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0 鄉長童校

於是,接下來的會議進程,便進入了下一個階段,也就是崇禎皇帝插手行霸之後被報復圍攻,出示錦衣衛腰牌也無濟於事的這個要案。

這件事情,崇禎皇帝就沒想過要按正常流程來走,而是快刀斬亂麻,直接宣佈了人證物證,而後下旨,謀逆主犯,即陳東海等幾個主事人以及他們背後的蘇州府知府,同知等一衆官吏誅九族,從犯,也就是那三千多暴民全部流放三千里,統統發配去草原,丟給洪承疇手下那邊充實漢人數目。

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蘇州知府其實沒有書信這個物證,但從口供上可以確定他是後臺之一。再者說了,蘇州出現這樣的事情,這知府也逃不了干係。因此崇禎皇帝毫不手軟,並沒有法外開恩。

隨着皇帝旨意下去,錦衣衛校尉和東廠番役纔不管其他人怎麼看,他們就聽皇帝一個人的,立刻執行,押上人犯,就在臺側不遠,衆目睽睽之下,殺了個人頭滾滾。

不得不說,這個場面還是很震撼的。大明開國以來將近三百年,謀逆誅九族的場面,真算是不多見的。這一刻,皇權的威嚴,用一顆顆的人頭,再次深深地刻到了這些文官武將、平頭百姓的骨子裡。特別是年紀大一點的,以前參與過蘇州民變的那些人,更是感到深深地後怕。

這個事情,要是換成以前的話,不少臺上的官員估計要出列反對。那些百姓如何他們管不着,知府這樣的大員,說殺就殺,還是誅九族,兔死狐悲之下,肯定是要儘量攔住的。因爲他們可以肯定,知府要是知道宅子裡面有皇帝在的話,借他一萬個膽,也不敢這麼幹的。

可這次的事情,如果不是錦衣衛騎軍快馬趕到的話,皇帝就差點死在這民宅內。據說當時非常的驚險,暴民都砸破了宅門,都衝進去了。發生這樣的事情,皇帝還會和你講理?還會有耐心和你細細地討論下知府到底有沒有那個謀逆的心?信不信暴怒中的皇帝,直接把你劃歸同黨一列?

審時度勢、明哲保身也是官場一道,因此,在場的官員,一個個乖得跟泥菩薩一般,沒有一個人敢有意見。

挾此威勢,崇禎皇帝在行刑結束之後,又宣佈了幾個舉措。

其一,以前官府不下鄉,鄉約自治,弊端太多,不但有土豪劣紳欺壓鄉里,甚至目無官府,竟敢顛倒黑白,指鹿爲馬,此事決不能再有。因此崇禎皇帝下旨,一千戶以上市鎮設鄉長,由官府任命,八品,且異地爲官。相當於是在縣令下面再設一方主官。一千戶以下則還是不變,依舊是約長。不管是鄉長還是約長,都循鄉約之規。

這個制度,說白了,算是借簽了後世的行政制度。一千戶以上的鄉鎮,就類似後世的鄉概念;而一千戶以下的鄉鎮,那就是類似後世的村。當然,實際區別還是有不少的。但至少這麼一來,官府就下鄉了!

這個旨意一下,大明就等於多了一層官職,如果是像南潯鎮這樣的鄉長,比起一些下等縣的縣令還好,這讓不少官吏都爲之一振。不知道有多少舉人秀才沒管做,甚至連進士都有。可多了一層的官,不就多了機會!因此,大部分人對於這道旨意,自然是受歡迎的。

當然,不樂意地當然也有了。比如地方豪強,他們的利益就被剝奪了,以後沒土皇帝可以當了。雖然他們依舊可以興風作浪,拿捏朝廷任命的鄉長什麼的,可終歸是沒有以前那麼好了。

如果這個旨意在以前下的話,可能會引來不少反對。畢竟是幾千年來未有之變局,保守的人也是有的。可如今皇帝用他的親身經歷告訴天下人,這個制度非常有必要。誰反對,誰就是不管鄉間百姓之疾苦。

其二,也是另外一道非常有創新性的旨意。在鄉一級,也就是一千戶以上的市鎮,必須要設置一個童校。所有想成爲童生的人,必須在童校就讀滿一年,得到結業證書才能參加童試。至於就讀費用,自理!

如果按照崇禎皇帝的原意,最好當然是義務制教育,把所有小孩都集中到學校學習,不但能讀書識字,還能從小進行思想教育。但是,現實大於理想。眼下的朝廷,根本不可能拿出這個錢來。沒有辦法之下,就只好暫時先用了這個替代的方法。

之所以用這個替代的方案,是因爲想成爲童生的,自然是年齡最小的讀書一層了。當然,不排除那些奇葩,年紀一大把了還考不上一個童生。這樣一來,至少能在目前的情況下,最大可能性的年齡最小的讀書郎聚在一起。

然後在童校的科目上,崇禎皇帝也另有打算,就是從啓蒙開始教起,教他個一年,不會按照學生的差異性因材施教。也就是說,有錢人家的孩子,最好的選擇是把孩子的啓蒙放到童校來上,這樣就不會浪費一年的時間。於是在這一年中,就是讀書郎年紀最小時候被洗腦的一年。讓他們唱國歌,上國旗,認同國家這個概念,要忠君愛國。

等到以後朝廷手頭寬裕了,就在這個的基礎上,可以變成免費入學,甚至還有補貼孩子家裡,讓所有孩子都來接受這一年的讀書識字兼洗腦。要是再有錢,那就更進一步,反正就能逐步地搞起義務教育。

這個方案,可以說是最省成本的一個方案了。官府只要出一塊地,徵發一些民夫把校舍修了,這個對官府來說,基本上等於沒成本。至於老師,可以直接把縣學的秀才丟下去當老師一段時間,算是物盡其用。

當然了,這個方案也是在鄉約制度改革的基礎上纔好實施。畢竟要是換了以前,官府只到縣一級,對於這樣的事情,就有點鞭長莫及了。

最後一份旨意,和前面的旨意也是環環相扣,用於解決這次來江南發現的問題。

還有一章

225 自上而下的時尚429 眼見爲實1192 該是能逃過這一劫了吧75 不少問題314 紙幣的生意(第四更)108 現場直播第一人758 崇禎皇帝的打算891 勞動力問題(第三更)754 關鍵的土山(第三更)168 老婆大會1001 沙俄東侵938323 國家民族的意識846 皇太極的結局564 就怕豬一般的隊友(第四更)350 到達漢城982 兩個吐血1288 迴歸1022 崇禎兒子的悲哀5 興奮了174 聊天羣的威懾1002 一個封爵拜將的機會1270 我投降(爲凌煥煥萬賞加更)67 冒死彈劾40 任重道遠1296 查理一世的震驚(爲風昂駒萬賞加更)94 出動391 踢走豪格677 怎麼有劃痕?(第三更)1216 大明不會放過他們1092 盛京之變173 加人1064 陷阱?116 一個瘋子1280 讓文官修理文官644 挖好了陷阱就等着獵物上門392 張定國的招供12 內閣的反撲1077 王師北定遼東日811 讓那孫狗官看看老子的厲害(第三更)228 互懟(第三更)219 既往不咎1113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282 我說可以那就可以(第五更)1151 掌嘴747 目瞪口呆883 終於見識了838 答非所問873 誰說了算720 談話(第三更)264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928 一面倒914 明國蠻橫無理63 料事如神1294 你看看人家1133 值725 不打你打誰?1020 范文程的下場152 糧價694 不戰而屈人之兵508 第二選擇(第三更)873 誰說了算455 反正禮多人不怪1167 冷眼旁觀1059 舌生蓮花898 金山銀山(第三更)833 慎之595 就是這麼容易解決了(第四更)332 控制手段(第三更)78 南居益171 任務結果評價1295 豪格和天皇958 我就是范文程(第三更)83 與國永存550 一定要御駕親征230 賜尚方寶劍(第五更)1215 儀仗出巡883 終於見識了479 皇太極的規劃121 一條好狗593 還很幼稚617 後會有期618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三更)902 藉機摟錢罷了(第三更)1025 決戰271 毛文龍平反(第四更)794 一點點的改變134 親自審問1257 亂波805 弄巧成拙1042 大清這是怎麼了?227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290 皇太極的震撼1173 南亞之變91 高應元的情報229 徐光啓的激辯(第四更)177 磨刀(第三更)270 吳達濟的見聞(第三更)251 崇禎朝第一大案(第三更)678 請陛下指點(第四更)
225 自上而下的時尚429 眼見爲實1192 該是能逃過這一劫了吧75 不少問題314 紙幣的生意(第四更)108 現場直播第一人758 崇禎皇帝的打算891 勞動力問題(第三更)754 關鍵的土山(第三更)168 老婆大會1001 沙俄東侵938323 國家民族的意識846 皇太極的結局564 就怕豬一般的隊友(第四更)350 到達漢城982 兩個吐血1288 迴歸1022 崇禎兒子的悲哀5 興奮了174 聊天羣的威懾1002 一個封爵拜將的機會1270 我投降(爲凌煥煥萬賞加更)67 冒死彈劾40 任重道遠1296 查理一世的震驚(爲風昂駒萬賞加更)94 出動391 踢走豪格677 怎麼有劃痕?(第三更)1216 大明不會放過他們1092 盛京之變173 加人1064 陷阱?116 一個瘋子1280 讓文官修理文官644 挖好了陷阱就等着獵物上門392 張定國的招供12 內閣的反撲1077 王師北定遼東日811 讓那孫狗官看看老子的厲害(第三更)228 互懟(第三更)219 既往不咎1113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282 我說可以那就可以(第五更)1151 掌嘴747 目瞪口呆883 終於見識了838 答非所問873 誰說了算720 談話(第三更)264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928 一面倒914 明國蠻橫無理63 料事如神1294 你看看人家1133 值725 不打你打誰?1020 范文程的下場152 糧價694 不戰而屈人之兵508 第二選擇(第三更)873 誰說了算455 反正禮多人不怪1167 冷眼旁觀1059 舌生蓮花898 金山銀山(第三更)833 慎之595 就是這麼容易解決了(第四更)332 控制手段(第三更)78 南居益171 任務結果評價1295 豪格和天皇958 我就是范文程(第三更)83 與國永存550 一定要御駕親征230 賜尚方寶劍(第五更)1215 儀仗出巡883 終於見識了479 皇太極的規劃121 一條好狗593 還很幼稚617 後會有期618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三更)902 藉機摟錢罷了(第三更)1025 決戰271 毛文龍平反(第四更)794 一點點的改變134 親自審問1257 亂波805 弄巧成拙1042 大清這是怎麼了?227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290 皇太極的震撼1173 南亞之變91 高應元的情報229 徐光啓的激辯(第四更)177 磨刀(第三更)270 吳達濟的見聞(第三更)251 崇禎朝第一大案(第三更)678 請陛下指點(第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