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誰在隔岸觀虎鬥?

於秋派董放到長安是爲了平息收尾,而他所謂的平息收尾,可不是什麼真的平衡各方利益,把事情解決掉。

在那些世家子的眼裡,他更像是來搞事情的。

因爲,自從他主持了於氏大酒樓和於氏糖水店的開張之後,西域的胡商們更加不願意買這些世家子手上的貨物了。

一個慨念,就足以讓包括這些世家子本人在內的所有人看空絲綢未來的價格了。

所以,他們得降價才能將手上的絲綢出手,比市場價高五成不行,那就只提高兩成出售。

只提高兩成還不行,那麼,直接以平價將絲綢交易給他們。

要知道,平價的話,這些世家子們其實已經吃虧了。

畢竟,他們拿着絲綢,本就可以在大唐市面上買同等價值的其它任何貨物,或者兌換成銅錢貨幣,而在此之前他們所做的收集,運輸等工作,都白貼了,還交了好多關稅,他們才把手中的絲綢運到長安。

然而,讓他們意想不到的是,即便是平價出售,那些西域胡商們也還是不理他們,甚至,再三到東宮去找李建成退還他強行借給商隊的駱駝。

最後沒有辦法,那些世家子只要再降,以低於市價一成的價格,將手中的貨物免息一年借貸給那些胡商,他們這才勉強願意坐下來談一談。

如果以這個價格成交,加上人工運輸和之前繳納的稅收消耗,其實所有世家子的虧損,都在兩成以上。

而由於貨物都是借貸出去,稅吏根本收不到多少稅,不僅會讓李建成在朝堂上拿不出亮眼的政績,也會讓那些一心想要攀附李建成,從而走上升官發財道路的世家子們對他失去信心,有一些人,甚至已經開始暗中接觸李世民身邊的人了。

只是他們沒想過,於秋是什麼人。

設這麼大的局,就只爲坑世家子們虧損兩成,可不是他的風格。

在秦王府里美滋滋的吃着於秋送過來的水果的李世民這幾天心情很好,李建成踢到了於秋這塊鐵板,他只需要在旁邊靜等他作死就行了,在他的大手一揮之下,一道流言,已經在長安的街市上散播開來了,這也是於秋寫信給他說的另一個計劃。

流言的內容是:西域胡商本輪攜帶的貨物價值過高,已經引起了關外各路響馬,突厥部落,甚至吐谷渾的人注意,他們打算聯合起來,搶劫這些胡商,提前派了過來盯梢的人,都有好幾撥已經隱藏在長安城內了,只要胡商團隊一出關,肯定會被搶。

這個消息很勁爆,只在半日之類就在長安城的大街小巷傳播開來,頓時,那些在客棧休息的胡商,也露出了一副我好怕怕的樣子,不僅不收那些世家子的貨了,還將駱駝上的貨物都卸了下來,一副不敢出門的樣子。

而聽到這個消息,更着急的反而是那些世家子。

他們也不敢催促這些胡商快點完成交易之後上路啊!

萬一他們在路上被別人劫了呢?自己借貸出去的貨物,豈不是白送給那些劫匪了?

於是,派人保護這些胡商出關的想法,就在他們腦海裡萌生了。

夜晚,董放造訪秦王府,被奉爲上賓,一番寒暄問候之後,李世民與董放相對而坐,邊吃邊聊了起來。

“你家公子公子來信說,只要我出兵朔方,就能助我平滅樑師都,傳播流言,就是爲了促成我出兵手段,不過,後續計劃是怎樣的,還沒有告知我,不知你能否明言,免得我到時候出錯。”李世民看完於秋的書信之後,心中其實已有腹稿,不過還是想聽聽於秋身邊的人是什麼看法,故意開口問道。

“秦王殿下只需要將兵馬拉到朔方郡內,伺機而動就可以了,哪怕只是三萬剛徵召上來的新兵也不妨事,我家公子會將平滅樑師都的機會送到你面前的。

不過,公子讓我提醒您,您更應該考慮的,是滅了樑師都之後應該怎麼扛住來自頡利的壓力,我家公子只負責幫您滅樑師都,剩下的事情,他可是一概不管的。”董放提醒道。

“你今夜造訪,該不只是爲了提醒我一句吧!”李世民納悶道。

以李唐現在的家底,可經不起頡利來一場幾十萬人規模的大戰,這也是爲什麼樑師都一直能在朔方郡耍橫的原因,因爲他奉了頡利爲主,打他就等於跟突厥開戰,沒有將內患全部清除之前,李唐可不敢動他。

董放笑道,“當然不是,還有另外一個提醒。”

“請講。”李世民伸手示意道。

“倘若今冬與突厥開戰,明年大唐的糧食便將依舊處於緊缺狀態,可以多種一些,但是,桑麻,卻要儘量少種少養,否則,會坑害百姓。”董放開口道。

“桑麻要少種少養?莫非,真如你所說,洺州已經生產出了大量的羊毛布料,可以用於製作衣物?”李世民是知道於秋山莊裡的蠶房和織房的,一臉驚色的道。

如果真的如此,那麼,大唐的生產格局,就將會有大變化,如果朝廷不及時調整,可能就會出大亂子,畢竟,牛羊這東西,突厥多比較多,而絲綢織物貶值,受損的會是中原所有人。

見到董放點頭,眼珠子亂轉的李世民瞬間就想到了很多事情,最終卻是朝門外的親衛喊道,“去請輔機過來一趟。”

不多時,長孫無忌便來到了廳堂之中,待得李世民將於秋搞出了羊毛織物,今後可能大量產出,衝擊原有的紡織市場之後,長孫無忌也是眉頭大皺,最終卻是開口道,“殿下,王府儲備的絲帛咱們可得加快出手,否則,只怕會比那些世家子虧的還慘。”

“這,只怕還是於秋的設計,看是,咱們不得不接招。”李世民苦着臉道。

他本以爲自己是隔岸觀虎鬥,卻不想,自己也被人拉下了場,於秋纔是真正在隔岸看自己兩兄弟斗的人。

“秦王殿下也不必自哀,您已經與我家公子合作經營,賺錢到的利潤,又何止在絲帛上的一點損失呢!而且,只要在軍政方面不斷累積功勞,折出去些許小錢,又算的了什麼呢!”董放微笑道。

李世民聞言,一臉憤恨之色道,“這哪裡是一點小錢,秦王府和長孫氏手中的絲帛,價值至少五百萬貫,就算折一成出去,也是五十萬貫。”

“是麼?這樣的話,秦王殿下這次恐怕就要折出去一兩百萬貫了,因爲,那些世家子們,已經在以低於市價一成的價格,與西域胡商們談交易的事情了。

只是,這點錢對於我家公子來說,仍然是小錢。

作爲朝廷的當權者,您應該避免所有百姓受損,這樣省下來的纔是大錢。

據我所知,您現在是朝廷的尚書令,有權對於全國的耕種規劃作出決定,只有讓百姓們合理的根據形勢,種植經濟作物,才能保證他們的利益。世家子是虧是賺不要緊,百姓們賺錢,纔是有利於朝廷財稅的事情。

我家公子說,這叫做宏寬調控。

我們洺州,明年就會開始調控。

比如,境內的三百萬畝上田,全部都會種上糧食,而將近五百萬畝的中田,卻根本不會種糧食,而是會種上金花菜馬唐草等生長繁殖力極強,原本被大家當成野菜和野草的植物。

因爲,三百萬畝上田產出的糧食,足夠所有洺州百姓一日三餐了,可明年我們的養殖規模會擴大好幾倍,牲畜家禽需要大量飼料,沒有這麼大規模的草料種植,解決不了問題。

你們李唐朝廷,缺什麼,多什麼,你這個尚書令,可要提前摸清楚,不摸清楚,明年像這次賣絲綢時的囧境就還會出現。”

聞言,端坐在案几前的李世民久久不語,最終,拱手朝董放施了一禮道,“我受教了。”

第兩百五十八章 山莊來客第六十六章 給闞棱的建議第兩百九十章 前進的動力第三百零二章 封王建國的首輪談判第兩百一十二章 發展資本力量第四百七十八章 出訪西域第六十四章 計策開始奏效第三百三十六章 戲水遊樂場第三百六十九章 搞推銷的李淵第一百四十九章 魏洗馬第四百一十三章 高原和海外第四百一十一章 得好好學第三百一十三章 對西域的商業佈局第六十五章 戰將起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八章 說詞第兩百三十六章 長安的迴應第兩百六十一章 形勢分析第五十七章 約法三章第一百九十七章 四方會盟第四百七十三章 任命皇帝第一百零七章 訓犬第一百八十八章 四大越冬場第三百六十章 倭島問題第五十七章 約法三章第兩百八十九章 吐蕃使者第四百七十一章 都有好算計第三百九十六章 爲八月做的準備工作第五百三十一章 自然發展的思潮第三十章 第一個女工第三百七十章 偷雞竊取第一百八十八章 四大越冬場第兩百八十六章 再到河口第三百六十六章 抽線第兩百二十九章 長安事發第三百二十五章 建立封國前的準備第兩百一十三章 坑人之道第三百七十五章 要的是理由而已第一百九十七章 四方會盟第五百一十九章 人皇宏願第三百二十八章 於秋準備的東西第一百四十八章 迎接佈置第兩百八十五章 試航第兩百四十章 建設規劃第兩百一十九章 出海計劃第三百五十七章 搶救第四十八章 參觀作坊第三百七十三章 揚州士族的禮物第一百八十六章 忽悠圓謊第一百九十二章 爭辯第六十八章 招攬羅士信第三百一十五章 穿衣革命第五百一十一章 對世界的呼籲第四百三十二章 葦澤關一小震第一百一十二章 探究的杜如晦第七十一章 訓練第兩百五十六章 樂業安居第五十八章 賺到了?第兩百七十二章 洺州的守護神第五百零六章 預防針第三百四十九章 儀式開始第三百九十六章 爲八月做的準備工作第兩百三十四章 組建商業同盟第三百四十三章 搶佔商機的時代到來第兩百四十八章 鐵將軍憨子第兩百五十八章 山莊來客第六十七章 不好賣的豆腐第四百四十六章 夏王有喜第三百零四章 人間處處是洺州第一百九十九章 嚇尿頡利第兩百六十三章 於秋平時傳授的知識第兩百七十八章 立規矩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禮第三百六十四章 難以抑制的好奇心第三百七十二章 倭島消息第四百零七章 緊急救援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三娘坦白第四百九十五章 狡猾如狐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判的意向第五章 河上漂屍第三百二十一章 誘擊第四十五章 活下去第九十七章 釋義馬賊第一百九十章 裁軍和選兵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兩百七十章 對倭國的態度第三百七十一章 到荊州第二十章 北地的未來第一百章 於秋的不可理喻第五百零七章 搶人大戰第兩百三十章 春耕第三百五十章 瘋狂爆積分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錢請人去長安第兩百二十六章 較量開始第四百零三章 埋下一顆種子第九十二章 芙蓉香皂第一百八十章 做駙馬?第八十七章 劉黑闥上道第兩百九十一章 又見顛倒句
第兩百五十八章 山莊來客第六十六章 給闞棱的建議第兩百九十章 前進的動力第三百零二章 封王建國的首輪談判第兩百一十二章 發展資本力量第四百七十八章 出訪西域第六十四章 計策開始奏效第三百三十六章 戲水遊樂場第三百六十九章 搞推銷的李淵第一百四十九章 魏洗馬第四百一十三章 高原和海外第四百一十一章 得好好學第三百一十三章 對西域的商業佈局第六十五章 戰將起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八章 說詞第兩百三十六章 長安的迴應第兩百六十一章 形勢分析第五十七章 約法三章第一百九十七章 四方會盟第四百七十三章 任命皇帝第一百零七章 訓犬第一百八十八章 四大越冬場第三百六十章 倭島問題第五十七章 約法三章第兩百八十九章 吐蕃使者第四百七十一章 都有好算計第三百九十六章 爲八月做的準備工作第五百三十一章 自然發展的思潮第三十章 第一個女工第三百七十章 偷雞竊取第一百八十八章 四大越冬場第兩百八十六章 再到河口第三百六十六章 抽線第兩百二十九章 長安事發第三百二十五章 建立封國前的準備第兩百一十三章 坑人之道第三百七十五章 要的是理由而已第一百九十七章 四方會盟第五百一十九章 人皇宏願第三百二十八章 於秋準備的東西第一百四十八章 迎接佈置第兩百八十五章 試航第兩百四十章 建設規劃第兩百一十九章 出海計劃第三百五十七章 搶救第四十八章 參觀作坊第三百七十三章 揚州士族的禮物第一百八十六章 忽悠圓謊第一百九十二章 爭辯第六十八章 招攬羅士信第三百一十五章 穿衣革命第五百一十一章 對世界的呼籲第四百三十二章 葦澤關一小震第一百一十二章 探究的杜如晦第七十一章 訓練第兩百五十六章 樂業安居第五十八章 賺到了?第兩百七十二章 洺州的守護神第五百零六章 預防針第三百四十九章 儀式開始第三百九十六章 爲八月做的準備工作第兩百三十四章 組建商業同盟第三百四十三章 搶佔商機的時代到來第兩百四十八章 鐵將軍憨子第兩百五十八章 山莊來客第六十七章 不好賣的豆腐第四百四十六章 夏王有喜第三百零四章 人間處處是洺州第一百九十九章 嚇尿頡利第兩百六十三章 於秋平時傳授的知識第兩百七十八章 立規矩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禮第三百六十四章 難以抑制的好奇心第三百七十二章 倭島消息第四百零七章 緊急救援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三娘坦白第四百九十五章 狡猾如狐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判的意向第五章 河上漂屍第三百二十一章 誘擊第四十五章 活下去第九十七章 釋義馬賊第一百九十章 裁軍和選兵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兩百七十章 對倭國的態度第三百七十一章 到荊州第二十章 北地的未來第一百章 於秋的不可理喻第五百零七章 搶人大戰第兩百三十章 春耕第三百五十章 瘋狂爆積分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錢請人去長安第兩百二十六章 較量開始第四百零三章 埋下一顆種子第九十二章 芙蓉香皂第一百八十章 做駙馬?第八十七章 劉黑闥上道第兩百九十一章 又見顛倒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