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蓄水養魚

對異性產生好奇,通常都是戀愛開始的前奏,亦或者是忘掉一箇舊人的前奏。

在寡婦村的日子裡,李三娘幾乎就沒有再想長安的事情,製作豬毛牙刷並不是善於舞刀弄槍的她擅長的事情,推廣使用,則更是難上加難的事情。

村裡的寡婦和孩子們在用牙刷刷牙的時候,通常捨不得吐掉嘴裡的鹹水,會硬生生的將其嚥進去,這讓於秋十分無語。

春雨連綿,一直下了三天,這三天於秋都用雙頭犁在村子裡冒雨耕地,一天至少能耕出五六畝,加上之前零零散散耕的十幾畝,他一共耕了近四十畝地,相比於讓系統的獎勵提升了兩個層,他更大的收穫,是熱愛農耕,風雨無阻的形象在大家心目中樹立起來了。

也因此,整個村子裡的人都顯得幹勁十足,一天持續的勞作時間超過七個時辰,村子四周也在他們的建設下快速變樣。

雨停了之後氣溫就開始猛升,時間也來到了三月中,於秋覺得,該是種豆的時候了。

由於泥土是溼的,點豆子的時候,於秋根本不需要澆水,施肥的工作之前就交給了僱工們去幹,於秋只需要用鏟子在田壟裡鏟個口子,丟兩粒飽滿的豆種下去就成。

然而,即便是這麼簡單的點豆動作,於秋一個時辰忙活下來,也只能種下一畝地,一天最多也就種個三四畝而已。

連續幾天沒有在城裡買到牛奶的張喜兒很失落,雙手沒事就揉搓自己的胸脯,於秋覺得這很不雅觀,但她依然堅持。

倒是因爲她同樣風雨無阻的進城賣饅頭,讓寡婦村囤積的大豆也累積增多超過了一千石,隨着村東頭豆腐作坊的臨時生產線開始投產,大家的主要食物也開始逐漸的從饅頭,轉換成了豆腐腦,豆腐乾之類的。

十多萬斤大豆需要很大的存放空間,雨停了之後,僱工們沒有急着修建豆腐作坊,反而是先蓋起了屯倉,這方面,只要是個農民,都很有經驗,因爲他們愛惜糧食就和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絕對不允許糧食黴變腐爛,亦絕對不允許它被老鼠偷食。

“秋哥兒,城裡的白麪已經漲到五千錢一斗了,咱們的饅頭也越發不好賣了,那些老顧客想吃,但是手上沒有多少錢買了。”

張喜兒每天發的面都會比前一天多一些,導致今天的饅頭差點沒有賣完,一天兩千多個饅頭,已經是洺州城能消化的極限了,前前後後賣了七八天饅頭,不僅爲寡婦村積累了一千石黃豆,還積攢了兩千貫的銅錢,和一切其它金鐵器具。

“那麼,是時候該賣豆腐了,只是作坊現在還沒有修好,靠零散的製作,效率有點低,你們每天就拉幾百斤去城裡賣吧!豆醬和豆腐花是主打,我會讓趙七娘打造幾口平底鍋,教你們做鐵板紅燒豆腐塊,這樣價格會更高一些,豆乾,豆皮之類的,咱們等大家嘗完鮮,稍後再慢慢推出。”

“嗯,我也覺着,城裡的米麪都快被大家吃完了,你這幾天沒有去城裡不知道,集市上插標賣自己的人越來越多了,即便是青壯也都是不要錢的,給口吃的,他就跟你走,咱們的攤位前面,每天都有好多人求着咱們收留他們,看的人心疼。”張喜兒一臉慈悲之相的道。

若不是她此刻雙手握着胸,於秋還真把她當個大人來看待了。

於秋摸了摸下巴道,“免費的勞動力,或許,咱們可以將他們利用起來。”

“怎麼利用?”

“能買下來的就買下來,不能買下來的,讓他們去池谷山撿沒有人要的粗鹽礦,撿一揹簍來,咱們管他們一頓飯。”

“這樣的話,咱們村裡只怕會有很多人吃飯。”

“也會有很多的精鹽。”

想到了精鹽與黃豆或者糜子慄米的價格,張喜兒覺得這件事情非常做得。

倒是最近渾身都是野豬毛的李三娘聽到了他們的對話之後,很是好奇他們是如何將粗鹽礦變成精鹽的。

“蘇大哥已經有好幾天不在城裡了,王大哥說他去了高將軍帳下和唐軍對持,這幾日或許會在河岸邊交戰。”

“漢東王終究是有些按耐不住了啊!不過不用擔心,這只是假打,真正的惡戰,還要等至少兩三個月。”

“這麼說,咱們還可以賣兩三個月的豆腐了?”

“呵呵,別說兩三個月,就是二三十天,恐怕也賣不成了,城裡的糧食和黃豆會越來越少,價格會越來越高,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咱們必須得找到更多的食物。”

“上哪裡找?”

“進山裡找,那些小野豬吃了沒毛病的植物或者根莖,人吃了大多也不會死,之前的一段時間我已經找出了十幾種,雖然味道不怎麼好,但是可以幫助更多的人把這段時間捱過去。”

此刻,張喜兒才明白,於秋爲什麼會讓進山菜野菜的女孩子們,把不同的植物和根莖給那幾頭小野豬吃,原來,是尋找一些能在關鍵時刻,可以用來果腹的東西。

寡婦村除了需要去城裡出攤的人和監管僱工的人,都在於秋的帶領下再次進了山,這一次,他們帶了不少鐵器工具,同樣也看到了一番不同的景象。

三月的山林裡,植物各種茂盛,能吃的當真有不少,而由於連續幾天的雨水,原先那條山溪的水位也暴漲,正適合引水將於秋之前放火焚燒過的山坳注滿,當然,怎麼注水,也是一門學問。

十幾個婦人和孩子們在於秋制定的一處臨溪邊的緩坡上開始挖溝,而於秋自己,則是用黑鐵刀砍了很多樹棍,開始往溪水中央的河道中間插。

一張織的十分厚實細密的魚網被他按照奇怪的捆紮法,固定在那些插在溪水中的樹棍上面,如果是後世的捕魚行家,一眼就能認出,於秋佈置的是一張攔河網,而且,他並不是要網住在溪水中穿行的魚,而是要將所有從這條溪水裡穿行的魚引到山坳的蓄水庫裡面。

其原理其實很簡單,以開挖出來的引水道爲中心,上下拉兩道斜網,使整個網呈K字型,魚兒從上游來,會被斜網逐漸逼入水庫,魚兒從下游迎水而來,同樣也會被斜網逐漸引入水庫,只需要在引水的口子上,左右各安裝一個只能進,不能出的倒刺口竹籠就行。

當然,還要在山溪的上游拉很多橫在溪面上的繩索,防止山上衝下來的樹枝樹木將漁網沖毀。

這麼多的人,挖一小段引水的緩坡,很快就挖通了,在草木灰夯實了山坳的底部之後,由於這幾天的雨水,其實山坳裡已經有了一些積水,等到山溪的水開始嘩啦啦的往山坳裡面流的時候,只過了一頓飯的功夫,山坳底部的積水就有了明顯的上漲,不過,這麼大的地方,沒有幾天的囤積,水位是不可能達到理想深度的。

倒是引水工作開始之後,於秋系統裡面的任務完成進度,就立即開始增加了起來。

一尾,兩尾,十尾,二十尾……

幾乎每一分鐘,都能增加幾尾魚,可見,這套使用網子,將溪水中的魚引導進水庫的辦法,是十分有效的,於秋只需要坐等任務完成就行。

在引水口的下游打了幾網魚,就着山裡採摘的野菜煮了一頓魚湯填肚子之後,於秋就開始琢磨,這養魚任務完成之後,從系統裡面兌換出來的農舍應該建在何處。

四處查看了一番之後,他選擇了山坳靠北的緩坡上,這裡處於峽谷的背面,長着茂密的毛竹,如果在這裡修建房屋,能夠居高臨下的看到整個水庫和山溪,即便是平時屋中做飯的時候有炊煙升起,等上升到了山巔的高度的時候,也已經變成和空中的雲霧差不多的東西了,一般人除非是走近了,是很難注意到的,這很有利於隱藏這裡的位置。

第三百六十六章 抽線第三百一十四章 摩托車第四百八十九章 開始閱兵第兩百八十五章 試航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山莊第七十九章 經驗獎勵任務線第四百四十三章 夏國的工業第三百七十八章 泉州和琉球第四百二十五章 佈局西域第三百四十六章 忽死人不償命第兩百一十七章 於秋施行的是聖人之道?第五百零三章 滅教運動第兩百一十六章 徹底籠絡住民心第兩百六十二章 給闞棱的援軍第兩百七十三章 吸納天下錢財第四百三十四章 無意裝逼第四十八章 參觀作坊第兩百一十七章 於秋施行的是聖人之道?第六十四章 計策開始奏效第兩百五十四章 外來人口的問題第一百七十三章 出兵河東第兩百九十一章 又見顛倒句第三百五十九章 夏國的四大工程第五百三十五章 時光如梭第一百八十八章 四大越冬場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雷引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四百零四章 開始返程第兩百三十二章 出售紅果第五百零四章 回到夏國第一百二十一章 伸過來的黑手第八十八章 洺州別府的產業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之大第八章 說詞第兩百一十八章 王猛的長安行第一百二十六章 討債第一百五十四章 拍賣第五十八章 賺到了?第兩百八十八章 九成宮的烏龍第四百三十八章 夏國的政治第三百九十九章 李秀寧奏三事第兩百一十一章 新技術上線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海通商第三百九十九章 李秀寧奏三事第兩百三十八章 二次談判第三百一十七章 於秋的施政方略第四百二十九章 推動對外僱工第四百二十章 新年新事務第五十九章 寡婦村的軍議第五百一十五章 衛星升空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難第兩百九十章 前進的動力第一百七十六章 給屬下將領開蒙第四百二十四章 陸軍的任務第三百零二章 封王建國的首輪談判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節團去向第兩百八十二章 精確無誤的戰鬥第四十六章 肉羊第四百五十二章 病房裡的比較第一百一十五章 無工不商第九十二章 芙蓉香皂第五百二十三章 去吐蕃第四十八章 參觀作坊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心思第一百九十六章 長安朝堂現狀第三十八章 收入夾袋第四百九十二章 首戰第三百零二章 封王建國的首輪談判第兩百七十六章 全球目光第五十八章 賺到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無工不商第一百三十章 傳說到長安第四百三十八章 夏國的政治第兩百七十七章 震驚石化第四百八十六章 論道第四百四十七章 貨比三家第三百六十六章 抽線第一百二十八章 揭露崔氏第三十章 第一個女工第二百零八章 唐朝版上學難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教育第五百零三章 滅教運動第七十四章 物品獎勵任務線開啓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是套路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難第五十章 北地困頓的根子第四百八十九章 開始閱兵第兩百六十八章 結下情誼第三百五十三章 夏王府的國宴第六十九章 於秋所謀的出路第二十六章 英雄和梟雄的區別第兩百三十九章 洺州圖書館的建設第一百二十一章 伸過來的黑手第六十九章 於秋所謀的出路第兩百四十章 建設規劃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莊的門道(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四百四十章 夏國的村落第三百五十三章 夏王府的國宴第二章 系統獎勵第三百一十六章 走訪慰問
第三百六十六章 抽線第三百一十四章 摩托車第四百八十九章 開始閱兵第兩百八十五章 試航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山莊第七十九章 經驗獎勵任務線第四百四十三章 夏國的工業第三百七十八章 泉州和琉球第四百二十五章 佈局西域第三百四十六章 忽死人不償命第兩百一十七章 於秋施行的是聖人之道?第五百零三章 滅教運動第兩百一十六章 徹底籠絡住民心第兩百六十二章 給闞棱的援軍第兩百七十三章 吸納天下錢財第四百三十四章 無意裝逼第四十八章 參觀作坊第兩百一十七章 於秋施行的是聖人之道?第六十四章 計策開始奏效第兩百五十四章 外來人口的問題第一百七十三章 出兵河東第兩百九十一章 又見顛倒句第三百五十九章 夏國的四大工程第五百三十五章 時光如梭第一百八十八章 四大越冬場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雷引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四百零四章 開始返程第兩百三十二章 出售紅果第五百零四章 回到夏國第一百二十一章 伸過來的黑手第八十八章 洺州別府的產業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之大第八章 說詞第兩百一十八章 王猛的長安行第一百二十六章 討債第一百五十四章 拍賣第五十八章 賺到了?第兩百八十八章 九成宮的烏龍第四百三十八章 夏國的政治第三百九十九章 李秀寧奏三事第兩百一十一章 新技術上線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海通商第三百九十九章 李秀寧奏三事第兩百三十八章 二次談判第三百一十七章 於秋的施政方略第四百二十九章 推動對外僱工第四百二十章 新年新事務第五十九章 寡婦村的軍議第五百一十五章 衛星升空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難第兩百九十章 前進的動力第一百七十六章 給屬下將領開蒙第四百二十四章 陸軍的任務第三百零二章 封王建國的首輪談判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節團去向第兩百八十二章 精確無誤的戰鬥第四十六章 肉羊第四百五十二章 病房裡的比較第一百一十五章 無工不商第九十二章 芙蓉香皂第五百二十三章 去吐蕃第四十八章 參觀作坊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心思第一百九十六章 長安朝堂現狀第三十八章 收入夾袋第四百九十二章 首戰第三百零二章 封王建國的首輪談判第兩百七十六章 全球目光第五十八章 賺到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無工不商第一百三十章 傳說到長安第四百三十八章 夏國的政治第兩百七十七章 震驚石化第四百八十六章 論道第四百四十七章 貨比三家第三百六十六章 抽線第一百二十八章 揭露崔氏第三十章 第一個女工第二百零八章 唐朝版上學難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教育第五百零三章 滅教運動第七十四章 物品獎勵任務線開啓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是套路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難第五十章 北地困頓的根子第四百八十九章 開始閱兵第兩百六十八章 結下情誼第三百五十三章 夏王府的國宴第六十九章 於秋所謀的出路第二十六章 英雄和梟雄的區別第兩百三十九章 洺州圖書館的建設第一百二十一章 伸過來的黑手第六十九章 於秋所謀的出路第兩百四十章 建設規劃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莊的門道(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四百四十章 夏國的村落第三百五十三章 夏王府的國宴第二章 系統獎勵第三百一十六章 走訪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