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

於秋與李秀寧成婚甚至張喜兒成婚的事情,終於被夏國的國務院排上了日程,這讓收到消息的李世民有種陰謀得逞的喜悅。

不過,在收到崔氏聯軍準備在倭島建國,夏國已經開始整軍備戰消息之後,李世民知道,這個宣告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因爲具體時間可能還會無限押後。

於秋這次是要一口氣,將崔氏和倭國的問題徹底解決,並且是名正言順的。

讓李世民比較意外的是,夏國召開政治會議這樣的大事情,居然都是對外公開的,所有戰略合作伙伴國元首都可以旁聽,甚至,還在會議結束後,專門設計了問題解答環節。

所以,在將喜訊告知了已經清醒,能夠進些湯水的李秀寧之後,李世民就準備去夏王府旁聽夏國的政治會議了。

李秀寧其實是沒有想到自己還能活着醒過來的,而且,她睜開眼睛之後,雖然一直躺在牀上,但是接收到的信息,似乎都是一些能讓她心情不錯的好消息,這對她的傷勢恢復非常有幫助。

不過,當她知道於秋專門宣佈了與自己和張喜兒的婚訊之後,這種好心情似乎就有些變樣了,這導致用了午餐之後,想要來看看她的情況的於秋,直接被她拒絕見面了。

原來於秋宣告這個消息的時候,還隨便宣告了夏國的婚姻制度,那是一種所有自願結婚的人,在家庭裡的地位都全部平等的全新制度。

除了男男,女女同性別之間不允許通婚之外,只有最低年齡限制,和一夫基準制,作爲基礎。

今後只要年滿十六歲週歲的男女,都擁有自由選擇婚姻的權力,父母親人只能建議,不能強行干涉,同時他們也擁有協議離婚的和申請法院強制離婚的權力。

於秋甚至還對同性不能通婚和一夫基準制,十六週歲以後才允許結婚生子等限制,做出了詳細瞭解釋,是爲了防止疾病,提高生育水平等,否則,連這都不會限制。

這種消息自然是讓李秀寧有些不好想了,她堂堂李唐最高封爵的公主,到夏國居然不能做國母,只能做個平妻,於秋這是什麼意思,要向自己表達他並不喜歡自己嗎?

但是回頭想想,這樁聯姻本來就是政治婚姻,於秋能在不喜歡自己的情況下,做到這一步,已經算是讓了一步了。

或許是自己之前捨命救他,讓他對自己改變了一些想法吧!李秀寧心裡如是猜測着。

下午,政治會議即將開始,檢閱車上那些高音吶叭的設計拆除了之後,就不需要保持敞篷狀態了,在裝上了頂棚,升起了玻璃,打開了暖氣之後,坐在車子裡,其實就是一種享受。

夏國的政務大樓還在建,所以,設計比較簡單的夏王府,其實就是執政官員們的臨時辦公場所,當於秋的車子開進了王府的大門的時候,所有帶着筆記本的夏國副縣級以上執政官員,就進入了主廳最大的那間會議室。

別看夏國除了洺京城以外,只有七個縣和一個農墾特區,副縣級以上的執政官員人數,卻是達到了近兩百人。

完全沒有像其他各國的朝廷,王上入場,下屬官員會有什麼拜禮這類的,在於秋走進會議廳的時候,坐在椅子上的官員們起立一下,表示知道於秋來了,就算完事了。

環形的座椅圍繞着中間五個席位,於秋在正中,馮智戴在他左邊,馬周在他右邊,另外兩個被選爲副總理的於智舟和盧俊,則分別在馮智戴和馬周的兩邊。

目前夏王府還沒有裝音響系統,所以,在旁聽的人數坐進來,人數達到了三百多人之後,大家必須要保持安靜,才能聽的清發言講的是什麼。

於秋率先根據自己的設計,講了一下夏國各級官員的職權劃分,把幾乎所有政務方面的決策權,都交給了國務院來決策,而他只需要設計制度,以制度來規範所有大致的管理方式,就已經能比其它所有國家強十倍了。

因爲,其它國家,幾百裡方圓的地盤,哪裡會需要兩百個副縣級官員,上千公職人員,三萬多軍人去管理。

這就是國家地盤小,人口多的好處了,可以把所有工作做的很細緻,任何棘手的問題,都可以直接向上彙報解決,而且,以洺州暢通的交通,通常是一天之內就解決,稍微大一點的事情,於秋想不知道都難。

然之後,於秋就講起了夏國的稅收制度,這是他主政洺州以來,一直沒有落地的政策。因爲,現在還沒有過李淵當初給北方的免稅期。

“自明年秋後開始,我國的稅收體系將正式執行,主體分工,商兩種稅收,工稅,即個人勞務所得,任何因工作獲得收入的夏國公民,包括公職人員,軍人,或外來務工人員,只要月收入超過五貫,將開始分級計個人所得稅。

五到十貫,是第一級,十到二十貫,第二級,二十到四十貫,第三級,四十到八十貫,第四級,八十到一百六十貫,第五級。

依此類推,每增加一倍加一級,每加一級,稅點累進增加百分之三,百分之四十八爲最高上限。

這樣就可以讓高收入者多繳稅,低收入者少繳稅。

商稅,即經營所得稅,商品買賣所得稅,稅務署,會根據所有上市商品的成本,售價,盈利比例,來將商品分成普通商品,高利潤商品,暴利商品,和奢侈品四個等級,來徵收商稅。

盈利一倍以內的普通商品,百分之五商稅,盈利一到三倍以上的高利潤商品,百分之十商稅,盈利三到六倍以上的暴利商品,百分之二十商稅,盈利超過六倍的奢侈品,則是百分之三十及以上不定額稅。

這樣是讓盈利高的奢侈品,暴利商品多繳稅,普通常用商品少繳稅。

而不具體出售實體商品的服務性行業,則按投資成本,盈利多寡,對應到四個等級的商稅中,以年投入和年盈利來計算,每年年底之前,一次性統計繳納稅收。

農民田地產出永久免稅,包括農民出售自產農產品,亦不收稅。

所有財稅收入,除用於支付軍政法三大體系公職人員薪酬,日常辦公和國防建設開支之外,將全部投入要公共,民生基礎建設中,花銷明細,全部保持公開透明,受司法機關,以及全民監督。

夏王府,永遠不接受夏國財稅供養。”

於秋這段關於稅收制度的講解宣讀完之後,整個會議室,頓時便響起了嗡嗡嗡的討論聲,很快,就有官員舉手發言道,“請問殿下,按照您定下的稅收制度收稅,是否能滿足所有財政開支?據我所知,您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已經私人出款超過兩千萬貫,用於各方面的財政開支,按照今後的發展趨勢,這個開支可能會越來越大。”

於秋轉頭看了看被自己要求出席會議的狗兒,他立即將一些寫有數字的紙張給大家分發了下去,於秋在他們看了一會兒之後才道,“根據我們夏國境內現有產業的經營流水統計,按照現在的稅收制度,每年可以收取稅收一千八百萬貫以上,足夠各方面開支,而隨着更多的產業上線,做大,稅收的額度,可能還會快速上漲,足夠滿足未來可能增加的開支。

比如前幾天開始對外出售的商品房,售價超過了八百萬貫,明年的時候,類似的項目會有很多,可以爲國家創稅數百萬貫。”

聞言,總多官員紛紛點頭,樓盤開售的情景他們是記得的,各國元首和一些富人,都是搶着買,即便一套房售價上千貫,連李世民都不能免俗,需要來找於秋拉關係,才花三千貫買了一套豪華別墅。

而看到狗兒計算出來的數據之後,所有官員立即就沒有了異議,報告顯示,如果夏國按照現在的產出,明年的稅收何止一千八百萬貫,至少是兩千萬貫起。

而李世民等人聽到這些數據,頓時有些無語,人家一個州的地盤,居然比朝廷上百個州的稅收還高几倍,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而且,這還是人家完全不要農稅的情況下,而李唐朝廷這邊,雖然商稅已經逐漸開始趕上農稅,可農稅依然是朝廷的主要收入,這中間的差額。

好吧!李世民不比較了,安安心心坐在旁邊震驚就好。

當然,也不止一個官員提出了疑問,很快,就又有人舉手道,“夏王府未來的開支肯定會很大,如果永遠不接受財政供養,這豈不是說,往後夏王殿下的子孫還要自己掙錢養活自己?”

於秋笑着點了點頭道,“確實,如果我的子孫沒有一技之長,還敗家的話,他就只能過窮日子,當然,這種情況很難發生,因爲我持有的各個集團的股份,每年拿分紅,就足夠讓他們過上最頂級享受的生活,這些股份,我會禁止子孫出售。”

別的國家的皇帝和王室,恨不能多把國家的稅收往自己的內府庫裡扒拉一些,可於秋卻從不在錢財上面擔心,這個反差,頓時就讓很多外國元首覺得他很有魅力,當一個國家的統治者,並不需要民脂民膏的供養的時候,可就很難站到百姓的對立面了。

很快,在一些地方官員,提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於秋一一給大家解答之後,就正式向大家宣佈了夏國明年稅收的起徵日,八月初一。

然之後,會議就進入了下一個環節。

“根據我們夏國日益增長的民生需求,我決定在未來三年內,完成四項大工程。

第一個工程,是火電廠建設工程,地點設在煤礦較多的武安縣,未來,它將會供應本土所有鄉村,集鎮,城市的照明用電。總投入可能超過三千萬貫,而且,需要大量的人手投入到建設中,國務院,必須抽專人負責統籌管理。

第二個工程,是環夏國軌道交通工程,這個軌道交通是什麼,沒有去過洺山書院的人,可能不知道,就是將礦產集團運送礦石車的那種鐵軌,鋪在平整的地面上,用發動車頭拉動,或者推動它在鐵軌上快速行走,讓周邊所有縣城的人員,貨物,在一個時辰內,可以到達洺京城內,加速洺州城內所有工廠的生產效率和降低所有工廠的生產成本,同時,滿足洺京城內的所有民生需求。

這同樣是一個投入超過三千萬貫的大工程,需要很多專業的工人,投入到建設當中。國務院,也需要抽調專人負責統籌管理。

第三個工程,是環夏國水利儲備和灌溉系統的建設,主要用於保證我們夏國的居民和灌溉用水,具體,要細化到每個村。

這一整套水利設施修建好之後,要能保證夏國未來不會受到旱災和洪災的困擾,所以工程量也是非常大,先期投入在兩千萬貫以上,後續視情況追加,需要國務院派專人統籌,各區縣鎮鄉,所有層級的執政官員配合動員。

第四個,就是農墾專屬區的開發工程,這個工程在錢財方面的投入稍微小一些,一千萬貫足以,不過,在人力方面的投入會很大。

三年時間,開發八百到一千萬畝大田種植,需要大量的先進工具,和一些水利建設的支撐,人手方面,我建議國務院除了申請軍方援助之外,還要增加對外招工,多管齊下來解決。”

於秋這四點講完,整個會議室頓時就沸騰了,尤其是一些喜歡算賬的人,搞不明白,爲什麼洺州一年才一千八百萬貫的稅收,卻爲何敢同時開四個總體加起來超過九千萬貫投資的大工程。

關於這方面,李世民只是稍微動了一下腦筋就想明白,他們肯定是走銀行貸款。

同時,他也明白了,原來自己那一千二百萬貫的貸款只是小數目,人家一下子九千萬貫,纔是大手筆,而有了銀行作爲資金的中轉站,發展起事業來,真的是可以沒有阻礙的。

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出行第一百五十八章 把事做絕第一百二十四章 范陽城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定計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做無用的炫耀第一百二十七章 以牙還牙第兩百九十七章 大忽悠第七十五章 孩子們的學習熱情第五十一章 完美達成目標第四百五十七章 又出行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的選修課目第三百三十八章 掌控商業的步伐第五百一十章 不做蠢事情第一百二十一章 伸過來的黑手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第一百二十四章 范陽城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去山莊第一百六十八章 河東瘟疫第二百零七章 長安大戶的日常開支第一百三十四章 靈鷲宮的學問第兩百三十五章 寧我負人,勿人負我第三百四十六章 忽死人不償命第兩百一十一章 新技術上線第兩百九十五章 借種第兩百七十四章 洺州新政第四百三十六章 夏國的鈔票第二百零七章 長安大戶的日常開支第兩百一十章 張喜兒的希望第十四章 洺州城第四百八十七章 軍演章程第四百二十五章 佈局西域第兩百二十六章 較量開始第一百五十六章 洺州規劃第四十七章 小樹林會談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之大第三百零四章 人間處處是洺州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教育第兩百七十二章 洺州的守護神第五百一十章 不做蠢事情第六十二章 於秋的忽悠技能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一百五十一章 談定第二十三章 世家危害論第三百二十六章 洺州的十月第十六章 吃貨兵痞蘇定方第一百零一章 商場居然如戰場第四百九十九章 完美奪冠第一百一十章 忽悠第二十八章 利益陷阱第一章 寡婦村的怪男人第兩百七十七章 震驚石化第四百九十五章 狡猾如狐第四百六十三章 談判的進展第四十二章 理智的思維第五百一十八章 略帶優越感的微笑第三百四十五章 名義上的女主人第兩百零九章 新年新開局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次說出自己的名字第兩百九十六章 坑倭進行時第四百零九章 飛艇鎮場第四百八十二章 聯合軍演第一百六十章 高價出售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四十三章 於秋的思考第四百九十八章 夏國特種兵第四百五十三章 又長知識了第兩百九十六章 坑倭進行時第一百七十八章 世界之主第兩百二十一章 河口縣第九十章 大變樣的寡婦村第三十七章 房謀杜斷第五百零六章 預防針第兩百五十二章 經營原則第一百九十九章 嚇尿頡利第四百六十二章 花錢的學問第三百五十二章 夏國天兵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賞菊的重陽節第三百二十一章 誘擊第四百零二章 奇葩迎親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節團去向第三章 借糧種第兩百零二章 賣菜第九十七章 釋義馬賊第三百四十五章 名義上的女主人第兩百九十五章 借種第一百六十五章 秋哥的好算計第三百一十八章 準備發動第四百七十四章 於秋的格局第四百八十五章 品嚐提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系統初步升級第兩百七十章 對倭國的態度第一百五十八章 把事做絕第七十章 準備第五百二十五章 建設吐蕃的工作第一百九十二章 爭辯第三十一章 給劉黑闥的建議第二百零四章 套中有套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五百零六章 預防針第七十七章 名將爭鋒
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出行第一百五十八章 把事做絕第一百二十四章 范陽城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定計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做無用的炫耀第一百二十七章 以牙還牙第兩百九十七章 大忽悠第七十五章 孩子們的學習熱情第五十一章 完美達成目標第四百五十七章 又出行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的選修課目第三百三十八章 掌控商業的步伐第五百一十章 不做蠢事情第一百二十一章 伸過來的黑手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第一百二十四章 范陽城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去山莊第一百六十八章 河東瘟疫第二百零七章 長安大戶的日常開支第一百三十四章 靈鷲宮的學問第兩百三十五章 寧我負人,勿人負我第三百四十六章 忽死人不償命第兩百一十一章 新技術上線第兩百九十五章 借種第兩百七十四章 洺州新政第四百三十六章 夏國的鈔票第二百零七章 長安大戶的日常開支第兩百一十章 張喜兒的希望第十四章 洺州城第四百八十七章 軍演章程第四百二十五章 佈局西域第兩百二十六章 較量開始第一百五十六章 洺州規劃第四十七章 小樹林會談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之大第三百零四章 人間處處是洺州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教育第兩百七十二章 洺州的守護神第五百一十章 不做蠢事情第六十二章 於秋的忽悠技能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一百五十一章 談定第二十三章 世家危害論第三百二十六章 洺州的十月第十六章 吃貨兵痞蘇定方第一百零一章 商場居然如戰場第四百九十九章 完美奪冠第一百一十章 忽悠第二十八章 利益陷阱第一章 寡婦村的怪男人第兩百七十七章 震驚石化第四百九十五章 狡猾如狐第四百六十三章 談判的進展第四十二章 理智的思維第五百一十八章 略帶優越感的微笑第三百四十五章 名義上的女主人第兩百零九章 新年新開局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一次說出自己的名字第兩百九十六章 坑倭進行時第四百零九章 飛艇鎮場第四百八十二章 聯合軍演第一百六十章 高價出售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四十三章 於秋的思考第四百九十八章 夏國特種兵第四百五十三章 又長知識了第兩百九十六章 坑倭進行時第一百七十八章 世界之主第兩百二十一章 河口縣第九十章 大變樣的寡婦村第三十七章 房謀杜斷第五百零六章 預防針第兩百五十二章 經營原則第一百九十九章 嚇尿頡利第四百六十二章 花錢的學問第三百五十二章 夏國天兵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賞菊的重陽節第三百二十一章 誘擊第四百零二章 奇葩迎親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節團去向第三章 借糧種第兩百零二章 賣菜第九十七章 釋義馬賊第三百四十五章 名義上的女主人第兩百九十五章 借種第一百六十五章 秋哥的好算計第三百一十八章 準備發動第四百七十四章 於秋的格局第四百八十五章 品嚐提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系統初步升級第兩百七十章 對倭國的態度第一百五十八章 把事做絕第七十章 準備第五百二十五章 建設吐蕃的工作第一百九十二章 爭辯第三十一章 給劉黑闥的建議第二百零四章 套中有套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五百零六章 預防針第七十七章 名將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