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先打了廷杖再說

他這話音一落,頓時就引來周圍那些人的慷慨激昂聲。

“對,事關重大,就算陛下避而不見,我等也要盡力而爲!”

“奸邪當道,民不聊生,我輩聖人門徒,須得勇於直諫。此心此志,天地可鑑!”

“忠言逆耳,就算廷杖當頭,我等亦不可退縮!”

“……”

這些人的聲音一個個都很響,慢慢匯聚起來的動靜就更大了。午門城頭上,守衛一個個嚴陣以待,都有點忐忑地看着這些文官。

“陛下,臣等忠心爲國,陛下,聽見了麼?嗚嗚嗚”忽然,河南道御史帶頭,撲上去捶着文華門滔滔大哭。其他御史言官,還有部分六部官員也跟着上去,捶門而泣。

這些人都是有備而來,又有嘉靖年間的事蹟可以參考,頓時一個個哭得那叫一個驚天動地。就懷着一個心思,想用這個動靜驚動崇禎皇帝。

之所以有這個膽子,是他們都瞭解崇禎皇帝。知道他不像前朝的皇帝,自己躲在後面,由着文臣之間掐架,最後纔出來當個裁判。

如今這位少年天子,一心想中興大明,恨不得第二天起來就是萬國來朝。凡事親力親爲,勤政程度,直追太祖太宗。事無大小,都是自己衝在第一線,試圖像太祖太宗一般解決國家大事。

可是,他沒想到他自己有幾斤幾兩,就他那點經歷和經驗,這些文官都有很大的把握,能說得他回心轉意。

他們正鬧得起勁的時候,忽然城牆上的守衛一個個腰桿直立,目不斜視。沒一會,大門緩緩地打開,讓這些文官一時都好奇地看過去,忘記了哭鬧。

他們再是怎麼想,都沒想到門開之後,出來的竟然是幾百騎着高頭大馬的騎士。特別是爲首的那人,金盔金甲,在冬日的照耀下,更

是閃着金光,猶如天神降臨。

“叮,成就值+2,來自河南道御史趙謙!”

“叮,成就值+2,來自山東道御史孫立!”

“叮,成就值+2,來自戶部郎中吳偉!”

“……”

聊天羣左下角的成就值,一直到了46才停住。胡廣不由得暗想,看來佛要金裝,人要衣裝這話說得還真是沒錯!

只見他冷着臉,掃視着一羣呆子喝問道:“爾等在此鬧什麼?鬼哭狼嚎地,成何體統!”

一聽這話,這些文官便回過神來。他們下意識地轉頭看了下左都御史,見他微微頷首,便猶如開水突然沸騰了一般。

“陛下,臣有本奏!”趙謙立刻跪地,大聲奏道。

孫立也當仁不讓,馬上跪地大聲跟着道:“陛下,臣也有本要奏!”

其他文官也一個個接着跪地,嚷嚷着要奏。

胡廣的嘴角微撇,露出一絲鄙夷,而後指着最靠近大門的那一堆人道:“身爲大明官員,卻在宮門外哭喪。你們不要臉,朕還要臉。曹大伴何在?”

曹化淳一聽,當即一躍下馬,來到胡廣面前道:“奴婢在!”

那些文官見了,不由得面面相覷,不知道這是要幹什麼,陛下怎麼不按常理出牌,不是該問要奏什麼事情麼?

胡廣看着曹化淳,一指前面這些人道:“每人賞五記廷杖,讓他們記住大明官員該有的禮儀!”

“是,奴婢遵命!”曹化淳一聽,稍微楞了那麼一會會,而後馬上尖聲迴應道。

那些靠前的文官聽了,一個個懵了,這不對啊,不是這樣的劇情吧?回過神來後,靠後一點的文官連忙想往回退一點。

午門這邊,早有錦衣衛在這的。曹化淳一聲令下,當即兩名錦衣衛一個文官,把剛纔哭喊的這些,全都拖了下去廷杖。在皇帝面前,這效率是槓槓的。

這一邊,曹於汴尷尬了。

這些文官是聽他的意思做的,本來想着鬧大動靜吸引皇帝注意,然後當面奏事,有理有據說服皇帝。

可沒想到,崇禎皇帝聞聲而至,更爲關鍵的是,竟然連事也不問,就抓着在午門哭嚎一事打起廷杖來了。這該怎麼辦?難道對皇上說他們哭嚎有理?

眼看着屁股要捱打了,一名御史終於忍不住了,大聲喊道:“總憲,你要爲我們做主啊!”

聽到這話,曹化淳猶如被刺了下,在皇帝面前還要自己做主,難道自己比皇帝還大麼?他連忙轉頭喝斥道:“閉嘴!”

說完之後,他往前走了幾步,躬身奏道:“陛下,他們也是一片赤誠之心,擔憂國事,事急從權,纔有此失禮之事。老臣懇請陛下念他們初犯,就饒了他們這一回吧?”

胡廣聽了,盯着他,冷冷一笑道:“朕知道,賞罰必須分明。功是功,過是過。他們的功朕還沒見到,這過卻是親眼所見。難道曹卿想讓朕做一個賞罰不明的昏君?”

“……”曹於汴聽了無言了一會,最終無奈低頭道,“老臣不敢!”

曹化淳見此,把手一揮。於是,隨着一聲聲的廷杖聲音,真正鬼哭狼嚎地聲音迴盪在午門上空。

“叮,成就值+1,來自皇城守衛甲!”

“叮,成就值+1,來自皇城守衛乙!”

“……”

胡廣聽到系統提示聲,便明白那些守衛怕是也煩了這些文官,看到自己懲治他們而佩服自己,貢獻了他們的成就值。

過了一會後,隨着曹化淳過來稟告行刑完畢,那些文官便一個個被拖了回來。

不知不覺間,午門的形勢便被胡廣所掌控,之前慷慨激昂的氣氛已是蕩然無存。

胡廣掃視着他們這些文官,冷聲喝問道:“有何事要奏,長話短說,朕還有事!”

他的話音落了之後,場面冷清了一點。隨後河南道御史趙謙一咬牙,忍着屁股疼,出言奏道:“臣聞陛下粗言面斥老臣,此非明君所爲。陛下爲大明天子,爲天下人之楷模,一言一行……”

曹於汴聽得心中暗贊,首先提出這事,正好剛纔皇上拿禮儀之事行廷杖,可以將軍,看皇上認錯不認錯。只要認錯了,這氣勢下去,其他事情就會更容易了。

672 有了760 吐血(第三更)761 雖遠必誅啊(第四更)168 老婆大會717 集中全力第二個單章449 漢人的身份236 奴役和殺戮951 誰的責任755 大吃一驚(第四更)656 過家家242 宣府巡撫的表態776 我的人(第五更)992 東拐稟告東藥1003 機會屬於有準備的人327 鬼畫符707 決策(第三更)705 轟轟轟364 貓抓老鼠54 朕要一塊算賬1122 真正的大禮1108 刺探1335 希望在西邊1313 來自東方的惡魔959 蹂躪範府1210 衍聖公的奏對158 這運氣還真是沒誰了1054 君父1130 大侖山慘案132 士氣大振413 擔心不已1309 亮相429 眼見爲實560 慷慨赴死乎(第三更)1251 吏部尚書一職674 精闢之言(第三更)667 多爾袞到了(第三更)423 臨時有變1151 掌嘴455 反正禮多人不怪462 軍魂521 畫展123 初步規劃949 又吐血啦768 這個主意好(第三更)738 泡湯了177 磨刀(第三更)519 一隻虎709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離人467 居中調度1140 第一戰130 忠烈堂見209 一整套計劃588 檢閱1045 晚了896 人心1231 還要中心開花536 布和108 現場直播第一人267 殺虜祭旗送忠烈122 要錢不要名1308 誘捕193 黔驢技窮604 施維拉1227 永遠銘記的一夜1026 一切盡在掌握中570 鬼鬼祟祟(第三更)432 孫傳庭升官1293 民侯1211 又見廷杖548 梟雄的下場804 假意招撫1099 土司之議415 沒得選452 就得死(第三更)677 怎麼有劃痕?(第三更)1254 年輕好啊622 復社1127 再次微服南巡736 文明的差距(第三更)472 豪格很冤枉718 只有我大清軍隊才能橫着走1322 諸卿信否1123 又是一年598 離間計937 這是要幹嘛?103 師夷長技以制夷117 閔洪學251 崇禎朝第一大案(第三更)764 計劃(第三更)474 抱怨(第三更)797 參觀(第三更)622 復社75 不少問題1056 天大的好消息16 園嶠395 高應元的提議(補償一章)409 焦灼戰事149 再薦輔臣838 答非所問
672 有了760 吐血(第三更)761 雖遠必誅啊(第四更)168 老婆大會717 集中全力第二個單章449 漢人的身份236 奴役和殺戮951 誰的責任755 大吃一驚(第四更)656 過家家242 宣府巡撫的表態776 我的人(第五更)992 東拐稟告東藥1003 機會屬於有準備的人327 鬼畫符707 決策(第三更)705 轟轟轟364 貓抓老鼠54 朕要一塊算賬1122 真正的大禮1108 刺探1335 希望在西邊1313 來自東方的惡魔959 蹂躪範府1210 衍聖公的奏對158 這運氣還真是沒誰了1054 君父1130 大侖山慘案132 士氣大振413 擔心不已1309 亮相429 眼見爲實560 慷慨赴死乎(第三更)1251 吏部尚書一職674 精闢之言(第三更)667 多爾袞到了(第三更)423 臨時有變1151 掌嘴455 反正禮多人不怪462 軍魂521 畫展123 初步規劃949 又吐血啦768 這個主意好(第三更)738 泡湯了177 磨刀(第三更)519 一隻虎709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離人467 居中調度1140 第一戰130 忠烈堂見209 一整套計劃588 檢閱1045 晚了896 人心1231 還要中心開花536 布和108 現場直播第一人267 殺虜祭旗送忠烈122 要錢不要名1308 誘捕193 黔驢技窮604 施維拉1227 永遠銘記的一夜1026 一切盡在掌握中570 鬼鬼祟祟(第三更)432 孫傳庭升官1293 民侯1211 又見廷杖548 梟雄的下場804 假意招撫1099 土司之議415 沒得選452 就得死(第三更)677 怎麼有劃痕?(第三更)1254 年輕好啊622 復社1127 再次微服南巡736 文明的差距(第三更)472 豪格很冤枉718 只有我大清軍隊才能橫着走1322 諸卿信否1123 又是一年598 離間計937 這是要幹嘛?103 師夷長技以制夷117 閔洪學251 崇禎朝第一大案(第三更)764 計劃(第三更)474 抱怨(第三更)797 參觀(第三更)622 復社75 不少問題1056 天大的好消息16 園嶠395 高應元的提議(補償一章)409 焦灼戰事149 再薦輔臣838 答非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