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打通任督二脈

本來李淵和李世民以爲自己要找於秋說的事情很重要的,但聽於秋這麼一說,頓時覺得,於秋每天忙活的事情,纔是關乎着全人類福祉的大事情,比自己要說的那點事情,要重要的多了。

所以,他們硬是等於秋將哪些書交給孫思邈,並且跟孫思邈聊了半天起身回去的時候,纔敢開口說自己的事情。

“夏國銀行今年能給我們多少錢的貸款?”隨着於秋來到了他在書院的小閣樓,李世民纔開口問道。

他的身側,李淵側過了耳朵,想要聽的清楚些,他的鼻樑上,則是架着一副剛剛從孫思邈那裡弄來的老花鏡,這是於秋給孫思邈製作的備用眼鏡,李淵戴着似乎效果很好,在於秋沒有按照他的度數給他配一副眼鏡出來之前,他是不打算還給孫思邈的了。

“這得看你們貸款是用於什麼方面了。”於秋讓守護的侍衛打開了閣樓的門道。

“修建長安通往洛陽,洺京的鐵路,修建連通關中各州縣的水泥公路,在關中開辦學校,掃盲班,以及建設新設的承州,還有巂州,寧州,登州,泉州,廣州,交州,新州等八大經濟特區。”李世民答道。

“你覺得,貸多少錢能夠解決問題?”於秋示意他們在一樓大廳的沙方上隨便坐道。

“呃,這個……”李世民卡主了。

“是不是數字太大,不好意思開口了?”於秋坐下來之後笑了笑道。

聽於秋這麼說,李世民倒不覺得有多難爲情了,點頭道,“是啊,這裡面隨便其中的一樣,都需要花很多錢,總共加起來,沒有過億貫,只怕是不可能完成的了,而朝廷現在全年的稅收結餘,連一千萬貫都還不到,夏國銀行怎麼可能借這麼多錢給我們呢!”

“一億貫麼?倒也不算多,但卻未必夠。

因爲,這麼多的開發項目,你全部想要朝廷獨資完成,別說一億貫,幾億貫也未必夠。”於秋敲了敲桌面道。

“莫非,你有什麼辦法讓朝廷少花很多錢?”聽出了於秋話裡另有含義,李世民虛心請教道。

“當然,你們沒有想到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就證明你們對夏國的體系和模式看的還不夠深,理解的還不夠透徹。”於秋點了點頭道。

“此話怎講?”這幾個月在夏國,李淵可是沒怎麼閒着,幾乎各個方面都看了個遍,就連夏國各署的官員每天上班在幹什麼事,他都大致知道了,於秋說他理解的還不夠透徹,他頓時就有些不服了。

於秋笑着向李淵答道,“您看過了夏國的各級政府的辦公,那您告訴我,夏國自國務院往下,哪一級政府除了在做公共建設的時候白貼錢做之外,有沒有自己投資做過什麼掙錢或者不掙錢的產業?”

“你們夏國那麼多的集團公司……”

說到這裡,李淵卡住了。

他突然想到,夏國的各個集團,都是於氏的,現在,應該說是所有股東的,並非夏國各級政府的,夏國軍政法體系和這些產業的關係,是他們保證了這些集團公司的經營,這些集團公司,給夏國政府納稅而已。

雖然國務院在計算國內產值的時候,會將各個集團產業的產值都算上,但是,稅收,利潤,全部都是分開的,稅收歸政府使用,利潤,歸各個集團按照各自制定的規矩自行分配。

而朝廷,就相當於夏國的政府,政府的目的,是收這些公司的稅而已,爲什麼要自己做投資方?

萬一這些公司沒有賺到錢,甚至是虧損呢?那豈不是說,朝廷也要虧錢?朝廷虧了錢,誰來買單,加稅給民衆麼?

在李淵反應過來的時候,李世民也早就反應了過來。

此時,他覺得自己和李淵好傻,在酒店裡商量了三天,盤算着借多少錢可以解決問題,但其實,根本都不需要借,自己兩人之前做的,都是一些無用功的事情。

“怎麼樣,想透了沒有?想透了之後,再給我報一個數字過來。”於秋笑了笑道。

“我想知道,關中各家在夏國銀行的資產狀況。”李世民現在閉口不提貸款的事情了,開口向於秋道。

聽到這個問題,於秋在心裡給他超凡的悟性力點了個贊,又道,“這些屬於銀行客戶的隱私,出於道德和行業操守,我不方便明確的告訴你們。

但是,你們可以自己根據這幾年在夏國各個集團所得的分紅,以及他們在夏國各個集團的持股數量,去計算他們的分紅收入,大致統計出他們的現金流數據,通常,除去大項投資,他們手上的存款,只會比分紅得到的錢財數量多。

當然,其實這做,效果也不大,只是讓你心裡對市場的貨幣流通量有一個底而已。

而且,我覺得,你的思想還沒有徹底打開,爲什麼在關中做的產業,只有關中人能投資呢?難道我夏國各個集團就不能投資了?難道高句麗,新羅,百濟,聯盟內其它所有成員國不能投資了?

你的心有多廣闊,就能拉來多少的投資,而對於朝廷而言,越多的人來自己的地方投資,給自己貢獻稅收,這不是一件好事情麼?

別國的世家大族貢獻的財富,難道就不是真金白銀,難道就不香麼?”

如果說,於秋之前的一番話,只是讓李世民茅塞頓開的話。那麼,現在的這句話,簡直就像是打通了他的任督二脈。

他現在正幻想着,將所有國家的國主,權貴,邀請在一起,跟他們介紹自己要搞的項目之後,他們大把大把的把錢投給自己時的模樣,就好像以前夏國每一個集團舉行招股大會的時候一樣,當時,於秋就是靠這樣發行股票,來吸引大家給自己送錢,從而用這些錢來搞活夏國的經濟,做各個方面建設的。

原來,自己也完全可以這樣搞,甚至,可以直接在夏國搞。

因爲,夏國的金融市場更成熟,調撥款項更方便,外國有錢人也極其的多,到時候別說聯合執政聯盟內的十七國,說不定還能拉到聯盟以外的波斯人,拜占庭人的投資。

於是,他開口向於秋提問道,“如果,我們李氏,想要成立一個鐵路公司,可不可以在夏國辦招股融資的活動?”

“當然可以,這是給夏國所有商界的朋友一個投資你們李唐境內鐵路的機會,而且,如果這個公司在洺京掛牌上市,招股融資,那麼,將會受到夏國財政部旗下證監署的監管,所有成員國的投資客,都會更加信服,收穫肯定不小。”於秋笑着點頭道。

李世民一拍手掌大呼道,“如此的話,難題解矣,不管朝廷要在各個經濟特區做什麼樣的建設,都可以公開招股來做,這樣的話,大部分花費,都將由別人來出。”

“也不是這麼算,因爲,不是所有你們規劃的經濟特區都是有盈利產業可做的,你們需要先想辦法,引導人在那邊聚攏,讓那邊有產業可以做,有勞動力可以使喚。

比如,開放一些免稅政策。

你說,登州要是工商稅和農稅全免,再允許附近的州縣的百姓自由往那邊遷移的話,是不是臨近幾州的百姓,都會往登州聚攏,臨近一片區域做生意的商人,都會去登州交易?”於秋循序漸進的反問李世民道。

“是的。”李世民聽到這裡,臉上已經有了一絲興奮,因爲,他已經隱約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些百姓一但聚攏在一地,瞬間就會推動一個地方的建設,剛剛去的百姓,沒有多少家底,如果,你有一個活要招工,他去幫你幹活,每個月可以賺到一兩貫錢,你說,他會不會先過去幹着?”於秋繼續問道。

李世民點頭道,“肯定會。”

“這不就得了,登州想要做海洋貿易,需要大型的碼頭,良好的倉儲,你在這些公共事業上面用一點小小的投資,就能引入很多資本來投資。

比如,將修建的海港碼頭公司化,朝廷出地,出人手組織規劃,你們皇室出一小部分錢,佔一定比例股份。

有意向的出資人,按照出錢的多少,佔大部分股份,並且招募負責經營的管事來經營,對股東負責,今後碼頭建成了以後,停泊收取的盈利,按照股份分配給所有股東,你說,有沒有人願意投錢去賺取那些盈利收益?”於秋攤手給李世民打比方道。

“如果,將登州設爲免稅區,那麼,肯定是有很多人願意投錢的。”李世民點頭道。

“這不就結了?有暢通且免稅的碼頭,有人口聚集,那麼,所有想做產業的人,就都願意往這些地方去了,這些地方的經濟,是不是就起來了?”於秋笑道。

“我怎麼覺着,這是你爲了夏國的各個產業免稅,和找更多的廉價工人的一種手段?”李世民皺着眉頭想了半天之後道。

“沒錯,這就是我的手段,但是,這些手段,能夠幫你迅速發展出幾個產出巨大的口岸城市,你是拒絕呢?還是答應呢?”於秋絲毫不遮掩的笑道。

夏國產出的東西再好,它也地處中原腹心,將所有產品的生產基地都放在夏國,那麼,原材料運進來,再從夏國將這些原材料做成的商品運輸出去的時候,就會增加很多的運輸成本,尤其是重貨和大物件。

所以,於秋才耗巨資,在長江的出海口,打造上港經濟特區,與嶺南馮盎交好,合作很多項目。

現在,夏國的工人逐漸成長起來了,已經不滿足於過往的那些賣力氣賺錢的活計了,甚至都不滿足於現在的收入了。

所以,一些低端的,附加值少的,只是用來解決就業問題的產業,就可以放在其它地方去做了。

分散的擴大產業,能夠讓更多的人走上管理崗位,獲得更高的收入,增加各個集團的營收。

比如,將各種食品,藥品廠,直接開在與西南和吐蕃交界的巂州,那麼,那邊產出來的原材料,就不需要往返夏國近萬里的運輸,還能免稅,還能在生產環節,大量使用更加廉價的巂州本地勞工。

同樣,如果將銷售往西北地區,甚至鄰近的幾個西域國家的布料,皮貨等等的工廠,直接放在朝廷在吐谷渾舊地設的寧州,那可是能省去陸地上來回幾千裡的運輸,其中的成本,人力,稅收,能節省多少?

更遠的,如交州,新州,那就更加不用說了。

可以說,李唐的經濟特區一旦按照於秋的要求設立起來,夏國各個集團的盈利,至少會陡增一倍以上。

而李唐,則是因爲有這些集團產業的投資,得到七個經濟繁榮,而且基礎建設不斷因爲商貿的發達,人口的集中,而完備的大都市,是兩利的局面。

“我,答應。”

李世民回答了於秋之後,面帶懇求之色的看向了李淵。

因爲他知道,一旦朝廷這麼做了,未來,也會走上一條和夏國一樣,經濟騰飛的道路。

第三百五十章 瘋狂爆積分第五十章 北地困頓的根子第四十一章 蓄水養魚第一百五十五章 都是會挖坑的第兩百七十三章 吸納天下錢財第四百一十四章 經濟控制基本完成第五百一十章 不做蠢事情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第六章 哭成一團第二十六章 英雄和梟雄的區別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錢請人去長安第三百五十九章 夏國的四大工程第八章 說詞第五十九章 寡婦村的軍議第三百七十一章 到荊州第一百三十二章 聖旨到了第兩百一十三章 坑人之道第五百零七章 搶人大戰第五百零三章 滅教運動第兩百四十三章 墨家田襄子第兩百一十八章 王猛的長安行第五十章 北地困頓的根子第四百六十章 不夠強的陸地之王第兩百三十章 春耕第一百九十九章 嚇尿頡利第兩百九十一章 又見顛倒句第四百七十三章 任命皇帝第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三百三十四章 閹豬第五百二十三章 去吐蕃第十四章 洺州城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錢請人去長安第兩百七十一章 炮擊之刑第三百四十五章 名義上的女主人第三十章 第一個女工第兩百六十章 打破固有社會模式第三十四章 殺豬第三十八章 收入夾袋第二十章 北地的未來第兩百五十八章 山莊來客第五十一章 完美達成目標第三百八十九章 金氏父女的套路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活環境改造工程第四百二十三章 人究竟要到哪一步纔算好?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節團去向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始上課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節團去向第兩百零六章 新年的軍事計劃第一章 寡婦村的怪男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交給你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心思第三百九十章 採珠女第一百二十六章 討債第四百五十二章 病房裡的比較第三百三十八章 掌控商業的步伐第一百一十五章 無工不商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禮第三百六十二章 於秋最厲害的本事第三百一十七章 於秋的施政方略第兩百零六章 新年的軍事計劃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個銅錢買魔都第四百零八章 天災人禍第七章 蒸饅頭第兩百九十章 前進的動力第三百二十三章 拿下田襄子第三百六十九章 搞推銷的李淵第五百一十四章 走在前進的道路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聖旨到了第五十六章 會面第三百八十六章 好吃的宵夜第一百八十四章 輕鬆獲勝第五百一十一章 對世界的呼籲第五百二十二章 春上的早晨第兩百四十三章 墨家田襄子第二十四章 把話說透第一百七十九章 李二坑姐第七十八章 大將之才蘇定方第四百四十一章 夏國的教育第三百五十三章 夏王府的國宴第兩百二十八章 成長中的褚飛第四百二十七章 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第六十八章 招攬羅士信第三百零八章 上臺講話第一百九十三章 殺敵本領第四百三十八章 夏國的政治第四百一十七章 無法阻擋第四百三十三章 夏國就是一個糖罐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長安事第兩百五十二章 經營原則第四百一十四章 經濟控制基本完成第四十一章 蓄水養魚第三百二十三章 拿下田襄子第七十章 準備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割第兩百六十二章 給闞棱的援軍第四百七十章 李世民的深度解析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的選修課目第三百三十六章 戲水遊樂場
第三百五十章 瘋狂爆積分第五十章 北地困頓的根子第四十一章 蓄水養魚第一百五十五章 都是會挖坑的第兩百七十三章 吸納天下錢財第四百一十四章 經濟控制基本完成第五百一十章 不做蠢事情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第六章 哭成一團第二十六章 英雄和梟雄的區別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錢請人去長安第三百五十九章 夏國的四大工程第八章 說詞第五十九章 寡婦村的軍議第三百七十一章 到荊州第一百三十二章 聖旨到了第兩百一十三章 坑人之道第五百零七章 搶人大戰第五百零三章 滅教運動第兩百四十三章 墨家田襄子第兩百一十八章 王猛的長安行第五十章 北地困頓的根子第四百六十章 不夠強的陸地之王第兩百三十章 春耕第一百九十九章 嚇尿頡利第兩百九十一章 又見顛倒句第四百七十三章 任命皇帝第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三百三十四章 閹豬第五百二十三章 去吐蕃第十四章 洺州城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錢請人去長安第兩百七十一章 炮擊之刑第三百四十五章 名義上的女主人第三十章 第一個女工第兩百六十章 打破固有社會模式第三十四章 殺豬第三十八章 收入夾袋第二十章 北地的未來第兩百五十八章 山莊來客第五十一章 完美達成目標第三百八十九章 金氏父女的套路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活環境改造工程第四百二十三章 人究竟要到哪一步纔算好?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節團去向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始上課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節團去向第兩百零六章 新年的軍事計劃第一章 寡婦村的怪男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交給你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心思第三百九十章 採珠女第一百二十六章 討債第四百五十二章 病房裡的比較第三百三十八章 掌控商業的步伐第一百一十五章 無工不商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禮第三百六十二章 於秋最厲害的本事第三百一十七章 於秋的施政方略第兩百零六章 新年的軍事計劃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個銅錢買魔都第四百零八章 天災人禍第七章 蒸饅頭第兩百九十章 前進的動力第三百二十三章 拿下田襄子第三百六十九章 搞推銷的李淵第五百一十四章 走在前進的道路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聖旨到了第五十六章 會面第三百八十六章 好吃的宵夜第一百八十四章 輕鬆獲勝第五百一十一章 對世界的呼籲第五百二十二章 春上的早晨第兩百四十三章 墨家田襄子第二十四章 把話說透第一百七十九章 李二坑姐第七十八章 大將之才蘇定方第四百四十一章 夏國的教育第三百五十三章 夏王府的國宴第兩百二十八章 成長中的褚飛第四百二十七章 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第六十八章 招攬羅士信第三百零八章 上臺講話第一百九十三章 殺敵本領第四百三十八章 夏國的政治第四百一十七章 無法阻擋第四百三十三章 夏國就是一個糖罐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長安事第兩百五十二章 經營原則第四百一十四章 經濟控制基本完成第四十一章 蓄水養魚第三百二十三章 拿下田襄子第七十章 準備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割第兩百六十二章 給闞棱的援軍第四百七十章 李世民的深度解析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的選修課目第三百三十六章 戲水遊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