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擊斃是最好的尊重

不過就這一個要求,奠定了中國陸軍強國的基礎----少走了多少彎路,也節省了多少研究經費!對熟知二戰期間各種坦克作戰的優劣的現代人來說,中國這樣一個傳統型陸軍大國特別適合於用數量的衝擊。

歷史上最先進、最牛X的德國“虎”式坦克還不是被漫山遍野的蘇式落後坦克打得摸不着北?想象一下成千輛坦克在呼嘯着向前衝鋒,側翼都是自己的戰友,就知道,根本沒有必要、也沒有時間去“四面開花”。

坦克的作用在於戰略迂迴,滾滾鋼鐵洪流中間,有多少人可以放膽或有機會作單兵的抵抗?何況還有跟進的步兵?

關東州戰場上T-20的優異表現讓張漢卿堅定了坦克發展繼續走自主、“超前”之路的決心,也深刻明白了“知識就是力量”的含義。

雖然人民軍的進攻有摧枯拉朽之勢,日本人的龜縮陣形還是起了作用。

儘管張漢卿充分理解日本軍人的頑強性,但是頑強到什麼程度,還真的是無法想象。現在年輕的一代理解歷史,在許多方面都是受到的是解放後的電影、戲劇、小說等文藝作品的影響。

在那裡面,特別喜歡描述日本軍人怎麼善於肉搏戰,怎麼善於拼刺刀,似乎把日本人寫得越厲害,就越可以突出我軍的英勇善戰。

至於那些把日本兵描繪成非常弱智、非常無能的表演手法和狗血鏡頭,表面上好像是在對日本兵進行醜化,在張漢卿看來,卻是對中國抗戰軍民的侮辱----連這樣“無能”的對手都打了八年,不是對自己無能最大的驗證嗎?

這樣寫,固然藝術感染力會比較強,而以“關東州”戰場上人民軍的體會,日軍的“武士道精神”頑固確實不假,但從軍事鬥爭角度看,這還不真正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日軍非常善於“高效作戰”。

坦克的攻勢畢竟有限,在廣闊的戰場上,在擊潰了日軍主力及打亂了其成建制的指揮系統後,日軍不得不陷入各自爲政的苦戰。

局面對中國軍隊一方是壓倒性的好,甚至連參戰、觀戰、督戰的一堆人民軍高級指揮官和總參謀部的高參們在聽了不間斷的戰場彙報後都不約而同地想到:日本兵不過如此嘛。

可是訓練有素的日本人很快就給人民軍上了一堂生動的課,代價是生命。

從裝備上看,人民軍的火力非常之強大(首批參戰的都是人民軍的精華,裝備那叫一個好啊)。他們的一個加強營,竟然可以裝備6門山炮和野炮,2挺重機槍,每個連裝備2到3門迫擊炮,每個班不僅有輕機槍,還配備了2支自動步槍,也就是我們說常說的“轉盤槍”。

粗略地估計一下,人民軍的一個普通步兵營,在單位時間可以發射的火力,起碼是當時日軍一個步兵營的2倍以上。

但是,如果以其發射同等火力給敵軍所造成的傷亡看,人民軍就遠遠達不到日軍的2倍了,所以說那時的人民軍“作戰能力”強而“作戰效率”不高。

而日軍就不一樣。其實日軍裝備是遠不如人民軍的,比如,他們就幾乎沒有什麼自動步槍,也沒有連屬重機槍,所以日軍的火器發射速度是不高的。

但戰場各級指揮官粗略的估計(當然可能很不準確),如果人民軍每發射出100發子彈可能會殺傷5名敵軍的話,那麼,日軍的100發子彈就可能殺傷10名甚至20名人民軍,也就是說,當時日軍的作戰效率大約是人民軍的一倍以上。

日軍之所以“作戰效率”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士兵個人訓練好,射擊準確。

比如說,日本人愛用的那個擲彈筒,說起來,其實就是一個手榴|彈的簡易發射器,不需要做什麼射擊諸元設定的,但日本兵就是能打得很準,這一點讓你不能不佩服。

往往人民軍用營級的兵力來圍困或打擊日軍連級的小部隊,日軍在被完全殲滅前都能很好地體現其良好的素質;也有剛纔說的,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使其在戰場上表現得十分頑強,可以給對手造成很大的精神壓力。

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原因:人民軍還沒有碰到像這樣頑強的對手。

在國內戰爭期間,對手都是各地的軍閥,從裝備或士氣上看,很少有超過人民軍的,而且人民軍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那就是張漢卿的戰略觀極強,基本上是戰無不克。

成規模的戰鬥戰役,基本上相持一段時間對方就因爲大勢已去而失去鬥志,痛打落水狗只能鼓舞士氣,而不會對軍事素養的培養的更大的促進作用。

德國顧問團對於培養人民軍戰鬥素養方面有很大推動作用,但紙上談兵和真正的火線交戰是完全不同的,很多新兵開始完全被打惜懵了。這樣,當碰到第一代訓練有素的日本兵後,人民軍戰鬥經驗不足的缺點便暴露出來。

日軍作戰極度頑強,不僅作戰規模比較小,而且在其被殲前,火器往往破壞得很厲害,所以每戰繳獲很少。

另外,信奉“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兵上了戰場就像喝了雞血一樣渾不畏死,往往都戰至最後一刻。這樣以來,俘虜日軍要冒着被襲傷的危險。

反正現在國際上還沒有針對戰俘地位的公約,何況傷兵雖然已部分喪失作戰能力,但仍能對人民軍形成致命傷害。人家是要死戰到底的,又何必強求反而會讓自己人傷亡呢?

此外對方的誓死不降也會給己方軍隊一個強烈的認識:一旦單方面地被俘虜,不會有好果子吃,可以在戰鬥中激發原始的血性,反正是個死。

所以,人民軍總部特別下了這樣一道命令:“不用特意抓獲俘虜,以成全日軍的殉死,作爲尊重對手最後意志的體現!”

因此,關東州戰場上日軍的被俘人數極少,戰後統計,全部被俘人員都是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重傷員,這是題外話。

幸虧作戰之初,日軍的重型武器戰場已經被人民軍空軍重點“掃蕩“過了,人民軍減少了許多損失。再加上坦克部隊“神出鬼沒”地一打,日軍大部隊迅速被切割成數十塊。從大局來看,優勢已經在人民軍一邊。

張漢卿之前對人民軍將領們的培訓湊了效:對日軍作戰,就要儘可能地尋機與日軍孤立無援的部隊作戰。一般人都知道對敵人要實行分割圍殲的常識,共×黨與國民黨軍隊作戰中,一般都可以比較輕易地做到這一點,哪怕是對他的主力部隊,也不難做到。

但是對日軍就很難。

前面已說過,日軍不僅單兵作戰能力很強,而且部隊之間的協同配合也很好,不管是步炮配合,還是小範圍的組、班(曹)、小隊的內部配合,都是訓練有素的。

即使主力已被分割的戰場,一旦人民軍與日軍作戰,幾乎每次都可以看到:對方部隊一旦遇襲擊,都能迅速展開,並以最快的動作,形成單兵之間的交叉火力掩護,和步炮之間的相互掩護。

而一旦日軍形成了戰場配合,就基本上沒有了射擊死角,再要穿插分割他,難度就非常大了,有時侯甚至是做不到的。

所以戰後總結,對日軍作戰,須要以極大的突然性對其發起襲擊,進而做快速分割,以避其形成戰場協同。

關東州之戰中日本兵陷入不利於己的局面,主要有幾個原因:一是日軍早期作戰比較順利,從來沒有在東北大陸碰到這樣一支有極強戰鬥力的主力部隊,有點麻痹大意;

二就是因爲人民軍發起襲擊非常突然,戰場穿插又極其迅速;

三是人民軍裝備遠超日軍,所以會很快被分割爲一個個的孤立單元;

當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人民軍人多。正所謂“好虎難架一羣狼”,一旦中國軍隊士氣上來了,人多的優勢便成爲不可小覷的因素了,要不然毛爺爺怎麼會說“人多力量大”呢。

日本人還是很頑強的。在經歷了最初的懵懂、震驚、混亂之後,已經失去與上級聯繫的一批又一批的中下級軍官自動地代替了上官的指令,召集了散在各處的軍兵,迅速地進行了就地節節抵抗,展現了極佳的戰場素質。

日本兵也表現得極爲頑強,他們大無畏的精神不遜於最好的人民軍官兵。

可是對面的人民軍也是血雨腥風中鍛煉出來的優秀軍人,他們也是抱着一死的決心和必勝的信念來的。人多,加上有心,及優勢的裝備,讓全軍上下勢氣大振,所以有史以來日本人碰到了與他們同樣強硬的對手。

日本官兵以命相搏,中國軍人也不惜一死,漸漸地進入了白熱化。

不過人都是一條命,即使一對一的損失,中國的優勢也越來越明顯。包圍圈中的日本官兵雖然頑抗,但友軍的人數越來越少,敵方的火力卻越來越猛烈,陣地也不時傳來失去的消息,讓他們覺得此戰凶多吉少。

不過他們都是日本陸軍的精銳,敗而不亂,不約而同地節節向南退去。

第507章 異樣心思第264章 收編第557章 中流擊水第552章 交涉第204章 抄家第306章 當斷之斷第997章 清酒櫻花和鯉魚第881章 重圍第860章 鋼鐵怪物(中)第815章 敗露第791章 熱絡第826章 真相開始出現第833章 強勢出擊第138章 玩命的小張第454章 蒙古自治前夕第495章 災情如火第21章 初見蔣百里第134章 衛隊旅第535章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第827章 做案與作案第954章 打大了第985章 回馬槍第983章 惜英雄重英雄第70章 少將軍的生意經第288章 座次之爭(下)第325章 間島問題背後第703章 統一第369章 呼倫貝爾頭籌第77章 第一桶金第86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5章 打架第333章 剿匪第747章 授勳第679章 人盡其才第603章 膠濟線易主第636章 意志的較量第171章 差點閃了老腰第72章 打秋風第932章 爭風第335章 糧食告急第121章 學良進學第668章 會晤第814章 金蟬脫殼第920章 諜影重重第263章 許願第184章 皆大歡喜的交易第926章 慰問團第181章 枕頭風第283章 分裂第833章 強勢出擊第260章 助力第983章 惜英雄重英雄第154章 善後第879章 誘餌第383章 庫倫之戰(上)第728章 盛愛頤的邀請第54章 爲中華民族之崛起而奮鬥第15章 前門有感第958章 硬茬第732章 經濟戰線的一場較量第286章 督軍團天津會議第238章 悲第851章 暉春衝突第448章 羽翼豐滿第875章 圍城打援(下)第834章 新婚姻法背後的較量第946章 漢城大捷第314章 自力更生之始第894章 激戰第994章 如此示範第145章 雅聚第663章 蘇聯之行第227章 臨危救助的山西客第490章 蛙跳戰術第99章 打上門第874章 圍城打援(中)第755章 學習敵人的長處是勝利的保障第360章 奉旨賭博第524章 四省聯盟第462章 前瞻第942章 火力第653章 翻臉不認人第696章 一種情第924章 叢林時代第947章 口水仗第917章 只是遞話第840章 磨刀霍霍第486章 東北義勇軍第844章 對比鮮明第176章 血泊上的演講第108章 驅狼吞虎第746章 人民戰爭論第926章 慰問團第546章 祝壽第907章 危急時刻第508章 追逃第476章 分而治之第325章 間島問題背後第414章 談判第572章 金融風暴
第507章 異樣心思第264章 收編第557章 中流擊水第552章 交涉第204章 抄家第306章 當斷之斷第997章 清酒櫻花和鯉魚第881章 重圍第860章 鋼鐵怪物(中)第815章 敗露第791章 熱絡第826章 真相開始出現第833章 強勢出擊第138章 玩命的小張第454章 蒙古自治前夕第495章 災情如火第21章 初見蔣百里第134章 衛隊旅第535章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第827章 做案與作案第954章 打大了第985章 回馬槍第983章 惜英雄重英雄第70章 少將軍的生意經第288章 座次之爭(下)第325章 間島問題背後第703章 統一第369章 呼倫貝爾頭籌第77章 第一桶金第86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5章 打架第333章 剿匪第747章 授勳第679章 人盡其才第603章 膠濟線易主第636章 意志的較量第171章 差點閃了老腰第72章 打秋風第932章 爭風第335章 糧食告急第121章 學良進學第668章 會晤第814章 金蟬脫殼第920章 諜影重重第263章 許願第184章 皆大歡喜的交易第926章 慰問團第181章 枕頭風第283章 分裂第833章 強勢出擊第260章 助力第983章 惜英雄重英雄第154章 善後第879章 誘餌第383章 庫倫之戰(上)第728章 盛愛頤的邀請第54章 爲中華民族之崛起而奮鬥第15章 前門有感第958章 硬茬第732章 經濟戰線的一場較量第286章 督軍團天津會議第238章 悲第851章 暉春衝突第448章 羽翼豐滿第875章 圍城打援(下)第834章 新婚姻法背後的較量第946章 漢城大捷第314章 自力更生之始第894章 激戰第994章 如此示範第145章 雅聚第663章 蘇聯之行第227章 臨危救助的山西客第490章 蛙跳戰術第99章 打上門第874章 圍城打援(中)第755章 學習敵人的長處是勝利的保障第360章 奉旨賭博第524章 四省聯盟第462章 前瞻第942章 火力第653章 翻臉不認人第696章 一種情第924章 叢林時代第947章 口水仗第917章 只是遞話第840章 磨刀霍霍第486章 東北義勇軍第844章 對比鮮明第176章 血泊上的演講第108章 驅狼吞虎第746章 人民戰爭論第926章 慰問團第546章 祝壽第907章 危急時刻第508章 追逃第476章 分而治之第325章 間島問題背後第414章 談判第572章 金融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