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出兵河東

只需要幾句話,趙河就明白了於秋的意思,藥可以給河東送,但是,藥錢必須得河東的官府出,洺州沒有白貼錢給朝廷抵抗瘟疫的義務,如果他們不給錢,各地世家肯定是願意出大價錢買走這些可以治療瘧疾瘟疫的藥物的。

如果府庫暫時沒有錢也不要緊,可以打借條,然後去申請朝廷撥款,或者用河東今後產出的一些物資來抵償,否則,後續就不會再有藥送到河東了。

於秋給每粒藥丸的定價其實不貴,一貫錢一顆,每個人每天需要吃三顆,大概需要連續吃七天才能徹底痊癒,花費在二十一貫左右。

哪怕是把現在河東一萬多感染瘧疾的人全部治癒,也不過是二三十萬貫而已,對於朝廷來說,並不算難以承受的開支。

不過,於秋並不認爲這個產業,就只能給自己創造二三十萬貫的產值了,因爲,各地的世家會找自己買,這種能夠在關鍵時刻保住他們家族傳承的救命藥,即便是多花點錢,也是值得擁有的,古往今來,可是有不少中小世家,是因爲所在的區域鬧瘟疫而崩塌掉的。

而賣給他們的時候,於秋就可以按照市場價格來了,至少比賣給朝廷高三倍,而且,這是個持續性很高的產業,因爲,藥丸有保質期,兩三年以後,它未必還能治的好瘧疾,說不定還能吃的人拉肚子,想要給自己的家族加一重保障,每隔一年他們就需要找於秋買一次藥。

趙河出發之後,於秋就再度進入了緊張的製藥過程中,在孫思邈還不能掌控它的時候,於秋暫時只能親力親爲,這導致他連完成系統任務的時間都沒有。

三日後,還沒有收到李三娘好轉的消息呢!於秋就率先收到了來自朔方的戰報。

蘇定方僞裝成突厥人偷襲了樑師都的老巢,將樑師都這些年攢的家底全部端了,董放和陳虎正趕着數萬頭牛羊,拉着價值至少三四百萬貫的財貨往善陽方向趕。

失去補給的樑師都在東城只守了三天,就棄城往定襄方向而逃了,李世民正率領着西域胡騎痛打落水狗,蘇定方則是領着一千鬼面騎士遊戈在戰場周邊,試圖拿下只有一萬多敗兵的樑師都。

以上全是好消息,還有不少壞消息,頡利終於反應過來,知道這一系列的計劃是李唐想要剪除他屬下樑師都這條狗,也不再管在他眼皮子低下使用騷擾戰術的羅成,發令召集各部向定襄聚攏,在草原上第一場雪下來的時候,他整編了二十萬青壯騎兵,向朔州方向殺來,第一站就是善陽。

羅成才兩千騎,不敢與頡利硬碰,將所有的補給全部撤到了草原上開始打游擊,善陽被頡利輕易佔據,並當做了臨時大本營,然之後分兵圍了馬邑,又派執失思力,阿史德烏各率領兵五萬,往東邊各關推進,整個河東防線都受到頡利的威脅,包括距離馬邑六百里左右的葦澤關。

董放先前那個將從樑師都手裡得到的牛羊和錢財押送到善陽,再轉運回洺州的計劃,可能行不通了,他還要防止李世民攔路分贓,發現情況不對後,他直接往漠北沙漠的方向走了。

河東道由於鬧瘟疫的原因,士族豪強都逃往關中避難了,只有兩支軍隊駐守,一支是幷州都督李績帶領的左屯衛三萬餘人,其中有一半被圍在了馬邑,另一支就是葦澤關的娘子軍,差不多也是三萬人左右,而且,兩支軍隊,都是以步兵居多,用他們去抵擋頡利的二十萬騎,恐怕是沒有任何勝算。

李世民發過來的消息,幾乎與褚飛屬下傳過來的消息前後腳到的,他要求北方目前唯一具有騎戰能力的洺州兵立即出發,前往葦澤關與娘子軍會合,他自己將樑師都打散了之後,會直接走偏關方向往河東與李績會合,兩軍一左一右,依託長城佈置防線,阻頡利於長城之外。

至於他佈置在幽州,營州方向的軍隊,則根本不敢動,因爲頡利發動這麼大規模的戰爭,高句麗等東北方向勢力不可能不收到風,趁火打劫賺便宜是他們一貫的作風,一旦抽調了守軍,最終可能全盤失守,導致河東和河北整個不保。

對於打仗這樣的事情,於秋一直是比較反感的,然而他又知道,北方之所以發展不起來,主要就是因爲年年有邊患,冬季裡打仗是一種常態。

靜坐思考了片刻之後,他先給突利寫了一封信,然之後,又給高雅賢去了一封軍令。每縣抽五百人,洺州再抽三千五人,合共七千兵馬,全騎配置,先一步往娘子關出發,而他自己,稍後則是會徵調了五千民夫,押送補給和一些戰略物資跟進。

然之後,於秋在化學研究作坊裡研究製作的東西又變了,年年打仗不是個事啊!太影響於秋屬下各個產業的發展了,必須得搞出一些東西讓突厥人冷靜冷靜纔好。

洺州近乎集體制的管理,讓於秋調動任何人力物力都比較快速,高雅賢在第二日就帶兵出發了,於秋,則是在山莊裡鼓搗了三四天,將製作治療瘧疾藥丸的技術全盤教給了在這方面學習能力超強的孫思邈之後,才帶着民夫出城。

長安,太極宮大殿中,聽聞突厥起二十萬大軍來犯,官員們的反應各不一樣,關中先是由李世民徵調五萬大軍去河北,又由李靖徵調了三萬大軍去江南,然後有李長卿徵調三萬大軍去鬆州,其餘零零散散幾千幾千的不算,這些兵都還沒有回來呢!李世民又徵召了三萬大軍去朔方,柴紹又徵召了兩萬大軍去了鄯州。

現在的情況就是府兵差不多全部都被徵完了,連徵召一些給前線運送補給的民夫都困難,根本不談發援軍。

李淵正在爲這個事情頭疼呢!這時便有御史何靜出班彈劾道,“臣彈劾洺州都督,燕國公於秋,他圖謀私利,不顧國家安危,明明製作出了可救治瘧疾瘟疫的藥物,卻不分發給河東百姓服用,致使河東受瘟疫所害,失去性命的百姓已經達到了兩萬餘,河東軍心民心不穩,在此危急時刻,毫無抵抗突厥之力,全乃於秋之罪也。”

李淵正在煩悶發愁之際,聽到這樣的彈劾,頓時就將河東瘟疫的鍋全部都扣在了於秋的頭上,惱罵道,“於秋此人功利心極重,端的不是人子,朕早晚要收拾他。”

聽到李淵表了這樣的態,朝堂上那些人頓時興奮了起來,又有一個叫謝文廣的御史上前道,“不僅如此,他還未奉聖詔,就私自將洺州軍調往河東,意圖不軌,若是他在河東發起叛亂,直撲關中,長安則危矣,陛下不可不防。”

聞言,李淵一愣,當初他不就是從河東起兵,快速撲向關中,拿下長安,鼎定了勝局麼,如今關中空虛,如果於秋以救治瘧疾瘟疫的藥物相脅,驅趕着河東百姓往關中殺來,自己這個皇位,有八成的可能就做到頭了。

其實,他還不知道於秋手上已經制造出來了一些大殺器,如果他真的是抱着造反的心思往關中殺來,李淵的皇位基本是十成十的坐不成了。

至於這些御史們的彈劾,自然是扭曲事情的說法,於秋給趙河的命令,是藥不能落到河東官員手中,一旦給了他們,這些藥就跟真正染上了瘧疾的百姓沒什麼關係了,他們會私自將藥物截留一些在手中,甚至整個分掉。

這些世家系官員,從來就沒有把普通百姓的生命放在眼裡,只有用瘟疫來威脅他們的生命,才能逼着他們做事情。

而調兵去河東,他也是應了李世民所請,雖然在規矩上,沒有李淵的詔書,他是不可以帶兵出境的,但它純粹是因爲娘子軍主帥李秀寧染了瘟疫,馬三寶又渾身是傷在山莊養病,怕羣龍無首的娘子軍無法抵擋住倍數於他們的突厥人,導致突厥人入關,整個河東,甚至是剛剛穩定下來的河北再度生靈塗炭。

第四百七十二章 長安事第兩百五十八章 山莊來客第兩百六十四章 孩子們的成長環境第二十三章 世家危害論第三百八十三章 學習進步中第三百九十三章 沒有選擇的商量第四百七十一章 都有好算計第兩百二十九章 長安事發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生烏龍第三百零三章 離間計第一百七十三章 出兵河東第四十五章 活下去第九十五章 善用陽謀的於秋第五百一十六章 最大的改變第三百三十八章 掌控商業的步伐第四百一十九章 以民爲重的夏國第六十六章 給闞棱的建議第三百七十三章 揚州士族的禮物第四十七章 小樹林會談第一百六十章 高價出售第三百五十二章 夏國天兵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第兩百六十一章 形勢分析第四百二十七章 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第七章 蒸饅頭第四十五章 活下去第三百二十六章 洺州的十月第一百六十九章 教學狂魔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兩百六十四章 孩子們的成長環境第八章 說詞第三十九章 打開研究創新的大門第四百零六章 執政聯盟成立第兩百零二章 賣菜第四百二十七章 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第七十八章 大將之才蘇定方第兩百三十二章 出售紅果第兩百三十二章 出售紅果第一百一十章 忽悠第三百九十五章 進一步擴展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第二十章 北地的未來第一百四十章 迂迴的方式拉盟友第兩百七十九章 連鍋端第一零四章 信秋哥得永生第兩百九十五章 借種第一百三十二章 聖旨到了第四十三章 於秋的思考第三百四十六章 忽死人不償命第兩百四十章 建設規劃第五百零六章 預防針第六十八章 招攬羅士信第七十二章 董放第三百九十五章 進一步擴展第四百三十二章 葦澤關一小震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三百一十章 照相合影第七章 蒸饅頭第四百一十四章 經濟控制基本完成第兩百六十章 打破固有社會模式第五百一十九章 人皇宏願第五百三十章 越來越像後世的世界第三百一十九章 宿命之戰第兩百八十九章 吐蕃使者第一百七十章 提煉第兩百七十二章 洺州的守護神第四百六十五章 打通任督二脈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始上課第六十四章 計策開始奏效第九十五章 善用陽謀的於秋第兩百四十七章 洺州七子第五百零一章 日新月異的科技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十六章 吃貨兵痞蘇定方第一百零三章 瘟疫阻路第一百五十四章 拍賣第一百七十一章 投資回水第一百二十七章 以牙還牙第四百一十一章 得好好學第八十四章 孩子們的變化第八章 說詞第兩百九十八章 洺山書院(皓炫哥萬賞加更)第五十一章 完美達成目標第六十八章 招攬羅士信第三百四十二章 海軍演練展示第兩百四十六章 飲料產業第一百八十二章 出兵白狼谷第五百二十三章 去吐蕃第一百零二章 坑姑父第四百七十七章 於秋的梟雄人格第三十七章 房謀杜斷第兩百四十三章 墨家田襄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和稀泥的李淵第一百三十二章 聖旨到了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兩百零五章 回山莊過年第二十九章 偷食的客人第一百一十章 忽悠第十七章 好用的外衣第四百五十一章 成長中的下一代
第四百七十二章 長安事第兩百五十八章 山莊來客第兩百六十四章 孩子們的成長環境第二十三章 世家危害論第三百八十三章 學習進步中第三百九十三章 沒有選擇的商量第四百七十一章 都有好算計第兩百二十九章 長安事發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生烏龍第三百零三章 離間計第一百七十三章 出兵河東第四十五章 活下去第九十五章 善用陽謀的於秋第五百一十六章 最大的改變第三百三十八章 掌控商業的步伐第四百一十九章 以民爲重的夏國第六十六章 給闞棱的建議第三百七十三章 揚州士族的禮物第四十七章 小樹林會談第一百六十章 高價出售第三百五十二章 夏國天兵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第兩百六十一章 形勢分析第四百二十七章 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第七章 蒸饅頭第四十五章 活下去第三百二十六章 洺州的十月第一百六十九章 教學狂魔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兩百六十四章 孩子們的成長環境第八章 說詞第三十九章 打開研究創新的大門第四百零六章 執政聯盟成立第兩百零二章 賣菜第四百二十七章 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第七十八章 大將之才蘇定方第兩百三十二章 出售紅果第兩百三十二章 出售紅果第一百一十章 忽悠第三百九十五章 進一步擴展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第二十章 北地的未來第一百四十章 迂迴的方式拉盟友第兩百七十九章 連鍋端第一零四章 信秋哥得永生第兩百九十五章 借種第一百三十二章 聖旨到了第四十三章 於秋的思考第三百四十六章 忽死人不償命第兩百四十章 建設規劃第五百零六章 預防針第六十八章 招攬羅士信第七十二章 董放第三百九十五章 進一步擴展第四百三十二章 葦澤關一小震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三百一十章 照相合影第七章 蒸饅頭第四百一十四章 經濟控制基本完成第兩百六十章 打破固有社會模式第五百一十九章 人皇宏願第五百三十章 越來越像後世的世界第三百一十九章 宿命之戰第兩百八十九章 吐蕃使者第一百七十章 提煉第兩百七十二章 洺州的守護神第四百六十五章 打通任督二脈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始上課第六十四章 計策開始奏效第九十五章 善用陽謀的於秋第兩百四十七章 洺州七子第五百零一章 日新月異的科技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十六章 吃貨兵痞蘇定方第一百零三章 瘟疫阻路第一百五十四章 拍賣第一百七十一章 投資回水第一百二十七章 以牙還牙第四百一十一章 得好好學第八十四章 孩子們的變化第八章 說詞第兩百九十八章 洺山書院(皓炫哥萬賞加更)第五十一章 完美達成目標第六十八章 招攬羅士信第三百四十二章 海軍演練展示第兩百四十六章 飲料產業第一百八十二章 出兵白狼谷第五百二十三章 去吐蕃第一百零二章 坑姑父第四百七十七章 於秋的梟雄人格第三十七章 房謀杜斷第兩百四十三章 墨家田襄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和稀泥的李淵第一百三十二章 聖旨到了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兩百零五章 回山莊過年第二十九章 偷食的客人第一百一十章 忽悠第十七章 好用的外衣第四百五十一章 成長中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