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洺州城

五六十里路,靠雙腳走,可不是那麼輕鬆,尤其是春上被晨霧弄的有些溼滑的泥巴路面,等到於秋五人推着車,挑着擔子,走到洺州城門下的時候,都已經快正午時分了,要知道,他們可是天剛矇矇亮的時候就出發的。

擡頭看了一眼城牆上列隊而立的士兵,一些原主的回憶,頓時涌上了於秋的心頭。

他之所以逃到洺州這裡來,也是因爲這裡可能還有一股他可以依靠的力量。

作爲一座治下有三萬戶的大州城,洺州城即便與戰爭前線的距離並不算遠,但是街道上的人流量也還是很大的,當然,其中乞丐的比例非常高。

於秋拿着擀麪杖,警惕的看着那些雙眼放光的盯着自己一行人的乞丐們,趙七娘也是將肩頭的竹子扁擔握的緊緊的,直到一隊穿着鎧甲,配着長矛的士兵從街頭走過,緊張的氣氛才得以緩解,洺州城是劉黑闥的大本營,他不允許這裡有絲毫的混亂。

“秋哥兒,咱們上哪裡賣?”張喜兒推着車走在最前面,在城內街道上走了好一會之後,有些茫然的向於秋問道。

“直行,到城北富人居住的地方去賣。”

古代以北爲尊,富人的宅邸也大多在城北方向,原主早年可是來過洺州城的,於秋通過記憶,倒是對這城內有些印象,在城中與城北的交匯處,便是洺州城的一處集市,與長安和洛陽的東市相對應,是富人消費購物的場所。

幾人來到了集市之後,就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各種商販的叫賣之聲不絕於耳,每走三五步,就能看到一些插標賣自己的人,女人和孩子居多,少女的價格才一貫,不過一個饅頭的價格,小孩更是給口吃的就跟你走,不要錢,如果不是原主的記憶裡有這些畫面,於秋都有些懷疑人生了,看來,洺州城內的情況,比他想象的還要差一些。

半條街走下來,除了幾間客棧之外,於秋幾乎沒有看到賣吃食的,一打聽他才知道,原來洺州城內的食物早已經是賣方市場了,盧氏糧店裡,今日的米價一斗三千錢,麪粉更是賣到了四千錢,而且還限量出貨,有人買的多些,價格還會往上加,一個米店有幾十號持刀穿甲的人護衛着呢!這基本就打消了所有想搶劫的人的心思。

“難怪你們會覺得有穀糠粥吃是一種幸福。”

於秋感嘆了一句,就指了一處空地,讓張喜兒趙七娘她們把獨輪車停下來,自己率先將車子上裝着幾隻刺蝟的袋子提溜着,去了不遠處的一間叫做和生堂的藥鋪,留張喜兒她們在原地架鍋燒水蒸饅頭。

“掌櫃的,刺蝟收麼?都是活的。”於秋解開了臭哄哄的麻布袋子,向那坐堂的掌櫃拉開了一個口子,讓他看到裡面幾個縮成刺球的刺蝟道。

那掌櫃倒不嫌棄刺蝟臭,很是仔細的往袋子裡面瞄了瞄,還將袋子提溜在手上掂了一下重量,開口道,“一起給你五貫錢。”

聞言,於秋忙將袋子收回來,紮上口就要往外走。

刺蝟渾身很多部位可以入藥不說,幾隻刺蝟合起來還是有兩斤肉是可以吃的,在一個胡餅一貫錢的時期,它的售價絕不止這麼點,在打聽清楚了城裡的糧價之後,於秋立即提高了所有與食物有關的獵物的售價,別看古代這玩意山裡有不少,真想要弄到,可並不是那麼容易,因爲九成以上的刺蝟都活不過一年,而且,找穴掏洞,那都是力氣活,還得冒一定的危險去深山,就算比較專業的獵戶,一個月也未必能搞到幾隻。

“小哥留步,價格好商量嘛!”掌櫃的見於秋轉身要走,立即擡手喊道。

原以爲會騙到一個不懂行的,卻不想,是一個知道價的。

於秋嘴角微微一鉤,停下的腳步,轉身向那掌櫃的道,“六隻刺蝟,我也不多要,每隻兩貫,此外,我向您打聽一個人,如果你知道,我給你算便宜點,只收十貫。”

掌櫃聞言,有些爲難的道,“你這刺蝟有大有小,可不能按一樣的價格算……”

“你就說成不成吧!”於秋直接打斷了掌櫃的話道。

現在前線戰事這麼焦灼,於秋不動腦子都知道,只要跟藥搭上邊的東西都金貴,即便是城裡中等殷實的人家,也可能因爲一場病,被這些藥鋪吸乾了血,比後世非典爆發的時候,一袋板藍根售價好幾百的情況更加恐怖,跟他們喊價,可不能客氣了。

“那你倒是說說,你要打聽什麼人。”藥鋪掌櫃的道。

“姓董名放,在這洺州城裡,應該也不是小門小戶人家。”掌櫃的這一開口,於秋便知道,十貫其實是在掌櫃心理預期以內的。

當然,多要點錢,其實也沒有他要打聽的人的消息重要,他之所以選擇這家藥鋪打聽,那是因爲這家和生堂藥鋪是清河崔氏的產業,算是城裡的百年老店了,人面比較廣。

“董放?這個名字倒是有些印象,應該是城西盧氏車馬行的管事吧!”掌櫃眯着眼睛想了一下之後道。

聽到盧氏車馬行,於秋頓時知道這個掌櫃說的消息應該是真的,便將手上的袋子交給了掌櫃,而掌櫃付給他的,也並非銅錢,而是三匹細綿綢,外加一匹生絹。

隋唐時期的織物,主要有七種,都是可以當貨幣來用的,其中比較常用的生絹每匹現在價值一貫左右,絲割一匹兩貫,細綿綢則是三貫,最好的紫熟綿綾一匹則是當五貫錢用,至於粗麻布,細麻布,還有上等的火麻布,則在一百錢,三百錢到五百錢之間,而且,這些布帛在市面上大多數時候比銅錢還有市場。

因爲它除了當貨幣用之外,還能保暖,比冰冷的銅錢更加實用,也輕便一些。

當然,這個價格,也就是現在河北地區的市場價格,穩定了好幾年的關中與這邊差距較大,等戰爭結束,百姓們恢復了生產,它可能要貶值一半左右。

沒想過背一百多斤銅錢回去的於秋稍微查看了一下綿綢和生絹的成色之後,就將其夾在腋下出了藥鋪,一匹布才十二米,絲帛比較輕,四匹的重量加起來,不過幾斤,倒是輕便。

完成了第一筆交易,並且打聽到了有用的消息,於秋的心情倒是不錯,當然,他也沒有立即去找董放的意思,他只是一個於秋可能用的上的人,說不定,也是能夠暴露於秋行跡的人。

等到攤位上的柴火燒起,饅頭開始上蒸格的時候,短短片刻時間,攤位前就裡三層外三層的聚集了好多人,一個個都像餓死鬼一樣,盯着蒸籠格子流口水。

此刻,於秋才體會到什麼叫賣方市場,這些圍觀的人中,可有很多都是穿着綾羅綢緞的富貴人家,沒辦法,誰叫去年劉黑闥在河北打了一整年,戰場範圍席捲了整個河北大地,一個擁有幾十萬戶,過百萬人口的地區,在本就沒有餘糧的情況下,再整整一年不種地,會產生什麼樣的情況,於秋此刻纔算腦補出來。

即便是城中的富貴人家,今年只怕都只能頓頓喝粥了,並且,他們對能否撐到秋收之後,一點信心也沒有,所以,能花錢買到吃食,他們是一點也不心疼錢的,盧家正是因爲抓住了他們這樣的心理,想要大魚吃小魚,用擡高糧價的方式,吞併這些中小富豪的家產。

而看到了這幅情景,於秋再度計上心頭。

小老百姓們找盧家借糧種算什麼,洺州城的中小家族全都找盧家借糧種,那才能讓他們傷筋動骨。

第兩百零二章 賣菜第三百九十四章 組建維和部隊第兩百七十七章 震驚石化第五百二十九章 根植文化第兩百七十章 對倭國的態度第兩百九十一章 又見顛倒句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的選修課目第兩百五十一章 銀行開業第五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夜第四章 撒網打魚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出行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判的意向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的選修課目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做無用的炫耀第兩百四十五章 洺州銀行融資計劃第七十三章 救人從來都不簡單第七十二章 董放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系統任務第四百七十七章 於秋的梟雄人格第四百八十九章 開始閱兵第四百三十二章 葦澤關一小震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編高雅賢第三百四十四章 又用忽悠技第一百六十八章 河東瘟疫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教育第兩百二十一章 河口縣第二十一章 於秋的商業謀劃第四百五十章 抽絲剝繭第七十三章 救人從來都不簡單第兩百三十九章 洺州圖書館的建設第四百六十五章 打通任督二脈第兩百五十七章 洺州的招工計劃第十一章 燒山開塘第二十章 北地的未來第四百零五章 放電影第一百四十四章 參觀第四百五十五章 樹立形象和破滅信仰第三百零九章 什麼是科學技術第一百零七章 訓犬第兩百一十九章 出海計劃第五百二十七章 曾經的他第兩百五十章 新的禮儀模式第三百四十六章 忽死人不償命第一百二十九章 告一段落第兩百九十七章 大忽悠第五百二十二章 春上的早晨第一百六十一章 使團到長安第四十六章 肉羊第一百一十章 忽悠第七十九章 經驗獎勵任務線第一百四十二章 越慘越好的建議第五章 河上漂屍第一百零三章 瘟疫阻路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教育第兩百五十四章 外來人口的問題第三百四十九章 儀式開始第三百五十九章 夏國的四大工程第三百八十六章 好吃的宵夜第兩百一十五章 挖坑小能手李二第兩百零五章 回山莊過年第三百七十一章 到荊州第三百二十九章 關市集鎮第兩百一十九章 出海計劃第一百五十六章 洺州規劃第一百九十九章 嚇尿頡利第一百四十七章 長安來人了第兩百五十一章 銀行開業第四百四十三章 夏國的工業第兩百六十三章 於秋平時傳授的知識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難第五百二十八章 百年大計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七十九章 經驗獎勵任務線第五百三十六章 網來了第四百五十章 抽絲剝繭第兩百四十四章 想不透的大事情第兩百九十六章 坑倭進行時第兩百八十八章 九成宮的烏龍第一百三十七章 山莊的日常第五百三十六章 網來了第兩百七十九章 連鍋端第一百一十章 忽悠第四百九十一章 步兵軍演競技開始第五百零三章 滅教運動第三十三章 寡婦們的想法第兩百零五章 回山莊過年第四百三十三章 夏國就是一個糖罐子第四十三章 於秋的思考第九十五章 善用陽謀的於秋第四百四十六章 夏王有喜第三百三十九章 接待宴會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編闞棱第兩百九十三章 桂花樹種植第四百零四章 開始返程第三百七十章 偷雞竊取第三百七十四章 定計第兩百零二章 賣菜第四百六十九章 李淵的返程路第三百二十六章 洺州的十月
第兩百零二章 賣菜第三百九十四章 組建維和部隊第兩百七十七章 震驚石化第五百二十九章 根植文化第兩百七十章 對倭國的態度第兩百九十一章 又見顛倒句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的選修課目第兩百五十一章 銀行開業第五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夜第四章 撒網打魚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出行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判的意向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的選修課目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做無用的炫耀第兩百四十五章 洺州銀行融資計劃第七十三章 救人從來都不簡單第七十二章 董放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系統任務第四百七十七章 於秋的梟雄人格第四百八十九章 開始閱兵第四百三十二章 葦澤關一小震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編高雅賢第三百四十四章 又用忽悠技第一百六十八章 河東瘟疫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教育第兩百二十一章 河口縣第二十一章 於秋的商業謀劃第四百五十章 抽絲剝繭第七十三章 救人從來都不簡單第兩百三十九章 洺州圖書館的建設第四百六十五章 打通任督二脈第兩百五十七章 洺州的招工計劃第十一章 燒山開塘第二十章 北地的未來第四百零五章 放電影第一百四十四章 參觀第四百五十五章 樹立形象和破滅信仰第三百零九章 什麼是科學技術第一百零七章 訓犬第兩百一十九章 出海計劃第五百二十七章 曾經的他第兩百五十章 新的禮儀模式第三百四十六章 忽死人不償命第一百二十九章 告一段落第兩百九十七章 大忽悠第五百二十二章 春上的早晨第一百六十一章 使團到長安第四十六章 肉羊第一百一十章 忽悠第七十九章 經驗獎勵任務線第一百四十二章 越慘越好的建議第五章 河上漂屍第一百零三章 瘟疫阻路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教育第兩百五十四章 外來人口的問題第三百四十九章 儀式開始第三百五十九章 夏國的四大工程第三百八十六章 好吃的宵夜第兩百一十五章 挖坑小能手李二第兩百零五章 回山莊過年第三百七十一章 到荊州第三百二十九章 關市集鎮第兩百一十九章 出海計劃第一百五十六章 洺州規劃第一百九十九章 嚇尿頡利第一百四十七章 長安來人了第兩百五十一章 銀行開業第四百四十三章 夏國的工業第兩百六十三章 於秋平時傳授的知識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難第五百二十八章 百年大計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七十九章 經驗獎勵任務線第五百三十六章 網來了第四百五十章 抽絲剝繭第兩百四十四章 想不透的大事情第兩百九十六章 坑倭進行時第兩百八十八章 九成宮的烏龍第一百三十七章 山莊的日常第五百三十六章 網來了第兩百七十九章 連鍋端第一百一十章 忽悠第四百九十一章 步兵軍演競技開始第五百零三章 滅教運動第三十三章 寡婦們的想法第兩百零五章 回山莊過年第四百三十三章 夏國就是一個糖罐子第四十三章 於秋的思考第九十五章 善用陽謀的於秋第四百四十六章 夏王有喜第三百三十九章 接待宴會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編闞棱第兩百九十三章 桂花樹種植第四百零四章 開始返程第三百七十章 偷雞竊取第三百七十四章 定計第兩百零二章 賣菜第四百六十九章 李淵的返程路第三百二十六章 洺州的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