙說道:“陛下,嘉定伯乃是國丈,如若他真上了城頭,萬一有個意外,皇后那怎麼辦?且此事傳揚出去,外人也會說陛下……說陛下……”

聽他在結巴,胡廣沉着臉一揮手道:“說!就事論事,朕赦你無罪!”

邊上的高時月聽懂了,那腦門的汗就出來了,心中暗自慶幸,幸虧這活不是自己去幹。

曹化淳之前就已經下了決心,知道這事肯定是要得罪人的,沒有選擇的餘地,便一咬牙道:“外人恐會言陛下刻薄寡恩,竟然不顧國丈安危,這是……這是不孝!”

說到這裡,曹化淳又連忙補充道:“陛下,奴婢以爲,這事怕是有人慫恿嘉定伯,爲得就是讓陛下難做,而讓這事不了了之!”

不孝在封建王朝乃是大罪,就算是皇帝,也扛不住這頂帽子的。高時月就是想到了這層,知道事情的嚴重性,那汗纔會出來。

曹化淳已經說得如此明白了,胡廣要是再不明白其中的關鍵,那就真是傻到家了!讓城中只要有功名的人都出錢出力,原本想着肯定會有阻力,還真是沒想到阻力竟然這麼大!

這事要是推行不下去,後面一系列措施就會大打折扣,甚至有可能會功虧一簣。

面臨被系統抹殺的風險,胡廣又怎麼可能認慫。

他原本對周奎的印象就極差,如今又有這事,那印象就更差了!可那貨是國丈,也算是他的父母了,作爲皇帝,也是沒法處置的。

可這又如何,胡廣可不是原本的崇禎皇帝,遇到這種情況只有好言相勸,還給加官進爵來哄着他。

他腦子一轉,便有了主意,正待說話時,卻見曹化淳重申建議道:“陛下,要不奴婢找出是何人慫恿的嘉定伯?”

“還能有誰,肯定是那些想當鐵公雞的人了!”胡廣一聲冷笑,也沒打算讓曹化淳查,反正這事是一定要推行,那慫恿的人也肯定會包括在裡面,“不用了,朕自有決斷!”

曹化淳聽到皇上似乎有了主意,想起路上看到的,能看出來似乎皇上還不知道,想了想,覺得還是及時稟告得好,否則恐怕會影響皇上決策。

於是,他便又奏道:“陛下,奴婢還有一事稟告,或者也與此有關!”

“何事?”胡廣已經聽得麻木了,麻煩事要是少的話,就不是地獄模式了,他有心理準備。

916 黃雀在後993 神兵天降236 奴役和殺戮991 瘋了麼526 當尿壺524 亂象747 目瞪口呆389 圖像按鈕247 拼着皇帝責罰也要你們體面1294 你看看人家180 道上混的1222 聊天羣的快捷1009 出兵洞吾132 士氣大振178 這加進了啥人1192 該是能逃過這一劫了吧806 相信皇上(第三更)958 我就是范文程(第三更)571 該坑還是得坑(第四更)988 聊天羣的又一功能369 扯皮(第四更)715 福至心靈(第三更)142 捕頭和錦衣衛校尉453 用心346 晉地災情476 胡言亂語?717 集中全力964 衛所製革新難點228 互懟(第三更)1059 舌生蓮花952 內訌959 蹂躪範府340 你說反了1278 揚州瘦馬1069 終於懂事了78 南居益569 不能是戚大帥和倭寇的版本74 攻城29 前所未有682 羣策之力1042 大清這是怎麼了?903 誰敢亂來!449 漢人的身份799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1059 舌生蓮花577 以後是爲國而戰麼(爲舵主加更)1100 崇禎皇帝的底氣1298 陰魂不散1268 做一個有用的人682 羣策之力518 廠公子1275 絕子絕孫698 強調1099 土司之議898 金山銀山(第三更)705 轟轟轟1259 朕付出的代價會很高786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952 內訌562 文武之辯60 沉迷女色607 合約(第三更)964 衛所製革新難點135 死心1034 天下譁然1100 崇禎皇帝的底氣287 開舊有學識體系的口993 神兵天降119 知人善用1318 賴皮戰術1041 今非昔比1034 天下譁然679 范文程的出謀劃策1177 羨慕1006 科技神器554 讓謠言來得再猛烈一點(第三更)1255 前車之鑑866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1128 沙賈汗1058 真有內奸1170 水不要太涼了(加更)1008 實實在在地感覺到蝴蝶效應了675 比試1224 瓜子啤酒礦泉水328 反轉1143 不一樣了的明人152 糧價575 神采飛揚416 李過的發現514 旗來517 又不會懷孕(第四更)557 我敢賭(第三更)1014 童校1243 是我們大明1278 揚州瘦馬1052 重情重義529 火炮的改進815 各懷目的123 初步規劃1172 崇禎皇帝新的發財之道
916 黃雀在後993 神兵天降236 奴役和殺戮991 瘋了麼526 當尿壺524 亂象747 目瞪口呆389 圖像按鈕247 拼着皇帝責罰也要你們體面1294 你看看人家180 道上混的1222 聊天羣的快捷1009 出兵洞吾132 士氣大振178 這加進了啥人1192 該是能逃過這一劫了吧806 相信皇上(第三更)958 我就是范文程(第三更)571 該坑還是得坑(第四更)988 聊天羣的又一功能369 扯皮(第四更)715 福至心靈(第三更)142 捕頭和錦衣衛校尉453 用心346 晉地災情476 胡言亂語?717 集中全力964 衛所製革新難點228 互懟(第三更)1059 舌生蓮花952 內訌959 蹂躪範府340 你說反了1278 揚州瘦馬1069 終於懂事了78 南居益569 不能是戚大帥和倭寇的版本74 攻城29 前所未有682 羣策之力1042 大清這是怎麼了?903 誰敢亂來!449 漢人的身份799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1059 舌生蓮花577 以後是爲國而戰麼(爲舵主加更)1100 崇禎皇帝的底氣1298 陰魂不散1268 做一個有用的人682 羣策之力518 廠公子1275 絕子絕孫698 強調1099 土司之議898 金山銀山(第三更)705 轟轟轟1259 朕付出的代價會很高786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952 內訌562 文武之辯60 沉迷女色607 合約(第三更)964 衛所製革新難點135 死心1034 天下譁然1100 崇禎皇帝的底氣287 開舊有學識體系的口993 神兵天降119 知人善用1318 賴皮戰術1041 今非昔比1034 天下譁然679 范文程的出謀劃策1177 羨慕1006 科技神器554 讓謠言來得再猛烈一點(第三更)1255 前車之鑑866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1128 沙賈汗1058 真有內奸1170 水不要太涼了(加更)1008 實實在在地感覺到蝴蝶效應了675 比試1224 瓜子啤酒礦泉水328 反轉1143 不一樣了的明人152 糧價575 神采飛揚416 李過的發現514 旗來517 又不會懷孕(第四更)557 我敢賭(第三更)1014 童校1243 是我們大明1278 揚州瘦馬1052 重情重義529 火炮的改進815 各懷目的123 初步規劃1172 崇禎皇帝新的發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