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八章 成長中的褚飛

闞棱之所以讓戰艦前後保持二十丈寬的距離,是因爲每一艘戰艦的桅杆上的大擺錘,可以掃到戰船十丈以內的目標。

別家的戰船,桅杆就是一根合腰粗的木頭柱子而已,誰能夠想到,洺州軍艦的桅杆,其實是一個根外部澆築了鋼水,內部卻可以穿出一條胳膊粗的大鐵鏈的鋼包木結構。

而且桅杆是可以放倒的,底部有滾珠軸和機括可以輕鬆的擺動它。

可不光是主桅杆可以向前放倒,兩根副桅杆也可以向左右兩側放倒,而這個時候,甲板上的士兵就會將三個兩百多斤的大鐵錘分別掛在三根桅杆中間垂出的鐵鏈上。

鐵錘上有許多鈍口突刺,之所以是鈍口,就是怕做的太鋒利,會將一些木船板釘在上面,甩不下來。

這種根據五牙大艦上的拍杆改造的大擺錘,操作起來並不難,只要在夾板下一層的操控手得到指令,扳動機擴,齒輪轉盤和滾珠軸就會瞬間運轉,將主桅杆向左或者向右甩動九十度,甚至是直接從左到右,或者從右到左,甩動一百八十度。

而倒向兩側的側桅杆,則是能進行從左到右或者從右到左一百二十度左右的甩動,把三個大鐵錘甩起來之後,還可以通過控制鐵鏈伸出去的長度,來控制擺錘襲擊的遠近。

當然,爲了避免擺錘傷到自身船身,鐵鏈伸出去的長度不能太長,只能在桅杆伸出去海面的長度的一半以內,最遠,差不多可以打到十丈距離的目標,而左右兩船相隔二十丈左右距離的話,看似鬆散的陣型中間,就幾乎沒有了死角。

洺州戰船這種突然之間的變化,差點驚掉了乙支文德的眼球,此時他才發現,洺州軍前面兩排的戰艦,夾板上面都是光溜溜沒有任何建築物的,船舷則是一排可以滾動的鐵質滾珠作爲倒下的桅杆的托架,基本不對放倒的桅杆形成什麼阻力。

當船帆被收起來之後,這些放倒的桅杆就成了一件件重型武器,而當這種武器還可以做一定幅度的延長攻擊的時候,那就是自己一方軍隊的噩夢了。

“碰鑔!~”

第一艘靠近闞棱所在旗艦的高句麗戰船被主桅杆上的擺錘掃中,整個船頭立即就變的四分五裂了。

其餘遵照乙支文德的命令衝上來的小戰船也沒有好到哪裡去,或是船身被掃到,整個斷成了兩截,或是因爲船太矮,沒有被擺錘砸碎,卻是將船上的木製棚戶以及船上的人全部掃到了海中。

在他們後面跟上來的船想要放箭還擊,可是,當他們張弓的時候才發現,對方的船還在十多丈以外,自己逆風射過去的箭,未必能對對方的船造成什麼傷害。

而且,將近一丈高的船舷上,他們根本看不到人,只有旗艦的尾部,一杆可以晃動的大旗,算是做指揮用的。

他們更加想不到的是,明明對方的船已經降帆了,爲什麼還可以這麼快的向自己這邊靠近,就算他們是順風,順着波濤在向自己這邊飄,但也不可能飄的這麼快啊!

要知道,乙支文德在看到這些戰艦的威力之後,立即就下達了分散撤退的命令,排在後列的高句麗船都已經全員握槳向反方向劃了,可還是一個個被他們追上來,用擺錘拍成了碎片。

因爲,洺州軍的戰艦除了風帆動力之外,水下還有腳蹬的螺旋槳作爲動力,擁有齒輪和滾珠軸承增加螺旋槳轉速,它的推進力可比手動用木槳划船要快的多。

不到兩刻鐘的接戰,高句麗海軍就潰敗了,洺州軍這場順風仗,打的可是一點壓力都沒有。

前面兩排十幾艘於秋從洺州帶過來的軍艦負責追擊,摧毀敵軍的戰船,後面數十艘原本劉勝屬下的戰船,或者一些貨船,則是負責在海面上打撈戰俘。

一個個套繩在冰冷的海水裡將那些高句麗人撈起來之後,立即就將其捆紮實了,甚至,都不需要唐軍打撈,那些會水的高句麗士兵就開始主動向他們這邊游來。

因爲他們知道,不游過來就是死,沒有人能在早春這麼寒冷的海水裡面待超過半個時辰。

“高句麗領兵的是一個戰場老將,幾乎沒有做出任何失誤的指令,咱們雖然憑藉戰船優勢打敗了他,但是他的主力並沒有受損,至少能帶回去一萬多人。”當高句麗的戰船升帆划槳並用,也開始順風向大海的各個方向逃竄了之後,於秋嘆息道。

“是誰領兵,等抓俘虜的船回來了,咱們一問便知,相信吃了這麼的大敗仗,高句麗人已經嚇破了膽,以後絕不敢和咱們在海上較量了。”危機解除,褚飛有些得意的道。

“咱們不可能老是有這種順風仗打,而且,高句麗的地盤離咱們太近了,咱們不可能千日防賊,所以,接下來,還得跟他們談判。”於秋從高坡上下來,往碼頭方向走去道。

這邊,他之前還讓人釘了暗樁,現在必須得撤除之後,海上的船隻才能進港。

“跟高句麗人談?難道公子也想給他們建一座越冬場?”褚飛有些詫異道。

“高句麗人已經進入了半農耕狀態,越冬場他們是不大需要的,但是,你別忘了,咱們跟高句麗人打這一場的目的。”於秋提醒褚飛道。

“切斷山東士族與他們的貿易?”褚飛眼神一亮道。

“沒錯,東北這邊可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高句麗人有百萬戶人口,加上新羅,百濟兩國,和契丹,靺鞨,奚諸部,總人口數比李唐一半隻多不少。山東士族就是靠與這些人貿易,獲得了巨大的財富,保持着超然地位,這次高句麗的大軍來襲,肯定就是他們運作的結果。

現在,高句麗人在海上都打不過咱們,話語權就落到了咱們的手中,咱們自然不會再允許他們與高句麗和東北諸部之間繼續貿易。”於秋笑道。

“可是,走不了海路,他們還能走陸路啊!”褚飛提出問題道。

“你以爲我讓鬼面騎士開春之後東進是爲了什麼?當然是切斷他們陸路的買賣,而且就算他們想辦法繞路把陸路走通了,或者在海上繞開了咱們,繼續在這些地方做生意,可他們的商品,有咱們洺州產出的物美價廉麼?”於秋很是自信的道。

高句麗主要產出的牛羊皮毛,只有在洺州,才能變成精美的服飾,布料,現在,李唐的衣料市場,正在被洺州攻佔,未來,也只有洺州會出錢收購這些東西。

山東士族就算用更高的價錢將東西收了過去,也只能砸在手上,因爲,有四大越冬場在手的於秋,根本不愁這些東西的貨源,彈彈手指,就能夠讓這些皮貨的價格斷崖式的下跌,而且永遠漲不起來。

可以說,善陽之盟的達成,鼎定了於秋在商界的霸主地位,這也是爲什麼於秋會辛苦搞出大殺器,不惜用幾個月的時間,親自往那邊跑一趟的原因。

“這樣的話,他們除了集結族兵跟咱們開戰之外,就只有在朝堂上彈劾咱們了。”褚飛理解了於秋的意思之後道。

“跟我開戰,他們沒有立場,因爲我們洺州雖然是自治狀態,但名義上是屬於朝廷的,他們發族兵來打我,屬於造反。

而且,我還巴不得他們來打我,這樣我就有藉口名正言順的收拾他們了。

而只要咱們保持軍事上的優勢,彈劾又有什麼用?

我同樣可以將他們向敵對國出售糧食鹽鐵等管制物品的事情抖出來,朝廷爲了他們這些不交稅的傢伙跟我開戰,那也是吃虧不討好,李淵雖然有點老糊塗,但並不是那麼傻,等山東平定了之後,頂多會派一些內侍來這邊收稅撈錢。”於秋笑道。

他十分喜歡褚飛這樣把方方面面都想到的思維模式,這證明他在用心,在成長。

第四百一十三章 高原和海外第四百三十二章 葦澤關一小震第兩百二十三章 海產養殖產業第兩百八十二章 精確無誤的戰鬥第兩百四十五章 洺州銀行融資計劃第四十八章 參觀作坊第四百九十一章 步兵軍演競技開始第三百三十二章 驚人的礦產量第兩百五十八章 山莊來客第四百零六章 執政聯盟成立第五百一十二章 衛星發射試驗第六十一章 闞棱第兩百三十四章 組建商業同盟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一百七十七章 提請自治第九十一章 神奇的山莊第五百二十六章 改變開始第兩百五十章 新的禮儀模式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判的意向第一百一十九章 名聲的問題第五百三十一章 自然發展的思潮第三百七十三章 揚州士族的禮物第兩百五十三章 參觀金庫第四百九十五章 狡猾如狐第兩百八十九章 吐蕃使者第四十五章 活下去第四百八十九章 開始閱兵第三百七十二章 倭島消息第三百章 兌換槍械樣品第兩百一十五章 挖坑小能手李二第兩百九十二章 所謂天雷第四百二十三章 人究竟要到哪一步纔算好?第三百四十二章 海軍演練展示第一百九十六章 長安朝堂現狀第兩百六十四章 孩子們的成長環境第一百四十章 迂迴的方式拉盟友第五百三十章 越來越像後世的世界第三百九十五章 進一步擴展第兩百九十三章 桂花樹種植第兩百五十四章 外來人口的問題第七十七章 名將爭鋒第兩百六十七章 馮氏兄弟第三百四十三章 搶佔商機的時代到來第四百七十章 李世民的深度解析第四百三四五章 夏國的農夫第四百零三章 埋下一顆種子第三百三十章 洺州有多富第三百一十二章 吐蕃的問題第三百二十五章 建立封國前的準備第四百零九章 飛艇鎮場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雷引第兩百一十二章 發展資本力量第四百一十三章 高原和海外第四百七十四章 於秋的格局第六十三章 養殖教學第三百零七章 對於書院的一撥推銷第兩百一十二章 發展資本力量第四百三十二章 葦澤關一小震第五百一十五章 衛星升空第一百四十四章 參觀第一百九十九章 嚇尿頡利第一百八十一章 於秋的選擇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判的意向第四百七十七章 於秋的梟雄人格第兩百三十九章 洺州圖書館的建設第四百零一章 夏王入長安第十八章 採購第四百五十五章 樹立形象和破滅信仰第五百一十四章 走在前進的道路上第六章 哭成一團第三百七十八章 泉州和琉球第四百六十五章 打通任督二脈第四十二章 理智的思維第六十三章 養殖教學第一百七十三章 出兵河東第一百八十六章 忽悠圓謊第兩百九十四章 圖書館開館第兩百零九章 新年新開局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割第四百六十四章 新州情況第四百一十一章 得好好學第三百六十二章 於秋最厲害的本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投資回水第九十四章 一言不合就推銷第三百二十一章 誘擊第四十七章 小樹林會談第五百零六章 預防針第兩百五十二章 經營原則第三百零五章 客到第三百八十二章 到嶺南第三百三十五章 原來都是坑第五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夜第一百七十七章 提請自治第二十章 北地的未來第三百九十三章 沒有選擇的商量第三百二十一章 誘擊第兩百四十四章 想不透的大事情第四百六十二章 花錢的學問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政法體系第二十六章 英雄和梟雄的區別
第四百一十三章 高原和海外第四百三十二章 葦澤關一小震第兩百二十三章 海產養殖產業第兩百八十二章 精確無誤的戰鬥第兩百四十五章 洺州銀行融資計劃第四十八章 參觀作坊第四百九十一章 步兵軍演競技開始第三百三十二章 驚人的礦產量第兩百五十八章 山莊來客第四百零六章 執政聯盟成立第五百一十二章 衛星發射試驗第六十一章 闞棱第兩百三十四章 組建商業同盟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一百七十七章 提請自治第九十一章 神奇的山莊第五百二十六章 改變開始第兩百五十章 新的禮儀模式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判的意向第一百一十九章 名聲的問題第五百三十一章 自然發展的思潮第三百七十三章 揚州士族的禮物第兩百五十三章 參觀金庫第四百九十五章 狡猾如狐第兩百八十九章 吐蕃使者第四十五章 活下去第四百八十九章 開始閱兵第三百七十二章 倭島消息第三百章 兌換槍械樣品第兩百一十五章 挖坑小能手李二第兩百九十二章 所謂天雷第四百二十三章 人究竟要到哪一步纔算好?第三百四十二章 海軍演練展示第一百九十六章 長安朝堂現狀第兩百六十四章 孩子們的成長環境第一百四十章 迂迴的方式拉盟友第五百三十章 越來越像後世的世界第三百九十五章 進一步擴展第兩百九十三章 桂花樹種植第兩百五十四章 外來人口的問題第七十七章 名將爭鋒第兩百六十七章 馮氏兄弟第三百四十三章 搶佔商機的時代到來第四百七十章 李世民的深度解析第四百三四五章 夏國的農夫第四百零三章 埋下一顆種子第三百三十章 洺州有多富第三百一十二章 吐蕃的問題第三百二十五章 建立封國前的準備第四百零九章 飛艇鎮場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雷引第兩百一十二章 發展資本力量第四百一十三章 高原和海外第四百七十四章 於秋的格局第六十三章 養殖教學第三百零七章 對於書院的一撥推銷第兩百一十二章 發展資本力量第四百三十二章 葦澤關一小震第五百一十五章 衛星升空第一百四十四章 參觀第一百九十九章 嚇尿頡利第一百八十一章 於秋的選擇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判的意向第四百七十七章 於秋的梟雄人格第兩百三十九章 洺州圖書館的建設第四百零一章 夏王入長安第十八章 採購第四百五十五章 樹立形象和破滅信仰第五百一十四章 走在前進的道路上第六章 哭成一團第三百七十八章 泉州和琉球第四百六十五章 打通任督二脈第四十二章 理智的思維第六十三章 養殖教學第一百七十三章 出兵河東第一百八十六章 忽悠圓謊第兩百九十四章 圖書館開館第兩百零九章 新年新開局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割第四百六十四章 新州情況第四百一十一章 得好好學第三百六十二章 於秋最厲害的本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投資回水第九十四章 一言不合就推銷第三百二十一章 誘擊第四十七章 小樹林會談第五百零六章 預防針第兩百五十二章 經營原則第三百零五章 客到第三百八十二章 到嶺南第三百三十五章 原來都是坑第五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夜第一百七十七章 提請自治第二十章 北地的未來第三百九十三章 沒有選擇的商量第三百二十一章 誘擊第兩百四十四章 想不透的大事情第四百六十二章 花錢的學問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政法體系第二十六章 英雄和梟雄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