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初戰

陸洪濤回營後,馬上率了兩個步標,輜重營,三千省軍出發了。馬安良命馬廷勷率本部人馬:步軍1000人,馬軍3000人,共4000人留守在那兒,以備不測。自己率兵也出發了。

陸洪濤率兵馬上攻打了幾個小鎮,然後兵指青木川。而彭光烈早已得知,便定下戰策:炮兵建立陣地,並派兩標迂迴進攻,合圍清軍。

陸洪濤先派所有省軍3000衝鋒,彭光烈從望遠鏡中看到後,下令:炮兵不要開炮,35協所有士兵齊朝清軍開槍。

所有身穿土黃色軍裝的川軍士兵,手拿漢陽造步槍齊開槍,一陣子彈飛過,一批清軍齊被放倒。但這些士兵沒有怕,繼續衝鋒,川軍子彈快速飛向清軍,清軍也向川軍開槍,川軍士兵也不斷倒下,兩邊不斷有人倒下,倒下後就是永遠。

彭光烈從望遠鏡中看到這支清軍越來越近,他馬上下令:“發起人海衝鋒,一個標全衝上去與清軍拼刺刀。”那個標的標統手拿江南造軍刀帶頭衝了上去,接着所有人衝了上去。

陸洪濤也從望遠鏡中看到這一場景,他對幾個軍官說:“川軍瘋了嗎?媽的,,讓一個步標也衝上去與他們拼刺刀。”

一個軍官反對道:“大人,再派上去一個標,咱們傷亡可能有點大吧”。

陸洪濤聽後轉頭緊盯着那個軍官道:“你等着川軍殺過來砍咱們的頭,就不派了。”

那人聽後無話可說,清軍一個標也衝了上去。兩邊不斷有人被對方的刺刀刺倒,永遠起不來了。

僅開戰40分鐘,川軍傷亡半個標,清軍省軍死了2000,還有1000人不見了(大概跑了),陝甘一鎮死了一個標(因爲甘肅混成協只有一個標爲新軍,其餘全爲舊軍,不堪一擊)。川軍擊潰清軍後,那支殘標繼續衝鋒追擊。

陸洪濤看後急了,馬上率兵撤軍。其部撤到二鎮伏擊地點,但沒發現一個西軍士兵。陸洪濤正納悶呢。

這時,一陣槍響。陸洪濤的兩千多人被川軍兩標四千多人包圍。陸洪濤看後才恍然大悟,道:“完了,馬回回把我騙了。”

而清軍竟出乎意料地全衝向川軍,川軍兩標開槍擊斃了數百名清兵,清兵也打死了不少川軍,兩軍之間的距離又不斷靠近,最後又變成了白刃戰。

只見一個肩章與領章上顯示爲紅領章紅底一槓一星的步兵下士,提軍刀朝一個清兵砍去,砍死後又轉身朝另一個清兵砍去,剛砍死那人,又衝過來五名清兵用刺刀朝那個下士齊戳過去,那個下士身中五刀後,大喊着並用軍刀快速將那五人的頭全砍了下來,那五人的頭齊飛了。然後又將那五把刺刀拔出,朝後一退,便倒了下去。

陸洪濤決定從正面突圍出去,而那一個殘標也衝了過來,並朝清軍開槍,清軍一一倒下。但人家又不是傻子,也開槍反擊。子彈來回穿梭,這就意味着有人要死。之後,清軍實在沒撐住便被川軍擊潰。陸洪濤與幾個軍官還有50個士兵退到一座舊宅中。

陸洪濤也這幾個軍官一副狼狽不堪的樣子。一個軍官對陸洪濤說:“統制,就這麼完了,七千多弟兄和川軍打了一仗就全打沒了。這尹昌衡幹了什麼讓川軍變的這麼強。”陸洪濤罵道:“媽的,是馬回回把咱們耍了,咱們如今只有兩條路:一:自殺二:投降。”

其中三個軍官異口同聲地說:“我們投降”。陸洪濤問另外四人:“四位何意?”其中一個從軍裝上看爲正參領的軍官道:“我們自殺”。陸洪濤點了點頭,說:“各位來世再見。”並行了軍禮。那四人也回了軍禮後拔刀自殺。

陸洪濤對那三人說:“將那50人召集在一起,凡是投降的,留,拼死者,殺,解甲歸田者,送。”“是”三人齊答。

這時,一陣槍響,四人趕快走了出去,剛開門便發現地上躺着一個身穿青灰色新軍軍裝的士兵屍體。陸洪濤馬上拉住一個士兵問:“怎麼了?”那個士兵慌張的說:“川,川軍來了。”陸洪濤聽後放開了那個士兵。並大聲喊道:“弟兄們,不要打了,降吧。”清兵聽後全部不再開槍並慢慢放下了槍。

隨後陸洪濤舉起白旗走了出去。這時,一個從肩章與領章上看爲紅領章紅色底三槓兩星的步兵中校標統衝了過去,看着陸洪濤笑着說:“好,抓一大的,協都統(少將),帶走。”說完,帶這三十人回到彭光烈的指揮部。

而另一邊,劉存厚率部幾乎一路無阻,連奪數縣,只死了五十多人,就到了階州並將階州包圍。

在階州陝甘一鎮大營(今武都舊城山中學),升允看着軍報,臉上麻木不語。

這時,多爾特走了進來道:“老爺,川軍宜兵臨城下,炮標士兵殺了標統,全降川軍了。”

升允聽後大驚問:“三十二門75毫米德造克虜伯後膛炮全沒了?”多爾特點了點頭。升允聽後無奈揮了揮手說:“下去吧”。多爾特退了下去。升允站了起來,戴上頂戴,走了出去。

這時,傳來了一陣炮聲,接着又傳來一陣槍響。升允走出大營門口,走到街上:退下來不斷的傷兵。

升允走到一個傷兵前問:“你是那部的?”那個傷兵答到:“回大人話,小的是陝甘一鎮馬標的。”

升允聽後大驚連問題“如今咱們還有多少人?”

那個傷兵繼續答道:“工程營打光了,守兵還剩一百人,馬標還剩三百人,步標估計也打光了。”升允拍了拍他的肩膀說:“好樣的,去吧”說完,繼續向前走。

劉存厚這時站在城外,看着攻城,他笑了,並說:“陝甘一鎮不過如此。”

而這時,西邊傳來槍聲,一羣身穿青灰色新軍騎兵軍裝的騎兵衝向他們,劉存厚馬上讓士兵調十二挺機槍向騎兵射擊。機槍吐出的火舌,使騎兵成了靶子,僅一會兒騎兵便死傷慘重,戰馬亂跑。

而東面又衝過來一支步兵。劉存厚看後馬上下令:“炮口調向東面朝清軍開炮。”一陣炮響,步兵也被炸飛了許多。但劉存厚怕被清軍合圍出於大局考慮便下令撤軍。

隨後川軍全撤出戰場,川軍戰死士兵八百人,傷三百人。升允聽炮聲,槍聲停了。便馬上快步跑向城牆。

而這時,那支軍隊進了城,從軍裝與軍旗上看,是西軍。再看將領是馬廷勷。

只見他身穿青灰色新軍正參領軍裝,腳穿長筒軍官馬靴,右掛江南造軍刀,左佩科爾特手槍。騎河曲馬進入城內。

升允也慢慢恢復了狀態,並走到西軍入城的地方,馬廷勷看到升允後,馬上勒住馬繮,跳下戰馬,並快步走向升允,半跪着抱拳道:“見過大帥”。升允聽後點了點頭嚴肅的問:“馬安良呢?”

馬廷勷聽後答道:“家父與陸統制一起入川,臨走時命我駐守琵笆鎮以防不測。”

升允聽後繼續問道:“你還有多少人?”馬廷勷答道:“剛纔激戰,騎兵戰死一千人,步兵戰死三百人,如今剩下兩千七百人。”

升允聽後點了點頭連忙繼續說道:“好,那你部就改編爲陝甘混成協,你任協統,領協都統銜,授參將,正三品,兼任階州鎮守使。”

“多謝大帥提拔”。馬廷勷抱拳謝恩道。

第二十六章 寧夏戰事第四十四章 西南自治第四章 對策第四十二章 通化激戰第五十八章 平樂第二十八章 張作霖第四十二章 通化激戰第二十六章 寧夏戰事第八章 德使魏司第二十三章 南北統一第六十五章 奉蒙初戰第五十九章 後殺第六十四章 誤會第三十八章 收復寧夏第六十三章 各方態度第二十四章 貴州不安第六十章 黎段之爭第四十六章 滇軍回昆第三十二章 何豐林的決定第五十六章 兄弟悲劇第五十九章 後殺第五十八章 平樂第十章 宮廷激戰第七十九章 閻錫山的選擇第六十一章 掃平黔滇第五十六章 兄弟悲劇第十三章 兵敗歸川第七十二章 福建亂第五十八章 平樂第五十八章 平樂第五十七章 滇北戰事第七十九章 閻錫山的選擇第七十五章 北伐受損(二)第二十七章 龍雲的打算第三十八章 收復寧夏第七十五章 北伐受損(二)第十章 宮廷激戰第九章 逼宮 驚變第五十五章 密謀第五十三章 昆明激戰(三)第七十九章 閻錫山的選擇第二十四章 貴州不安第十一章 清帝退位第十章 宮廷激戰第三十八章 收復寧夏第二十三章 南北統一第六十一章 掃平黔滇第七十九章 閻錫山的選擇第四十四章 西南自治第三十章 殺段芝貴第七十四章 北伐受損(一)第十七章 李嫣第五十章 桂軍內亂第十八章 訂軍械第二十八章 張作霖第一章 誅殺趙爾豐第二十一章 各方拉攏第七十五章 北伐受損(二)第七十五章 北伐受損(二)第六十章 黎段之爭第二十五章 誓師南征第九章 逼宮 驚變第十一章 清帝退位第一章 誅殺趙爾豐第四十一章 西北財政第五十一章 昆明激戰(一)第二章 裁軍第八十一章 北伐危第四十五章 貴州戰事第五十四章 昆明激戰(四)第五十五章 密謀第六十三章 各方態度第二十九章 奪六盤水第五十五章 密謀第七十五章 北伐受損(二)第十二章 衝突第四十九章 先賞第二十章 滇軍入黔第七十三章 大婚第三十九章 滇桂聯軍第六十章 黎段之爭第五十五章 密謀第三章 出征第六十七章 會議第六十七章 會議第四章 對策第五十六章 兄弟悲劇第四十章 共和黨第七十二章 福建亂第五十六章 兄弟悲劇第五十二章 昆明激戰(二)第八章 德使魏司第六十七章 會議第十五章 南北第一次談判第四十三章 吉林歸奉第四十章 共和黨第三章 出征第十三章 兵敗歸川第二十二章 大敗第七十五章 北伐受損(二)
第二十六章 寧夏戰事第四十四章 西南自治第四章 對策第四十二章 通化激戰第五十八章 平樂第二十八章 張作霖第四十二章 通化激戰第二十六章 寧夏戰事第八章 德使魏司第二十三章 南北統一第六十五章 奉蒙初戰第五十九章 後殺第六十四章 誤會第三十八章 收復寧夏第六十三章 各方態度第二十四章 貴州不安第六十章 黎段之爭第四十六章 滇軍回昆第三十二章 何豐林的決定第五十六章 兄弟悲劇第五十九章 後殺第五十八章 平樂第十章 宮廷激戰第七十九章 閻錫山的選擇第六十一章 掃平黔滇第五十六章 兄弟悲劇第十三章 兵敗歸川第七十二章 福建亂第五十八章 平樂第五十八章 平樂第五十七章 滇北戰事第七十九章 閻錫山的選擇第七十五章 北伐受損(二)第二十七章 龍雲的打算第三十八章 收復寧夏第七十五章 北伐受損(二)第十章 宮廷激戰第九章 逼宮 驚變第五十五章 密謀第五十三章 昆明激戰(三)第七十九章 閻錫山的選擇第二十四章 貴州不安第十一章 清帝退位第十章 宮廷激戰第三十八章 收復寧夏第二十三章 南北統一第六十一章 掃平黔滇第七十九章 閻錫山的選擇第四十四章 西南自治第三十章 殺段芝貴第七十四章 北伐受損(一)第十七章 李嫣第五十章 桂軍內亂第十八章 訂軍械第二十八章 張作霖第一章 誅殺趙爾豐第二十一章 各方拉攏第七十五章 北伐受損(二)第七十五章 北伐受損(二)第六十章 黎段之爭第二十五章 誓師南征第九章 逼宮 驚變第十一章 清帝退位第一章 誅殺趙爾豐第四十一章 西北財政第五十一章 昆明激戰(一)第二章 裁軍第八十一章 北伐危第四十五章 貴州戰事第五十四章 昆明激戰(四)第五十五章 密謀第六十三章 各方態度第二十九章 奪六盤水第五十五章 密謀第七十五章 北伐受損(二)第十二章 衝突第四十九章 先賞第二十章 滇軍入黔第七十三章 大婚第三十九章 滇桂聯軍第六十章 黎段之爭第五十五章 密謀第三章 出征第六十七章 會議第六十七章 會議第四章 對策第五十六章 兄弟悲劇第四十章 共和黨第七十二章 福建亂第五十六章 兄弟悲劇第五十二章 昆明激戰(二)第八章 德使魏司第六十七章 會議第十五章 南北第一次談判第四十三章 吉林歸奉第四十章 共和黨第三章 出征第十三章 兵敗歸川第二十二章 大敗第七十五章 北伐受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