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九章 出海計劃

蘇定方的婚宴辦的特別熱鬧,連帶着,陳虎和張九孃的婚宴,趙河和秦十三孃的婚宴也跟着接上了,所以,上元節的三天假期,於秋和洺州的一干主要人員都是在大吃大喝之中渡過的。

Wωω¤ т tκa n¤ C〇

節後就必須收心,投入到正經的工作中去了,新的政策需要具體的實施,有很多方面需要落實,農民百姓們對於飼養家禽牲畜的熱情很高,一點也不怕因爲養殖的太多,自己會很辛苦。

這是窮怕了產生的心理,對於這種心理,於秋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只得儘量的計算出他們的勞動力極限,將其控制在百姓們能承受的極限之內。

每戶種植責任田的農戶最多能養殖的犛牛不超過三十頭,或者兩百隻羊,或者五百隻雞,或者八百隻鵪鶉。

養鴨,則是隻有靠洺水的那些村子的百姓具備條件,由於鴨子和鵝是可以通過放養自覓食物的,倒是能讓百姓們多養一些,基本將山莊能夠借出去的極限數量都借了出來。

這一輪如果有七成以上的百姓能夠養殖成功,那麼,下半年的時候,洺州百姓的餐桌上,基本就能出現肉食了。

只不過,教授百姓們養殖技術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於秋將山莊的小傢伙們都發動了,才勉強的能夠給各縣的百姓講學,而今年洺州的各項建設任務很多,這些百姓們都回歸了農耕和養殖,洺州想要將各個建設項目推進,就缺了很多人手。

“招工,大量招工,先從河北各州開始,再輻射到更遠的地方。”於秋在都督府的大廳向屬下的一干官員道。

洺州官府的職能轉變之後,各縣的縣令,主要就是負責幫助大家解決問題的,用工不足,就是現在洺州的問題,當然,在這個問題之後,還有一些很多衍生的問題。

洺州不缺錢,但是缺糧食,光是向民間擴大養殖規模,就已經讓糧食的需求增加了近一倍,如果再大量招工,就會讓糧食的需求更大。

要知道,眼下馬上到了春耕時節了,就算是各地的世家門閥,對於糧食的消耗也開始增大,可不會有人在這個時候大量的對外出售糧食。

“都督,再招工的話,咱們洺州今年上半年對於糧食的需求,至少要增加兩百萬石,這還不算下半年養殖規模成倍數擴大之後,需求量會呈倍數增加的一些不確定性。”被於秋任命爲永年縣令的於榮開口道。

一個人一個月至少需要消耗半石糧食,洺州有六十多萬百姓,田地裡卻完全沒有產出,純消耗每月至少達到了三十萬石以上,到秋收還有八個月左右,人的口糧就需要兩百好幾十萬石,這還不算數十萬頭牲畜和過百萬只家禽的消耗。

於榮報出來的,還只是可能增加出來的糧食消耗,洺州真正對於糧食的採購,可能需要五百萬石以上,價值超過千萬貫。

也就是洺州今年各項生意做的好,收入還算不錯,否則,把這些人交給李唐朝廷來養,還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

當然,生意做的這麼大,卻沒有累積到財富的情況,也只是暫時的,今年,將是洺州多條腿走路,開始發力的一年,秋收以後,整個情況就不一樣了。

“糧食的問題,除了通過正常渠道收購之外,剩餘的差額交給我來解決,春耕開始之前,我會開闢一條能夠穩定爲咱們提供食物的渠道的。”

於秋向於榮解釋了一句之後,就宣佈今天的工作會議結束了,出了都督府,他直接騎了大黑,就往洺津渡而去,闞棱帶着從淮南來的船工在那邊的造船廠已經摺騰了幾個月,應該是有不少成果出來的了。

造船廠可以說是洺州除了三十萬畝大棚蔬菜田以外最燒錢的地方,這裡差不多有五千名船工在工作,在此前第一艘三千石的尖底穿下水成功之後,這裡已經開始批量製造尖底帆船了,有於秋設計的那些能夠快速製造出零部件的機牀在,這幾天應該有五艘可適應海上行船的尖底船下水。

只要再在這些船上加上於秋設計的新式捕撈網,相信以這個時期海洋生態之好,一定能源源不斷的爲洺州捕撈回大量的海洋魚類爲食物的。

“依照你的經驗看,洺水還有多長時間能走船?”於秋在新船上下看了一遍了之後,在夾板上向遠處緩緩推着浮冰向下遊流淌的洺水河面望去道。

他身邊的闞棱吸了吸被冷風吹的有些疼的鼻子道,“怎麼着也得十天半個月的,不過,你要讓我們這些船去海上打魚的話,洺州此前招募的船工和水手就都不能帶,海上的浪大,即便是我們淮南來的水手船工,也不敢離岸太遠行船。”

“淮南的水手船工爲何會比洺州的水手船工更加適應大風大浪?”於秋收回了目光,看向闞棱問道。

“淮我們淮南鄰水州縣的人,從小就在水裡長大,哪怕是正月,都有人敢下湖游泳撈魚,而你們洺州。”闞棱看了洺水河面上的冰塊以及兩岸厚厚的積雪,搖了搖頭。

他擔心,在這裡多待幾年,淮南這些兄弟們以及他們的後代的在水上的本領都會大幅下降,因爲,自入冬以來,他們都有好幾個月沒有下過水了。

於秋聞言,皺着眉頭想了一下之後卻是道,“其實讓大家戲水玩浪,也不是什麼難事,修建一個大型的恆溫戲水場就好。”

“恆溫戲水場,這東西能有用?”闞棱有些不以爲意道。

“至少,讓所有水手在冬天裡有個鍛鍊身體,訓練體力的地方,也讓洺州的孩子們,能在幼兒時期就接觸到水浪,學會游泳,不那麼懼怕水浪,至於之後的訓練,肯定是要到大江大河,甚至是大海上去實地開展的。

而且,這個戲水場運作的好的話,將是一個能夠幫我們帶來收入,不斷爲造船行業提供資金的好地方。”於秋很有把握的笑道。

“我最佩服你的地方,就是你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的賺錢,有什麼用的着我屬下兄弟的地方你就直接開口,現在大家都在你屬下討生活,可不要跟我們見外。”既然是賺錢的路子,闞棱當然是大力支持了,開心的道。

他義父杜伏威雖然被李淵加封爲了吳王,但是他知道,這個王爵頭銜其實一點都不穩固,是封給各地還未投降的叛軍首領看的,一旦各地叛亂平息,說不得杜伏威就會有生命之危,自己在洺州站住了腳,李淵纔會有所顧忌。

“你是怕你屬下的那些人在洺州玩廢了吧!放心,接下來的一年,他們不會閒着的,在河北沿海打魚,建立鹽場是一方面。

往江南道,嶺南道摸索海運航線,則是另一項重任。

最遲下半年,我們洺州產出的貨物,就要去到江南道,嶺南道那邊銷售。而江南道,嶺南道那邊的一些特產,也要成爲我們洺州推出的新商品的原材料,海洋運輸方面的貿易,在未來五年,每年至少都要增長十倍以上,你訓練水手和船員的任務可是很重啊!

如果有可能,我希望你能將活躍在長江水道,黃河水道,以後沿海一些水匪漁民全都收編過來,這樣才能快速的滿足咱們洺州對水路運輸的需求,咱們洺州可有的是榮華富貴給他們享受,他們何必繼續過現在那樣的苦日子呢!”

“水匪也收麼?”闞棱向於秋確認道。

“收,這年頭能落草爲匪,還能不被各方勢力或者朝廷收編的,都是有真本事的人,條件給的好些也無妨。”於秋點頭確認道。

“倒是有那麼兩支確實不錯,不過,可能要你下一些功夫。”闞棱摸着下巴道。

“哪兩支?”於秋問道。

闞棱答道,“洞庭湖一帶的張善安,黃河口的劉勝。”

“張善安倒是聽過,這劉勝是何人?”於秋皺眉詢問道。

“彭城劉世徹之子,屬下有三千餘人,一心想要殺死徐圓朗爲父報仇,只可惜實力不夠,只能在山東沿海活動。”闞棱給於秋解釋道。

“劉世徹?原先投靠了徐圓朗,又因爲被徐圓朗所忌,而殺害之人?他的兒子年齡應該不大吧!爲什麼不投靠朝廷呢?”於秋回想起原主在前年收到的一些消息後,疑惑道。

劉世徹原本也是反隋勢力的一支,在齊魯之地名聲很大,被出爾反爾的徐圓朗謀害了之後,居然還留下了一些死忠部下,這倒是讓於秋有些意外。

“是不大,今年好像才十五歲,所以,他沒能繼承他父親所有部下,而朝廷由於他父親劉世徹也投靠過徐圓朗攻打過朝廷的州縣,而將其視爲叛逆,其實,朝廷是想讓他和徐圓朗相爭,相互消耗,目前,他是山東沿海牽制徐圓朗發展水軍的主力。”闞棱解釋道。

“嗯,這麼看來,這個劉勝卻是有些作用,等洺水能夠通航了之後,你我親自去一趟黃河口見一見這劉勝。”於秋很有興趣的道。

劉勝在山東一帶與徐圓朗對抗了兩年,對沿海的情況一定很瞭解,可正是於秋需要的人才。

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出行第三百八十二章 到嶺南第五十九章 寡婦村的軍議第三百七十九章 孺子可教第三十五章 李三娘拉犁第二十二章 十顆頭,一囊酒第三十章 第一個女工第五百二十六章 改變開始第三百一十二章 吐蕃的問題第五章 河上漂屍第九十五章 善用陽謀的於秋第三百五十六章 對持勸降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第四百六十章 不夠強的陸地之王第三百五十一章 閱兵儀式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生烏龍第兩百一十九章 出海計劃第四百零一章 夏王入長安第四百八十五章 品嚐提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以牙還牙第兩百八十五章 試航第五百二十八章 百年大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不服來戰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海通商第四百八十二章 聯合軍演第三百四十二章 海軍演練展示第四百零六章 執政聯盟成立第八十章 褚飛第三百九十四章 組建維和部隊第一百七十八章 世界之主第四百三十章 強大的農耕效率第四百四十七章 貨比三家第二章 系統獎勵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的選修課目第四百五十二章 病房裡的比較第兩百三十三章 人工降雨第十四章 洺州城第兩百二十章 新船的捕撈能力第兩百六十九章 爭取立於不敗之地第三十三章 寡婦們的想法第四百二十五章 佈局西域第四百六十二章 花錢的學問第三章 借糧種第兩百八十三章 呆立當場第一百九十九章 嚇尿頡利第兩百八十五章 試航第一百二十九章 告一段落第三百三十二章 驚人的礦產量第二十六章 英雄和梟雄的區別第四百六十一章 統治者應該乾的事情第五百一十五章 衛星升空第五十四章 精緻農莊第四十四章 帶話第八十六章 最好的自救第四百六十二章 花錢的學問第三百二十六章 洺州的十月第四百七十二章 長安事第十八章 採購第一百一十一章 牛神大黑第兩百二十章 新船的捕撈能力第兩百零九章 新年新開局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始上課第兩百七十七章 震驚石化第三百六十章 倭島問題第六十章 於秋的班底成員第五十八章 賺到了?第五十七章 約法三章第一百六十一章 使團到長安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做無用的炫耀第八十二章 碰到狠人就忽悠第三百四十章 讓人一頭汗的推測第八十八章 洺州別府的產業第兩百八十一章 蓄勢待發第兩百四十六章 飲料產業第兩百二十四章 山東情形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三娘坦白第一百六十一章 使團到長安第兩百二十七章 海戰進行時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雷引第一百三十五章 先震驚一撥第四百八十一章 高級技能的強大第三百四十一章 亮艦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一百九十八章 談判進行時第四百五十二章 病房裡的比較第四百六十六章 到了走出去的時候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李淵的返程路第三百七十章 偷雞竊取第四百九十三章 難度增加第三百九十一章 扎扎針第兩百六十六章 人口政策第四百六十章 不夠強的陸地之王第二百零三章 又來一撥送錢的第一百一十一章 牛神大黑第六十九章 於秋所謀的出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秋哥的好算計第五百一十章 不做蠢事情第四百八十三章 給世界制定新秩序第三百八十章 李唐有夏國第三百一十五章 穿衣革命
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出行第三百八十二章 到嶺南第五十九章 寡婦村的軍議第三百七十九章 孺子可教第三十五章 李三娘拉犁第二十二章 十顆頭,一囊酒第三十章 第一個女工第五百二十六章 改變開始第三百一十二章 吐蕃的問題第五章 河上漂屍第九十五章 善用陽謀的於秋第三百五十六章 對持勸降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第四百六十章 不夠強的陸地之王第三百五十一章 閱兵儀式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生烏龍第兩百一十九章 出海計劃第四百零一章 夏王入長安第四百八十五章 品嚐提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以牙還牙第兩百八十五章 試航第五百二十八章 百年大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不服來戰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海通商第四百八十二章 聯合軍演第三百四十二章 海軍演練展示第四百零六章 執政聯盟成立第八十章 褚飛第三百九十四章 組建維和部隊第一百七十八章 世界之主第四百三十章 強大的農耕效率第四百四十七章 貨比三家第二章 系統獎勵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的選修課目第四百五十二章 病房裡的比較第兩百三十三章 人工降雨第十四章 洺州城第兩百二十章 新船的捕撈能力第兩百六十九章 爭取立於不敗之地第三十三章 寡婦們的想法第四百二十五章 佈局西域第四百六十二章 花錢的學問第三章 借糧種第兩百八十三章 呆立當場第一百九十九章 嚇尿頡利第兩百八十五章 試航第一百二十九章 告一段落第三百三十二章 驚人的礦產量第二十六章 英雄和梟雄的區別第四百六十一章 統治者應該乾的事情第五百一十五章 衛星升空第五十四章 精緻農莊第四十四章 帶話第八十六章 最好的自救第四百六十二章 花錢的學問第三百二十六章 洺州的十月第四百七十二章 長安事第十八章 採購第一百一十一章 牛神大黑第兩百二十章 新船的捕撈能力第兩百零九章 新年新開局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始上課第兩百七十七章 震驚石化第三百六十章 倭島問題第六十章 於秋的班底成員第五十八章 賺到了?第五十七章 約法三章第一百六十一章 使團到長安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做無用的炫耀第八十二章 碰到狠人就忽悠第三百四十章 讓人一頭汗的推測第八十八章 洺州別府的產業第兩百八十一章 蓄勢待發第兩百四十六章 飲料產業第兩百二十四章 山東情形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三娘坦白第一百六十一章 使團到長安第兩百二十七章 海戰進行時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雷引第一百三十五章 先震驚一撥第四百八十一章 高級技能的強大第三百四十一章 亮艦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一百九十八章 談判進行時第四百五十二章 病房裡的比較第四百六十六章 到了走出去的時候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李淵的返程路第三百七十章 偷雞竊取第四百九十三章 難度增加第三百九十一章 扎扎針第兩百六十六章 人口政策第四百六十章 不夠強的陸地之王第二百零三章 又來一撥送錢的第一百一十一章 牛神大黑第六十九章 於秋所謀的出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秋哥的好算計第五百一十章 不做蠢事情第四百八十三章 給世界制定新秩序第三百八十章 李唐有夏國第三百一十五章 穿衣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