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來使

“方家、季家、陳家、孫家,這四家乃是幽州地界最有悠久的望族,宗族綿延,人口衆多,幽州刺史府裡和轄下諸縣裡,這幾家的子弟爲官的不少,本地勢力極大。”

張昌宗坐着,懷裡抱着個手爐,聽華爲彙報這兩日打聽的信息。華爲道:“幽州城裡的市令便是方家的人,冒犯爺您的那個小子就是市令家的幼子,跟他一起的那個小子則是城裡的夏記貨棧家的獨子。而引起事件的那個小子則是季家的幼子季欽業,還在國子監讀書。”

張昌宗點點頭,道:“繼續派人注意着,本地的消息、民情等,都注意着。”

“喏。”

華爲領命而去,張昌宗皺着眉頭,若有所思。薛崇秀看他一眼,問道:“在想什麼?”

張昌宗道:“不對啊!”

“什麼不對?”

“那個夏家的小子既是出身商戶,那怎麼練出那一身腱子肉呢?說不通啊。”

雖然只是短短地交手了幾下,但是,卻可以感覺到那小子胳膊的力道和肌肉結實程度,與一般人是不同的。張昌宗道:“秀兒你知道嗎?常常練武的人,跟不練的人,甚至練刀還是練矛的人,肌肉的緊實程度是不一樣的。”

薛崇秀恍然,問道:“你的意思是說,夏家的那個小子有古怪?”

張昌宗點點頭:“我先前還以爲他是方家那小子的護衛,後來知道他是商戶子,且還能跟着市令之子出入文會,想來家裡的生意應該還可以。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家裡不缺錢,就算出身差些,家裡養尊處優應該不成問題吧,那麼,從哪裡練那麼一身武藝呢?有這個必要嗎?”

薛崇秀點點頭,果斷道:“既然有古怪,那就去查一查好了!不管能不能用上,查清楚因由也是好的。我們初來乍到,對這地方瞭解不多,查一查或許還能知道些外地人不知道的東西,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張昌宗點頭:“行,等我抽個人手出來,注意盯着他們家看看。”

對張昌宗來說,這只是一個小插曲,雖然噁心,但過了就是過了,不需要一直爲此耿耿於懷。世間事那麼多,若這點小事都要記在心裡,那日子過着就沒半分樂趣了。

大雪過後,張昌宗如約舉行了一次冬狩,去的地方有些遠,並未在幽州地界,而是往五臺山那邊去,收穫很多,去了半個月回來,還給薛崇秀帶回來一對貂充當生日禮物——

小兩口的生日都在冬天,薛崇秀勝在十二月,張昌宗的生日在正月,前後錯開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

藉着過生日,薛崇秀開了一次宴,邀請幽州城裡的太太、小姐們過來吃了一頓酒,並把張昌宗今年不過生的決定放出去。薛崇秀笑言,他們夫婦生日挨的近,若是她過完了張昌宗又過,相隔那麼近收兩次賀禮,總是不好意思。

張昌宗是領兵的將領,不是過來做刺史的,跟這些地方的人能交好自然是好的,所謂多個朋友多條路,但也沒必要委屈自己去迎合,他又不需要彌合四方。張昌宗不是多事的人,每日裡就看好大營,約束好士卒,安安穩穩領他的兵。整個冬天,張昌宗只做了一件事,廣發告示徵召種地好手,爲開春後的屯田做準備。

約莫是他的好名聲的作用,居然還真招到了三個老農,開春後,田地都還沒化凍,張昌宗便捧着農書與三個請來的老頭兒討論,把他們的經驗跟農書結合起來,理論結合實踐。他又沒種過地,薛崇秀也沒種過,想來想去,唯有這個辦法最好。十萬大軍在這邊屯田,總要能自給自足纔是。

待田地化凍,在三個本地老農的指導下,十萬大軍開始耕種,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自張昌宗到此,從未縱容士兵劫掠過,若不是大片的田地和耕種的人影,幾乎感覺不到大軍的存在。

“報,突厥遣使求見。”

“突厥使節?”

張昌宗挑眉,點頭:“讓他進來。”

“喏。”

不一會兒,一個突厥青年進來,朝張昌宗行禮:“阿史那闕特勤見過張將軍,奉我汗之命前來遞交文書,煩請將軍轉呈貴國陛下。”

青年眉目間與默矩有些像,一臉粗豪,高大強壯,言行雖不是恭敬有加,卻也平靜有度,頗有些不卑不亢之態。

張昌宗點點頭,侍立一旁的親兵接過文書,轉遞給張昌宗,張昌宗也沒忙着看,只是打量突厥青年兩眼,問道:“使者姓阿史那,名喚闕特勤,可是頡跌利可汗的幼子,默矩王子的兄弟?”

闕特勤一愣:“將軍認得我?”

張昌宗笑了笑,道:“我們漢人有句話叫英雄惜英雄,頡跌利可汗一世英雄,某同爲領兵之人,自然也佩服的。”

闕特勤也笑了,笑容帶着驕傲與自得,道:“父汗去時,我與兄長都還年幼,並不曾見識到父汗的風采,只從旁人的言語中知道一些。想不到父汗的威名,漢人都聽過?”

張昌宗笑得誠懇:“那是當然。頡跌利可汗以區區數百兵馬起家,建立偌大的突厥,你我兩國雖時有交戰,然用我們中原人的話說,最瞭解你的唯有你的對手。唯有常與之交戰的我國才知曉頡跌利可汗的英雄之處,撇開敵我不談,若單論打仗的本事,頡跌利可汗當能稱一句英雄。便是我朝的高宗皇帝和現今的陛下,對頡跌利可汗的才能也是稱讚的。闕特勤王子,你說,這世間還有什麼能比對手的稱讚還能證明令尊的英勇呢?”

闕特勤聽得滿面放光,一張臉笑得滿是驕傲:“將軍說得是。雄鷹不會有麻雀做兒子,我與兄長也會像父汗一般。”

張昌宗笑容淡了幾分,道:“如此,本將軍便等着來日於戰陣上見識見識雄鷹之子的風采。”

說到戰陣,闕特勤的臉色暗淡了幾分,看張昌宗一眼,也不答話,只插開話題道:“文書已然送到,望將軍早日轉交,莫要誤了國事,告辭。”

“不送。”

使人送走闕特勤,張昌宗打開文書看了一眼,只看了一遍,便不禁怒火滿心頭:“扯蛋的突厥人竟想美事!”

第318章 失望第九十六章 陰差陽錯第422章 公主岳母第二十三章 韋氏教子第424章 師徒相見第537章 兄妹定盟第510章 布公第362章 商討第535章 朝辯請封第五十章 被欺負的小孩兒第十五章 道理第 368章 再立新功第三十八章 走失兒童張昌宗第133章 教誨第423章 傷懷第478章 議第307章 暗計第223章 雙陸第173章 心第302章 人心第276章 敕封第三章 張氏兒郎第322章 論花樣哄師父的100種技巧第448章 規劃與展望第404章 母女之間第530章 來了第205章 鄭氏威武第466章 草包第283章 定計第398章 撫慰第五十五章 當頭棒喝第454章 師徒共商第187章 陳氏真傳第245章 薛老師的男朋友第265章 良言相勸第155章 氣焰滔天第174章 面對第398章 撫慰第117章 師徒交心第169章 臨別託付第508章 良心第298章 定計第142章 萬事俱備第十五章 道理第404章 母女之間第344章 婚前恐懼第113章 背後的女人第332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第495章 勸諫第277章 履約第 368章 再立新功第226章 平凡的真實第288章 同流第三十八章 走失兒童張昌宗第169章 臨別託付第230章 到達第336章 勸誡第329章 賽詩會第396章 退意第132章 敲定第318章 失望第293章 朝野第118章 準備第169章 臨別託付第十三章 重視第264章 奠基第279章 沉迷學習無法自拔第173章 心第九十七章 兩兩驕縱第141章 言明利害第363章 聲譽第126章 有些道理世間皆通第349章 解惑與坦言第248章 長大後第231章 敘舊第169章 臨別託付第352章 變化第316章 深藏的堅持第328章 大牌雲集第425章 希望第366章 帥不過三秒第二十一章 意決第165章 援救第四十二章 太平公主第218章 大營第258章 聚會第四十九章 童言稚語對朝參第247章 太平公主第513章 佈局未來第480章 計劃通第116章 營生第257章 大賓第519章 上書第192章 爲女帝打CALL第447章 順水推舟第 368章 再立新功第二十三章 韋氏教子第441章 坑神第261章 論局第305章 邪思
第318章 失望第九十六章 陰差陽錯第422章 公主岳母第二十三章 韋氏教子第424章 師徒相見第537章 兄妹定盟第510章 布公第362章 商討第535章 朝辯請封第五十章 被欺負的小孩兒第十五章 道理第 368章 再立新功第三十八章 走失兒童張昌宗第133章 教誨第423章 傷懷第478章 議第307章 暗計第223章 雙陸第173章 心第302章 人心第276章 敕封第三章 張氏兒郎第322章 論花樣哄師父的100種技巧第448章 規劃與展望第404章 母女之間第530章 來了第205章 鄭氏威武第466章 草包第283章 定計第398章 撫慰第五十五章 當頭棒喝第454章 師徒共商第187章 陳氏真傳第245章 薛老師的男朋友第265章 良言相勸第155章 氣焰滔天第174章 面對第398章 撫慰第117章 師徒交心第169章 臨別託付第508章 良心第298章 定計第142章 萬事俱備第十五章 道理第404章 母女之間第344章 婚前恐懼第113章 背後的女人第332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第495章 勸諫第277章 履約第 368章 再立新功第226章 平凡的真實第288章 同流第三十八章 走失兒童張昌宗第169章 臨別託付第230章 到達第336章 勸誡第329章 賽詩會第396章 退意第132章 敲定第318章 失望第293章 朝野第118章 準備第169章 臨別託付第十三章 重視第264章 奠基第279章 沉迷學習無法自拔第173章 心第九十七章 兩兩驕縱第141章 言明利害第363章 聲譽第126章 有些道理世間皆通第349章 解惑與坦言第248章 長大後第231章 敘舊第169章 臨別託付第352章 變化第316章 深藏的堅持第328章 大牌雲集第425章 希望第366章 帥不過三秒第二十一章 意決第165章 援救第四十二章 太平公主第218章 大營第258章 聚會第四十九章 童言稚語對朝參第247章 太平公主第513章 佈局未來第480章 計劃通第116章 營生第257章 大賓第519章 上書第192章 爲女帝打CALL第447章 順水推舟第 368章 再立新功第二十三章 韋氏教子第441章 坑神第261章 論局第305章 邪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