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 分析

劉金生一聽,有點傻了。他忽然發現,在玩陰謀詭計方面,似乎自己的義父李魁奇,現在的李芝奇確實比鄭芝龍要差不少。

於是,他又見到了鄭芝龍在後衙,叫來親衛心腹,吩咐他們悄悄監視整個水師,重點關注有那些人上岸,秘密跟蹤什麼之類的事情。

在這差不多時候,福州巡撫衙門,劉國能匆匆帶着幾名書辦在後堂拜見孫傳庭。當然了,馬三自然也是跟着的。一見到孫傳庭,雖然他那臉上還是沒有什麼表情,但劉國能卻歡喜地稟告道:“中丞大人,半年的稅收統計出來了,一共收了八十七萬六千三百五十六兩稅銀。”

說完之後,他一揮手,讓那兩名書辦上前,呈送上賬本道:“這裡是賬目明細,請中丞大人過目!”

對於他來說,半年就收上了八十七萬兩白銀之多,這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比起以前開海時候,一年才兩萬兩銀子,真是不知道漲了多少倍!

孫傳庭聽了,微微點頭,對於自己這個心腹手下,他終歸是露出了一絲笑意,用手一指,讓那些書辦把賬目放到一邊去。

“中丞大人,末將估計,下半年肯定要比這個數多,估摸着一年的總稅銀,大概能達到兩百萬兩左右!”劉國能喜滋滋地說了句,而後又有點遺憾地說道,“要不是現在海上不太平,海賊橫行,而走私也猖獗,否則的話,末將覺得,再翻個一番都有可能!”

說到這裡,他雙手抱拳恭喜孫傳庭道:“有這麼多稅銀,皇上肯定很高興,末將預祝中丞大人早日高升!”

聽到這話,孫傳庭卻是搖搖頭,淡淡地開口說道:“差遠了,皇上要求本官收稅的基本線可是一千萬兩,如今才兩百萬兩而已,相差甚遠啊!”

劉國能一聽,頓時驚訝地張大了嘴巴。一千萬兩這個天文數字,直接嚇到他了。

過了好一會,他回過神來,看到孫傳庭在翻那些賬冊,不由得開口說道:“中丞大人,這一千萬兩的數字,是不是有點誇張了?就算水師把海賊都剿滅了,四海太平,那也不可能吧?更何況,如今海賊那麼多,就以水師的戰力,要想做到四海太平,至少短期內也不可能吧?”

聽到這話,孫傳庭放下賬目,擡頭看向他,很自信地說道:“你別小瞧了那鄭芝龍。他既然能從衆多海盜中冒出來,成爲最大的一股海上勢力,還背靠朝廷,有本官支持,更有皇上關注,其他海賊就算一時猖獗,也絕對不會是他的對手!”

對於這點,孫傳庭相信自己的眼睛,絕對不會看錯人!鄭芝龍這個人,絕對有能耐,論手腕,講權謀,都是海盜中的佼佼者。他們海賊打仗,也如陸上交戰一般,道理都是差不多,只要善於找戰機,一樣能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如今自己當年的成名戰,只是區區三百衙役民壯,卻也能一舉擊敗幾萬流賊!

劉國能聽了他的話,楞了好一會,或者是在福建待得有的久了,對於海上的勢力瞭解得也有點多了,他在回過神來之後,又有點疑惑地問道:“如果再加上那些西夷呢?他們船快炮遠,鄭參將對上他們,可沒有便宜可得了吧?”

孫傳庭一聽,忽然嘴角一裂,露出一絲鄙夷之色,顯然是有點不屑,就聽他給劉國能分析道:“那些西夷,家鄉遠在十萬八千里之外,來我大明的,乃是無根之木,水上浮萍而已。就算厲害又能怎麼樣?鄭芝龍的水師背靠朝廷,有本官支持,有皇上關注,又豈會在乎一支勞師遠征之師?”

說到這裡,他停了停又補充道:“那些西夷的實力,也只能去欺負欺負那些番邦小國而已,否則一旦惹上大明,皇上雷霆一怒之下,這些西夷看似強大,你信不信能立刻灰飛煙滅?”

看到劉國能聽得張大了嘴巴,似乎對於這個說法很出乎意料,臉上多少帶了些懷疑之色。孫傳庭心中不由得搖搖頭,對於自己的這位心腹,他不得不再次教導道:“記住,打仗,打得從來都是人,武器的先進與否,並不是決定性因素。否則的話,歷朝歷代,哪有地方造反推翻官府的事情。除此之外,我們的史書上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平時,你也該去識字,多讀些書!”

劉國能雖然不知道史書上到底有多少這樣的例子,可他卻是相信孫傳庭的,既然中丞大人這麼說了,他便信服地點點頭道:“末將明白了!”

如果崇禎皇帝在這裡的話,或者會給孫傳庭的話補充上一句,就是武器的先進與否,達到了壓倒性的技術優勢時,纔是武器決定勝利。不過人這方面,也一樣是很重要的因素。就孫傳庭所指目前西夷和大明水師的差距,也確實沒有差到有壓倒性的技術優勢,因此不得不說,雙方戰事的最終結果,確實是取決於人。

對於這一點,在原本的歷史上,只是福建地方官府支持下,料羅灣海戰,鄭芝龍就打贏了荷蘭和劉香的聯軍,從而奠定了他海上霸主的地位,就是一個明證。

就在他們兩人談話告一個段落的時候,孫傳庭忽然收到了系統的提示聲,連忙進入聊天羣,是崇禎皇帝給他傳來了一份旨意道:“西夷傳教士湯若望在福建秘密傳教,定於明日一早在福建附近一座島上集會。孫卿派人去,把他們一鍋端了。湯若望押解進京,其他聚會愚民流放歸化。”

孫傳庭聽了,心中一愣。他立刻明白過來,肯定是有廠衛在自己的治下活動,先發現了這個事情。他連忙回答道:“遵旨!”

果然,崇禎皇帝又接着說道:“東廠的人就在巡撫衙門外候着,他會領着你的人去的。”

原來,王承恩確認了消息之後,不好暴露他就在太平港的事,直接派番役去調動水師的話,他也沒這個權力,又會落孫傳庭這個福建巡撫的面子,因此就直接稟告給了崇禎皇帝,既能報功,又能把收尾的活丟給孫傳庭,他就這麼做了。

眼下王承恩的重點,已經轉移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上。

推薦票1669,那就是兩個欠更了,今天會還。

501 會師602 定位967 北方蒙古定也257 作繭自縛230 賜尚方寶劍(第五更)1218 鷸蚌不相爭,大明怎麼來得利?731 大清萬勝(第三更)1228 代天行罰1223 直播會盟1168 皇上顯靈了1018 盛典1245 忠烈侯並左都督581 兩個皇帝都忙1121 鹽政之議1259 朕付出的代價會很高573 登基爲帝21 大明有救了950 耍猴耍兔耍胖子782 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1048 他隆王的蹤跡513 精銳與否不是朕覺得1164 海上是我荷蘭人的天下602 定位425 又遇佳人808 老子天下第一932 就不如你的意1282 聯名上書130 忠烈堂見126 國與國的關係14 清查內宮1011 男兒大丈夫就當如此284 游擊戰1272 尿壺58 朕答應你們1184 死要面子活受罪413 擔心不已23 暗潮涌動1041 今非昔比216 銷燬還是拍賣862 富了崇禎732 急智543 顧全大局437 情況有變71 這個馬世龍到底在幹什麼914 明國蠻橫無理1332 井底之蛙1254 年輕好啊286 人才緊缺1322 諸卿信否1311 舉國之力應對239 白杆軍到850 各種傳言1246 隱戶163 妖魔鬼怪都出來了(第四更)67 冒死彈劾381 朝鮮鉅變1135 南洋局勢836 小目標786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1189 火車1126 莫臥兒帝國520 爲了秦地百姓791 打賭935 虛張聲勢613 高瞻遠矚94 出動450 沒防備424 收穫成就值的好地方582 安撫國人78 南居益458 大決戰還太早了點1055 老夫比廉頗強多了113 陳二重傷1210 衍聖公的奏對1281 哪位神醫579 光明未來的基礎504 真當大明是病貓(第三更)204 瓦解關寧軍閥趨勢8 皇帝發瘋868 爲了房子1151 掌嘴1177 羨慕999 洞吾大戰將起636 營嘯(第四更)799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554 讓謠言來得再猛烈一點(第三更)959 蹂躪範府296 軍器大案(第四更)424 收穫成就值的好地方109 一頭黑線1323 農科伯1161 雜學怎麼了570 鬼鬼祟祟(第三更)146 露了本性?606 下馬威1275 絕子絕孫349322 不霸氣但實用1136 我的大明134 親自審問
501 會師602 定位967 北方蒙古定也257 作繭自縛230 賜尚方寶劍(第五更)1218 鷸蚌不相爭,大明怎麼來得利?731 大清萬勝(第三更)1228 代天行罰1223 直播會盟1168 皇上顯靈了1018 盛典1245 忠烈侯並左都督581 兩個皇帝都忙1121 鹽政之議1259 朕付出的代價會很高573 登基爲帝21 大明有救了950 耍猴耍兔耍胖子782 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1048 他隆王的蹤跡513 精銳與否不是朕覺得1164 海上是我荷蘭人的天下602 定位425 又遇佳人808 老子天下第一932 就不如你的意1282 聯名上書130 忠烈堂見126 國與國的關係14 清查內宮1011 男兒大丈夫就當如此284 游擊戰1272 尿壺58 朕答應你們1184 死要面子活受罪413 擔心不已23 暗潮涌動1041 今非昔比216 銷燬還是拍賣862 富了崇禎732 急智543 顧全大局437 情況有變71 這個馬世龍到底在幹什麼914 明國蠻橫無理1332 井底之蛙1254 年輕好啊286 人才緊缺1322 諸卿信否1311 舉國之力應對239 白杆軍到850 各種傳言1246 隱戶163 妖魔鬼怪都出來了(第四更)67 冒死彈劾381 朝鮮鉅變1135 南洋局勢836 小目標786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1189 火車1126 莫臥兒帝國520 爲了秦地百姓791 打賭935 虛張聲勢613 高瞻遠矚94 出動450 沒防備424 收穫成就值的好地方582 安撫國人78 南居益458 大決戰還太早了點1055 老夫比廉頗強多了113 陳二重傷1210 衍聖公的奏對1281 哪位神醫579 光明未來的基礎504 真當大明是病貓(第三更)204 瓦解關寧軍閥趨勢8 皇帝發瘋868 爲了房子1151 掌嘴1177 羨慕999 洞吾大戰將起636 營嘯(第四更)799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554 讓謠言來得再猛烈一點(第三更)959 蹂躪範府296 軍器大案(第四更)424 收穫成就值的好地方109 一頭黑線1323 農科伯1161 雜學怎麼了570 鬼鬼祟祟(第三更)146 露了本性?606 下馬威1275 絕子絕孫349322 不霸氣但實用1136 我的大明134 親自審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