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形勢比人強

與此同時,張氏三兄弟的臥房內,同樣的場景也在重演,只是,因爲參與的人物性情不同,交代的話便有些南轅北轍。

四郎張同休鑽到幼弟的被窩裡,也不敢放開音量,推了張昌宗小小的身子一下,低聲問道:“六郎睡着沒?”

張昌宗答道:“沒!四哥有甚子事?”

張同休似乎有些躊躇,想了想,還是道:“六郎你明天就要去西府那邊上族學了,四哥曉得你自小便聰慧,有些話說與五郎聽,五郎不一定懂得,然說與你,你定然能聽懂。”

“嗯,四哥你說。”

張同休靜默了片刻,方纔道:“西府那邊的人,官職歷來便比我們東府高,行事坐臥皆與我們不同,聲勢自然也不小。你去進學……且忍耐些,莫要學四哥衝動行事,讓阿孃傷心,大哥、二哥失望。”

四哥話裡的意思,張昌宗其實知道,就發生在他的嬰兒期,他爹張希臧剛死沒多久。西府從叔張洛客的次子張彥起嘲笑張同休。

張同休那是正是中二期,又剛死了父親,敏感易怒。被從弟嘲笑,哪裡還能忍得住,一時衝動把張彥起揍了一頓。下手的時候太不講究,直衝着人面門打,打得張彥起一張臉孔,青青紫紫,色彩斑斕。傷不重,但是不好看。

此事激怒了從嬸,以管教的名義,命人打了張同休一頓,說張同休不聽教誨,無法教養,放話要把張同休趕出族學,。韋氏上門去求情,連去三次,二嬸皆不見,搞得東府這邊灰頭土臉。

最後,還是二叔張魯客出面,向從叔張洛客求情,方纔免了張同休被趕出族學的危機。四哥因爲這事兒,回來被二叔打了一頓不說,還被罰跪祠堂,兩天不得飯食。

這事兒對四哥打擊很大,也是自那之後,四哥似是再沒了向學之心,得過且過,熬到成年,求着二叔幫着弄了個芝麻小官兒,跟着二叔在縣衙混日子。

現在,爲了幼弟,張同休竟然再提起這件可算是他忌諱的事情來,張昌宗心裡十分感動,也不忍心揭四哥的瘡疤,道:“四哥在說甚子!我這麼聰明乖巧的小孩子,怎麼會讓阿孃傷心呢?四哥等着,我一定會成爲族學裡最聰明乖巧,最得先生喜歡的小郎!”

張同休強笑一聲,摸摸幼弟的頭,道:“一言爲定,那四哥便等着先生誇獎六郎。求學不易,你當刻苦爲上。”

張昌宗拍拍胸脯:“放心吧,四哥!我會爭取兩年之內學問便比你好!”

“說大話的混小子!兩年……四哥有那麼差麼?”

張同休拍了幼弟屁股一下,笑罵道。

張昌宗被拍得整個人都不好了,趕緊用力推兄長:“我困了,要睡覺了!四哥快回自己的鋪蓋上去,不要佔我的!”

“小混賬!你當四哥我稀罕麼?走了!快睡吧,明日要早起呢。”

張同休拍拍幼弟的小肩膀,爬回自己的被窩去,心裡自嘲一笑,六郎這般聰慧,想來定不會如他一般讓阿孃傷心,將來,六郎一定比他有出息。

張昌宗聽着旁邊的張同休呼吸漸漸平穩,方纔默默鬆了口氣。嘛,他四哥這個外表衝動易怒,內裡敏感脆弱的人設,真是暴露的措不及手啊!不過,西府……張昌宗摸摸下巴,且慢慢走着瞧就是。

一夜好睡,早晨起來,張昌宗例行的去院子裡瘋跑幾圈。畢竟年齡還小,有許多運動還不敢開始,怕傷了骨頭,現在他只是每天早上起來跑跑步。

跑完步,吃了朝食,五哥和侄兒們先去馬車上,大哥給他拎起書箱,大嫂遞過來一個小包袱,讓華爲給他提着,細細交代華爲:“六郎食量大,餓得快,午時拿出來給他食用,以抵肚餓,不然,六郎定然等不到下學便熬不住。”

“喏。奶奶放心,小的省得。”

華爲是管家明叔的孫子,今年十二歲,恰巧張昌宗要進學了,便撥了來給他做小廝,跟着他進學,照料他。

張氏是有奴僕的,不多,恰好一家子。老頭兒明叔在長安張家做管家,大兒子來旺帶着妻兒在定州義豐老家照看老宅和田地,二兒子來財一家跟着張昌期兩口子,間或哪裡有事兒打個幫手,曾被張昌宗戲稱來財是張家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明叔還有個女兒,嫁給了二叔的長隨。在二叔府裡聽差。奴僕不多,所以,有些精細的活兒還得張家人自己幹,粗重的活兒,倒是可以讓來財幫着幹。

華爲這個名字是張昌宗取的,原本想叫ak的,但是韋氏說太古怪,叫着不順口,不許。後來,張昌宗又想給他取名叫勃朗寧,又被大哥否了。

既然槍支系列不準取,那就從善如流的來個手機系列好了。他已經決定了,等將來有錢添個美貌的婢女,就給她取名叫蘋果。若是能再添個男僕、女僕,就叫酷派和小米,一下湊齊四大品牌,人生就圓滿了。

“阿孃,大嫂,二嫂,六郎走了,等我回來哦!”

張昌宗揮手朝站在家門口送他的韋氏和嫂嫂們揮手道別,等着大哥抱他上馬車。看他一板一眼的行禮告別,韋氏不知怎的,不禁溼了眼眶,忍不住道:“六郎,去了學裡,當忍讓爲上,用心進學,莫要招惹是非。”

“喏,阿孃放心,我定會做個乖寶寶,不讓阿孃操心,好好進學,努力成才,給阿孃爭光!”

這話惹來韋氏一笑,笑完不知爲何,竟有些心酸,眼淚瞬間溼了眼眶:“若是老爺還在,看到六郎這般聰慧可愛,不知該如何歡喜纔是,可惜,老爺竟看不到!”

劉氏見婆婆感懷,連忙安慰道:“阿家莫若回屋給公爹上一炷香,把六郎之玉雪可愛告知公爹如何?”

“阿芷言之有理,我這便回屋焚香。”

馬車停在門口的坊道上,大哥把他抱上馬車,自己坐在車轅上。家裡就一匹馬,留着拉車用。

&29916;&23376;&23567;&35828;&32593;&32;&119;&119;&119;&46;&32;&103;&122;&98;&112;&105;&46;&99;&111;&109;&32;&32;&39318;&21457;&26356;&118;&26032;&26356;&24555;&118;

第一章 張氏六郎第249章 無奈第151章 滎陽鄭氏第205章 鄭氏威武第249章 無奈第405章 不解第280章 準備第376章 馬腳第135章 贈風扇第133章 教誨第422章 公主岳母第525章 風波引第232章 廬陵王府第309章 母子衝突第235章 知曉第326章 宋之問第272章 銷假第376章 馬腳第348章 逗比新郎第179章 行卷詩第167章 後續第508章 良心第265章 良言相勸第121章 安頓第九十三章 剖析第530章 來了第353章 狄國老第351章 甜蜜第451章 長公主的大手筆第357章 懇求第111章 宗族榮光第253章 嚇懵了第531章 追根尋由第169章 臨別託付第338章 冬天第九十八章 綢繆第170章 鄭氏寬慰第418章 百年大計第206章 經年第九十四章 咦!好大一隻汪!第九十六章 陰差陽錯第345章 不平第413章 局勢第386章 軍威赫赫第119章 鄭氏離宮第280章 準備第227章 恍然大悟第八章 出手第206章 經年第十二章 驚喜第356章 重生的意義第166章 溫暖的家第八十七章 曲江池畔第231章 敘舊第163章 時機第397章 敘舊第426章 決斷第二十八章 多臉懵逼第445章 來歷第295章 執念第214章 兵來將擋第246章 未婚妻同學第390章 探視第三十九章 萬萬沒想到第306章 意願第三十五章 “名”動長安第374章 來使第511章 共議未來第十七章 日常任務(1/1)第114章 太平寬慰第519章 上書第235章 知曉第251章 厚賜第302章 人心第七十五章 拜師被拒第510章 布公第472章 夜談第515章 提點第246章 未婚妻同學第234章 留下第344章 婚前恐懼第九十二章 WIIFM表格法第237章 較勁兒第六十二章 再見太平公主第531章 追根尋由第456章 言明第八十七章 曲江池畔第516章 年少輕狂第124章 經濟第一百章 枉然第420章 兄弟第232章 廬陵王府第八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194章 重點錯了第五十四章 人窮志短第409章 透底第179章 行卷詩第528章 放榜第462章 叛逆期少年第106章 歷史的車輪
第一章 張氏六郎第249章 無奈第151章 滎陽鄭氏第205章 鄭氏威武第249章 無奈第405章 不解第280章 準備第376章 馬腳第135章 贈風扇第133章 教誨第422章 公主岳母第525章 風波引第232章 廬陵王府第309章 母子衝突第235章 知曉第326章 宋之問第272章 銷假第376章 馬腳第348章 逗比新郎第179章 行卷詩第167章 後續第508章 良心第265章 良言相勸第121章 安頓第九十三章 剖析第530章 來了第353章 狄國老第351章 甜蜜第451章 長公主的大手筆第357章 懇求第111章 宗族榮光第253章 嚇懵了第531章 追根尋由第169章 臨別託付第338章 冬天第九十八章 綢繆第170章 鄭氏寬慰第418章 百年大計第206章 經年第九十四章 咦!好大一隻汪!第九十六章 陰差陽錯第345章 不平第413章 局勢第386章 軍威赫赫第119章 鄭氏離宮第280章 準備第227章 恍然大悟第八章 出手第206章 經年第十二章 驚喜第356章 重生的意義第166章 溫暖的家第八十七章 曲江池畔第231章 敘舊第163章 時機第397章 敘舊第426章 決斷第二十八章 多臉懵逼第445章 來歷第295章 執念第214章 兵來將擋第246章 未婚妻同學第390章 探視第三十九章 萬萬沒想到第306章 意願第三十五章 “名”動長安第374章 來使第511章 共議未來第十七章 日常任務(1/1)第114章 太平寬慰第519章 上書第235章 知曉第251章 厚賜第302章 人心第七十五章 拜師被拒第510章 布公第472章 夜談第515章 提點第246章 未婚妻同學第234章 留下第344章 婚前恐懼第九十二章 WIIFM表格法第237章 較勁兒第六十二章 再見太平公主第531章 追根尋由第456章 言明第八十七章 曲江池畔第516章 年少輕狂第124章 經濟第一百章 枉然第420章 兄弟第232章 廬陵王府第八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194章 重點錯了第五十四章 人窮志短第409章 透底第179章 行卷詩第528章 放榜第462章 叛逆期少年第106章 歷史的車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