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4 計劃(第三更)

大明的行政制度,一般在漢人居住的地方實行省府州縣或者省州之類的地方機構,而在邊界地區或者少數民族集中的地方,則設置了軍政合一的邊疆管理機構以及土司制、都司制等不同形式的機構。

比如奴兒干都司,治所在黑龍江下游東岸的奴兒干,所轄地域東至海,東北包有庫頁島,西至斡難河,南接圖們江,北抵外興安嶺。不過當地的統治,其實還是少數民族自治爲主,需要定時朝貢,類似賦稅性質。

聽到崇禎皇帝的第二點要求,溫體仁不由得眉頭微微皺了下,而後開口奏道:“陛下,建虜肆虐遼東,各族深受其害,確實已經不復以前,等我朝廷大軍光復遼東,不再按以前單獨所設都司,似乎也是容易。”

說到這裡,他停了停後問出他的疑惑道:“但遼東那乃是酷寒之地,又何須如此勞師動衆?”

言外之意,不外乎東北那疙瘩太窮,不值得朝廷花大力氣!

崇禎皇帝聽了,不由得搖搖頭。不過他也明白,這個時代的人,自然有着他們的侷限性,看不到東北的好處,便耐心地對溫體仁說道:“溫卿此言繆也!不要看那地方現在是個酷寒之地,可那地方乃是一塊寶地,必須納入朝廷直接管轄之內!”

“寶地?”溫體仁有點疑惑地確認道。

劉興祚也聽得納悶,他是遼東人,在遼東生活了那麼久,也沒聽說過遼東是寶地的說法。不過溫體仁已經在問,他就沒說話了。

另外兩名太監不是遼東人,也不熟悉遼東,就更不知道了。

崇禎皇帝聽了點點頭道:“是寶地,會是大明的糧倉,還有鐵油樹木……呃,等以後你們會知道的!”

他感覺現在解釋有點麻煩,所以就不解釋了。作爲皇帝,就有這個權力。

溫體仁聽崇禎皇帝說得一本正經的,雖然他不明白什麼鐵油,不過既然皇帝已經認定是寶地,從過往的經歷看,應該就是寶地吧!

於是,崇禎皇帝說得第二點,溫體仁也答應了下來。

“另外,朕以爲,軍制革新必須得提上議程了!”崇禎皇帝接着說道,“新軍經過實戰,證明是行之有效的。不但能單獨堅持在遼東,還能打敗建虜,朕以爲,可向全國軍隊推廣!”

“陛下所言之軍制革新,是指?”這一次,是劉興祚開口問了,他是武將,對於這塊比較有發言權,可他還是不明其意,其他幾個人就更不知道了。

崇禎皇帝看向他,臉色稍微有點嚴肅地說道:“就是汰弱留強,並在軍中設置各級監軍,和軍事主官的職責有明確劃分。以後所有大明軍隊,都要進修考覈這些。”

大明的很多軍官都是世襲的,比如戚繼光就是。這樣的做法,在古代訊息不發達的時候,其實也算是有好處的。畢竟將門世家出身的,總比普通老百姓更懂得軍伍中的事情。當然了,世襲軍官要世襲之前,是要去京師考覈,只有通過之後才能具備世襲資格。

軍制改革,非同小可。崇禎皇帝說完之後,大殿內一時沒人說話,都在想着這事的方方面面。就算是平時慣會拍崇禎皇帝馬屁的曹化淳,也是低頭不語。

崇禎皇帝也不催他們,只是等着他們想好了說話。

過了一會後,溫體仁首先開口奏道:“陛下,新軍這種模式,老臣是贊同的。軍隊,必須得有監軍,這樣才能掌控在朝廷、陛下手中。不過汰弱留強的話,一直以來,歷朝歷代都有這個心,可卻沒多少人能真正實行。究其原因,還是這淘汰下來的兵卒如何安置,這是個大問題!”

崇禎皇帝聽了,微笑着點點頭,對於這點,他自然是有過考慮的,立刻便說道:“朕打算接下來一些年,將大搞基建,就是基礎公共設施的建設,比如修路架橋,興修水利等等。淘汰下來的兵卒按身體情況進行分類,或者轉爲專門從事基建的軍隊,或者……”

聽他說到這個,溫體仁腦中立刻有了對應的一個名詞,不由得脫口而出道:“宋之廂軍?”

宋朝時候的廂軍,其實就是承擔各種雜役的軍隊,包括築城、製作兵器、修路建橋、運糧墾荒等等,待遇比禁軍要低不少。因此,溫體仁聽了崇禎皇帝的描述,第一時間便想到了這個。

崇禎皇帝事先自然瞭解過,因此明白溫體仁所指,便點點頭道:“差不多,大明衛所軍制,朕覺得已不適用。因此打算把全國軍隊按目的進行重新劃分,即類似宋之禁軍、廂軍分類。”

這有前例可循,溫體仁等人倒也能明白。其實,就大明來說,也有按用途進行劃分的軍隊,就是運河兩岸分佈的漕軍,專門從事漕運。

溫體仁想了想回答道:“陛下,老臣以爲,此乃大事,還需細細研究纔好!”

不反對就可以了,崇禎皇帝心中想着,便點頭應道:“卿等乃朕最爲信任之股肱之臣,因此朕這個想法,只是先向卿等提上一提。這幾個事情中,有什麼困難,都先去想想,等年後上奏章給朕,朕會慎重考慮之!”

其實,他心中已有腹稿,不過並沒有說出來,準備看看再說。按他的意思,他還想成立專門的稅務部門,把收稅這個權力從地方政府中劃出來,讓地方官員專職治理地方。

畢竟大明之所以滅亡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稅收不上來。專門成立的稅務部門,研究、制定符合大明國情的稅賦,並負責收取,應該能改善這個情況。人手方面,低級跑腿的人,就可以從淘汰下來的軍卒調撥過去。

不過這個事情關係太過重大,因此,崇禎皇帝並沒有透露一絲消息。

還有23更。

700 雲南的基本情況(第四更)147 永平陷落1229 甕中捉鱉和趕羊入圈434 煮酒論英雄324 狗糧來了821 糧食(第三更)173 加人561 浴血奮戰的功勞一定要討回來59 老婆熱炕頭927 大事定也796 遠交近攻939危機中的機(第三更)79 空城計72 錦衣衛指揮使人選19 原來是他57 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450 沒防備692 明國要報大腿787 互相影響140 等着攤牌207 賜宴(第四更)1330 大明的敵人只有來自外太空432 孫傳庭升官1285 火拼1330 大明的敵人只有來自外太空445 未雨綢繆640 沒到時候472 豪格很冤枉394 被撞破了24 東方不敗425 又遇佳人1068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254 頭疼346 晉地災情1133 值897 賣軍火503 屠城140 等着攤牌646 殺虜(第三更)106 你全家都是送死的321 全新的新軍93 手中沒有底牌1084 凱旋802 開民智372 燧發槍不是想用就能用的859 做有意義的事(第三更)79 空城計1008 實實在在地感覺到蝴蝶效應了782 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264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179 有本事把印第安人也拉進來(第五更)1326 亂了755 大吃一驚(第四更)1290 祭奠129 突如其來633131 豈會言而無信86 昌黎第一功1008 實實在在地感覺到蝴蝶效應了892 還有沒有道理講了?939危機中的機(第三更)613 高瞻遠矚794 一點點的改變490 又見京觀(第四更)1319 崩潰178 這加進了啥人477 刷屏是要禁言的!1306 人事調動(爲Astrological萬賞加更)797 參觀(第三更)945 運籌帷幄91 高應元的情報482 就讓你當雙面間諜好了64 明末黨爭,果然名不虛傳1150 處置854 必然如此151 皇太極這是要幹啥1324 風雨欲來1226 老朽撞死在這裡251 崇禎朝第一大案(第三更)330 小屁孩初露猙獰980 黯然428 實力899 打手(第四更)449 漢人的身份141 大敗76 昌黎做得很好936 奢侈41 沽名釣譽222 糧食危機1318 賴皮戰術595 就是這麼容易解決了(第四更)348 皇太極的圖謀939危機中的機(第三更)1229 甕中捉鱉和趕羊入圈316 建虜的戰法87 線下見面569 不能是戚大帥和倭寇的版本1104 專家會議579 光明未來的基礎764 計劃(第三更)
700 雲南的基本情況(第四更)147 永平陷落1229 甕中捉鱉和趕羊入圈434 煮酒論英雄324 狗糧來了821 糧食(第三更)173 加人561 浴血奮戰的功勞一定要討回來59 老婆熱炕頭927 大事定也796 遠交近攻939危機中的機(第三更)79 空城計72 錦衣衛指揮使人選19 原來是他57 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450 沒防備692 明國要報大腿787 互相影響140 等着攤牌207 賜宴(第四更)1330 大明的敵人只有來自外太空432 孫傳庭升官1285 火拼1330 大明的敵人只有來自外太空445 未雨綢繆640 沒到時候472 豪格很冤枉394 被撞破了24 東方不敗425 又遇佳人1068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254 頭疼346 晉地災情1133 值897 賣軍火503 屠城140 等着攤牌646 殺虜(第三更)106 你全家都是送死的321 全新的新軍93 手中沒有底牌1084 凱旋802 開民智372 燧發槍不是想用就能用的859 做有意義的事(第三更)79 空城計1008 實實在在地感覺到蝴蝶效應了782 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264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179 有本事把印第安人也拉進來(第五更)1326 亂了755 大吃一驚(第四更)1290 祭奠129 突如其來633131 豈會言而無信86 昌黎第一功1008 實實在在地感覺到蝴蝶效應了892 還有沒有道理講了?939危機中的機(第三更)613 高瞻遠矚794 一點點的改變490 又見京觀(第四更)1319 崩潰178 這加進了啥人477 刷屏是要禁言的!1306 人事調動(爲Astrological萬賞加更)797 參觀(第三更)945 運籌帷幄91 高應元的情報482 就讓你當雙面間諜好了64 明末黨爭,果然名不虛傳1150 處置854 必然如此151 皇太極這是要幹啥1324 風雨欲來1226 老朽撞死在這裡251 崇禎朝第一大案(第三更)330 小屁孩初露猙獰980 黯然428 實力899 打手(第四更)449 漢人的身份141 大敗76 昌黎做得很好936 奢侈41 沽名釣譽222 糧食危機1318 賴皮戰術595 就是這麼容易解決了(第四更)348 皇太極的圖謀939危機中的機(第三更)1229 甕中捉鱉和趕羊入圈316 建虜的戰法87 線下見面569 不能是戚大帥和倭寇的版本1104 專家會議579 光明未來的基礎764 計劃(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