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逼宮

黎元洪此際心內苦澀。段祺瑞倒臺,作爲北洋系的殘留人物,他的處境非常尷尬:

一方面,京城最大的實力派直、奉兩系都逼迫他離職另立傀儡。自民國首任大總統袁世凱棄世以來,他臨危上馬,卻又草草下臺。待直系總統馮國璋、皖系總統徐世昌先後打馬燈轉過,再一次輪到他上馬,也是民國一大奇事。

這次諸方面勢力齊聚北京共襄所謂“國事”,擺明了要在明面上免了他的總統位置,還要冠以法統的名義,但他卻無能爲力。

直系是要迫自己下臺的,擁曹派中積極分子由馮玉祥打第一陣,指使陸軍軍官天天包圍總統府、包圍國務院索討軍餉。

他已漸漸受不了軍隊逼宮。在前一天,他已向國會遞交了辭職請求,但直系控制下的國會以事出非常爲由,延後表決。實際上是因爲孫逸仙北上事出突然,直系人馬尚未做好準備。

本來他的上臺就是一個大陰謀,或者說是陽謀。作爲所謂“法統重光”的核心人物,黎元洪是袁世凱死後合法的總統,是袁世凱根據《中華民國國會組織法》組建的第一屆國會選舉出來的合法總統,只是因爲在張勳復辟時被逼解散,而段祺瑞上臺後拒絕恢復,纔有“護法運動”。

中國人講究個“正統”。趕走徐世昌、迎回黎元洪,以恢復中斷的民國法統並實現“法統重光”,黎元洪這個“承上啓下”的人物必不可少。

本來按照吳佩孚的規劃,自然等到9月份的總統任期結束,然後通過國會選舉,合法地把曹錕“選”上去。

他算準了奉系雖大,但在北京國會議員羣中還沒有影響力。只要曹錕合法了,再有相當實力的直系作後盾,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氣魄未始不能與奉系相抗衡。

只是黎元洪不甘心任人擺弄,今年開始他力挺張紹增組閣,企圖府院聯手“先統一再大選”,並讓保黎派的國會議員放風稱“按法律規定,總統任期要延長到1925年才結束…”風向不對,讓曹錕急心,準備提前讓他下臺,這才搞出了不太光彩的事來。

在請求顧維鈞組閣被拒後,另一屬意的顏慶惠也看清形勢,委婉拒絕,以至於幾天來陷入無政|府狀態。北京軍警代表在旃檀寺陸軍檢閱使署舉行會議,“激憤”地說:“總統有權養活議員、政客,而我們拼命、流血、衛國、衛民的軍人反而幾個月領不到薪水,害得我們窮得連飯都沒法吃,只好找他算賬!”

明眼人都知道,陸軍使署馮玉祥是曹錕的鐵桿,他手下官兵的“民意”,能有多少是真的?而張漢卿爲了達到“錦上添花”的效果,是真的下令斷了直系官兵的薪水----陸軍總長孫烈臣、財政總長潘復都是人民黨的政治局委員呢。

這一撥人聯合了北京駐軍第9、第11、第13師和步兵統領、毅軍、警察廳的代表們共500多人身穿制服,腰佩軍刀到公府要求總統發欠薪。

8日,一千多流民組成“公民團”集會要求黎元洪辭職。

9日,北京警察宣佈罷崗,陸軍檢閱使馮玉祥、京畿衛戍司令王懷慶聯名分函國會和外交團(外國駐華公使團),表示願用軍人維持秩序。

這實質是直系軍人單獨控制北京的開始。

對此,黎元洪很期待奉系能夠斷然反對。根據之前的商定,南苑、北苑分別是直、奉系軍隊的駐地,非特別商定,雙方不得進駐北京,只留下少量政治圖塊持中立的衛戍部隊及警察維持治安。對於雙方高層,允許其衛隊進駐,但不得超過300人。

如果奉系以此反對,直系也應該會擔心反目的。

很奇怪地,一向強硬的張漢卿放棄了和直系頂真的打算,他還準備搬出北京帥府的物品去天津。在奉系中樞重要人物孫烈臣、潘復、劉尚清等三位人民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加上王乃斌共四總長辭職後均離京返津時,他們的舉動特別讓人產生懷疑。

這是要撤退的前奏啊,可是完全沒必要啊!

不過當傳出少帥準備在天津與谷家小姐結婚的消息後,大家都釋然了。不是少帥對北京政局無心,而是他太多情啊。

外交團因爲就是否組織一個“國際委員會”協助北京政|府“整理”財政沒能形成統一意見,便派了公使團的領袖、葡萄牙駐華公使符禮德去安慰呆在東廠衚衕的中國元首黎元洪,並直截了當地告訴他:“在外國發生了這種情況,就叫政變…外交團願意盡力維護黎總統的安全。”

事情鬧得很大,公使團用正式的公函通知北京外交部,對軍警罷崗表示關切,因此爲了外僑安全,“擬派洋兵巡街。”這才讓擁曹派慌了手腳,遂讓警察於晚上“自動復崗”。

若是讓洋人維持了秩序,他還怎麼對黎總統進行“兵諫”?

張漢卿冷眼旁觀這一鬧劇,不就是想逼黎元洪辭職麼,老子把一切障礙都幫你除去了,怎麼還亂成這個樣子?

曹錕的想法他一清二楚,歷史已經告訴他了嗎,不就是自己想做總統嗎?黎元洪還有三個月纔到期,你急個逑嗎?他的哀求:“依法而來,依法而去。”已經讓京津等地許多人對直系看不下去了。

人家都一再表示到期絕不再言連任了,何必要做這個惡人!

直系也有明白人,吳佩孚到底是一代梟雄,他派代表李倬章代表自己表明態度,向王懷慶、馮玉祥鄭重聲明:“一切活動要在軌道以內行之,不要一時衝動,讓‘老帥’贏得千秋的罵名”,吳佩孚並表示自己不參加這次的政潮。

不過等到孫逸仙北上的消息一發出,黎元洪的情況立刻見好:也沒人催他離職了,軍警也不叫囂着要軍餉了,請願團也閉口了。

實際上若非張漢卿輕輕的一擺手,擾亂了時空,兩天後他就該捲起鋪蓋滾蛋了。孫逸仙來京,對他來說既是催命符,也是救命符。

攆走黎元洪,如此直奉就代理人選達不成一致意見,極有可能便宜了孫逸仙。而以孫逸仙的名望,一旦代理幾個月的總統職務,搞不好以他之能和國民黨之利害,會讓他順勢而上。他可不是有職無權的黎元洪好唬弄,到時候尾大不掉就遭了。

是以纔有驅黎行動被緊急叫停之事。

第490章 蛙跳戰術第907章 火線第957章 戰爭決心第435章 皆大歡喜第463章 國防科工委的成就第663章 蘇聯之行第627章 戰後(上)第472章 座談會第304章 反彈第82章 小鳳仙第680章 相煎何太急第57章 我有一所房子第555章 血性在否第969章 肉彈攻勢第427章 汽車第702章 席捲大西南第163章 牛刀小試第861章 鋼鐵怪物(下)第925章 臺前幕後第894章 激戰第809章 東北大學的大學問第16章 不速之客第302章 接班人(上)第12章 君前奏對第946章 漢城大捷第176章 血泊上的演講第635章 開打的前奏第85章 溫柔鄉第966章 一個女人產生的風波第102章 葫蘆僧判斷葫蘆案第58章 舞者魅也第76章 秀才與兵第38章 借東風第17章 兜底第686章 威第296章 贏家第668章 會晤第939章 形勢突變第477章 長遠佈局第479章 彈丸之地第883章 阻擊第649章 接收上海(下)第104章 說客第726章 英國人要掀起金融戰第415章 分化第264章 收編第206章 以身伺虎第1002章 漢城談判第117章 虎口奪食第950章 將戰爭進行到底第101章 禍兮福所倚第675章 向左還是向右第916章 和平的一線曙光第991章 深謀遠慮第250章 府院之爭第294章 徐樹錚的計策第954章 打大了第536章 武漢軍校第201章 護短第619章 三方反直第414章 談判第821章 混亂第233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640章 又見皇后第418章 亮相第793章 是你要我用強的第455章 運動第74章 拜碼頭第259章 復辟第661章 溫水煮青蛙(上)第98章 問訊第722章 尖銳的衝突第880章 輕敵第381章 入蒙第296章 贏家第54章 爲中華民族之崛起而奮鬥第988章 女權運動的偉大勝利第570章 送上門的交易第368章 中俄新局面第427章 汽車第877章 平壤戰役第630章 國家統一委員會第568章 底氣第270章 行政管理之初體驗(下)第23章 亮劍精神第67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476章 分而治之第90章 東風吹,戰鼓擂第366章 奉系初長成(下)第162章 一戰成名第1002章 漢城談判第801章 逆轉第367章 人事與人勢第934章 撞破第734章 那神來的一槍第525章 倒王運動第829章 引蛇出洞第286章 督軍團天津會議第528章 王倒第409章 三國殺
第490章 蛙跳戰術第907章 火線第957章 戰爭決心第435章 皆大歡喜第463章 國防科工委的成就第663章 蘇聯之行第627章 戰後(上)第472章 座談會第304章 反彈第82章 小鳳仙第680章 相煎何太急第57章 我有一所房子第555章 血性在否第969章 肉彈攻勢第427章 汽車第702章 席捲大西南第163章 牛刀小試第861章 鋼鐵怪物(下)第925章 臺前幕後第894章 激戰第809章 東北大學的大學問第16章 不速之客第302章 接班人(上)第12章 君前奏對第946章 漢城大捷第176章 血泊上的演講第635章 開打的前奏第85章 溫柔鄉第966章 一個女人產生的風波第102章 葫蘆僧判斷葫蘆案第58章 舞者魅也第76章 秀才與兵第38章 借東風第17章 兜底第686章 威第296章 贏家第668章 會晤第939章 形勢突變第477章 長遠佈局第479章 彈丸之地第883章 阻擊第649章 接收上海(下)第104章 說客第726章 英國人要掀起金融戰第415章 分化第264章 收編第206章 以身伺虎第1002章 漢城談判第117章 虎口奪食第950章 將戰爭進行到底第101章 禍兮福所倚第675章 向左還是向右第916章 和平的一線曙光第991章 深謀遠慮第250章 府院之爭第294章 徐樹錚的計策第954章 打大了第536章 武漢軍校第201章 護短第619章 三方反直第414章 談判第821章 混亂第233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640章 又見皇后第418章 亮相第793章 是你要我用強的第455章 運動第74章 拜碼頭第259章 復辟第661章 溫水煮青蛙(上)第98章 問訊第722章 尖銳的衝突第880章 輕敵第381章 入蒙第296章 贏家第54章 爲中華民族之崛起而奮鬥第988章 女權運動的偉大勝利第570章 送上門的交易第368章 中俄新局面第427章 汽車第877章 平壤戰役第630章 國家統一委員會第568章 底氣第270章 行政管理之初體驗(下)第23章 亮劍精神第67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476章 分而治之第90章 東風吹,戰鼓擂第366章 奉系初長成(下)第162章 一戰成名第1002章 漢城談判第801章 逆轉第367章 人事與人勢第934章 撞破第734章 那神來的一槍第525章 倒王運動第829章 引蛇出洞第286章 督軍團天津會議第528章 王倒第409章 三國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