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榕城第一家!
暑襪街,梧桐樹斑駁的清影落在青磚瓦牆上,空氣中飄着茶館的茉莉香和隔壁五金店的鐵鏽味。
新開的“盛豐快遞”招牌,掛在這家不大的店鋪捲簾門上欄,藍底白字的噴繪還帶着嶄新的色澤。
趙韜就站在門口,親手點燃鞭炮,清晨噼裡啪啦的鞭炮聲過後,快遞站正式開業,引來了不少圍觀羣衆。
這是榕城第一家民營快遞站,比郵政的綠色多了一抹市井的氣息。
穿滌綸夾克的中年男人劉志軍在門口徘徊了五分鐘,攥着牛皮紙信封的手指被汗浸得發亮。他有一封急信要寄到江城,如果走ems加急快遞,今天寄明天發,還要在路上耽擱一兩天,大概三四天才能抵達。
而眼前這個貼着“省內次日達”標語的快遞站,標價也是十五元。
劉志軍湊上去,看到趙韜,問:“老闆,確定是次日達嘛?”
趙韜也沒想到一開業就有生意,連忙道:“那肯定,我們的標語說了多嘛。”
“今天寄,明天就能送到?江城哦?”
“江城嘛,沒問題的。”趙韜點點頭,“下午我們的司機就發車,一晚上就拉到那邊,分揀站立即送,那你是江城市區嘛?郊縣就要慢一點了,市區明天就能到。”
“市區市區,沙坪壩!還有我這信裡面的文件你別給我整掉了哈!”
“不會不會,放心!”趙韜一口應道。
這時候也沒有保價這麼一說,基本都是口頭應承。
“那要得嘛!”男人把信交了,自有前臺幫忙封存,然後把錢交到了趙韜手上。
剛開業就有生意,這當然是個好兆頭,趙韜有一種莫名奇異的感覺,從張晨給他指出走這條路,到兩人借旅遊名義前往長三角考察,再到回來確定,融資,借款,召集人馬,組建起公司,然後散出去設點,再到今天搭建初步的網絡,成形,接到了第一單起始。
雖然只是少少的十五塊錢。這十五塊錢不過是自己那家網吧,一臺機器幾個小時的上機費,而且似乎比網吧的錢難掙得多。
但就像是一滴水,從四周圍生機勃勃的社區裡來,從這個涌動的時代中來,最終會變成什麼樣?
會匯成張晨口中所說的江川湖海,滾滾波瀾嗎?
有了第一單生意,後續也就陸陸續續開張,開始有人來問的,“老闆兒,你這個能郵包裹嗎?”
“能郵能郵,按照重量和體積計費!”
“也是次日達嗎?”
“省內和直轄市次日達,省外西南地區三日達!”
“嬢嬢,要寄件就儘量在這來寄,這是目前我們盛豐的總部,發車頻次,接件都要多一些!”
“噢噢,那你們還要擴大嗎?能寄到中海嗎?我有親戚在那邊,想給他們帶點土特產,有的路上熱了久了要過期,所以要快一點到。”
“要的要的,等網點先運營起來,往後我們再往外擴,到時候就能寄了,現在省內最快!”
“行吧!”
其實像是那種太婆來詳細打聽寄件情況的並不多,因爲其實從門堂到外面的展架宣傳板,趙韜在開業之前就接到了張晨的策劃書,具體詳細到門頭的擺放,放鞭炮,門口的寄件信息,還有簡明吸引眼球的簡介。
主要是一目瞭然,突出“次日達”,體現和郵政系統的差異化和先進性。
而且宣傳板採取的是一問一答的模式,就跟“號外號外,江南皮革廠黃鶴和小姨子私奔了……”路子一樣,“你所看到的是全蓉城第一家民營次日達快遞公司!我們的口號是‘說次日達就次日達,包裹坐火箭,誤差不過夜!’”
然後宣傳板往下,是用藝術體誇張突出主體的方式。
“颳風下雨送不送?——披星戴月闖,使命肩上扛!”
“民營服務靠不靠譜?——親手遞承諾,件件有溫度!”
最後點題,給人深刻印象。
“我們的宗旨是——快如閃電,穩如泰山,手手相傳,不負重託!”
這一套有很強的市井吆喝節奏,朗朗上口。 幾乎所有人被吸引過來,就看這宣傳板就樂了,再看如何寄件這些細則,記憶點一波接一波,迅速就搞懂了這是個什麼東西。
民營快遞公司。
還是榕城第一家嘞!
可以迅速的傳達包裹和信件,人家有自己的車隊,直接發車送貨!要一對一的親手遞送到收件人手裡。
嘗試過郵政和物流的信件以及包裹寄送方式,幾乎所有人都有痛點,郵政的信件基本就丟在一個統一收件點,就是靠個人自覺翻找,也有偷信偷窺別人隱私的事情。而掛號信有單位的還好,沒單位的個人住址很多地方超過二樓都不送,問就是投遞失敗,自己去郵局簽字接收。更別提包裹這種東西,是根本不可能親手送達的,不是郵局,就是投遞點取送,而且耗時極長。
這一下子,就讓人對快遞是什麼,和普通郵政速遞有什麼區別,立即有了清晰的概念。
晚上的時候盤點,看着送貨車飛馳遠去,趙韜深吸一口氣,拿起直板手機,打了個電話。
那邊接通,趙韜道:“下課了?”
“剛下,你是算着時間打過來的吧。”張晨拿着電話,說道,“今天開業怎麼樣,戰況如何?”
“你猜多少件?”
“一百?”張晨試探着問了一下。民營快遞在榕城畢竟還是個新事物,接受也需要時間。而且之前的調研,很多快遞公司一開始業務量也是極少的。不存在一來就爆滿的情況,都需要一個接受度,口碑,畢竟寄送物件包裹,很多人還有信任問題。
“308件。”趙韜輕輕吐出一個數目。
張晨愣了一下,對電話裡笑道:“不賴啊!”
趙韜道:“應該還是你的功勞,鞭炮一放,圍來的人就很多,而到店門口的人,基本都被你那塊奇特的展板吸引住了,很快就瞭解了業務範圍,各種情況,減輕了我們很多解釋的工作量,以至於達成交易的情況也就更容易了。”
趙韜也是做生意上來的,他在這方面其實有敏銳的嗅覺,從王博文的節目自張晨火了過後,趙韜就在觀察張晨,更讓他對張晨刮目相看的是熊老大那晚離奇的電擊身亡。
雖然他事後詳細詢問了王爍偉整個過程,幾兄弟內部的商討中,卜睿傑和洪耀一致認爲這就是一個巧合,純屬王爍偉和張晨兩人命大。
但趙韜卻始終覺得,這個看上去是巧合的事件,卻沒有那麼簡單,儘管從邏輯上,一切都沒有問題,但他說不上來,他向來覺得自己能夠把人看得很透,所以有時候在外面打架,別人都覺得他很能打,很彪悍,但他不總是硬拼的,他總能夠從強敵環伺中看到對方的弱點,看到局勢的破局之處,再加上他的膽色,所以能夠屢屢置之死地而後生。
而他自認爲毒辣的眼光,看張晨的時候,卻發現沒辦法把這個高中生給看穿,他也不清楚那到底是什麼感覺,就是覺得張晨身上籠罩着很隱秘神秘的氣質,每每張晨看他的眼神,那不像是在看一個大哥,更像是看一個認識很多年的熟人。能夠把趙韜拉到無法以高一輩的姿態跟他說話,反倒更願意和他平輩相論。
所以張晨給他出意見的時候,他立即就聽了,跟着就火速執行,直至此刻,快遞站開了起來,榕城第一家民營快遞。
這個標頭,讓趙韜有一種置身歷史中的錯覺。
之所以說是錯覺,是他很清楚,自己幾斤幾兩,也配在這種歷史中留下名字?
他此前一直都在努力擺脫他趙韜是個社會大哥的帽子。
趙韜的快遞第一天業務量出乎意料,比預期好很多,張晨想了一下倒也覺得合理,一方面開店的地方本來周圍就是有很多商業寫字樓,雖然是在老小區外面的店鋪,但也是繁華地帶,再加上他的幫忙宣傳,有些東西本身就能夠出圈,別的不說,借鑑後世的一些洗腦文案手段,這些本來就能讓看熱鬧的人走不動路,而後把信息口口相傳的迅速宣傳出去。
能讓人短時間看懂這是個什麼玩意兒,而後還能解釋給第二個人聽。這在眼下的榕城,就已經是非常高明的手段了。
換句話說,在整個這個階段的國內營銷,也是絕對顛撲不破的真理。
要說此前的QQ,張晨只是適逢其會,委實是有些爛俗,是看過了後世那些重生小說都會寫的橋段,張晨也不過是借力打力,先佔個坑位。這壓根算不上什麼本事。
但是引導趙韜,扭轉趙韜,直至趙韜拉起了一幫兄弟夥,上了快遞這條賽道,張晨有一種自己正在創造歷史的感覺,這纔是成就感啊。
不過他後續還有招,“你先做着,等過段時間,陳旭冉把你找去拉個座談會,有夢你就說,到時候在廣爲宣傳介紹一下,就有的你忙得了。所以現在,先把網絡鋪開來,儘量鋪大一點,擴張業務啊。”
陳旭冉那裡還有如今榕城最強大的宣傳機器,張晨當然要利用起來,這可是他在榕城攪風攪雨的基礎。
在目前網絡還趕不上電視媒體的年代,自然要好好利用電視媒體最後的輝煌。
趙韜現在是真的對張晨的這些策劃非常服氣,他在武力上從來沒對誰服氣過,頭腦上也其實很自傲。也自忖在生意頭腦上面也很凌厲,但確確實實見證了張晨這樣的鬼才是怎麼在背後出謀劃策的。
只是他也沒辦法把誇獎的話說出口來,這個一輩子沒低過頭的硬石頭,對着電話說了一聲:“謝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