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 什麼鳥王爺

該說得都說了之後,崇禎皇帝順便賞了湯若望一顆甲級竊聽種子,就沒興趣再與之對話,由東廠番役押送這些西夷,前往廣東的濠鏡澳,將從那裡監督他們離開大明。

隨後,崇禎皇帝便下旨,龐天壽身爲御馬監掌印太監,熟知宮中規矩,卻依舊夥同外人窺視大內,意圖對付皇室,深負聖恩,斬立決,首級懸於宮門之上,以儆效尤。其他從犯,流放海南。

由此,這個事情,就算這樣結束了。

這個事情,在大明民間,並沒有掀起多少波瀾,畢竟這個時候,西方教派在大明的影響還很小,只有一些與之相關的纔有關注。

接着,便是過年了,大明上上下下,都在團聚,期待着來年日子能夠一年比一年更好!

相對於大明過年的鞭炮聲,孩童的嬉戲玩鬧聲,大人的笑容祝福聲這些,遼東這邊就非常慘淡了!

在鐵嶺王府,孔有德一家吃着年夜飯,氣氛很是有點壓抑。

忽然,孔庭訓一把丟下筷子,有點賭氣地對孔有德說道:“父王,兒臣想吃白麪饅頭,還想吃肉!”

一聽這話,他姐孔四貞也把筷子放下了,連過年都沒有白麪饅頭吃,也沒有肉,這還是王府麼?

孔有德聽得身子一僵,愣了一下,擡頭看去,見所有人都在看着他,不由得心中嘆了口氣,臉上勉強露出一絲笑容,對他兒子說道:“乖,想當年的時候,爹連這些東西都沒得吃呢,快吃吧!如今這日子,填飽肚子纔是最重要的!”

然而,孔庭訓卻不買賬,還是賭氣說道:“可是,如今您是王爺了啊!兒臣聽甲喇額真家那小子炫耀,他家都有肉吃,還有白麪饅頭,他都吃一口,吐一口的……”

“夠了!”一聽這話,孔有德終於沒了笑容,厲喝一聲,站了起來,打斷了兒子的話,盯着他,幾乎一字一句地說道,“如果不想吃,就不要吃!”

說完之後,他轉身離席,自己走了,留下其他人都是一臉憂愁:這日子,真是越來越難過了啊!

之前的時候,在鐵嶺是王爺爲尊,並沒有女真人的甲喇額真,自從先皇駕崩,耿仲明背叛大清之後,盛京那邊就派來了甲喇額真。鐵嶺的事情,名義上是要孔有德和甲喇額真商量着辦。但實際上,大多數事情,都是甲喇額真強勢做主了。

孔有德頂着一個恭順王的名頭,實際上就只是一羣農奴的監工,只負責具體的農事而已。

此時,孔有德來到庭院,渾然沒有顧忌寒風刺骨,只是任憑寒風吹着,擡頭仰望一輪彎月,心中是有點茫然了。

說真的,當他聽到兒子說堂堂王爺,竟然連白麪饅頭都沒有得吃時,他是真得被刺激到了。

當時候,他就想起了還在東江軍的時候,那個時候條件也是非常艱苦,同樣是要吃糠咽菜。不過他隨着軍職越升越高之後,過年時分,白麪饅頭終歸是有的。可是沒想到,在大清幾年之後,竟然落得比在東江軍還不如的地步了!

想到這個,孔有德不由得想起了如今的大清,還在以前的時候,真是萬萬都不會想到,大清竟然也會有今天!

那個時候,大清是何等的囂張,簡直就是壓着大明打。大清軍卒的囂張,如今還是印象深刻。

那個時候,大清的人,都是有包衣分的,地位越高,分到的包衣就越多。什麼時候到過吃糠咽菜的地步了,都是大魚大肉,吃得好,喝得好,纔有力氣廝殺,打了勝仗,搶到的東西越多,分到的東西也就越多。

之前的時候,大清每次覺得人力不足,財力不夠,就會入關去劫掠。就好像關內就是自家的自留地一樣,想去就去,想搶就搶,而明軍卻只能乾瞪眼,壓根就很少有軍隊敢和大清軍隊正面相扛,大都是聞風而逃,是大清軍隊追着明軍殺的!

曾幾何時,孔有德甚至都有一種錯覺,該不會有朝一日,繼續這麼下去的話,大清會不會打進關內,然後就不走了呢!

然而,正當他有這種想法的時候,大明那邊,卻突然來了一個突如其來的轉變,就好像突然得天之助,一下就變得強大起來了。

如果記得沒錯的話,是從睿親王領軍在關內劫掠開始。也不知道是不是動了大明藩王的原因,就開始吃了敗仗。天津之戰,一下就損失了一半的戰利品。如果這還是意外的話,大明重建東江軍,奪下旅順,打敗大清的反撲,更是滅掉了大清和朝鮮的聯合水師,在遼東這邊重新站住了腳跟,就足以說明,這絕對不是意外了。

隨後,平壤之戰,明軍甚至都敢出城野戰。更有塔山之戰,竟然殲滅了一萬多大清軍隊,連睿親王都被明軍所俘虜。歸化城之戰,折了一個鄭親王,放回了阿濟格,如此種種,就足以證明,大明只是打了個瞌睡,如今已經醒過來了。

或許耿兄就是認識到了這點,就想着投回大明吧!

想到這裡,孔有德就想起了耿仲明,不由得又黯然神傷。對於耿仲明的投明,他是沒有意見的。在此亂世,人各有志,更何況,大清其實還是遼東漢人的仇人,又何來忠貞一說。只是很可惜,耿仲明被他兒子出賣,結果落了個慘死。

唉!耿仲明深深地嘆了口氣。自己這個兄弟,連死了都不得安寧啊!

原本大明皇帝重視,給予其死後的榮耀,也算是可以了。結果沒想到,大清反撲之下,金州再次易主。大清這邊,就把耿仲明的墳墓給趴了,還給他挫骨揚灰。原本跪着的耿繼茂,則給予了安葬。說起來,耿兄被挫骨揚灰,也是他兒子的罪孽,要不然,此時應該在大明那邊吃香的喝辣的吧!

“王爺,外面太冷了,回屋吧!”一個聲音,帶着一絲憂慮,在孔有德身後響起,同時一件披風,也披到了他的身上,“訓兒還小,不懂事,王爺就別往心裡去了!”

孔有德轉身一看,見是自己的王妃,孔庭訓的娘,便冷冷地說道:“他還小?我就怕他長大了就和那耿家不孝子一樣坑爹!”

雖然在大清這邊,宣傳得都是耿繼茂的忠義,可是私底下,卻沒有人會想讓自己的孩兒和那個耿繼茂一樣。更何況,孔家和耿家走得很近,對於耿仲明的遭遇,大都是同情的。

“不會的,訓兒絕對不會像那個人的,王爺放心好了。”孔庭訓的母親一聽,連忙替自己兒子辯解道。真要成了那樣的人,就連死都不敢死了,有何臉面去見列祖列宗!

孔有德不想在這個話題上繼續,鬧心!

因此,他轉身繼續賞月,同時冷聲吩咐道:“你回屋裡去吧,我只是想靜靜而已。”

真得只是想靜靜?是因爲王爺的臉面被訓兒給戳破了吧?孔庭訓他娘心中如此想着,卻也不敢不聽,便輕輕地嘆了口氣,退回屋裡去了。

身後有一大家子,孔有德不得不爲自己這個家考慮。可是,這即將過去的一年,對於大清來說,真得是有太多的事情發生了,就算自己沒有別的心思,只是想安穩過日子,似乎都不大可能了。

在孔有德的心中,他對皇太極還是比較感激的。

當初走投無路的時候,領軍前來投奔大清。按理來說,自己手中也握了大清百姓的一些人命,給大清添過不少堵,可是,皇太極聽到自己來投,竟然領着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甚至還封了自己一個異姓王!

這種待遇,如今孔有德想起來,還是有點受寵若驚的。那個時候,甚至在心中發誓,士爲知己者死,一定要爲大清效忠。爲此,攻打朝鮮的時候,那是真去拼命的。

不過隨後,要和以前的兄弟兵戎相見,要攻打皮島,不管如何鬧翻,對於那個地方,終歸是有感情的。到了後來,自己這個王爺,就不怎麼受重視了。一直替大清訓練火器軍卒而已,並沒有掌握兵權上戰場的機會。

原本也還沒什麼,可突然之間,大明突然強大起來,自己所能掌握的火器軍隊,在龐大的明軍面前,根本就沒什麼優勢。從那個時候開始,孔有德就感覺到,自己在皇太極面前受冷遇了。

這個感覺,一直到被調來鐵嶺,他就可以明確,皇太極對自己的心思變了,他變心了!

原本也沒什麼,反正能過過安穩日子也行!不管怎麼樣,至少是一個王爺不是!

可是,就在這一年,耿仲明出事,皇太極突然駕崩,隨後是六王議政,睿親王得封攝政王。大清國內的局勢,風雲變化,而他孔有德的待遇,也隨之急轉直下。

盛京那邊,對自己的不信任,已經擺到了明面上來。這一點,從派來了一個甲喇額真來奪權,就能說明一切了。王府的待遇,更是一差再差,甚至連過年的時候,都吃不到白麪饅頭,吃不到一塊肉,這要是說出去,這個王爺就是一個笑話了!

想到這裡,孔有德不由得又是嘆了口氣。

其實他心中也明白,大清如今的困境,是真得非常艱難了。要不然,也不會吃個白麪饅頭,吃塊肉,都會被人拿出來炫耀了!

草原部族被大明剿滅,科爾沁族都沒了吃的,全都擠到了遼東。而遼東這邊,原本就缺糧草物資,一下又來了那麼多張嘴,糧草物資要是不緊張就怪了!更何況,被東江軍的騎軍大肆破壞了一通糧田,就更是雪上加霜。

也虧了東江軍的騎軍在破壞糧田的時候,還殺了女真人,減少了一些吃飯的嘴,要不然,這糧食肯定更是不夠。

在朝鮮那邊,據說是搶了一些東西回來。可是,那些東西也怎麼可能會給到鐵嶺來,盛京那邊,各軍中都是要分的,肯定都不夠吧!

想到這裡,孔有德又嘆了口氣,就只是一想起大清國內的事情,他如今的處境,他就已經不知道嘆了多少口氣了。

今晚一過,就是順治元年,大明崇禎十七年了吧?新的一年,會怎麼樣呢?

他自然不可能知道,在原本的歷史上,大明崇禎十七年,是滿清最爲輝煌,最走狗屎運的一年。然而,在這個位面上……

孔有德正在想着,忽然,就見自己的管家,就像做賊一樣,輕手輕腳地,往他這邊過來。

“嗯?”孔有德一見,不由得從鼻孔裡哼了一聲,有點不滿地說道,“自個府裡,你這是幹什麼?該不會,你那兒子也在鬧,想來我這裡要點白麪?”

他這管家,叫孔永安,是他的本家,隨他一起逃難,一起到東江軍,又一起來大清,可以說是他心腹中的心腹,生死與共的兄弟,因此,說話間,孔有德都不會擺王爺的架子。

孔永安一聽他的話,稍微愣了下,隨後便搖搖頭,那臉上帶着的奇怪表情,讓孔有德有點意外。

走到面前,孔永安便湊近孔有德,在他耳邊低聲說道:“陳紹安來了,說要見老爺您!”

陳紹安?孔有德的腦子稍微短路了一下,隨後就大驚,不過還是不敢相信,連忙低聲確認道:“是耿兄手下那個陳紹安?”

孔永安聽了,點點頭,並沒有說話,只是眼睛看着他。

得到確認,孔有德萬分吃驚,便低聲說道:“他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竟然敢潛來鐵嶺?”

在他看來,上次的事情,大明皇帝竟然都用禮親王和三千大清軍卒的性命,把他母親換了回去,那足以說明,他在大明皇帝那邊的重視。按他的估計,他肯定是在大明那邊享福了。

可誰知,他竟然會來找自己?難道,他就不怕自己把他綁了,送到盛京去?要知道,這麼做的話,自己眼下這種被監視的困境,很可能就不會再有,兒子,也很可能會吃上白麪饅頭了!而自己,也好歹有點王爺臉面了!

心中好奇之下,孔有德連忙吩咐,秘密接見。

863 誰笨蛋489 朕撤你的職218 好日子還能不能過了?743 安東尼的後手715 瘋了532 朕以你們爲榮18 就這樣你咬我?560 猴展702 就是要強硬299 力挺(爲六月四百月票加更)129 簡在帝心228 犯大明者誅761 都沒有問題(補昨天的)610 將軍大人英明神武107 無恥之徒709 陽謀942 對策280 有刺客126 白高興了一場760 狗頭軍師137 亂世人命賤如狗(爲天外天007長老加更3/4)584 狠人348 負隅頑抗526 必須設省944 腓力四世的憤怒902 神751 你們身爲明人就該死而已462 一個很大的局906 皇上到了28 你們來票擬824 未雨綢繆817 兩招93 君父890 不光彩的事情251 崇禎皇帝的決議938 麒麟875 大明第一代597 人盡其才422 皇太極的懊悔7 懸而未決910 大明只有戰死的兵831 意氣風發457 科技的蓬勃發展210 陳奇瑜260 救災230 不好,中計了16 誤國閹宦660 離間368 自己打自己臉了710 因勢導利16 誤國閹宦73 很難伺候了383 誰是叛徒?859 苦啊428 盛京之亂(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2/11)754 說複雜了346 要被豬隊友坑死了266 一一發落269 不用三大總督是有理由的511 開棺鞭屍695 居安思危316 誰阿彌陀佛364 皇上明天白天怕是不好和大家見面了510 給建虜一個大大的“驚喜”47 對付晉商497 新一代戚家兵426 誰讓他血多217 年輕的吳三桂(爲推薦票四萬加更)568 看來倭人還是很重視他們的盟友531 科技的種子476 宣撫極西之地460 將計就計616 生子當如孫仲謀303 皇帝已非當年的皇帝278 逋租和官紳優免216 小星星568 看來倭人還是很重視他們的盟友591 可一不可二375 原來是個數典忘祖之輩568 看來倭人還是很重視他們的盟友782 新的卦術204 窮富(爲推薦票一萬加更)521 趕緊救啊41 東廠之怒563 寧完我的下場155 大收穫(爲唐鐵光盟主加更10/11)846 薩非王朝的天賜良機442 典型635 狀元榜77 天塌下來本官頂着231 皇太極的謀劃(爲五月月票五百加更)295 怒火中燒951 鐵甲冒煙戰艦587 驕傲86 廠衛新氣象522 國家賠償480 點石成金350 今朝有酒今朝醉313 明末最有爲官員之一254 懵了
863 誰笨蛋489 朕撤你的職218 好日子還能不能過了?743 安東尼的後手715 瘋了532 朕以你們爲榮18 就這樣你咬我?560 猴展702 就是要強硬299 力挺(爲六月四百月票加更)129 簡在帝心228 犯大明者誅761 都沒有問題(補昨天的)610 將軍大人英明神武107 無恥之徒709 陽謀942 對策280 有刺客126 白高興了一場760 狗頭軍師137 亂世人命賤如狗(爲天外天007長老加更3/4)584 狠人348 負隅頑抗526 必須設省944 腓力四世的憤怒902 神751 你們身爲明人就該死而已462 一個很大的局906 皇上到了28 你們來票擬824 未雨綢繆817 兩招93 君父890 不光彩的事情251 崇禎皇帝的決議938 麒麟875 大明第一代597 人盡其才422 皇太極的懊悔7 懸而未決910 大明只有戰死的兵831 意氣風發457 科技的蓬勃發展210 陳奇瑜260 救災230 不好,中計了16 誤國閹宦660 離間368 自己打自己臉了710 因勢導利16 誤國閹宦73 很難伺候了383 誰是叛徒?859 苦啊428 盛京之亂(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2/11)754 說複雜了346 要被豬隊友坑死了266 一一發落269 不用三大總督是有理由的511 開棺鞭屍695 居安思危316 誰阿彌陀佛364 皇上明天白天怕是不好和大家見面了510 給建虜一個大大的“驚喜”47 對付晉商497 新一代戚家兵426 誰讓他血多217 年輕的吳三桂(爲推薦票四萬加更)568 看來倭人還是很重視他們的盟友531 科技的種子476 宣撫極西之地460 將計就計616 生子當如孫仲謀303 皇帝已非當年的皇帝278 逋租和官紳優免216 小星星568 看來倭人還是很重視他們的盟友591 可一不可二375 原來是個數典忘祖之輩568 看來倭人還是很重視他們的盟友782 新的卦術204 窮富(爲推薦票一萬加更)521 趕緊救啊41 東廠之怒563 寧完我的下場155 大收穫(爲唐鐵光盟主加更10/11)846 薩非王朝的天賜良機442 典型635 狀元榜77 天塌下來本官頂着231 皇太極的謀劃(爲五月月票五百加更)295 怒火中燒951 鐵甲冒煙戰艦587 驕傲86 廠衛新氣象522 國家賠償480 點石成金350 今朝有酒今朝醉313 明末最有爲官員之一254 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