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治警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決定讓王永江治警,張作霖也像趙爾巽一樣器重王永江,賦予他警政大權,讓他整頓全省警務。因爲責任很大,所以權力也不小,王永江的頭銜是全省警務處長兼省會警察廳長。(不要奇怪,這時候廳長小於處長)

雖然辛丑年間“警察”這個詞才從日本引入中國,但登上中國政壇的步驟卻是很迅速。不過這個年代的大多數中國人,對“警察”是什麼東西還沒有十分清晰的概念。作爲關外“蠻化”之地的奉天,更不例外。封建統治下的帝國臣民和黎民的百姓,更爲熟悉的,是那些挎着腰刀,拎着鐵鏈,在百姓面前耀武揚威、在洋人面前四肢發軟、整天四處抓人的“捕快”。

當然民國成立後奉天也有了警察,張漢卿在心目中稱之爲舊式警察。當時這些身穿黑色制服的兵油子兵痞子被老百姓稱之爲“黑皮狗”,能夠不擾民就夠了,還想讓他們有所作爲?張漢卿的理想中,是把警察改革作爲自己在奉天政界的起點,也是自己政治理念實踐的開端。

所以,他極力勸說張作霖,以任用新人、採用新裝、實施新的管理辦法來向過去告別。

警察的宗旨是服務民衆,舊的警察,如果不換腦袋就換人,新人則用統一考試的辦法招募;用新制服來與過去區別,讓新警察感受全新的氛圍;把警察的作爲用條例的形式固化,管理起來纔有理有據。他要用這種方法,迅速洗清湯玉麟在警察中的影響。

張漢卿的提議正合王永江的心思。他一個文人,當然不是那些老警察油子的對手,所以必須另起爐竈,張漢卿的辦法就是給了他絕對的權力,讓他幾乎不受掣肘。

張漢卿自打北京出來,便在將軍署裡擔任有名無實的參議。雖然張作霖對他的一些主意基本上是言聽計從,但熟悉歷史掌故的他始終認爲,亂世當有權,來自乃爸的威信遠不如親手帶出來的屬下安全。二十七師正是與二十八師劍拔弩張的時候,而且奉軍元老雲集,要想在此中混出點名堂確實難了點,他只有另闢捷徑。

因爲對王永江的警察改革幾乎是無條件的支持,張漢卿立即博得王永江的尊重,這加固了張漢卿由於“登門求賢”所溢出的好感。也許這種好感並不意味着效忠,但由於張漢卿頂住壓力,屢屢在後來奉天官兵與警察的衝突中站在警察一邊,讓王永江不經意間便打上張漢卿的個人烙印。

王永江深刻感受到了張氏父子對他的尊重和信任。他就任後,改革警政,實行軍警分立,嚴禁軍隊干涉警政,凡有所請,張作霖必有所依。得心應手之下,很快就穩住了因爲警察隊伍大清洗而導致的局面。

張漢卿不干涉他的種種政策,卻要花大力氣設計一套新的警察制服。對此,王永江只當他獵奇,況且是非原則性的東西,也就抱以且看且行的態度。不料當少帥親自捉刀設計的新制服,一下子就把他的感情激發出來。

這是一種採用淺藍色制式襯衣,扎系深藍色領帶的制服。這種帶領帶的警察制服立即把國人甚至於世界對於奉天新警察的觀感上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這種美奐美崙的服裝,戴着歐美紳士纔有的領帶,立刻把人的精、氣、神帶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境界。甚至於有外國人在報上稱讚爲“武裝的紳士”,這一服飾從此影響到世界的制服潮流。張漢卿甚至聲稱,這種制式襯衣種類爲三種,即淺藍色長袖制式襯衣、淺藍色短袖制式襯衣和淺藍色內穿襯衣…

不用奇怪年輕的少帥爲什麼能夠在服裝業領先潮流,因爲這本來就是後世經過千錘百煉演化而來的制式服裝,張漢卿已經看了很多年,根深蒂固…張作霖還以爲這是他在京中眼界大開所致…至於東北爲什麼可以獨樹一幟搞這種“新奇”的服裝,實在是袁世凱這時候根本管不來這等小事。

好的服裝要有對得起服裝的人員,張漢卿也是決定讓警察這份職業開始就成爲國家的公務員的榜樣。因此對於警員的選拔是非常重視的:學歷至少是小學及以上,無紋身,無不良嗜好,身家清白,政治上過硬:“必須性情溫和、樸實,舉止端方,做事嚴正,保衛民衆,不得索謝”。

一句話,張漢卿要把這些新式警察打造成城市名片,成爲未來奉系與其它軍閥差異化的形象大使。而原有的警察,則在經過遴選後區別使用:合格者留任,可改造者回爐訓練待察,不勝任者清出隊伍。

一個月緊張的工作之後,一支3000人的警察隊伍新鮮出爐。當着他們的面,張作霖親手把委任狀頒發給王永江。在簡單的訓練之後,王永江帶着這支隊伍,開進了奉天城。

古老的奉天城頓添一道別樣風景:3000名年輕士兵身穿新式制服,除承擔起軍事戒備的任務,同時間亦負責全省巡警、消防、戶籍、營繕、衛生等公共事務。由於有專門的警察維持社會秩序,奉天市的社會治安一掃過去的混亂局面。據當時的報紙記載,曾經經歷過六月間不見竊盜者之事。

這支警隊設有拘留所、備差所和軍樂隊等等一套完備機構,“爲服務與管理羣衆而設,以防患未然、排解糾紛而作”。王永江的確也很能幹,在一個沒有現代警察制度的國度裡,從無到有,制度、規則、訓練,把個警務建設搞得井井有條。

不但他能幹,他還帶出很多城市治理的能手,像宋文鬱、黃顯聲等後來都是傑出的代表,警察處後來也衍生出更多的職責單位:城管、城建、衛生、環境、保衛…

在權力與輿論的推動下,由王永江一手建立的現代警察制度,就在奉天省內各個地方逐步推廣,並顯現出了驚人的生命力。曾有英國在華記者報道稱,奉天省城的大街上,警察居然幫一個推糞車的老鄉將翻倒的車擡起來。他驚歎道:“在過去,你能想象這種事嗎?”

軍警改革的成功,使張作霖越發相信張漢卿的改革思路,在其後的密探隊改編和對舊警察力量的反撲中,堅定地支持了王永江。

第397章 北上艦隊第657章 人民黨|領導中國第699章 大義所在第278章 泥巴里的陽春白雪第477章 長遠佈局第356章 張漢卿的煩惱第662章 溫水煮青蛙(下)第111章 翻臉第796章 美人揪心第805章 川島芳子第217章 下不爲例第130章 論持久戰第964章 鎩羽而歸第235章 軍訓總監第321章 那一方國土第1011章 朝鮮戰爭的尾聲第888章 炮火連天第100章 殺手之王的槍下第289章 緣份第35章 打架第891章 東方絞肉機第144章 牽線第19章 商機第556章 少帥用人第751章 空、潛、快第104章 說客第968章 又見艦載機第271章 中日關於一戰的較量(上)第553章 大打出手第579章 外交家第245章 收編第62章 老司機第676章 不要武鬥第969章 肉彈攻勢第128章 算盤第18章 吾爲四萬萬人爭人格第596章 意外之喜(上)第433章 與吝嗇鬼打交道第483章 臨門一腳陷進去了第402章 同病相憐第544章 挖馮玉祥的牆角第327章 陰謀與陽謀第389章 西北望第726章 英國人要掀起金融戰第10章 奉天講武堂第234章 求賢若渴第979章 破局與破家第772章 當秀才遇上兵第965章 刀尖舞蹈第430章 驚豔第621章 直奉大戰(上)第300章 親情第941章 奪情第734章 那神來的一槍第394章 長纓在手第765章 貴圈很亂第651章 徐樹錚的宿命第288章 座次之爭(下)第350章 暗渡陳倉第81章 打茶圍第578章 去他媽的風度第790章 那層紗第611章 孫文北上(下)第586章 詩壇先鋒第71章 錢袋子第633章 主意打到了紫禁城第139章 軍營女人第507章 異樣心思第634章 訛詐第142章 龍鳳緣第348章 東北新政第317章 乘你病,要你命第97章 被盯上了第734章 那神來的一槍第845章 一張白紙好作畫第993章 男人女人的心思第85章 溫柔鄉第862章 擊斃是最好的尊重第311章 前後夾擊第516章 長治久安的政策第832章 政工制度第271章 中日關於一戰的較量(上)第30章 聽戲第248章 摻沙子第20章 高低第244章 染指江省第392章 求和第606章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第122章 網羅第174章 風骨第925章 臺前幕後第411章 請立即退兵第463章 國防科工委的成就第898章 不見刺刀紅第39章 變生卜測第92章 後院起火第899章 拼刺刀我也不怕你第130章 論持久戰
第397章 北上艦隊第657章 人民黨|領導中國第699章 大義所在第278章 泥巴里的陽春白雪第477章 長遠佈局第356章 張漢卿的煩惱第662章 溫水煮青蛙(下)第111章 翻臉第796章 美人揪心第805章 川島芳子第217章 下不爲例第130章 論持久戰第964章 鎩羽而歸第235章 軍訓總監第321章 那一方國土第1011章 朝鮮戰爭的尾聲第888章 炮火連天第100章 殺手之王的槍下第289章 緣份第35章 打架第891章 東方絞肉機第144章 牽線第19章 商機第556章 少帥用人第751章 空、潛、快第104章 說客第968章 又見艦載機第271章 中日關於一戰的較量(上)第553章 大打出手第579章 外交家第245章 收編第62章 老司機第676章 不要武鬥第969章 肉彈攻勢第128章 算盤第18章 吾爲四萬萬人爭人格第596章 意外之喜(上)第433章 與吝嗇鬼打交道第483章 臨門一腳陷進去了第402章 同病相憐第544章 挖馮玉祥的牆角第327章 陰謀與陽謀第389章 西北望第726章 英國人要掀起金融戰第10章 奉天講武堂第234章 求賢若渴第979章 破局與破家第772章 當秀才遇上兵第965章 刀尖舞蹈第430章 驚豔第621章 直奉大戰(上)第300章 親情第941章 奪情第734章 那神來的一槍第394章 長纓在手第765章 貴圈很亂第651章 徐樹錚的宿命第288章 座次之爭(下)第350章 暗渡陳倉第81章 打茶圍第578章 去他媽的風度第790章 那層紗第611章 孫文北上(下)第586章 詩壇先鋒第71章 錢袋子第633章 主意打到了紫禁城第139章 軍營女人第507章 異樣心思第634章 訛詐第142章 龍鳳緣第348章 東北新政第317章 乘你病,要你命第97章 被盯上了第734章 那神來的一槍第845章 一張白紙好作畫第993章 男人女人的心思第85章 溫柔鄉第862章 擊斃是最好的尊重第311章 前後夾擊第516章 長治久安的政策第832章 政工制度第271章 中日關於一戰的較量(上)第30章 聽戲第248章 摻沙子第20章 高低第244章 染指江省第392章 求和第606章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第122章 網羅第174章 風骨第925章 臺前幕後第411章 請立即退兵第463章 國防科工委的成就第898章 不見刺刀紅第39章 變生卜測第92章 後院起火第899章 拼刺刀我也不怕你第130章 論持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