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海通商

將自家的產業做大做強,是人類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只有如此,人們纔會獲得更多的安全感。

夏國上下就是如此,只有將那些厲害的東西造的多多的,他們才更安心。

正好於秋的財力夠,也懶得打擊屬下的製造熱情,所以,一系列的生產建造數據報出來之後,連於秋自己都嚇了一跳。

現在距離他去巂州可只有短短不到四個月的時間而已!

而聽到馮智戴說,截止臘月中旬,外來夏國務工的青壯人數已經達到了六十萬,夏國本國戶籍的人口因爲有李淵劃撥過來的那三十萬,也已經將近一百二十萬,頓時讓他對於這些數據有了一些理解。

一年時間而已,夏國本土的新生兒就增加了十幾萬之多,不多爲這些小傢伙們儲備一點家當,怎麼供應他們讀書長大成才?

現在,建造各種東西,都沒有了材料方面的阻礙,大造特造,並且實現產品往更高端升級,是夏國各行業正確的發展軌跡。

在馮智戴彙報完了之後,馬周從教育口方面彙報過來的數據,也是十分驚人。

今年下半年開始,夏國已經全面實行了九年制的免費義務教育,現在夏國七到十三歲的入學兒童的數量已經達到了二十萬之多,佔據夏國總人口數的六分之一。

而這麼多學生讀書,讓教育部門每個月在食宿,書本,教職工薪酬方面的開支,就高達三百多萬貫。

而且,由於現在沒有足夠多的教師來承擔這麼重的教學任務,洺山書院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全部都兼職成爲了洺京市內近百所小學的啓蒙老師。

幾乎一大半二年級的學生,每天都要抽半天的時間,去這些新開設的小學,給新入學的孩子上兩到三堂啓蒙課。

需要動用大量的人力,車馬,甚至邊鬥摩托車,來接送這些趕去給新入學的學生代課的二年級學生。

周邊幾個縣城且不說,洺京城二環以內的幾個區,小老師,比老師年齡還大的學生,可謂遍地都是,也不知道夏國如此不遺餘力的推動教育的勁頭,別國會不會學習跟進。

反正,在於秋回到夏國的時候,也沒有收到來自於李唐朝廷投入教育方面的大額貸款,他們只是象徵性的再度增加了一百個保送到夏國洺山書院讀書的貧困學子的名額。

現在看來,李淵應該是老了,沒有那麼大的魄力了,一年上千萬貫的投入,而且還要持續很多年,讓他根本看不到低,這種入不敷出的事情,他可不打算幹,簡單的來說,他還沒有達到無視自己的私慾,一心爲國家着想的境界。

他更想要的是穩健的財權,緩步發展在他看來也挺好,反正現在李唐是打不過夏國的,而且,有夏國在,別的國家也不敢來惹李唐。

而在於秋看來,這是一種短視的行爲,會讓整個社會的發展腳步遲緩很多年。

所以,在馬周發完言之後,於秋又開口道,“我們還需要加大對於教育的投入,既然所有學生都是從一年級開始教,那麼,我們可以用攝像機,錄製標準的教學視頻,在每個學校的禮堂開大課堂,用電影播放機同時教幾百上千的學生,讓一些已經脫盲的普通百姓做助教,管理孩子們的次序,讓幾個學校負責人主管課業就行。

這樣可能會比用那些洺山書院正在讀二年級,自己本身都還不是很成熟的學生來教他們會好一點,也不會耽誤了這些學生的學業。還大大的減輕了人力成本。”

“上百套電影播放設備?”會議室內,所有人都有些難以置信的看向於秋道。

於秋笑了笑道,“不是上百套,是至少幾百套,讓每個學校,都配備多個放映設備,教多門課程。反正錄製視頻,製作電影膠片的技術已經被我們攻克了,批量生產就已經不難了,成本並不算高。

而且,我們還可以通過廣播,來教那些家長如何輔導孩子們的功課,至少保證他們在小學的這幾年時間裡,把語文,數學方面的基礎打好,將學習能力加強,之後再將更適合學習更高級的文化和科學技術的孩子選拔到洺山書院讀書。

將一些實在不適合高深文化和科學知識學習的孩子,儘早的安排到各方面其它社會技能的學習中去。

至於到了初中階段,那是幾年以後才考慮的事情了,屆時洺山書院的孩子們,應該已經學出來了,可以承擔起他們的教學任務了。”

“如果攝影機和電影播放設備可以批量製造的話,那就太好了。

不過,咱們一旦開始造,恐怕各個聯盟成員國家都會想要買。

殿下您可能不知道,上個月的留聲機開始上市銷售後,立即就引起了所有人的瘋搶,音響廠每天給每個音響店供應的一百臺留聲機,都會在開店的第一時間就會被人拿着錢搶購走,訂單已經排到正月以後去了,連碟片,都已經賣出了十幾萬張。”馬周有些欣喜道。

於秋的這個提議,可不僅僅是能解決教育方面的壓力,還能再度給夏國開一條財源。

“這應該是他們能擁有的第一件科技產品,又不需要用電就能使用,他們當然會搶購。

不過攝影機和電影播放設備,他們暫時還解決不了電的問題,買了也沒用。

而且,這些東西又不涉及國家安全問題,等以後他們有了條件,我們高價賣給他們一些就是了。

如果他們的孩子是在我們的教育體系下長大,那麼其實跟我們自己教育出來的孩子又有什麼區別呢?

這些孩子也只有在我們的體系中,才能最好的發揮自己的才能,這也是我爲什麼沒有將那三百個倭國的孩子從洺山書院剔除的原因,只要他們將來學成之後,爲我們夏國貢獻才華,他們的學費,由夏國財政墊付了也沒有關係。”

於秋說到這裡,轉頭看了看與會的一些旁聽者,和記錄會議的記者,便將自己的後面一句話給嚥了下去。

教育,可不僅僅是要教育夏國的孩子,還要納天下棟樑之才,爲夏國所用。

一個先進的體系,可不是那麼容易跳脫出去的,尤其是從小培養的這種人才,他們在思想上,已經轉變了。

會議很快從生產,教育,講到了基礎建設方面,讓於秋比較滿意的是,洺京的二環路修建好之後,穿城而過的鐵軌也已經鋪設好。

現在,只需要他去造車廠將火車頭和車廂運到軌道上組裝銜接完成,就可以先開通從最南邊的邯鄲縣穿過洺京城到達雞澤縣,以及從洺京城的最左側武安縣橫穿洺京城到最右側的曲周縣的兩條火車線路。

此外,火電廠也新完成了六個五千千瓦的火電發電機組的基礎建設,只需要於秋將發電機組安裝上去,那麼,通電的就不止是洺京城了,整個夏國除了農墾特區之外,全部都會通上電。

屆時,連通整個夏國的無線電也將派上用場了,廣播收音機,可以下到所有鄉里去。

同時,於秋現有的兩個技術經驗類任務也將完成,並且能得到發電廠和軌道交通的技能的全系經驗,如果於秋能用積分提前點亮一些相關技能,可能會節省下好幾十萬升級技能經驗的積分。

最後就是辦公大樓的啓用方面了。

明年春上開始,從國務院到洺京市政署,再到夏國銀行和夏國的二十多個產業集團,都將搬到新的辦公大樓裡去辦公。

而且,還有多家房間超過三千間的酒店開始建造和裝修,逐步投入運營,這些建設會讓夏國無論從辦公效率,到旅客接待能力,都將會有一輪較大的提升。

最關鍵的是,更大的一輪對外銷售的商品房,將開始對外銷售,至少爲夏國吸引三到五萬戶外來人口在洺京城內定居。

而且,不僅僅是辦公和住宅的基礎建設,室內的公園景區,遊樂區,商業購物廣場也將會在明年開始動工,公共交通,將從中心政務區開始,一環一環的對外推進,使得整個洺京更具活力。

對於這些階段性的建設成果,和建設目標,於秋給予了肯定,目前看來,繼續以馮智戴和馬周兩人作爲內政和基礎建設的主導者,問題還是不大了,而聽完了他們的彙報,於秋開始佈置自己的工作了。

“明年,將是一個對外部的探索年,我們不能只滿足別人到我們這裡來買我們的商品了,還要開始主動的將我們的產出的商品賣出去了,所以,對於海外各個方向的航線,各處海島,新大陸的探索,將會全面啓動……”

於秋公開說的,都是一些比較表面的東西,比如商品,又哪裡只是主動賣出去那麼簡單呢!

是夏國賣什麼,那些被夏國兜售貨物的國家和民衆,就買什麼。

完全掌握了主動權的貿易,能夠得到很多隱形的收益,化解內部的產能過剩的問題。

比如糧食產能過多,就主要糧食,瓷器,玻璃產能過多,就主要銷售瓷器和玻璃,嫌燒製這些東西費人力,消耗木材太大,污染環境,我少生產,或者換別的類型器皿,甚至把工廠直接放在國外,一樣的可以賺大錢。

用大量的可再生資源,去將大量的不可再生資源換回來,就是於秋掌握了商業的主動權之後要做的事情。

這些東西於秋不講明,這個時代的人根本不懂,即便是被記者們以文字的形式全篇的刊登到了報紙上,大家看了之後,也只以爲於秋想與更多四海之外的國家和地區通商,做大夏國的商業而已。

第三百七十九章 孺子可教第四百零一章 夏王入長安第兩百八十章 抓細作第一百九十八章 談判進行時第九章 好吃到流淚第四百九十七章 承接國防業務第一百八十六章 忽悠圓謊第三百九十八章 那個人不許第四百三十八章 夏國的政治第兩百二十章 新船的捕撈能力第兩百九十七章 大忽悠第兩百八十六章 再到河口第三百三十四章 閹豬第五百零一章 日新月異的科技第四百九十二章 首戰第兩百三十五章 寧我負人,勿人負我第三百二十五章 建立封國前的準備第二十五章 寡婦村的秘密第一百三十一章 系統初步升級第四百六十六章 到了走出去的時候了第八十一章 一切盡在謀算中第一百三十二章 聖旨到了第五十三章 大黑牛第兩百二十三章 海產養殖產業第一百章 於秋的不可理喻第六章 哭成一團第四百三十一章 李淵北巡第兩百一十九章 出海計劃第五百章 驚神第三百二十一章 誘擊第五十五章 返村第八章 說詞第三百三十一章 發散思維第五十六章 會面第兩百一十二章 發展資本力量第三百二十八章 於秋準備的東西第五百一十一章 對世界的呼籲第兩百七十六章 全球目光第五十五章 返村第三百四十六章 忽死人不償命第四百零八章 天災人禍第六十三章 養殖教學第一百零三章 瘟疫阻路第四百五十三章 又長知識了第五十四章 精緻農莊第兩百三十四章 組建商業同盟第二十三章 世家危害論第五十九章 寡婦村的軍議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山莊第兩百六十七章 馮氏兄弟第三百一十四章 摩托車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判的意向第五百一十一章 對世界的呼籲第三十三章 寡婦們的想法第三百一十三章 對西域的商業佈局第四百六十六章 到了走出去的時候了第兩百一十二章 發展資本力量第十八章 採購第七十五章 孩子們的學習熱情第兩百三十五章 寧我負人,勿人負我第一百八十章 做駙馬?第十九章 兌換第三百零一章 玉米收穫第四百九十八章 夏國特種兵第五百零七章 搶人大戰第二百零三章 又來一撥送錢的第兩百九十八章 洺山書院(皓炫哥萬賞加更)第五百零八章 真正的人才第三百四十章 讓人一頭汗的推測第十一章 燒山開塘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莊的門道(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兩百八十八章 九成宮的烏龍第十一章 燒山開塘第兩百五十二章 經營原則第兩百零六章 新年的軍事計劃第三百六十七章 慾望使人進步第五百二十九章 根植文化第八十一章 一切盡在謀算中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賞菊的重陽節第三百零九章 什麼是科學技術第三百三十八章 掌控商業的步伐第三百六十五章 留聲機第五百一十四章 走在前進的道路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各有打算第一百九十九章 嚇尿頡利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未來鋪路第七十五章 孩子們的學習熱情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莊的門道(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兩百八十四章 拓海號第七十二章 董放第四百二十章 新年新事務第兩百九十七章 大忽悠第四百八十五章 品嚐提子第四十二章 理智的思維第一百二十一章 伸過來的黑手第二章 系統獎勵第十八章 採購第四百九十六章 夏國的立場第一百六十九章 教學狂魔第兩百五十八章 山莊來客
第三百七十九章 孺子可教第四百零一章 夏王入長安第兩百八十章 抓細作第一百九十八章 談判進行時第九章 好吃到流淚第四百九十七章 承接國防業務第一百八十六章 忽悠圓謊第三百九十八章 那個人不許第四百三十八章 夏國的政治第兩百二十章 新船的捕撈能力第兩百九十七章 大忽悠第兩百八十六章 再到河口第三百三十四章 閹豬第五百零一章 日新月異的科技第四百九十二章 首戰第兩百三十五章 寧我負人,勿人負我第三百二十五章 建立封國前的準備第二十五章 寡婦村的秘密第一百三十一章 系統初步升級第四百六十六章 到了走出去的時候了第八十一章 一切盡在謀算中第一百三十二章 聖旨到了第五十三章 大黑牛第兩百二十三章 海產養殖產業第一百章 於秋的不可理喻第六章 哭成一團第四百三十一章 李淵北巡第兩百一十九章 出海計劃第五百章 驚神第三百二十一章 誘擊第五十五章 返村第八章 說詞第三百三十一章 發散思維第五十六章 會面第兩百一十二章 發展資本力量第三百二十八章 於秋準備的東西第五百一十一章 對世界的呼籲第兩百七十六章 全球目光第五十五章 返村第三百四十六章 忽死人不償命第四百零八章 天災人禍第六十三章 養殖教學第一百零三章 瘟疫阻路第四百五十三章 又長知識了第五十四章 精緻農莊第兩百三十四章 組建商業同盟第二十三章 世家危害論第五十九章 寡婦村的軍議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山莊第兩百六十七章 馮氏兄弟第三百一十四章 摩托車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判的意向第五百一十一章 對世界的呼籲第三十三章 寡婦們的想法第三百一十三章 對西域的商業佈局第四百六十六章 到了走出去的時候了第兩百一十二章 發展資本力量第十八章 採購第七十五章 孩子們的學習熱情第兩百三十五章 寧我負人,勿人負我第一百八十章 做駙馬?第十九章 兌換第三百零一章 玉米收穫第四百九十八章 夏國特種兵第五百零七章 搶人大戰第二百零三章 又來一撥送錢的第兩百九十八章 洺山書院(皓炫哥萬賞加更)第五百零八章 真正的人才第三百四十章 讓人一頭汗的推測第十一章 燒山開塘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莊的門道(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兩百八十八章 九成宮的烏龍第十一章 燒山開塘第兩百五十二章 經營原則第兩百零六章 新年的軍事計劃第三百六十七章 慾望使人進步第五百二十九章 根植文化第八十一章 一切盡在謀算中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賞菊的重陽節第三百零九章 什麼是科學技術第三百三十八章 掌控商業的步伐第三百六十五章 留聲機第五百一十四章 走在前進的道路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各有打算第一百九十九章 嚇尿頡利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未來鋪路第七十五章 孩子們的學習熱情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莊的門道(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兩百八十四章 拓海號第七十二章 董放第四百二十章 新年新事務第兩百九十七章 大忽悠第四百八十五章 品嚐提子第四十二章 理智的思維第一百二十一章 伸過來的黑手第二章 系統獎勵第十八章 採購第四百九十六章 夏國的立場第一百六十九章 教學狂魔第兩百五十八章 山莊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