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宗族榮光

薛紹頓了頓,小心的請問道:“岳母的意思是……讓小婿問族中什麼?”

武氏強勢直接的道:“查一查阿師是否是薛氏流落在外的分支,或是同族也未可知。最好合族歸宗爲好!”

“合族歸宗?!”

薛紹愣住,臉孔先白後紅,滿臉不敢相信的震驚之色。

完了!

張昌宗下意識的擡頭就看向薛崇秀,當日薛崇秀對他說過的話,還在耳畔——

他的父親薛紹,出自河東薛,累世顯宦,世家子弟;祖母乃是太宗與文德皇后之女,母親太平公主乃是高宗與皇后武氏之女。

薛紹何其自豪於其出身、姓氏!

張昌宗望着薛崇秀,薛崇秀臉孔緊繃,脣線抿得筆直,正襟危坐,神情肅然。

“母親……”

太平公主脫口喚了一聲,臉上也帶着震驚之色,語氣裡滿是不敢置信之意。武氏沒動,臉上的笑容連細紋弧度都沒變一下,就那麼笑眯眯地望着薛紹:“阿師此人,對我忠心耿耿,待我盡心盡力,於我十分得用。你們作爲本宮的晚輩,當以長輩視之。三郎,你二人同姓薛,你莫若以季父稱之。”

明是在問話,然語氣全然不是,等同於直接命令。薛紹的臉孔漲得通紅,置於桌下的手掌,緊緊握住膝蓋,半晌無言。武氏眉頭微微皺起,似有不悅:“三郎?”

薛紹蒼白着臉,艱難的道:“回稟太后,紹……乃家中幼子,並非嗣子,並無資格管宗族之事,宗族家譜乃是嗣子掌管,薛家之嗣子乃是大兄,紹無權過問。何況……”

薛紹猛地擡頭,大膽的直視武氏一眼後,復又低頭,沉聲道:“薛師出身,京中盡知,說與小婿同族,小婿成爲京中笑話,被人看不起並不可怕,只是,如此欲蓋彌彰,掩耳盜鈴,自欺欺人,又能瞞過誰?遭人笑話的又是誰?”

“胡說八道!”

武氏直接把手中的酒杯丟到案几上,面容緊緊板着,面容看不出怒色,只一雙眼睛卻透着冷意。

“太后息怒!”

上官婉兒當先跪到地上,張昌宗偷偷看看躬身作揖狀站着的薛紹,又看看板着臉的薛崇秀,以及有些茫然的太平公主,也跟着師父跪下。

武氏冷哼道:“好個薛紹,與阿師合族,稱他爲季父,難道還辱沒你不成?”

薛紹依舊躬着身,雙拳抱舉着,沉着嗓子恭聲道:“不敢!小婿只怕辱沒先人,將來九泉之下無顏面見先人,太后之命,小婿礙難從命!”

“啪!”

武氏冷着臉,寬廣的袖子一甩,把案几上的酒杯都帶到地上摔了個粉碎,冷冷地看薛紹一眼,直接拂袖而去。

“母親!”

太平公主愣了一下,趕緊起身追上去,才追了兩步就被武氏貼身之人攔住:“公主請止步!”

太平公主呵斥一聲:“閃開!”

兩人一動不動,堅決攔住太平公主不讓她跟上。上官婉兒連忙起身,快步走到太平公主身邊,輕輕地、隱蔽地拉了她一下,朝她輕輕搖頭,然後快步追了上去。

張昌宗跪着悄悄挪動膝蓋靠近薛崇秀,低聲問:“怎麼辦?”

薛崇秀搖搖頭,沒說話,只是起身去扶薛紹:“父親,外祖母已經走了!”

張昌宗也跟着起身,一把拽起薛崇胤,兩人一起去扶太平公主:“義母!(阿孃)”

太平公主擡手摸摸兩人,扭頭看向一直旁觀的皇帝李旦:“四哥!”

李旦連連搖頭,嘆道:“阿妹叫我也無用,母親盛怒之下,愚兄也不敢觸黴頭,唉,妹婿怎麼就……口頭上答應一下也無妨,只要不記族譜不就好了嗎?”

薛紹眉頭一揚,直接怒道:“祖宗血脈,豈可亂來!”

李旦被頂的一窒,皺皺眉,甩袖道:“既如此,那便當我沒說,母親之怒,愚兄也愛莫能助了,我們走!”

說完,帶上他自己帶着來的家人隨從便走了。太平公主張了張嘴,不過沒出聲,這個哥哥也是身不由己,何苦爲難他!

武承嗣走過來,眼中帶着幸災樂禍之色,面上故作嘆息,假惺惺的道:“駙馬這是何苦呢?能與薛師連宗可是大大的榮耀,可惜我不姓薛,不然,姑母但凡有命,我定欣然從之。”

薛紹沒說什麼,太平公主卻忍不下去了,柳眉一豎,怒道:“爾是何人?也敢如此對我的駙馬說話!”

“表妹你……”

“放肆!誰是你表妹!本宮乃是帝室之女,明昭天下的太平公主,汝是何身份?也敢跟皇室攀親稱我表妹!莫非是藐視皇室?”

太平公主怒視着武承嗣,半分面子也不給他留。武承嗣一張臉紅了又白,白了又黑,瞪着太平公主不說話。

太平公主怒斥道:“大膽!憑你也敢直視我?這是誰家的禮儀規矩?汝心中可還有上下尊卑!”

武承嗣臉孔漲得通紅,瞪着太平公主,一動不動。身旁的武三思趕緊拉拉他,躬身朝太平公主行禮:“公主有禮!”

“哼!”

太平公主一揚下巴,昂起頭顱,連看也不看二人。武承嗣氣得全身發抖,卻又不敢招惹太平公主,只敢轉頭看向薛紹,譏諷道:“好個薛駙馬,躲在石榴裙下可還自在?”

太平公主張口欲罵,薛紹拉住她,擡頭坦然望着武承嗣道:“公主雖是我妻,卻也是君,薛紹爲臣,臣在君後,禮儀如此,何曾有不自在的?”

武三思譏笑道:“駙馬休要得意,得罪了薛師,倒要看你如何在這京城、宮裡行走!”

薛紹反脣相譏:“總好過你們兄弟爭相爲那薛懷義牽馬引路好些,薛紹即便死,也敢面對先人,武兄呢?”

“你……!”

武三思被罵的麪皮一陣發燒,有些事做得說不得,怒瞪着薛紹,冷笑連連:“休逞口舌之利,我倒要看看,你還能有幾時!哼!”

說完,一拉武承嗣,兩人聯袂而去。其餘宗室,有那聰明的,早就在李旦走後也悄悄溜走了,剩下的看現在的場面,悄悄地、隱晦地打量薛紹、太平公主兩口子幾眼,不敢多做任何表示,趕緊閃人。

今日可算家宴,並沒有朝臣參加,便是宗室,參加的也不多。不過片刻功夫,盡皆走了個乾淨,偌大個殿堂,只剩下宮人和太平公主一家並張昌宗還在,彷彿先前的熱鬧並不曾存在過,一切只是幻覺一般。

第288章 同流第325章 全城矚目第265章 良言相勸第300章 胡蘿蔔第272章 銷假第114章 太平寬慰第309章 母子衝突第426章 決斷第485章 黎明將來第429章 婉拒第154章 臨門第375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六章 爲保護貞操而讀書第409章 透底第487章 相請第455章 長遠之計第223章 雙陸第358章 道別第186章 名人第481章 報訊第533章 病休第455章 長遠之計第338章 冬天第413章 則天大行第208章 關於未來的暢想第112章 巍巍武氏第194章 重點錯了第四十三章 投緣第509章 開誠第282章 統兵之道第280章 準備第308章 喜訊第404章 母女之間第181章 君臣師徒第四十章 突如其來第191章 夢想第十三章 重視第264章 奠基第237章 較勁兒第191章 三角平衡第242章 三陽宮第496章 盛怒第八十七章 曲江池畔第273章 察覺第436章 閉門謝客第133章 教誨第133章 教誨第七十一章 笨拙的勉勵第344章 婚前恐懼第三十章 東邊不亮第五十八章 親戚之間第513章 佈局未來第115章 互助第218章 大營第285章 氣魄第395章 母喪第344章 婚前恐懼第102章 來意第八十九章 譽滿京城第258章 聚會第360章 初來乍到第212章 告黑狀第179章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514章 安慰與訴苦第111章 宗族榮光第七十四章 武氏薦師第五十五章 當頭棒喝第十章 以觀後效第422章 公主岳母第212章 初五迎客日第134章 極限挑戰第137章 上官才女第169章 臨別託付第三十二章 上陣親兄弟第114章 太平寬慰第304章 來了第281章 開拔與定計第476章 定計第410章 展望第441章 坑神第206章 經年第510章 布公第七十七章 千金公主第420章 兄弟第二章 人丁興旺第130章 物是人非第371章 文會(下)第353章 狄國老第468章 疑惑第112章 巍巍武氏第102章 來意第283章 定計第339章 志願第403章 飛訊第170章 鄭氏寬慰第102章 來意第190章 暗示第五章 族學第280章 準備
第288章 同流第325章 全城矚目第265章 良言相勸第300章 胡蘿蔔第272章 銷假第114章 太平寬慰第309章 母子衝突第426章 決斷第485章 黎明將來第429章 婉拒第154章 臨門第375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六章 爲保護貞操而讀書第409章 透底第487章 相請第455章 長遠之計第223章 雙陸第358章 道別第186章 名人第481章 報訊第533章 病休第455章 長遠之計第338章 冬天第413章 則天大行第208章 關於未來的暢想第112章 巍巍武氏第194章 重點錯了第四十三章 投緣第509章 開誠第282章 統兵之道第280章 準備第308章 喜訊第404章 母女之間第181章 君臣師徒第四十章 突如其來第191章 夢想第十三章 重視第264章 奠基第237章 較勁兒第191章 三角平衡第242章 三陽宮第496章 盛怒第八十七章 曲江池畔第273章 察覺第436章 閉門謝客第133章 教誨第133章 教誨第七十一章 笨拙的勉勵第344章 婚前恐懼第三十章 東邊不亮第五十八章 親戚之間第513章 佈局未來第115章 互助第218章 大營第285章 氣魄第395章 母喪第344章 婚前恐懼第102章 來意第八十九章 譽滿京城第258章 聚會第360章 初來乍到第212章 告黑狀第179章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514章 安慰與訴苦第111章 宗族榮光第七十四章 武氏薦師第五十五章 當頭棒喝第十章 以觀後效第422章 公主岳母第212章 初五迎客日第134章 極限挑戰第137章 上官才女第169章 臨別託付第三十二章 上陣親兄弟第114章 太平寬慰第304章 來了第281章 開拔與定計第476章 定計第410章 展望第441章 坑神第206章 經年第510章 布公第七十七章 千金公主第420章 兄弟第二章 人丁興旺第130章 物是人非第371章 文會(下)第353章 狄國老第468章 疑惑第112章 巍巍武氏第102章 來意第283章 定計第339章 志願第403章 飛訊第170章 鄭氏寬慰第102章 來意第190章 暗示第五章 族學第280章 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