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 風起

金陵城的酷暑,要比成都府難熬多了。

午後即便在蔭涼的大殿之中,有宮女執扇服侍,也覺得悶熱不堪,暮時雨滴嘩啦啦的落在屋檐、石地以及大大小小的草木葉子上,不要說天氣清涼下來,人心裡聽了也舒暢起來。

用過膳,清陽頗有興致的將長過她腰胯高的彬兒喊到身前來,考究他今日蒙學的功課。

她是嫁入大楚的蜀國公主,在楚宮之中算是另類的存在,又或者是別人厭煩她自視清高卻得陛下恩寵,也沒有誰到長信宮裡走動;當然,平日裡也就是在皇后黃娥的帶領下,與諸妃嬪一起到慈壽宮問安之外,清陽也不樂意到其他妃嬪居住的宮室串門。

不過,王邕篡位成功,如今蜀國又對大楚稱臣,清陽沒有爭嫡的心思,在宮裡的日子卻也是比以往舒坦得多。

又或者清陽沒有爭嫡的心思,也沒有爭寵的心思,楊元溥得閒還是喜歡往長信宮跑、留宿長信宮。

“離離原上草,一、一……”

清陽聽着彬兒稚嫩的聲音卡在“一”上字,好一會兒都再想不起下面的詩字來,正猶豫着要不要讓宮女拿出戒尺來,看到大殿門口守侍的幾名侍宦、宮女,嘩啦啦的跪了一片,探頭看過來,見楊元溥在陳如意等人的陪同下,往大殿裡走來,牽着彬兒的手,走過來斂身請安:“臣妾(兒臣)見過陛下(父皇)。”

“起來吧,今天學了什麼詩,怎麼都沒有記得住?”楊元溥心情頗佳的牽過長子的手,問道。

“彬兒心性還是皮了些,在書齋裡坐不住,”清陽問道,“陛下是遇到什麼喜事,心情這麼好?”

“也沒有什麼喜事,韓謙從棠邑上了摺子,想立妾生長子韓文信爲侯世子,御史臺、禮部都以爲與禮法不合,前兩天好幾道彈劾摺子,朕以爲這事或要拖下去,沒想到今日廷議,母后與諸公也都沒有說什麼,只說韓家世領敘州,黔陽侯爵的繼承人,理應多聽從韓謙的意見,這事便算這麼過去了。”楊元溥說道。

“陛下前日着陳公公私下去問溧陽侯與沈相的意見,他們也是完全贊同?”清陽頗有些奇怪的問道。

清陽深居宮中,很難再接觸到更多的外界信息,即便雲朴子還隔三岔五進宮來,但更多是講解道書,解個煩悶,因而她對韓謙在這個時機請立庶長子之事困惑不解,還以爲沈漾這個老頑固怎麼都不會附同這事呢。

“韓謙請立長子,應是爲親自率部北上參戰做準備,溧陽侯、沈相都有些擔心蒙兀人勢力,叫棠邑跟蒙兀人打個兩敗俱傷,沒有什麼壞處。”楊元溥在清陽面前也沒有什麼掩飾,哈哈笑道。

清陽心裡“咯噔”一跳,她深居宮禁,甚至平日裡都不跟韓道銘之女韓淑惠接觸,安分得就像無害的小白兔,卻也知道兄長王邕能篡位成功,離不開韓謙的支持;甚至這一年來,相當程度上也是倚重韓謙的支持,蜀中才算是勉強穩定。

不過,蜀中不是從此就無憂了。

此時趙孟吉、王孝先率七萬兵馬囤於秦岐等州,隨時都有可能從陰平道反撲蜀中。

李知誥據梁州目前是擋住趙孟吉、王孝先他們從梁州進攻蜀北的通道,但李知誥的心思未必就單純了。

清陽都難以想象,韓謙真要是與蒙兀人殺得兩敗俱傷,蜀中會不會又要出什麼亂子?

“陛下是說韓謙急於立嫡,實爲身後事打算,河淮時局真兇險到這一步,韓謙都認爲他有可能會戰死沙場?不過呢,韓謙真要有個什麼三長兩短,陛下卻是省了一樁心事呢,”清陽不動聲色的笑着說道,“對了,新津侯那邊,大概也會樂見此事呢。對了,陳公公去見溧陽侯跟沈相時,他們有沒有考慮過新津侯那邊的態度啊?”

聽清陽提及李知誥,楊元溥臉色又禁不住一沉,心想他就想着棠邑與蒙兀人兩敗俱傷,但實際上,棠邑不大不小的受挫,對朝廷最爲有利,但受大挫甚至韓謙兵敗身亡,朝中恐怕難有人能制衡李知誥,亦非大楚之福。

楊元溥看向陳如意,問道:“你私下見溧陽侯與沈相時,他們這次有沒有提及新津侯?”

陳如意微微一怔,似乎沒想到會在這個時候被問到這個問題,但遲疑了一會兒卻又說道:

“微臣卻是問過溧陽侯,溧陽侯卻說黔陽侯與新津侯看似不睦,但凡大事卻並無不睦——微臣一時揣測不明溧陽侯說這話的意思,回稟陛下時,卻忘了提及這茬。”

清陽狐疑的瞥了陳如意一眼,這麼重要的話怎麼可能忘了回稟?

溧陽侯楊恩果真說了這話,楊恩真認爲韓謙與李知誥實際上是一直暗中勾結的,一直以來的所謂“不睦”,只是演給別人看的戲?

只是溧陽侯要果真說了這話,陳如意擅自隱瞞做什麼?

又或者說,溧陽侯並沒有說這話,而是陳如意受了別人的請託,這時候別有用心的在擺弄是非?

清陽思量着,暗感陳如意應該不敢胡說,心想溧陽侯這兩年都不怎麼進宮,但陳如意去溧陽侯府問策時,沈漾也是在場,他真要敢畫蛇添足的胡說八道,太容易被拆穿了。

只是陳如意之前又爲何要瞞下這句話不提,裡面有什麼隱情令他心存顧忌?

但見楊元溥的臉色陰沉下來,清陽暗感陳如意的話應該戳中他的心思了,當下也岔開話題說其他事,也沒有想到這一刻意味着什麼。

楊元溥意興闌珊的在長信宮逗留了一會兒,便帶着陳如意等一干侍宦,直接回了崇文殿。

這時候雨勢大了起來,瓢潑如注,天地一片黑暗,僅屋檐院牆懸掛的明角燈還在散發着微弱的光明。

大殿之內明燭高燒,楊元溥走進大殿,煩躁的踱着步,好一會兒才示意左右侍宦退到外殿前,神色陰翳的盯着陳如意,問道:“你是真忘了溧陽侯的這句話,還有什麼事情隱瞞朕?”

陳如意臉色慘白的跪在御案前,結結巴巴的說道:“微臣不敢欺瞞殿下,但捕風捉影之事,微臣十個膽子也不敢亂言。”

“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敢叫你辜負朕的信任?”楊元溥一直深恨身邊無可信之人,卻不想陳如意還真有事瞞着他,恨不得將他給剝了皮。

“微臣不敢說,說了是死罪,何況這些只是捕風捉影之事,微臣也不敢去細究。”陳如意麪色如沮的不停磕頭說道。

“你不說,朕現在就不能宰了你?”楊元溥摘下牆壁懸掛來裝飾用的佩劍,又恨又氣的說道。

“此事與太后有關。”陳如意說道。

“說……”楊元溥厲色說道。

“要驗證此事也容易,陛下下旨將二皇子從慈壽宮接出來,交由韓妃扶養便行。”陳如意說道。

“到底什麼事情?”楊元溥問道。

“……”陳如意似下天大的決心,咬牙說道,“微臣前段時間無意聽宮女說二皇子眉眼間,與韓道銘之子韓鈞相肖,卻不怎麼像陛下……”

“胡說八道,李瑤絕不會做出淫-穢宮闈之事。”楊元溥氣得要拿劍去砍陳如意,低吼着要將陳如意一嘴牙給砸爛掉。

“微臣不是說李後與韓鈞有染,是懷疑此時慈壽宮裡的二皇子,已不是真正的二皇子,”陳如意看着寶劍連鞘砸來,也不敢躲閃,磕頭說道,“五牙水師覆滅洪澤浦前夕,長春宮裡的奴婢似聽到嬰兒啼哭,事後又傳言是長春宮裡有宮女與侍衛偷歡生子,叫太后杖斃了;而在那事之後,韓鈞卻又年紀輕輕因病致仕,退養宣州,這一切都未免有些巧合了——微臣可是聽說韓鈞活得活蹦亂跳,可不像是得病的樣子……”

“……”楊元溥無力的坐到御案後,難以相信陳如意所說的這一切。

“這兩件事微臣雖然早有耳聞,但捕風捉影之事,又事涉太后、韓府,給微臣十個膽子,也不敢在陛下面前胡說八道,微臣實非有意欺瞞陛下,”陳如意說道,“前日微臣去見溧陽侯,聽溧陽侯說了那話,微臣才留了心,但微臣還沒有來得及暗中去查這事;微臣膽子也小,也不知道要不要去暗中查清這事……”

“你是說二皇子已經出宮,現在慈壽宮裡的那個,是移花接木的孽子?”楊元溥咬着牙問道,“而又是因爲這個,所以棠邑與襄北纔看似不睦,實則並無不睦?”

“微臣不敢胡亂猜測。”陳如意說道。

“你隨朕去慈壽宮!”楊元溥站起來說道。

“陛下萬萬不可,此事不實,微臣飲鴆謝罪便可,但此事若實,陛下怒氣衝衝而去,怕是有殺身之禍啊,要從長計議啊!”陳如意跪到楊元溥身前,抱住他的大腿,苦勸道。

第二百五十三章 故人相見第四十八章 相知第三百三十四章 窮酸王侯第三百三十章 秘窟第六百八十章 風起第二百五十一章 封官賞爵第三百零一章 幽怨第四百八十三章 宰相府邸第一百零六章 髒活第三百五十二章 劫持(二)第二百零一章 納妾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賄第二百二十二章 截道第二百五十九章 襲擊第七百四十二章 光陰第七十章 橫生枝節第六百二十六章 順水推舟第五章 家兵第一百八十九章 援師第二百二十五章 皇陵第二百一十一章 夜訪第一百三十九章 安排第三百五十八章 相逢第七百六十一章 洛陽(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金陵來使第二百九十七章 緩追(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馬不停蹄第五百七十七章 交易第六百三十五章 解釋第三百六十八章 樑國密信第六百八十四章 宮禁第七百一十二章 殿中第三百九十五章 赤山軍第四百零三章 偷樑換柱第六百二十八章 詭局第四百八十一章 白夜第三百八十二章 秘密第六百零九章 發動第四百六十四章 感情深厚第二百七十三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零四章 請戰第六百六十二章 得失第四百二十一章 生子第六百八十七章 束手就擒第三百三十一章 反制第三百章 水土不服第三百四十五章 駕崩第二百九十章 文瑞臨(一)第二百零二章 巧遇第六百六十三章 蜀國形勢第三百九十九章 問話第三百五十四章 居喪第二百四十四章 負荊入城第四百九十四章 變化第一百五十五章 策反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河第五百三十五章 宮門第五百七十四章 錯估第六百六十七章 殿中第四百二十章 秘議第四百零七章 殺俘第一百六十七章 敘州刑徒第四百零一章 星火第二百九十七章 緩追(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對峙(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永春宮莊園第四百六十八章 殘屍第二百一十六章 參觀田莊第一百五十七章 戴罪立功第四十七章 王族楊恩第七章 贈弓第二百零一章 納妾第六十八章 角色扮演的意義第二百三十七章 疑案第六百三十九章 南歸第一百五十二章 鹽事第二百零二章 巧遇第六百章 宮中(三)第六百章 宮中(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偏鋒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懾第七百零九章 年節第六百九十二章 削藩第二百八十八章 馬不停蹄第七百六十五章 蜀使(二)第五十一章 爺孫第四百八十五章 顧慮第一百八十七章 知情第六百三十四章 異動第三章 夢非荒唐第一百二十四章 暗計第五百零八章 茅山第二百六十一章 奪城第七十七章 行刑第六百一十六章 回京(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番民士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奚氏族人第六百九十章 求去第四百四十二章 奪城
第二百五十三章 故人相見第四十八章 相知第三百三十四章 窮酸王侯第三百三十章 秘窟第六百八十章 風起第二百五十一章 封官賞爵第三百零一章 幽怨第四百八十三章 宰相府邸第一百零六章 髒活第三百五十二章 劫持(二)第二百零一章 納妾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賄第二百二十二章 截道第二百五十九章 襲擊第七百四十二章 光陰第七十章 橫生枝節第六百二十六章 順水推舟第五章 家兵第一百八十九章 援師第二百二十五章 皇陵第二百一十一章 夜訪第一百三十九章 安排第三百五十八章 相逢第七百六十一章 洛陽(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金陵來使第二百九十七章 緩追(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馬不停蹄第五百七十七章 交易第六百三十五章 解釋第三百六十八章 樑國密信第六百八十四章 宮禁第七百一十二章 殿中第三百九十五章 赤山軍第四百零三章 偷樑換柱第六百二十八章 詭局第四百八十一章 白夜第三百八十二章 秘密第六百零九章 發動第四百六十四章 感情深厚第二百七十三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零四章 請戰第六百六十二章 得失第四百二十一章 生子第六百八十七章 束手就擒第三百三十一章 反制第三百章 水土不服第三百四十五章 駕崩第二百九十章 文瑞臨(一)第二百零二章 巧遇第六百六十三章 蜀國形勢第三百九十九章 問話第三百五十四章 居喪第二百四十四章 負荊入城第四百九十四章 變化第一百五十五章 策反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河第五百三十五章 宮門第五百七十四章 錯估第六百六十七章 殿中第四百二十章 秘議第四百零七章 殺俘第一百六十七章 敘州刑徒第四百零一章 星火第二百九十七章 緩追(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對峙(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永春宮莊園第四百六十八章 殘屍第二百一十六章 參觀田莊第一百五十七章 戴罪立功第四十七章 王族楊恩第七章 贈弓第二百零一章 納妾第六十八章 角色扮演的意義第二百三十七章 疑案第六百三十九章 南歸第一百五十二章 鹽事第二百零二章 巧遇第六百章 宮中(三)第六百章 宮中(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偏鋒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懾第七百零九章 年節第六百九十二章 削藩第二百八十八章 馬不停蹄第七百六十五章 蜀使(二)第五十一章 爺孫第四百八十五章 顧慮第一百八十七章 知情第六百三十四章 異動第三章 夢非荒唐第一百二十四章 暗計第五百零八章 茅山第二百六十一章 奪城第七十七章 行刑第六百一十六章 回京(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番民士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奚氏族人第六百九十章 求去第四百四十二章 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