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布公

詭異地,張昌宗居然有種心頭大石即將落地的緊張感和踏實感,問太平公主:“岳母大人真如此想?”

太平公主不置可否,眼睛微眯,好整以暇的問:“你呢?你和秀兒怎麼想的?怕我在權力中迷失?”

張昌宗和薛崇秀的擔憂就沒怎麼掩飾過,兩人還一再試探、勸誡太平公主,被她看出來才正常,看不出來才奇怪,太平公主又沒中弱智光環。

張昌宗訕笑着表態:“我們自然是支持岳母大人的。”

太平公主嘖了一聲:“莫非賢婿忘了今日過來的原由?”

啪!實力打臉!

張昌宗覺得臉有些腫,合着剛纔那麼輕易就讓他糊弄過去,是在這裡等着他呢,立時便苦了臉,不敢說話了。

太平公主嗤笑一聲,淡然道:“本宮知道,在政事上,我是差了些,不如你與太子目光長遠。”

“太子?”

張昌宗重點提了一句。太平公主沒好氣的白他一眼,道:“好吧,在看人上也不如你與秀兒有眼光,太子確實精明能幹,不是受人擺佈之人,本宮當日是小看了他。”

張昌宗還寬慰她:“太子往日做臨淄王時浪蕩無行,大家都知道,岳母大人看錯了也不奇怪,只是,大人您現在對太子還存着擺佈之心嗎?若是當今登基之初,便改易太子,那還有說道,現如今,太子在朝中的人望,岳母不及也。”

新君登基,千頭萬緒,李旦是個特別識時務的慫貨,登基至今,朝廷大事基本都是交給太平公主和太子處理。人不怕有事做,就怕沒事做,只有做事才能顯出你的能耐來,太子李隆基就是這樣。

都不是外人,張昌宗也就直言:“先頭的幾個做過太子的皇子們,一個還比一個不靠譜,折騰得滿朝文武苦不堪言,如今新君登基,太子但凡做得中規中矩些,便是優秀了,何況,太子做得不止中規中矩,自然讓苦熬了許久的朝臣們喜出望外了!”

太平公主低笑一聲,還有心情點評:“喜出望外這詞用得頗爲精妙,賢婿不愧是才子,便連才子們慣會的伶牙俐齒也具備了。”

這話說得張昌宗一樂,自己也笑起來。不過,他說的確實是大實話,李隆基是有幾分能耐的。一開始,確實有忙亂懵懂的時候,但是,有人願意教,他又願意學,並且學習能力還挺好的,意外的幹得不錯。

羣臣也是蠻不容易的,大多都是經歷過女皇、中宗兩朝的,現如今是第三朝了,前頭可沒什麼靠譜的太子,特別是中宗朝的太子,可把大家折騰壞了。

就跟張昌宗說的一樣,只要李隆基做到及格分,大家就很開心了,沒辦法,前頭的太差了,把大家標準都降低了。但是,李隆基不止標準,做得還挺優秀,簡直就是驚喜了有木有!

不過,逗趣歸逗趣,正事還得說,張昌宗道:“不瞞岳母大人,從岳母大人決定扶持臨淄王做太子時,小婿和秀兒就在擔心。若太子是個庸人,需要仰仗岳母大人才能在朝中立足還好說,可太子不是。所以,岳母大人還有擺佈太子的心嗎?”

太平公主頓了一下,搖頭:“即便有心,也要受我擺佈才行啊。”

看來是知道不行了。

張昌宗點點頭,繼續問:“既然太子非是任人擺佈之人,那岳母可以更易太子之心?畢竟,陛下那邊,對岳母您可謂言聽計從。”

太平公主白他一眼,嗔道:“那是他兒子!雖說換個太子還是他兒子,但是,被廢的還能活命嗎?聖上再耳根軟,涉及親子生死存亡,你以爲他是中宗嗎?”

哦喲,那是你哥,你居然這麼吐槽你哥……果然是親妹!

張昌宗連同情心都不想給已經駕崩的中宗陛下,古往今來涼薄的帝王不少,但是,涼薄到因爲怕老媽而把兒子、閨女逼死的,也就中宗一個。

張昌宗舒了口氣,笑道:“既然岳母大人都明白,那事兒就好辦多了!”

“計將安出?”

太平公主問了一句。張昌宗道:“先把佔着的佔牢靠了!”

“怎麼說?”

“投到岳母大人門下的人,挺多的吧?”

“是挺多的。”

“岳母大人記得名號、官位嗎?”

“大致記得。”

“請上筆墨。”

下人端來筆墨紙硯,滴水磨墨,張昌宗沾了沾毛筆,攤開紙張就開始寫,一張寫朝廷有多少官職,不拘文武,全寫下來;另外一張寫投到太平公主門下的人,按官職分門別類的寫好,寫完了,攤在案上晾乾,兩張紙擺一塊兒:“岳母大人請看。”

太平公主把他趕一邊去,站到案前細細端詳,看了一會兒,自我點評:“本宮門下,門人衆多,可能入賢婿眼?”

張昌宗:“……”

槽點太多,有種無從吐起的蛋疼感!

張昌宗平抑一下心情,道:“多而無用!”

太平公主橫他一眼,冷聲道:“怎麼無用?”

張昌宗點點朝廷官職表,直接道:“岳母難道看不出來嗎?京城裡的兵卒,都在什麼人手裡?還有,朝廷的重臣們,又有幾人是傾向太子的,岳母看不出來嗎?”

太平公主昂然道:“京中兵權多在諸王之手,太子除了東宮和部分羽林衛的士卒,能動用者不多。”

張昌宗一針見血:“多不多的,京城就這麼大,又不是要戍守京師,平息政變、誅殺逆賊,要的是出其不意,有人就夠了,貴精不貴多。”

太平公主想起唐隆政變的事,瞬間啞口無言,眯着眼瞪着兩張紙。張昌宗又道:“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岳母大人不覺得朝廷官太多了嗎?”

太平公主愣了一下,細細端詳官職表,問道:“多嗎?不是把斜封官裁撤了嗎?現下的官職還多?”

張昌宗認真點頭:“多!官員冗繁,國庫空虛,京中兵權分散,兵權分散在諸王手中等等,都是現下的問題。兵權分散這個問題,對太子有害處,對岳母卻是好事,太子手中兵少,他的位置就不夠穩當,想做事就有顧忌。但是,這個害處也有限,因爲掌兵的諸王是他的親兄弟,且都是歸順他的親兄弟,若是有個什麼,諸王會支持誰呢?”

太平公主表情凝重起來。張昌宗自問自答:“目前的形勢下,太子有功,儲位又穩,首選自然是太子,畢竟,名正言順,佔着大義名分。何況,親兄弟當太子掌權,總比親姑姑好吧?”

太平公主沉着臉點頭。

第210章 “家學淵源”第270章 探病第356章 重生的意義第五十四章 人窮志短第449章 到達第238章 建言獻策第380章 怒斥第274章第175章 算計第282章 統兵之道第331章 戰論第460章 山陵崩第五十六章 教做人第413章 則天大行第207章 青梅竹馬第193章 剛開始第258章 聚會第五章 族學第308章 喜訊第221章第314章 驚變第455章 長遠之計第349章 花燭第257章 大賓第354章 夫妻第460章 山陵崩第401章 太子進宮第269章 韋氏生病第五十七章 雨過天晴第十三章 重視第414章 勸說第230章 到達第360章 初來乍到第七十六章 得賜令牌第412章 頓悟第225章 良心第275章 八百里加急第491章 難解之局第287章 木槿清香第196章 構想第五十七章 雨過天晴第十六章 讀書吧,少年第189章 有所求第249章 無奈第146章 講道理第515章 提點第三十八章 走失兒童張昌宗第152章 開張大吉第237章 較勁兒第516章 年少輕狂第六十三章 崇秀第361章 種子第266章 驚嚇第八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171章 人力有時窮第218章 大營第241章 經驗之談第243章 告狀的藝術第129章 鄭屹上門第468章 疑惑第五十九章 準備第245章 薛老師的男朋友第六十二章 再見太平公主第245章 薛老師的男朋友第159章 心機第295章 執念第408章 天倫之樂第217章 提親第九十四章 咦!好大一隻汪!第428章 進宮第382章 名士之後第365章 敬意第九十三章 剖析第429章 婉拒第160章 順水人情第529章 漸入佳境第517章 世情偏見第211章 贈陳師第433章 密室之言第372章 離席第299章 詩骨第六十六章 暗號第七十九章 “哄口供”第九十一章 喪鐘聲響第七十四章 武氏薦師第397章 敘舊第370章 賞雪文會(上)第142章 萬事俱備第七十六章 得賜令牌第469章 不平第491章 難解之局第360章 初來乍到第168章 藝高膽大第106章 歷史的車輪第356章 重生的意義第二十二章 褒獎第523章 議定第424章 師徒相見第195章 第一步達成!第417章 煥然一新
第210章 “家學淵源”第270章 探病第356章 重生的意義第五十四章 人窮志短第449章 到達第238章 建言獻策第380章 怒斥第274章第175章 算計第282章 統兵之道第331章 戰論第460章 山陵崩第五十六章 教做人第413章 則天大行第207章 青梅竹馬第193章 剛開始第258章 聚會第五章 族學第308章 喜訊第221章第314章 驚變第455章 長遠之計第349章 花燭第257章 大賓第354章 夫妻第460章 山陵崩第401章 太子進宮第269章 韋氏生病第五十七章 雨過天晴第十三章 重視第414章 勸說第230章 到達第360章 初來乍到第七十六章 得賜令牌第412章 頓悟第225章 良心第275章 八百里加急第491章 難解之局第287章 木槿清香第196章 構想第五十七章 雨過天晴第十六章 讀書吧,少年第189章 有所求第249章 無奈第146章 講道理第515章 提點第三十八章 走失兒童張昌宗第152章 開張大吉第237章 較勁兒第516章 年少輕狂第六十三章 崇秀第361章 種子第266章 驚嚇第八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171章 人力有時窮第218章 大營第241章 經驗之談第243章 告狀的藝術第129章 鄭屹上門第468章 疑惑第五十九章 準備第245章 薛老師的男朋友第六十二章 再見太平公主第245章 薛老師的男朋友第159章 心機第295章 執念第408章 天倫之樂第217章 提親第九十四章 咦!好大一隻汪!第428章 進宮第382章 名士之後第365章 敬意第九十三章 剖析第429章 婉拒第160章 順水人情第529章 漸入佳境第517章 世情偏見第211章 贈陳師第433章 密室之言第372章 離席第299章 詩骨第六十六章 暗號第七十九章 “哄口供”第九十一章 喪鐘聲響第七十四章 武氏薦師第397章 敘舊第370章 賞雪文會(上)第142章 萬事俱備第七十六章 得賜令牌第469章 不平第491章 難解之局第360章 初來乍到第168章 藝高膽大第106章 歷史的車輪第356章 重生的意義第二十二章 褒獎第523章 議定第424章 師徒相見第195章 第一步達成!第417章 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