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外頭丫鬟通報王爺進來了,這就連同吳王妃都要站起來了,東安郡王身後有兒子,有女婿伺候着,大步走進來,自然沒有人敢怠慢。
唐寶雲總共見過一兩回東安郡王,他老人家倒是和上一次看到沒有二致,依然是那個模樣,臉上一點兒笑影子都沒有。
不過也難怪,唐寶雲在心中嘀咕,上一回的事是媳婦和兒媳婦聯手偷親女兒的嫁妝,這一回是剛進門不久的兒媳婦在家裡中毒,這樣的事情,他能笑得出來就怪了。
衆人都請了安,這一下唐家至親家眷都到齊了,東安郡王坐了上首位,衆人很自然的都按照自己的排序一一坐了下來。
唐寶雲各人都打量了一番,唐家一共五個兒子,兩個還小,三個已經成親,但只有唐明朗和唐明令看起來頗爲肖似東安郡王唐嘉平,神情上很是淡然冷峻,又頗有威嚴,唐明朗和唐明令年輕些,威嚴感略少,但真的別無二致。
所以眼見都不實呢,唐寶雲在心中暗想,唐明令看着也是個精明人,有本事的人,可是在與唐明朗的爭奪中全面落了下風,這還不是因爲別人的緣故,純粹他自己識人不明,被人矇蔽,可見也就是個面子功夫罷了。
至於唐明朗,既然有周玉堂的認可,那估計是真厲害的。
唐寶雲早已把周玉堂做了她的標杆了。
凡是周玉堂認可的人,那一定是厲害的人,凡是周玉堂認可的事,那一定沒有問題。
她這樣一想都失笑,什麼時候起,她竟然樹立起了這樣盲目崇拜的對象了呢。
唐寶雲在想自己的事,卻沒發現自己在看完了唐明朗唐明令之後,那嘴角隱隱的笑意,盡數落在了吳王妃眼中,吳王妃眼神一寒,只是沒做聲罷了。
因爲此時東安郡王開始說話了,他的那種風格,簡潔高效的很,所以張嘴就道:“今日我把你們都叫回來,是有事情要說,我已經決定,明日就上本朝廷,爲明朗請封世子。”
哎喲,唐寶雲睜大了眼睛。
屋裡一片鴉雀無聲,伺候的下人不說了,都恭恭敬敬垂手站着,哪裡敢有半點聲音,而唐明朗本人一片沉靜,只是一時沒說話,唐明令竟然也掌得住沒有失態的樣子,只有東安郡王妃張大了嘴,彷彿是驚訝的失去了聲音,叫都叫不出來似的。
東安郡王道:“明朗是嫡長子,按照祖宗朝廷的規矩,正該他繼承王位,我今日吩咐你們來說這件事,自是因着你們都是我親子,今後王府交到何人手上,自該讓你們都知道。”
“是!”唐寶藍率先應了一聲,又轉向唐明朗:“恭喜朗弟。”
唐明朗忙起身道:“明朗不堪當此大任,且父王春秋正盛,還望父王三思。”
這樣的客氣話誰都不會當真,東安郡王也只是擡了擡手錶示了一下,這個時候吳王妃纔有點兒結巴的道:“王、王爺,怎麼這樣突然就……”
“不是說老大不能做這個世子,只
是……”吳王妃只是了好一會兒都沒只是出來,東安郡王已經道:“兒子們我考察日久,明朗既嫡又長,恭謹穩重,正是繼承王府的合適人選,且明朗與趙氏都爲人孝敬恭順,想必今後也會孝敬長輩,照顧弟妹的。”
唐明朗與趙青容都忙站了起來。
“這……”吳王妃一時想不到說辭,在東安郡王跟前也小心慣了,從來不敢違拗,此時急着想要說什麼,卻說不出來,東安郡王道:“且世子定下來,一家子都安心,只怕就要清淨些了。”
吳王妃一陣,臉色頓時就變了。
衆人不管面上表現沒表現,至少心中都頗有點玩味了。
原來王氏中毒,是壓垮這件事的最後一根稻草,這件事才促使東安郡王下定了決心,不再考察兒子們,定下來唐明朗爲繼承人了。
吳王妃偷雞不成蝕把米了吧,唐寶雲心中暗忖,王氏中毒事件,有周玉堂的分析,唐寶雲就是沒有證據,也傾向於是王氏自己乾的事,但是不管如何,之前有吳王妃想要給兒子娶李珍珠的事件,雖然當時還沒明確提出來,東安郡王至少在事後肯定是知道的,至於東安郡王怎麼想,唐寶雲就揣度不到了。
這一回的事,不管東安郡王怎麼想,難免不聯想到之前的事情上去,所以這同樣是一件與奪嫡有關的事。
唐寶雲一邊想,一邊跟隨衆人像唐明朗道賀,東安郡王等了一等,才又道:“今後明朗繼承王府,自然是不一樣的,但明令明哲也是我的兒子,都是成了親有家室的,手裡也多少要有點兒銀子東西。王府在京城也有幾處房產,大小不一,地方也不同,橫豎今後都是要分給你們的,明兒起,你們兩個就去看一看,選一處先過戶到你們名下吧,也算一個退步。你們要住王府也可以,要出去也隨你們,不過我與王妃都還在,分家暫時不必,只先到賬房支一萬兩銀子算是私產,公中分例也都照舊,今後他們兩個成親,也照這個規矩辦,明朗你看如何?”
既然定了世子,東安郡王立刻表現出了對繼承人的尊重,非常明顯的把唐明朗置於衆兒子之上,這個態度轉變極爲自然,唐寶雲看的饒有趣味,她覺得,在這個時空,這位東安郡王不管是作爲權貴還是父親,甚至是丈夫,都簡直是一個標杆型的存在,教科書般的典範。
唐明朗當然立刻應聲道:“父親思慮的是!”
而唐寶雲立刻想起周玉堂昨日說的話,聽到這個決定,她終於明白了周玉堂說王氏收益大的意思了,他顯然是看明白了王氏的用意了,嘖嘖,這傢伙腦子到底怎麼長的,怎麼能算的這樣清楚呢?
東安郡王又道:“王府的規矩,姑娘出嫁,都是有三萬銀子嫁妝的,一碗水向來要端平,當年寶藍是有娘娘貼補,你們幾個雖是兒子,也不能與她爭。”
五個兒子都站起來應聲,只在這個時候,唐寶雲才終於看出來唐明令有點兒心不在焉,神不守舍的樣子。
或許他心中早有了預感,在世子位的爭奪中,
他本來就不佔優,糧草一案又全面的落了下風,但此時塵埃落定,唐明令依然有點兒受到震盪,但卻又莫名的鬆了一口氣似的。
倒是吳王妃更加接受困難,泥雕木塑般的坐着,彷彿隨時會裂成一塊一塊似的。
東安郡王吩咐完了,站起來道:“明令跟我來。”
他不吩咐準世子唐明朗,卻是叫唐明令,這叫唐寶雲有點兒奇怪,不過她倒是知道不敢多問,只轉頭去看吳王妃。
得了世子位的不是她的親哥哥,可她一點兒也不難過,甚至覺得就應該如此,唐明令對徐巧香的翻臉不認,讓唐寶雲在這個時候回想起來還覺得不寒而慄。
今日東安郡王吩咐子女們連同女婿一起回家,顯然就是爲了說這件事,雖然這是已經決定的事,但卻是大事,只是事情本身並不複雜,他叫走了唐明令之後,衆人對望兩眼,唐寶藍去了趙青容房裡說話,唐寶雲左右看看,就看向周玉堂,周玉堂點點頭,她心領神會,只去唐明哲的院子裡看了一回王氏,就告辭回家去。
這會兒吳王妃不穩定,難免不發個什麼失心瘋,唐寶雲覺得自己還是不要留在這裡填餡兒的好,早走早安全。
唐寶雲帶頭走了,其他人就都一齊散了,只剩下吳王妃坐在那裡,呆若木雞,晴姨娘站在一邊看着,倒不由的眼中帶了一點兒憐憫。
她其實是知道唐明令沒有機會的,否則她也不至於進府就倒向趙青容,但她知道吳王妃一直沒有放棄過努力,總是還有幻想,是以這會兒乍然一聽,難以接受,她沒有當場鬧出來,大概已經用了全部的自制力了吧?
晴姨娘想了一想,覺得自己在這裡也討不了什麼好處,她只是又看了吳王妃一眼,默默的退了出去。
前廳只剩了吳王妃之後,她跟前的賴媽媽才輕手輕腳的走上前去,輕聲道:“王妃還是回房裡歇一會兒吧。”
吳王妃彷彿沒有聽到一般,沒有絲毫動靜,可是賴媽媽伺候了她多年,多麼瞭解她,見她咬肌鼓起,太陽穴周圍青筋一跳一跳的,手也好像微微有點發抖,知道她已經瀕臨發作的邊緣了,她也只得硬着頭皮勸道:“這外頭人多,王妃還是先回自己屋裡吧,何苦來叫人白看着笑話呢。”
等了好一會兒,吳王妃才終於咬着牙道:“早就是個笑話了,誰還不知道嗎?”
只是說是這樣說,她終於還是沒有真的發作出來,有點木木的站起來,賴媽媽趕緊上前去扶,扶着她進了裡頭屋裡。
幾個丫鬟都知道今日事情嚴重,都小心的上前伺候,卻叫賴媽媽使了個眼色,小聲說:“都去院子裡守着去。”
幾個丫鬟巴不得都這一聲兒,連忙就出來了,只留賴媽媽在那屋裡,扶着吳王妃坐下了,跪下給她脫了鞋,把腿搬到炕上,賠笑道:“王妃坐了那麼老半日了,略歇歇腿也好。”
吳王妃身體簡直是隨人擺佈的狀態,可是她的牙齒緊緊的咬在一起,好半天才迸出來一句:“那個賤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