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不服?反目?

張作霖收到各將發來的軍報後大喜,他已經真正成爲了東北王,同時召各將來奉天開會。

兩天後各將齊到奉天,張作霖馬上在北大營召開會議。

各將進入會議室後,互相問候,張作霖身穿上將軍裝在幾個衛兵簇擁下走了進來,高興地笑着說道:“他媽了個巴子的,這東北終於成了咱老哥幾個的了,都傻站着幹啥,坐吧。”

說罷自己坐下,其餘人一一坐下。

張作霖繼續道:“如今我已決定接受中央任命,同時北京老段發電任命我爲東北巡閱使兼東北邊防軍總司令,奉天省長,劉陽任咱們奉軍參謀總長同時晉升爲陸軍中將。”

劉陽站了起來激動地說:“多謝總司令厚恩,陽定不負厚望。”

張作霖笑着說:“好好好,來,劉總長宣讀你們哥幾個的官吧。”說罷將文件遞給劉陽。

劉陽接過後,喝了口水潤了潤嗓子,然後打開文件嚴肅地念道:“民國元年七月四日,茲任命張作相爲奉天督辦兼第十師師長,升陸軍中將,任命湯玉麟爲第十一師師長,駐守吉林,加授陸軍中將銜,任命張景惠爲吉林省長,任命李景林爲第十二師師長,駐守黑龍江,升陸軍少將,任命吳俊升爲黑龍江省長,任命馬占山爲奉天第一混成旅旅長,駐守山海關,升陸軍上校加授少將銜――中華民國大總統黎元洪。”

唸完後,湯玉麟聽後有點生氣了,他站了起來嚴肅地說:“如果沒事,我先走了。”說罷,拿起軍帽氣沖沖地走了出去。

張作相原本要攔住他,但被張作霖阻止了,他淡淡地說:“他是嫌自己沒升至中將,加授的看不上了,讓他去吧等氣消了就好了。”

張作相建議道:“要不我去任十一師師長,讓他當奉天督辦兼十師師長。”

張作霖聽後說:“這任命是中央的任命,這事你也不要管了,你幹好你自己的事就成了。”

“是。”

張作霖點了點頭,喝了口水後繼續說:“今天,咱老張也不他孃的瞎扯那些話,都是自己人就直說了,這次咱們一統了東北,所以我決定要建立一支強大的奉軍。這劉總長已經想了一個方案,讓他給你們來講一下。”

說罷,劉陽拿起另一個文件念道:“奉軍整軍計:重明軍紀,裁掉士兵與軍官。定前清新軍《斬律十條》爲我奉軍軍紀,裁掉吸食鴉片、老弱病殘的士兵,裁撤舊式軍官,不懂新戰術之軍官,培養新式軍官,興建東北講武堂,建立東北兵工廠統一軍隊裝備口徑。”

張景惠聽後問道:“不知劉總長這個裁撤軍官,是怎麼個裁撤法?”

劉陽答道:“將那些貪生怕死,不善新式陸軍作戰不識字的包括上校銜以下軍官一一裁掉轉入地方守備部隊,換成新式軍官。”

衆人聽後都點了點頭,其實心裡已經罵開了:“好你個劉陽,你這樣做不是砸我們飯碗嗎?我們都是土匪出身,如今打殺至此,部下最差也是個少校了,可他們有的只會打仗殺人有的大字不識幾個,這不擺明了要打擊東北陸軍大佬嗎?”

而張作霖則十分支持,他點了點頭說道:“好,就這樣吧,先從第十師弄,第十師弄好了,劉陽率一個團去弄第十一師,然後奉軍第一混成旅,最後十二師也重建的差不多了,你再整十二師。”

“是”劉陽答道。

之後張作霖又定了要改革內政,改革財政,並任命前清仕人王永江爲財政總長總管東北財政。

在奉天湯公館,湯玉麟坐在沙發上大聲罵道:“他媽的,他張作相憑什麼當奉天督辦兼十一師師長,我湯二虎爲他張雨亭南征北戰多少年了,最後居然才當了個他媽的師長,還加授什麼中將。”說罷將杯子狠狠地扔在地上摔碎了並且連軍裝也脫了下來。”

他坐下想了想最後說:“張雨亭不仁,那就別怪我湯二虎不義了。”

說罷,他猛地站了起來,大聲說:“副官。”

“到”。一個少校軍官走了進來答道。

湯玉麟說:“讓十一師幾個旅長,炮兵團長,騎兵營長來一趟湯公館,快去。”

“是”。說罷,走了出去。

湯玉麟站了起來,又重新穿了軍裝並整了整,然後站在地圖前看着。

一會兒,幾個身穿校官大衣的軍官走了進來。看到湯玉麟後馬上行軍禮,齊說:“師帥。”

湯玉麟馬上轉身點了點頭笑着說:“來了,都坐吧。”

說罷,自己拉過一個椅子坐下,衆軍官全部坐下。

湯玉麟笑着說:“各位都是我的老部下,我也不說啥客套話。如今這雨帥賞罰不分明,我決定率十一師衆將士兵諫其下野,重新找一個真正能統領東北軍政的人。如何?”

這幾個軍官聽後互相交頭接耳地討論了一下,一個看起來比較老成的一個上校說:“師帥,職部”已經追隨師帥征戰東北多年,師帥往東,職部們不敢往西,當然願意跟着師帥一起兵諫雨帥。”

湯玉麟聽後繼續問:“好,我最後再問一邊,誰不想幹可以退出,如果今天不退出以後誰敢臨陣倒戈就別怪我湯二虎到時候心狠手辣了,好,你們幾個回去準備吧。”

“是”。幾個軍官齊答。

說罷幾個人走了出去。

第三十三章 復重慶第七十六章 要打仗了第四十三章 吉林歸奉第七十七章 熱河歸奉第六十八章 視查西北製造局第五十章 桂軍內亂第二十一章 各方拉攏第四十八章 不服?反目?第七十七章 熱河歸奉第四十章 共和黨第五十四章 昆明激戰(四)第七十六章 要打仗了第二十二章 大敗第九章 逼宮 驚變第五十七章 滇北戰事第三十一章 馬戰第三十二章 何豐林的決定第七十三章 大婚第六十三章 各方態度第四十八章 不服?反目?第四十一章 西北財政第五十八章 平樂第四十八章 不服?反目?第二十八章 張作霖第五十一章 昆明激戰(一)第七十九章 閻錫山的選擇第七十五章 北伐受損(二)第二十一章 各方拉攏第十三章 兵敗歸川第十五章 南北第一次談判第十四章 西北軍政府第一章 誅殺趙爾豐第七十八章 蔡鍔復出第八章 德使魏司第六十章 黎段之爭第五十三章 昆明激戰(三)第四十四章 西南自治第四十四章 西南自治第七十五章 北伐受損(二)第十章 宮廷激戰第七十二章 福建亂第七十六章 要打仗了第四十六章 滇軍回昆第八十一章 北伐危第四十五章 貴州戰事第四章 對策第五十八章 平樂第四十一章 西北財政第八十一章 北伐危第八章 德使魏司第五章 初戰第三十四章 廣西來人第四十一章 西北財政第七十一章 黎元洪辭職了第四十五章 貴州戰事第二十八章 張作霖第二十四章 貴州不安第五十三章 昆明激戰(三)第七十五章 北伐受損(二)第四十九章 先賞第三十章 殺段芝貴第七十一章 黎元洪辭職了第二十二章 大敗第三章 出征第四十六章 滇軍回昆第四十五章 貴州戰事第一章 誅殺趙爾豐第七十二章 福建亂第二十七章 龍雲的打算第七十九章 閻錫山的選擇第八十章 入陝第三十四章 廣西來人第三十五章 楊增新的兵變第八十章 入陝第十三章 兵敗歸川第七十二章 福建亂第三十七章 平羅兵亂第六十五章 奉蒙初戰第三十章 殺段芝貴第五十四章 昆明激戰(四)第三十章 殺段芝貴第五十四章 昆明激戰(四)第四章 對策第七十九章 閻錫山的選擇第七十章 各方行動第三十四章 廣西來人第十五章 南北第一次談判第六十二章 張勳入京第三十七章 平羅兵亂第四十章 共和黨第五十七章 滇北戰事第八十章 入陝第十九章 重慶反了第七十八章 蔡鍔復出第十九章 重慶反了第二十六章 寧夏戰事第七十四章 北伐受損(一)第五十五章 密謀第二十八章 張作霖
第三十三章 復重慶第七十六章 要打仗了第四十三章 吉林歸奉第七十七章 熱河歸奉第六十八章 視查西北製造局第五十章 桂軍內亂第二十一章 各方拉攏第四十八章 不服?反目?第七十七章 熱河歸奉第四十章 共和黨第五十四章 昆明激戰(四)第七十六章 要打仗了第二十二章 大敗第九章 逼宮 驚變第五十七章 滇北戰事第三十一章 馬戰第三十二章 何豐林的決定第七十三章 大婚第六十三章 各方態度第四十八章 不服?反目?第四十一章 西北財政第五十八章 平樂第四十八章 不服?反目?第二十八章 張作霖第五十一章 昆明激戰(一)第七十九章 閻錫山的選擇第七十五章 北伐受損(二)第二十一章 各方拉攏第十三章 兵敗歸川第十五章 南北第一次談判第十四章 西北軍政府第一章 誅殺趙爾豐第七十八章 蔡鍔復出第八章 德使魏司第六十章 黎段之爭第五十三章 昆明激戰(三)第四十四章 西南自治第四十四章 西南自治第七十五章 北伐受損(二)第十章 宮廷激戰第七十二章 福建亂第七十六章 要打仗了第四十六章 滇軍回昆第八十一章 北伐危第四十五章 貴州戰事第四章 對策第五十八章 平樂第四十一章 西北財政第八十一章 北伐危第八章 德使魏司第五章 初戰第三十四章 廣西來人第四十一章 西北財政第七十一章 黎元洪辭職了第四十五章 貴州戰事第二十八章 張作霖第二十四章 貴州不安第五十三章 昆明激戰(三)第七十五章 北伐受損(二)第四十九章 先賞第三十章 殺段芝貴第七十一章 黎元洪辭職了第二十二章 大敗第三章 出征第四十六章 滇軍回昆第四十五章 貴州戰事第一章 誅殺趙爾豐第七十二章 福建亂第二十七章 龍雲的打算第七十九章 閻錫山的選擇第八十章 入陝第三十四章 廣西來人第三十五章 楊增新的兵變第八十章 入陝第十三章 兵敗歸川第七十二章 福建亂第三十七章 平羅兵亂第六十五章 奉蒙初戰第三十章 殺段芝貴第五十四章 昆明激戰(四)第三十章 殺段芝貴第五十四章 昆明激戰(四)第四章 對策第七十九章 閻錫山的選擇第七十章 各方行動第三十四章 廣西來人第十五章 南北第一次談判第六十二章 張勳入京第三十七章 平羅兵亂第四十章 共和黨第五十七章 滇北戰事第八十章 入陝第十九章 重慶反了第七十八章 蔡鍔復出第十九章 重慶反了第二十六章 寧夏戰事第七十四章 北伐受損(一)第五十五章 密謀第二十八章 張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