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0 鄉長童校

於是,接下來的會議進程,便進入了下一個階段,也就是崇禎皇帝插手行霸之後被報復圍攻,出示錦衣衛腰牌也無濟於事的這個要案。

這件事情,崇禎皇帝就沒想過要按正常流程來走,而是快刀斬亂麻,直接宣佈了人證物證,而後下旨,謀逆主犯,即陳東海等幾個主事人以及他們背後的蘇州府知府,同知等一衆官吏誅九族,從犯,也就是那三千多暴民全部流放三千里,統統發配去草原,丟給洪承疇手下那邊充實漢人數目。

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蘇州知府其實沒有書信這個物證,但從口供上可以確定他是後臺之一。再者說了,蘇州出現這樣的事情,這知府也逃不了干係。因此崇禎皇帝毫不手軟,並沒有法外開恩。

隨着皇帝旨意下去,錦衣衛校尉和東廠番役纔不管其他人怎麼看,他們就聽皇帝一個人的,立刻執行,押上人犯,就在臺側不遠,衆目睽睽之下,殺了個人頭滾滾。

不得不說,這個場面還是很震撼的。大明開國以來將近三百年,謀逆誅九族的場面,真算是不多見的。這一刻,皇權的威嚴,用一顆顆的人頭,再次深深地刻到了這些文官武將、平頭百姓的骨子裡。特別是年紀大一點的,以前參與過蘇州民變的那些人,更是感到深深地後怕。

這個事情,要是換成以前的話,不少臺上的官員估計要出列反對。那些百姓如何他們管不着,知府這樣的大員,說殺就殺,還是誅九族,兔死狐悲之下,肯定是要儘量攔住的。因爲他們可以肯定,知府要是知道宅子裡面有皇帝在的話,借他一萬個膽,也不敢這麼幹的。

可這次的事情,如果不是錦衣衛騎軍快馬趕到的話,皇帝就差點死在這民宅內。據說當時非常的驚險,暴民都砸破了宅門,都衝進去了。發生這樣的事情,皇帝還會和你講理?還會有耐心和你細細地討論下知府到底有沒有那個謀逆的心?信不信暴怒中的皇帝,直接把你劃歸同黨一列?

審時度勢、明哲保身也是官場一道,因此,在場的官員,一個個乖得跟泥菩薩一般,沒有一個人敢有意見。

挾此威勢,崇禎皇帝在行刑結束之後,又宣佈了幾個舉措。

其一,以前官府不下鄉,鄉約自治,弊端太多,不但有土豪劣紳欺壓鄉里,甚至目無官府,竟敢顛倒黑白,指鹿爲馬,此事決不能再有。因此崇禎皇帝下旨,一千戶以上市鎮設鄉長,由官府任命,八品,且異地爲官。相當於是在縣令下面再設一方主官。一千戶以下則還是不變,依舊是約長。不管是鄉長還是約長,都循鄉約之規。

這個制度,說白了,算是借簽了後世的行政制度。一千戶以上的鄉鎮,就類似後世的鄉概念;而一千戶以下的鄉鎮,那就是類似後世的村。當然,實際區別還是有不少的。但至少這麼一來,官府就下鄉了!

這個旨意一下,大明就等於多了一層官職,如果是像南潯鎮這樣的鄉長,比起一些下等縣的縣令還好,這讓不少官吏都爲之一振。不知道有多少舉人秀才沒管做,甚至連進士都有。可多了一層的官,不就多了機會!因此,大部分人對於這道旨意,自然是受歡迎的。

當然,不樂意地當然也有了。比如地方豪強,他們的利益就被剝奪了,以後沒土皇帝可以當了。雖然他們依舊可以興風作浪,拿捏朝廷任命的鄉長什麼的,可終歸是沒有以前那麼好了。

如果這個旨意在以前下的話,可能會引來不少反對。畢竟是幾千年來未有之變局,保守的人也是有的。可如今皇帝用他的親身經歷告訴天下人,這個制度非常有必要。誰反對,誰就是不管鄉間百姓之疾苦。

其二,也是另外一道非常有創新性的旨意。在鄉一級,也就是一千戶以上的市鎮,必須要設置一個童校。所有想成爲童生的人,必須在童校就讀滿一年,得到結業證書才能參加童試。至於就讀費用,自理!

如果按照崇禎皇帝的原意,最好當然是義務制教育,把所有小孩都集中到學校學習,不但能讀書識字,還能從小進行思想教育。但是,現實大於理想。眼下的朝廷,根本不可能拿出這個錢來。沒有辦法之下,就只好暫時先用了這個替代的方法。

之所以用這個替代的方案,是因爲想成爲童生的,自然是年齡最小的讀書一層了。當然,不排除那些奇葩,年紀一大把了還考不上一個童生。這樣一來,至少能在目前的情況下,最大可能性的年齡最小的讀書郎聚在一起。

然後在童校的科目上,崇禎皇帝也另有打算,就是從啓蒙開始教起,教他個一年,不會按照學生的差異性因材施教。也就是說,有錢人家的孩子,最好的選擇是把孩子的啓蒙放到童校來上,這樣就不會浪費一年的時間。於是在這一年中,就是讀書郎年紀最小時候被洗腦的一年。讓他們唱國歌,上國旗,認同國家這個概念,要忠君愛國。

等到以後朝廷手頭寬裕了,就在這個的基礎上,可以變成免費入學,甚至還有補貼孩子家裡,讓所有孩子都來接受這一年的讀書識字兼洗腦。要是再有錢,那就更進一步,反正就能逐步地搞起義務教育。

這個方案,可以說是最省成本的一個方案了。官府只要出一塊地,徵發一些民夫把校舍修了,這個對官府來說,基本上等於沒成本。至於老師,可以直接把縣學的秀才丟下去當老師一段時間,算是物盡其用。

當然了,這個方案也是在鄉約制度改革的基礎上纔好實施。畢竟要是換了以前,官府只到縣一級,對於這樣的事情,就有點鞭長莫及了。

最後一份旨意,和前面的旨意也是環環相扣,用於解決這次來江南發現的問題。

還有一章

714 這可怎麼辦啊1143 不一樣了的明人819 可以衣錦還鄉883 終於見識了690 患得患失(第四更)1284 是誰是誰還是誰?745 偷懶1271 說曹操,曹操到!(爲風蹤影的萬賞加更)552 大明必將中興405 安南都統使司1221 改主意了1231 還要中心開花674 精闢之言(第三更)207 賜宴(第四更)115 神秘謀士1266 被多爾袞那啥了一次514 旗來129 突如其來644 挖好了陷阱就等着獵物上門689 千金市骨(第三更)859 做有意義的事(第三更)1226 老朽撞死在這裡36 娶媳婦必須謹慎1208 只想靜靜67 冒死彈劾623 壓力有點大369 扯皮(第四更)417 一個字亂11 太祖太宗之才129 突如其來1214 事實勝於雄辯366 攘外必先安內64 明末黨爭,果然名不虛傳1032 清除奸細1026 一切盡在掌握中136 驚天內幕1135 南洋局勢1048 他隆王的蹤跡576 腳踩兩隻船(推薦票加更)1011 男兒大丈夫就當如此1177 羨慕35 你們想多了1057 關鍵時刻694 不戰而屈人之兵757 看傻了66 蘇鬆重賦1173 南亞之變117 閔洪學289 洪承疇的憂慮1187 潰不成軍757 看傻了395 高應元的提議(補償一章)73 兵臨城下962 追殺佟養性576 腳踩兩隻船(推薦票加更)231 文字模式竟然坑爹700 雲南的基本情況(第四更)1126 莫臥兒帝國108 現場直播第一人709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離人781 上中下三策229 徐光啓的激辯(第四更)1004 大明高級武備堂929 原來傳說是真的1070 御駕親征26 通州亂局183 這筆賬划算71 這個馬世龍到底在幹什麼14 清查內宮1278 揚州瘦馬1165 他要戰那便戰!497 鄭芝豹的消息726 自以爲是974 宦海浮沉292 親自巡查安排新軍事項1337 大結局1168 皇上顯靈了87 線下見面180 道上混的707 決策(第三更)167 培養巾幗英雄700 雲南的基本情況(第四更)1269 和這些矮矬子拼了56 竟然連老女人都有興趣152 糧價446 我不嫁1028 不愧是鄧子龍孫子1062 小不忍則亂大謀771 省親(第三更)421 比賽逃跑737 支援(第四更)1057 關鍵時刻152 糧價553 迂迴輿論268 大明皇家水泥公司50 要不我們還是出關吧819 可以衣錦還鄉65 劉懋504 真當大明是病貓(第三更)677 怎麼有劃痕?(第三更)
714 這可怎麼辦啊1143 不一樣了的明人819 可以衣錦還鄉883 終於見識了690 患得患失(第四更)1284 是誰是誰還是誰?745 偷懶1271 說曹操,曹操到!(爲風蹤影的萬賞加更)552 大明必將中興405 安南都統使司1221 改主意了1231 還要中心開花674 精闢之言(第三更)207 賜宴(第四更)115 神秘謀士1266 被多爾袞那啥了一次514 旗來129 突如其來644 挖好了陷阱就等着獵物上門689 千金市骨(第三更)859 做有意義的事(第三更)1226 老朽撞死在這裡36 娶媳婦必須謹慎1208 只想靜靜67 冒死彈劾623 壓力有點大369 扯皮(第四更)417 一個字亂11 太祖太宗之才129 突如其來1214 事實勝於雄辯366 攘外必先安內64 明末黨爭,果然名不虛傳1032 清除奸細1026 一切盡在掌握中136 驚天內幕1135 南洋局勢1048 他隆王的蹤跡576 腳踩兩隻船(推薦票加更)1011 男兒大丈夫就當如此1177 羨慕35 你們想多了1057 關鍵時刻694 不戰而屈人之兵757 看傻了66 蘇鬆重賦1173 南亞之變117 閔洪學289 洪承疇的憂慮1187 潰不成軍757 看傻了395 高應元的提議(補償一章)73 兵臨城下962 追殺佟養性576 腳踩兩隻船(推薦票加更)231 文字模式竟然坑爹700 雲南的基本情況(第四更)1126 莫臥兒帝國108 現場直播第一人709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離人781 上中下三策229 徐光啓的激辯(第四更)1004 大明高級武備堂929 原來傳說是真的1070 御駕親征26 通州亂局183 這筆賬划算71 這個馬世龍到底在幹什麼14 清查內宮1278 揚州瘦馬1165 他要戰那便戰!497 鄭芝豹的消息726 自以爲是974 宦海浮沉292 親自巡查安排新軍事項1337 大結局1168 皇上顯靈了87 線下見面180 道上混的707 決策(第三更)167 培養巾幗英雄700 雲南的基本情況(第四更)1269 和這些矮矬子拼了56 竟然連老女人都有興趣152 糧價446 我不嫁1028 不愧是鄧子龍孫子1062 小不忍則亂大謀771 省親(第三更)421 比賽逃跑737 支援(第四更)1057 關鍵時刻152 糧價553 迂迴輿論268 大明皇家水泥公司50 要不我們還是出關吧819 可以衣錦還鄉65 劉懋504 真當大明是病貓(第三更)677 怎麼有劃痕?(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