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5 服舍違式

皇帝回京當日,便直接傳旨駁回溫體仁的請罪奏疏,還請辭,依舊不準,按着慣例來回演了幾次後,溫體仁照樣是內閣首輔,該幹啥還幹啥!

只是第二日,皇帝就下了聖旨,正式向天下宣告,重點強調了《大明律》卷十二,《明會典》卷一百二十九“服舍違式”條,即:凡官民房舍車服器物之類各有等第,若違式僭用,有官者杖一百,罷職不敘;無官者笞五十,罪坐家長、工匠,並笞五十。若僭用違禁龍鳳文者,官民各杖一百,徒三年;工匠杖一百,連當房家小起發赴京籍充局匠。

不過考慮當前民情,允許官民有半年的時間進行整改。半年後,嚴格執行,並把這服舍違式的執行情況列入官員的重要考覈指標。

緊接着又下了第二道聖旨,朝廷鼓勵爲善,因此對品德兼有,由官府認可的,可以在房舍車服器物之類給予優待,以資鼓勵。接下來便是詳細地條款,如捐學助資,鋪路修橋等。

這個旨意一下,頓時京師內外,議論紛紛,街頭巷尾,全部都是這個話題。沒辦法,因爲這個聖旨幾乎和大明所有人都有關係。

這不,在京師有名的“醉仙樓”,一二樓的食客,都在討論這事。

“呀,劉兄,最新的朝廷公告沒看到麼,竟然敢穿如此亮麗之服?”一名先到的胖子食客,對於晚來的朋友笑着說道。

開國律法中有嚴格規定庶民百姓只能“服淺色”,不得穿閃光錦綺,首飾不得用金玉珠翠。因此,這胖子一看衣服顏色就說這話了。

那個劉兄聽了呵呵一笑道:“不是有半年時間麼,不多穿穿,以後纔是真得不好穿出門了!”

“來來來,小二,點菜!”胖子聽了,先招呼了小二一聲,而後又笑着對他朋友說道,“這倒也不會,劉兄府上不是有錢麼?出點錢做做善事,得個善人的稱號,就能法外開恩了!”

“這哪是出點點錢!”這劉兄聽了,有點鬱悶地搖頭道,“只是出錢這種,是每年都要出錢才行的。只有朝廷認定的‘賢善’或者‘大師’稱號之人,才能一勞永逸!”

“‘大師’稱號?還是算了吧!“那胖子聽了搖頭道,”就算是那些大師,估計也沒幾個人能得到朝廷這個封號,告示上說了,大師可不只是手藝精湛而已,必須是能做出利國利民,或者留福後世子孫的好東西,由陛下親閱認可的纔可以。“

其實大師還分一二三等之類,不過和這兩人不相干,他們也沒想着去細細討論。

胖子說往之後,看了一眼自己的朋友,忽然露出一絲笑意,似乎有點幸災樂禍地道:”呵呵,劉兄府上僭用之物不少吧,要是不拿出點錢捐個善人,不說以後出門好不好看,光是那些衣物不用也太浪費了!“

這劉兄聽了,沒好氣地看了他一眼道:“難道你不是麼?如今誰家不是有點錢就置辦點好東西,不說別的,光你家一妻二妾的金玉珠翠首飾,難道就不戴出門了?”

“呀,誰說不是呢!”胖子一聽,臉上沒了笑容,唉聲嘆氣地道,“朝廷這道旨意一下,估摸着每家每戶都要額外掏錢了!真是的,好好地過日子,來了這麼一道聖旨!”

聽到這話,邊上一桌單獨在喝酒的一個壯漢,忽然轉頭插話說道:“這也不能怪朝廷,誰讓江南那邊鬧過頭,把大明皇帝的排場都比了下去,有錢就能這麼玩麼?”

有一種心理,古今中外都有,那就是仇富。

江南那邊有錢是出了名的,北方這邊自然是沒得比的。一聽這壯漢的話,胖子這一桌剛有的情緒,立刻把矛頭對準了江南那邊。

“有錢了不起啊,就知道顯擺,現在好了吧,活該他們要吐血!”

“對,半年後,就有熱鬧可看了,看江南那邊怎麼收場!”

“……”

按照朝廷的公告,房舍車服器物等等,都要嚴格按照律法來的。聽說江南那邊有錢商人,一個個把房子修得和皇宮一般,這麼大規模的房屋,難道拆掉住小門小戶?肯定不會,然而越是僭用多的,那就越要掏更多的錢。這麼一比較,他們這幾個人的心理就平衡多了。

殊不知,就算在京師中,那些窮人看待他們,也如他們看待江南那邊一樣。有了比較,不少掏錢的也都安心了。

類似的事情,在京師的各個角落發生。最後,由錦衣衛指揮使劉興祚向崇禎皇帝稟告道:“陛下,京師這邊言論引導從目前來看,甚是有效。此次引發的不滿之心,多是對準江南豪商去了。”

崇禎皇帝聽了,微笑着點點頭,這樣就最好了。

“陛下這份旨意,末將着實欽佩!”劉興祚接着又道,“從末將瞭解到的情況看,底下百姓幾乎沒有明面上咒罵官府的,這也是能順利轉移他們不滿之心的重要原因。”

“當然,如果說朝廷收錢的話,估計會有不少人反對了。”崇禎皇帝聽了,心中也微微得意道,“但他們掏出的錢,都直接用於善事,誰能反對?”

說到這裡,崇禎皇帝不由得也有點暗暗感激朱元璋同志,在開國之初就設置了這麼好一個限定條件。現在大明百姓富裕了,養了這麼多年的羊,就輪到自己來剪這羊毛了。只是下了份旨意,不用任何本錢,就能解決很多原本朝廷要用錢來解決的事情了。

另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有這個口子在,以後想再把控大明風氣,或者配合大明國策,都可以在這事上繼續往上加。就比如說,有兵卒立下大功的,也可以用這種賞賜,給個一等功,二等功之類的稱呼什麼,也可享受衣食住行的優待等等。

這個現在還不能公佈,必須在改變大明武人的社會地位同時,配合着一起來。

想了好一會,崇禎皇帝才把這事拋到腦後去,傳旨下去,擺駕京營,得去看看第二批新軍情況了。

141 大敗847 心態的轉變(第三更)559 高峰303 求助鄉紳1135 南洋局勢562 文武之辯424 收穫成就值的好地方767 英俄爾岱回來了825 皇帝背書823 莫名其妙273 大明路橋公司1211 又見廷杖1222 聊天羣的快捷476 胡言亂語?437 情況有變320 新軍成軍857 飛車455 反正禮多人不怪657 御前會議定對策103 師夷長技以制夷322 不霸氣但實用386 攻城1260 捅了馬蜂窩387 吊着235 徐光啓的請求525 天無絕人之路573 登基爲帝853 還想動手打人?615 破襲戰225 自上而下的時尚900 又一單1241 榨680 放長線釣大魚676 要錘子幹啥350 到達漢城1197 腰桿硬了1262 都忘記這號人物了627 軍紀1159 蘋果問題1296 查理一世的震驚(爲風昂駒萬賞加更)539 林丹汗猶豫了12 內閣的反撲2 垃圾系統731 大清萬勝(第三更)1144 王師到了702 對弈253 悔之晚矣892 還有沒有道理講了?372 燧發槍不是想用就能用的222 糧食危機1205 發配他去和錢謙益作伴752 出戰525 天無絕人之路715 福至心靈(第三更)1084 凱旋1079 榮耀131 豈會言而無信218 責任179 有本事把印第安人也拉進來(第五更)840 大黑山之戰(第四更)436 各取所需130 忠烈堂見811 讓那孫狗官看看老子的厲害(第三更)1154 猜對了342 圍魏救趙893 耗誰?873 誰說了算1191 還有這操作?372 燧發槍不是想用就能用的168 老婆大會888 這是個吉利的章節數字(第四更)142 捕頭和錦衣衛校尉1221 改主意了305 補餉的困難1033 兵潰1255 前車之鑑1050 鹽政1315 和翼騎兵的對決129 突如其來403 爭奪版權專利局1225 祖國強大了,誰還願意在外飄蕩80 奉旨逛怡紅院577 以後是爲國而戰麼(爲舵主加更)884 皆在此483 消息不對等的戰爭44 誓死衛護京師1216 大明不會放過他們894 因噎廢食88 年輕毛躁的性子沒變820 一直是個謎592 國戰570 鬼鬼祟祟(第三更)362 誰纔是大明最強軍925 宜早不宜遲115 神秘謀士862 富了崇禎1203 皇上會盡量想辦法的1180 都是坑799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1192 該是能逃過這一劫了吧
141 大敗847 心態的轉變(第三更)559 高峰303 求助鄉紳1135 南洋局勢562 文武之辯424 收穫成就值的好地方767 英俄爾岱回來了825 皇帝背書823 莫名其妙273 大明路橋公司1211 又見廷杖1222 聊天羣的快捷476 胡言亂語?437 情況有變320 新軍成軍857 飛車455 反正禮多人不怪657 御前會議定對策103 師夷長技以制夷322 不霸氣但實用386 攻城1260 捅了馬蜂窩387 吊着235 徐光啓的請求525 天無絕人之路573 登基爲帝853 還想動手打人?615 破襲戰225 自上而下的時尚900 又一單1241 榨680 放長線釣大魚676 要錘子幹啥350 到達漢城1197 腰桿硬了1262 都忘記這號人物了627 軍紀1159 蘋果問題1296 查理一世的震驚(爲風昂駒萬賞加更)539 林丹汗猶豫了12 內閣的反撲2 垃圾系統731 大清萬勝(第三更)1144 王師到了702 對弈253 悔之晚矣892 還有沒有道理講了?372 燧發槍不是想用就能用的222 糧食危機1205 發配他去和錢謙益作伴752 出戰525 天無絕人之路715 福至心靈(第三更)1084 凱旋1079 榮耀131 豈會言而無信218 責任179 有本事把印第安人也拉進來(第五更)840 大黑山之戰(第四更)436 各取所需130 忠烈堂見811 讓那孫狗官看看老子的厲害(第三更)1154 猜對了342 圍魏救趙893 耗誰?873 誰說了算1191 還有這操作?372 燧發槍不是想用就能用的168 老婆大會888 這是個吉利的章節數字(第四更)142 捕頭和錦衣衛校尉1221 改主意了305 補餉的困難1033 兵潰1255 前車之鑑1050 鹽政1315 和翼騎兵的對決129 突如其來403 爭奪版權專利局1225 祖國強大了,誰還願意在外飄蕩80 奉旨逛怡紅院577 以後是爲國而戰麼(爲舵主加更)884 皆在此483 消息不對等的戰爭44 誓死衛護京師1216 大明不會放過他們894 因噎廢食88 年輕毛躁的性子沒變820 一直是個謎592 國戰570 鬼鬼祟祟(第三更)362 誰纔是大明最強軍925 宜早不宜遲115 神秘謀士862 富了崇禎1203 皇上會盡量想辦法的1180 都是坑799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1192 該是能逃過這一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