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土大學

一把牌都沒胡,等陳凡騎着馬到大隊部的時候,還在生悶氣。

拍拍馬屁股讓小馬自己去玩,隨即走進大隊部辦公室,沒好氣地看了一眼興致勃勃的幾個人,“招聘會這麼快就完啦?”

張文良扔給他一支菸,好奇地問道,“怎麼跟吃了火藥似的,誰惹你了?”

陳凡這才一聲長嘆,走到窗邊的長條椅上坐好,“剛坐下跟劉師傅他們打花牌,馬上就要贏了,就有人跑去喊,讓我到大隊部。劉師傅他們耍賴,直接把牌扔了,結果一把牌都沒有胡。”

聽他說打牌,剛纔還滿臉興奮的楊書記幾人,立馬臉色微變,都不敢吱聲。

張文良更是低着頭默默抽菸,原來是自己惹的鍋?

還是肖隊長仗着自己是他師父,嘆着氣說道,“盧四爺當年靠着一手牌技,在上海灘大殺四方,你得了他的真傳,還是不要在這裡禍害鄉親父老,要玩去外面玩吧。”

張隊長跟着連連點頭,“劉師傅他們都是一大把年紀,可以當你爺爺的人,有幾個錢輸給你?”

陳凡撇撇嘴,“我們就玩5分。”

張文良臉色微變,“去年你跟我們玩一毛,不也贏了5、6百?!”

陳凡瞟了他一眼,“5、6百就把你嚇到了?再說那也不是你一個人的啊,真沒出息。”

吐了陣槽,陳凡感覺心裡舒服多了,這才轉頭看向楊書記,“招聘會情況怎麼樣?”

楊書記正想說,跟你玩只輸不贏、再打牌不是傻嗎?不過看他說起了正事,便乾咳一聲,笑道,“還行,原本預定招400人,今天有600多人報名,初選合格的差不多一半,都跟他們說了,今天是初試,明天到廠裡進行復試。”

現在盧家灣各個副業公司,有一多半集中在5隊前面不遠處的坡地上,其他的分散在幾個小隊,不過離得也不遠。

比如陶器廠在6隊、竹編和傢俱廠在7隊,5隊則有養殖場、屠宰場、洗絨廠、熟食作坊,以及正在籌備的食品廠、服裝廠等等。

其中大部分是陳凡提議並操辦起來的,少部分是大隊部自己發揮。

那個7隊的竹編和傢俱廠就是。

說是個廠,其實不過是個集散地,各個小隊會竹編、打傢俱的人,將做好的東西送過去,那邊做好記錄和簽收,再通過運輸隊送到各個熟食店代售,等賣掉之後再分錢。

唔,其實就是賺點小錢的東西,算是錦上添花吧。

如果讓陳凡出手,他當然有很多辦法把這個廠做大,不過這種純手工的東西,規模上不來,又缺少藝術價值,他便懶得去管。

主要是其他的食品、服裝產業做大之後,產值規模比這個可要大得多,根本沒有可比性。

在當前盧家灣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他當然要以那兩種爲主,何必分出精力去做小產業呢?

現在盧家灣的工廠情況就是這樣,所以明天來複試的人,也都要去幾個小隊的廠子裡,等待接受最後的測驗。

陳凡對這個不感興趣,倒是對應聘者的數量有些驚訝,“怎麼才600多人來面試?”

在他的設想中,五個大隊加上鎮上的無業青年,怎麼着都能湊個3000人吧,現在的人都這麼不急着找工作嗎?

楊書記對他的反應不以爲然,說道,“600多人不少啦,就這些,裡面還有好幾十個老師傅,你說的那些年輕人,來的真不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其他生產隊的,鎮上來應聘的人,看看有沒有30個。”

張文良續了一支菸,看着陳凡說道,“興秀碰上幾個前年到盧家灣插隊的人,跟她們聊了聊。幾個小姑娘畢業都兩年了、還沒落實工作,這纔過來應聘。

雖然她們沒有明說,可興秀見多了人,哪能看不出她們的想法。她們就是打算騎驢找馬,先想辦法進廠找份事做、順便學個手藝。

等以後鎮上的單位有了名額,她們立馬就能過去。

咱們這個隊辦企業,人家鎮上的人看不上呢。”

陳凡齜着牙,“都快沒飯吃了,還挑啊?”

說着咂咂嘴,“這隊辦企業就這麼讓人瞧不上?社辦單位也沒好到哪裡去啊,還不是公社裡面的。”

葉樹寶哼哼兩聲,“要不然呢?人家社辦單位雖然只高了一級,可那也是城鎮戶口、正規單位,嚴格按照國家規定執行,該有的福利一樣不少,而且還能分房。”

聽到這話,陳凡忍不住咧着嘴呵呵直笑。

看到他發笑,葉樹寶也說不下去了,跟着哈哈大笑起來。

不一會兒,辦公室裡笑成一片。

好不容易等笑聲停歇,楊書記才擺了擺手,哈出一口長氣,笑道,“生產隊的單位,工資是基本生活費加工分的方式,單位是小隊的,以小隊爲單位覈算,單位是大隊的,以大隊爲單位覈算。

工分這東西,可高可低,搞過養殖的人都知道,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

咱們盧家灣的副業,基本上都建立在養殖業上面,聊聊幾個不相干的,也要跟隊裡進行捆綁覈算,鎮上的人覺得不穩定,也情有可原。”

張文良左右看了看,笑道,“要是讓他們知道,今年一個工人能分三四千,頂得上鎮上的單位幹10年,不知道他們是要穩定、還是高分紅啊?!”

陳凡眯着眼睛想了想,突然說道,“外隊的人也有分紅嗎?”

這話一出,辦公室瞬間安靜下來。

幾秒後,楊書記果斷搖頭,“沒有。”

張隊長沉着臉說道,“這個口子絕對不能開。”

如果真按陳凡說的那樣,以後盧家灣的副業公司裡面,外面的人越來越多,給他們分紅的話,盧家灣的社員們能答應?

那是不是盧家灣的人、還有什麼區別?!

陳凡也不意外,笑了笑說道,“那簡單。本隊的人按老辦法,外面的人用新辦法,就參考鎮上的單位,除了城鎮戶口給不了,其他都可以照搬,待遇方面稍微高一點也沒關係。”

等過幾年後,全國的生產隊陸續完成分產承包,到時候就可以參考未來某些集體企業的做法。

公司歸公司,集體歸集體,公司裡面按照內部薪酬管理體系執行,扣除成本之後,每年的盈利按比例上繳給集體,集體獲取收益後,按照戶口、人頭進行分紅。

員工就只能拿工資和獎金。

如果員工是盧家灣的人,就可以拿雙份,在公司裡面拿報酬,回到村裡拿分紅。

可現在還不能這麼做,做了那就是動搖“合作社”的根基,因爲社員的收入與工分掛鉤,沒有了“工分”,還算什麼合作社?

所以現在只能走二元化的薪酬制。

這時候陳凡忽然有些明白,爲什麼這年頭的集體企業都是用自己人,主要是好算賬吶!

張文良看了看發言的幾位,輕輕眨了眨眼,小聲說道,“那可以省很多錢哦。”

楊書記幾人相視一眼,若無其事地忽略這個話題。

省錢還不好嗎?!

兩秒後,楊書記纔對着說道,“叫你過來,就是想跟你說一下招聘會的事,如果沒有意外,今天這批初試合格的人,應該都能錄取。

還差的那一些,就用我們自己隊裡的人補上?”

陳凡點點頭,“可以啊,本來那個比例就不是定死的,當然要隨機應變。”

他心裡不覺有些好笑,之前楊隊長還說給外面的招工比例太高,卻沒想到連人都沒招滿,……

想到這裡,他眼珠微轉,不解地問道,“鎮上的人看不上,怎麼其他生產隊的人也不樂意來呢?”

半天沒說話的肖烈文哼哼笑了兩聲,說道,“這也不奇怪,要是一年前,有這麼些工廠公開招工,能讓他們搶破腦子。

今年咱們不是幫他們辦起了養殖場麼,家家戶戶都搞養殖,坐在家裡、一年都有一兩千的收入,哪還看得上進廠那點工資?

除非是家裡人太多、勞動力有多餘的,還有一些年輕人圖新鮮,纔會過來試試。

說實話,能有600多人過來應聘,已經出乎我們的意料了哦。”

陳凡摳摳額頭,原來是這樣的嗎?

楊書記看了看陳凡,見他沒有說話的意思,便笑道,“沒事。你是擔心以後盧家灣的人不夠,可現在還是足夠的嘛。等以後工廠發展紅火,工人都有高工資、各項福利也跟鎮上看齊,那不是就有很多人過來了嗎。”

陳凡擡頭笑了笑,說道,“我不是擔心這個。我是在想,盧家灣不像正規單位、更不是背靠工業局、商業局、供銷社這樣的國企,每年有大中專學生畢業,他們都能要到畢業生分配過去。

我們不一樣,誰都靠不了,就連鎮上的人都瞧不上。

哪怕以後我們發展好了,人家優秀的人才也肯定是想往好單位跑,誰會來我們這個隊辦單位呢?”

他環視一眼,見幾人都注視着自己,便呵呵笑道,“咱們也不是華西村,能向上面要資源,還有大學生願意過去。咱們就是個稍微有點起色的生產隊,想要人才,恐怕只能‘自力更生’。”

楊書記聽到這話,臉色變得嚴肅了許多。

他再沒見識,眼前還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呢!

優秀人才對生產隊發展的帶動意味着什麼,沒有人比陳凡更能證明,自然也沒有人比楊書記他們更清楚。

於是他深吸一口氣,看着陳凡、毫不猶豫地說道,“你說要怎麼辦?”

陳凡笑道,“這次劉璐辦了個服裝培訓班,就是最好的例子。”

楊書記微微一愣,眉頭微微皺起,“你是說,我們自己培養?”

葉樹寶瞪大眼睛,“自己培養?我們也能辦培訓學校?”

肖烈文和張隊長也是面面相覷。

即便有劉璐的例子在,可那也是小規模的、關起門來自己人教、自己人學的一個應急之舉,他們從來沒想過會跟專業的培訓學校聯繫起來。

幾十年了,從50年代初、上面派技術員駐村,到後來中學教材將《工基》和《農基》列爲正課,一直以來,農村都是被培訓的對象,什麼時候輪到我們辦培訓班、給別人講課?

陳凡看看幾人,笑着將兩手一攤,“爲什麼不能呢?”

他轉頭看着楊書記,笑道,“這一次大規模招工,不也是要給他們培訓的嗎?一所正規的培訓學校,也無非就是將這種培訓方式加以固化、保留下來。

盧家灣需要的工種和工人數量都不少,可我們誰也靠不了、只能靠自己。與其斷斷續續的招人、培訓,還不如直接辦一所培訓學校,源源不斷地爲我們自己培養合格的人才。”

頓了幾秒,讓他們有時間思考,陳凡扔掉燒完的菸頭,再抽出一支菸點上,吐出一口煙霧,繼續說道,“簡單的工種就算了,像什麼屠宰、拔毛這些,學都不用學,正適合不愛學習的人。

但是複雜一點的工種,比如服裝廠的設計、打版、裁剪、縫紉,每一項其實都可以做到很專業,這個就需要進行專門的培訓。

食品廠的檢驗也是,事關食品安全,位置不高、責任卻很重,也需要腦子靈活、經過專業學習的人。”

陳凡撣了撣菸灰,笑道,“按照上次我講的規劃,盧家灣的副業公司會走上正規化的道路,而且規模也會越來越大。

一個南湖公社的‘盧灣工業園’不是我們的終點,而是我們的起點,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同時需要源源不斷的專業人才。

所以我剛纔仔細想了想,搞一所專業培訓學校,很有必要。”

等他說完,楊書記呼出一口長氣,正要說話。

這時旁邊的肖烈文突然呵呵笑道,“這不就是20年前,我們搞過的‘土大學’嗎。”

聽到這話,剛纔還有些緊張的楊書記幾人不禁心情爲之一鬆,紛紛大笑起來。

所謂的“土大學”,並不是指後世那種與“土木”、“考古”或“農業”等相關的專業院校,而是在20年前,跑步前進時期,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的一種教學方式。

土大學一般由高中、甚至初中轉型、或者支持而來。創辦者則以公社或生產隊爲主,校園就在工廠的車間、以及生產隊的田間地頭。

課程設置的內容,也與生產緊密相連。

比如機械廠辦的“某某機械廠大學”,學的就是鉗工、鍛工、車工等等內容,教課的老師有兩類,一類是原來中學裡的任課老師,主要教授文化課,人稱“文教授”。

另一類則是工廠裡面的老師傅,負責教授專業技巧,被稱爲“土教授”。

生產隊亦然。

當年各種各樣的“生產隊大學”也不少見。

“文教授”也是那些中學、小學裡的文化課老師,而“土教授”便是經驗豐富的老農,又或者農機手、養殖能手、種植能手這些人。

雖然只是一陣風颳過,可這些歷史上沒有確切數量記錄的土大學,還是爲工廠、農村培養了許多“專業人才”。

別笑。在這場“土大學”風潮之前,全國很多地方的老農,其實並不懂得科學種地,他們很多人還在沿用老辦法,憑着“祖宗經驗”耕種,效率低到可憐。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春耕。在土大學之前,不少地方並不懂翻耕的技巧和原因,種水稻要怎麼耕、種小麥和玉米又要怎麼耕,他們並不清楚,而是按照老一輩傳下來的經驗去耕種。

正是有了土大學的出現,由農業專家撰寫的“精耕細作”方式,才第一次在全國得以普及。

還有育苗,也是有了土大學的推廣,纔有了更多、更科學的育苗方式,縮短了育苗期、並讓秧苗的存活率更高。

所以,儘管土大學在短短的一兩年後,便如同來時一般、又迅速消退,但老一輩不少農民,都還記得非常清楚。

畢竟那可是讓農民賴以保命的耕種本事,就這麼一分不要教了出來,很難不讓人記住。

以至於陳凡這麼一說,肖烈文立刻就想到了當年的土大學。

等笑聲停歇,楊書記斟酌了一會兒,眉頭微微皺起,說道,“土大學的辦法不錯,副業公司裡面也能出幾個‘土教授’。”

他說着擡起頭來,左右看了看,臉色有些爲難,“就是這個土大學,當年確認了是錯誤的,如果我們再辦?”

陳凡當即說道,“我們又不是辦土大學,就是辦個技能培訓班而已。連學校兩個字都不提,更別說大學。

到時候就說是技術培訓班,專門給盧家灣工廠培養工人,敞開門辦學,不要學費,只收住宿費和生活費,培訓合格的,擇優錄取。

我就不信了,誰還會跟土大學聯繫起來。”

聽到這話,張長江、肖烈文幾人都轉頭看向楊書記,畢竟他纔是盧家灣的掌舵人。

楊書記咬了咬牙,“行,就這麼辦!”

連副業公司都辦起來了,還差一個“土大學”?

誰要是說盧家灣不能辦這個學校,他老楊也不是吃素的,不辦行啊,你們負責給我解決人手問題,否則就是破壞農村發展副業經濟!

不就是扣帽子嗎,跟誰不會似的!

142.第142章 結交288.第288章 真正的本事203.第203章 陳師傅仁義第35章 庖丁解豬第297章 人設不能崩第577章 不要優惠第63章 生產隊影帝第418章 注意保密203.第203章 陳師傅仁義252.第252章 留着用第542章 全都要第3章 吃了的要還回來第422章 忍得很辛苦第449章 都拆了第581章 自力更生196.第196章 固定下來第360章 重逢第331章 好處我來,背鍋你去198.第198章 以生產爲標準第665章 量身定製163.第163章 我很溫和175.第175章 撿了個人第645章 小區第407章 見證歷史第348章 得陽光一點170.第170章 兩個甲魚蛋第486章 舒服多了193.第193章 我猜的對不對?252.第252章 留着用第601章 各有安排第716章 皆大歡喜第592章 畫餅第471章 曝光了第549章 多贏280.第280章 逗我玩兒呢?第105章 取取經284.第284章 學騎馬第408章 不急不行第106章 下次一定第667章 最適合背鍋第531章 你們也追星?第637章 防範風險第329章 紀念品第470章 主動拜訪第94章 獨門武功第642章 好險141.第141章 愛好挺廣泛第380章 即將開業第41章 打狗棒第515章 診斷第676章 借了不用還第464章 送行第67章 老謀深算(求追讀)第103章 爭先恐後第83章 上樑大吉第375章 有個建議第716章 皆大歡喜第420章 立身之本第131章 你們也沒遺憾第651章 教育成果,挖藕146.第146章 變成了養殖場第455章 舒適圈第653章 現成的成績第734章 過節第499章 忘了第56章 腰子盆第682章 來客人了第697章 生意人第523章 自欺欺祖241.第241章 獵殺第343章 大豐收第299章 不能讓他跑咯!291.第291章 急救202.第202章 陳師傅牌第112章 南湖鎮第548章 捐款第589章 到貨第614章 改編185.第185章 聊個天第372章 要好看的第638章 閒棋第592章 畫餅第432章 有爲青年282.第282章 回禮第354章 活神仙241.第241章 獵殺185.第185章 聊個天246.第246章 開始改造第416章 如此膚淺!第676章 借了不用還第472章 堅定拒絕第635章 提個醒166.第166章 找個老師第328章 送上門的傢俱第236章 醜話說在前頭第663章 多交朋友第650章 思想教育課第137章 沒雞子好吃第539章 學種地第608章 蝴蝶自來
142.第142章 結交288.第288章 真正的本事203.第203章 陳師傅仁義第35章 庖丁解豬第297章 人設不能崩第577章 不要優惠第63章 生產隊影帝第418章 注意保密203.第203章 陳師傅仁義252.第252章 留着用第542章 全都要第3章 吃了的要還回來第422章 忍得很辛苦第449章 都拆了第581章 自力更生196.第196章 固定下來第360章 重逢第331章 好處我來,背鍋你去198.第198章 以生產爲標準第665章 量身定製163.第163章 我很溫和175.第175章 撿了個人第645章 小區第407章 見證歷史第348章 得陽光一點170.第170章 兩個甲魚蛋第486章 舒服多了193.第193章 我猜的對不對?252.第252章 留着用第601章 各有安排第716章 皆大歡喜第592章 畫餅第471章 曝光了第549章 多贏280.第280章 逗我玩兒呢?第105章 取取經284.第284章 學騎馬第408章 不急不行第106章 下次一定第667章 最適合背鍋第531章 你們也追星?第637章 防範風險第329章 紀念品第470章 主動拜訪第94章 獨門武功第642章 好險141.第141章 愛好挺廣泛第380章 即將開業第41章 打狗棒第515章 診斷第676章 借了不用還第464章 送行第67章 老謀深算(求追讀)第103章 爭先恐後第83章 上樑大吉第375章 有個建議第716章 皆大歡喜第420章 立身之本第131章 你們也沒遺憾第651章 教育成果,挖藕146.第146章 變成了養殖場第455章 舒適圈第653章 現成的成績第734章 過節第499章 忘了第56章 腰子盆第682章 來客人了第697章 生意人第523章 自欺欺祖241.第241章 獵殺第343章 大豐收第299章 不能讓他跑咯!291.第291章 急救202.第202章 陳師傅牌第112章 南湖鎮第548章 捐款第589章 到貨第614章 改編185.第185章 聊個天第372章 要好看的第638章 閒棋第592章 畫餅第432章 有爲青年282.第282章 回禮第354章 活神仙241.第241章 獵殺185.第185章 聊個天246.第246章 開始改造第416章 如此膚淺!第676章 借了不用還第472章 堅定拒絕第635章 提個醒166.第166章 找個老師第328章 送上門的傢俱第236章 醜話說在前頭第663章 多交朋友第650章 思想教育課第137章 沒雞子好吃第539章 學種地第608章 蝴蝶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