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好奇

清晨,於秋便在趙七娘的工具箱裡找到了一個細細的鐵錐子,找了一塊堅硬的桃木,用刨鐵慢慢刨成後世的牙刷形狀之後,開始用錐子在最上端的部位鑽洞。

可能是木頭選的太硬的緣故,直鑽的於秋雙手發軟,纔在這根牙刷狀的木頭上打了九個小孔。

一小撮剪十分整齊的野豬毛被於穿進了這些孔洞之中,用小木籤打入孔洞,將那些豬毛塞嚴實之後,這就是一個勉強可以一用的牙刷了。

用手感受了一下豬毛的軟硬度,儘量的讓前前後後任何地方沒有突起可以刮傷人口腔的地方之後,於秋便拿頭上的豬毛沾了很多細鹽,開始了自己鹹鹹的口腔清洗工作。

還別說,挺好用的,黃黃的牙結石被硬毛刷加鹽粒一摩擦,全部從牙齒的表面或者縫隙裡脫落,雖然鹹的要命,但是口氣從此清新了,有了鹽的消毒作用,口腔裡的細菌也少了許多。

只是,他這樣浪費鹽的舉動,讓大家很是不解。

“照着這種樣式,給全村所有的人制作一柄牙刷,就是你今天的工作。”吐完嘴巴里的鹹水,於秋向盯着他,以及他身邊放着的鹽罐子的李三娘道。

“讓所有人用精鹽洗牙?”李三娘接過於秋手中的牙刷,前後看了看,有些不可思議的道。

“有什麼問題嗎?”於秋一副無所謂的樣子,用毛巾擦了擦嘴,又捧水開始洗臉。

“你,你知道精鹽多貴嗎?即便是在產鹽的蜀中,每鬥也價值數十貫,連富貴人家都未必吃的起,你,你,你居然用它洗洗牙就吐了,簡直是暴殄天物啊!”

“原來你還去過蜀中啊~!”於秋的關注點,顯然不在精鹽的價格上,洗完臉之後,將毛巾擰乾道。

“我在跟你說鹽的價值。”

“我知道鹽的價值啊!可是不能因爲它貴,我就要對着一羣滿嘴黃牙,張嘴就有臭味的人過日子啊!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是需要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的。

所以啊!你就老實的製作牙刷,以後,刷牙必將是村裡每個人早上起牀之後一定要做的事情,有條件的話,晚上睡覺前也得刷,我是你的僱主,我說了算。”

於秋不給李三娘繼續開口的機會,說完之後,就轉身去了沈三娘那邊,在早飯做好之前,他想試試這個雙犁頭犁的耕地效果。

當然,他也沒有看到自己離開了之後,李三娘用他剛用過的牙刷,學着他的樣子,沾了精鹽之後刷自己的牙齒的畫面。

雙犁頭犁耕地的阻力比單犁頭大了一倍不止,這是因爲相鄰的泥土在同時被翻起的時候,會存在一些相互擠壓的狀況,左右拉繩使力還得協調一致,否則就容易讓一邊的人更加吃力,如果用三個人拉,就輕鬆平穩的多了,即便如此,才半個時辰左右,也把拉犁的三個壯漢累的氣喘吁吁了,因爲於秋太追求耕地的速度了。

反正他這個扶犁的人很輕鬆,因爲有兩個犁頭的犁根本不擔心它會左右倒,只需要握着橫槓式的犁柄,跟着前面拉犁的人走就好,由於是人在拉犁,他都不用使用鞭子驅趕。

張喜兒幾人趕着賣饅頭的馬車出發了沒多久,天空就飄起了細細的小雨,春雨貴如油,在雨天翻耕出來的田地,吸收的水份會更充足,對於之後種植下去的作物會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吃完早飯之後,於秋也不打算在這樣的天氣進山了,喊了幾個身體壯實的男僱工披上了蓑衣,便繼續耕起了地。

至於原先正在修建的豆腐作坊,也不得已停了工,所有婦女孩子和僱工們,都擠在窩棚裡,聊着天,做一些輕鬆的活計。

比如織漁網,編竹簍,甚至縫衣服或者活泥巴做陶器等,這些都是村裡的婦女們原先就擅長的活計,一百多個成年人和好幾十個孩子們一起做起來,出來的成品非常多。

雖然扶犁的工作輕鬆的像散步,但是到了午後的時候,於秋的腳底板也快走出水泡了,雙手和雙腿都凍的有點麻木的感覺,往腦海的系統裡面一看,他才發現,計算耕地數量的數值早就已經超過了十畝,但是,系統卻並未顯示任務完成。

細細的將任務要求看了一遍,於秋才恍然大悟,系統第一個任務是耕種田地十畝,可不只是耕,還必須要把種子種到田地裡去才行。

不過,現在的氣溫還很低,並不適合種夏豆,所以,於秋打算多耕些田地出來,進行一輪深層的施肥,再開始播種,這樣他不僅可以領取到系統的獎勵加成,還能讓田地的收成更好一些。

倒是看到於秋冒雨在田地裡耕了一上午地的李三娘,此時對他又有了一些新的認知。

通常一個熱衷於耕種的人,品性一般都不壞,雖然於秋的生活習慣和村子裡的人們有些格格不入,讓她有點看不清於秋的出身或本性,但此刻的她,在內心裡卻已經更加願意用善意的目光來看待於秋了。

“歇一會,喝點熱菜湯吧!”又到了午後歇息吃東西的時刻,孫大娘帶着村裡幾個負責幫忙燒火做飯的女孩子們熬了青菜湯和糜子粥,喊於秋道。

長時間的體力勞動過後,任何寡淡的食物,都會變的美味,於秋嚐了一口青菜湯,雖然香氣很濃郁,但喝入口卻沒有什麼味道,這是鹽沒放夠的緣故,扣扣搜搜的毛病,全村的寡婦都有。

於是他只好回屋拿了鹽罐子,給湯鍋里加了兩大勺,又往正煮着糜子粥的鍋裡各放了兩大勺鹽之後才道,“以後煮飯菜,都要多放點鹽,至少要有點鹹味,這樣大家吃了纔有力氣幹活,至於鹽的價值,大家不用擔心,要不了多久,咱們就不會再缺這些東西了。”

河北之地的鹽井和鹽礦山其實並不少,原主的記憶中,盧氏就掌管着最大的一口鹽井和好幾座礦山,其中洺州境內就有一座,經過和蘇定方的一些交談,全方位的瞭解了洺州城四周的地理情況之後,這座鹽礦山的位置,於秋心裡大致就清楚了。

這個時期提煉鹽,一般是採用滷鹽法或者是煎鹽法,而且沒有過濾和用炭去毒的工序,導致弄出來的鹽雜質較多,還經常會毒死人,那些純度較低的鹽巴,通常會被礦主丟棄,農戶們則是將其撿回去做鹽布,說白了,就是將這些含有鹽成份的礦石與麻布一起煮,然後將這些麻布晾乾,上面有一定的含鹽量,能煮出鹹味,並且無毒,也方便攜帶,與醋布有異曲同工之妙,甚至,軍中會直接將鹽布和醋布混合使用,使其即能補充人所需要的鹽分,又能起到調味的作用。

至於精鹽,則大多數是由天然純度較高的無毒鹽礦研磨出來的,於秋作爲穿越者,掌握了炭能夠脫去鹽毒這個知識,就能夠將那些鹽礦主們寧願扔掉也不願意下力氣煎滷的粗鹽礦或者毒鹽礦弄回來製鹽。

所以,從最初兩次採購鹽巴之後,食鹽已經不在於秋的採購之列了,現在有了從蘇定方那裡借來的馬車,費點體力和柴火,他就能得到很多的精鹽。

對於秋這句話,李三娘是持懷疑態度了,整個大唐,或者說整個天下,都十分的缺鹽,偏偏你這個滿是寡婦和孩子的小村子不缺鹽,這可能嗎?

倒是於秋大方的將鹽拿出來給大家食用這一點,李三娘還是蠻佩服的。

同樣感覺到自己應該努力幹活來報答於秋的,還有所有吃到了加鹽的青菜湯和糜子粥的僱工們,他們充分的感受到了於秋幹活時的身先士卒,和對他們的慷慨大度,這個世界上,上哪可以找到冒雨耕地,給僱工**鹽的僱主啊!

村裡的寡婦倒是知道於秋有將粗鹽巴變成精鹽的本事,卻也知道,粗鹽巴也是需要很多錢買,變成了精鹽之後,份量足足少了六七成,於秋沒有把這麼少的鹽變多的本事,所以精鹽在大家的眼中也依舊珍貴。

“秋哥兒,要不後面的地,我來耕吧!”劈竹篾的孫大娘就着青菜湯吃完一個饅頭之後道。

“不行,這地,必須全部由我親自耕,你劈竹篾的任務也很重要,今後咱們村子裡的產業想要發展起來,還需要大量的竹子箱籠和工具呢!”

聞言,許多村裡的寡婦面色一僵,心道:原來秋哥兒冒着凍雨耕地,不是因爲他有多勤勞,而是他的怪病又犯了。

不過,從前幾次的事件大家又得出一個結論,當於秋固執的要做一件大家認爲是傻事的事情的時候,通常會有神奇的結果出現,已經大致的瞭解寡婦村的一些過往的李三娘對於可能出現的神奇的結果很好奇,或者說,她開始對於秋越來越好奇了。

第四百零五章 放電影第一百三十九章 獒犬阻路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兩百二十九章 長安事發第五百三十章 越來越像後世的世界第五百零五章 更新換代第五百一十八章 略帶優越感的微笑第一百七十三章 出兵河東第三百四十七章 聯合執政聯盟提議第一百八十一章 於秋的選擇第兩百七十三章 吸納天下錢財第三十七章 房謀杜斷第三百零一章 玉米收穫第兩百五十六章 樂業安居第三百一十七章 於秋的施政方略第兩百五十四章 外來人口的問題第三十一章 給劉黑闥的建議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四百二十章 新年新事務第兩百零六章 新年的軍事計劃第八十五章 營嘯第兩百六十四章 孩子們的成長環境第三百四十一章 亮艦第三百八十九章 金氏父女的套路第五百三十二章 人才都得利用起來第一百三十七章 山莊的日常第五百二十六章 改變開始第一百三十九章 獒犬阻路第一百三十章 傳說到長安第兩百三十一章 小旱之年第九十二章 芙蓉香皂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個師弟第五百三十章 越來越像後世的世界第一百二十四章 范陽城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聯合執政聯盟提議第四百六十三章 談判的進展第五百三十章 越來越像後世的世界第一百一十章 忽悠第兩百七十二章 洺州的守護神第三百五十章 瘋狂爆積分第五百零六章 預防針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錢請人去長安第三百二十九章 關市集鎮第二十章 北地的未來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系統任務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的選修課目第四百六十五章 打通任督二脈第二百零八章 唐朝版上學難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海通商第五百二十五章 建設吐蕃的工作第五百一十章 不做蠢事情第七十三章 救人從來都不簡單第一百三十五章 先震驚一撥第五百零三章 滅教運動第兩百六十五章 長孫教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長安朝堂現狀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節團去向第一百一十二章 探究的杜如晦第一百九十六章 長安朝堂現狀第兩百零一章 返程第兩百四十八章 鐵將軍憨子第一百四十章 迂迴的方式拉盟友第八十五章 營嘯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個師弟第兩百三十七章 蒸汽機試驗成功第二十一章 於秋的商業謀劃第兩百六十章 打破固有社會模式第五百一十五章 衛星升空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破第三百六十五章 留聲機第五百零八章 真正的人才第三百章 兌換槍械樣品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三娘坦白第兩百零六章 新年的軍事計劃第一章 寡婦村的怪男人第九章 好吃到流淚第四百七十三章 任命皇帝第一百六十四章 和稀泥的李淵第兩百零六章 新年的軍事計劃第十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七十一章 訓練第一百九十七章 四方會盟第四百二十五章 佈局西域第五百三十五章 時光如梭第三百三十一章 發散思維第五百二十三章 去吐蕃第一百零二章 坑姑父第四百三十一章 李淵北巡第五十三章 大黑牛第六十一章 闞棱第四百八十九章 開始閱兵第八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四百八十八章 夏軍進場第二百零七章 長安大戶的日常開支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生烏龍第四百三十三章 夏國就是一個糖罐子第四百三十二章 葦澤關一小震第二百零三章 又來一撥送錢的第三百七十八章 泉州和琉球第三十四十八章 意向確立
第四百零五章 放電影第一百三十九章 獒犬阻路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兩百二十九章 長安事發第五百三十章 越來越像後世的世界第五百零五章 更新換代第五百一十八章 略帶優越感的微笑第一百七十三章 出兵河東第三百四十七章 聯合執政聯盟提議第一百八十一章 於秋的選擇第兩百七十三章 吸納天下錢財第三十七章 房謀杜斷第三百零一章 玉米收穫第兩百五十六章 樂業安居第三百一十七章 於秋的施政方略第兩百五十四章 外來人口的問題第三十一章 給劉黑闥的建議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四百二十章 新年新事務第兩百零六章 新年的軍事計劃第八十五章 營嘯第兩百六十四章 孩子們的成長環境第三百四十一章 亮艦第三百八十九章 金氏父女的套路第五百三十二章 人才都得利用起來第一百三十七章 山莊的日常第五百二十六章 改變開始第一百三十九章 獒犬阻路第一百三十章 傳說到長安第兩百三十一章 小旱之年第九十二章 芙蓉香皂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個師弟第五百三十章 越來越像後世的世界第一百二十四章 范陽城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聯合執政聯盟提議第四百六十三章 談判的進展第五百三十章 越來越像後世的世界第一百一十章 忽悠第兩百七十二章 洺州的守護神第三百五十章 瘋狂爆積分第五百零六章 預防針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錢請人去長安第三百二十九章 關市集鎮第二十章 北地的未來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系統任務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的選修課目第四百六十五章 打通任督二脈第二百零八章 唐朝版上學難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海通商第五百二十五章 建設吐蕃的工作第五百一十章 不做蠢事情第七十三章 救人從來都不簡單第一百三十五章 先震驚一撥第五百零三章 滅教運動第兩百六十五章 長孫教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長安朝堂現狀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節團去向第一百一十二章 探究的杜如晦第一百九十六章 長安朝堂現狀第兩百零一章 返程第兩百四十八章 鐵將軍憨子第一百四十章 迂迴的方式拉盟友第八十五章 營嘯第一百七十二章 收個師弟第兩百三十七章 蒸汽機試驗成功第二十一章 於秋的商業謀劃第兩百六十章 打破固有社會模式第五百一十五章 衛星升空第一百二十五章 城破第三百六十五章 留聲機第五百零八章 真正的人才第三百章 兌換槍械樣品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三娘坦白第兩百零六章 新年的軍事計劃第一章 寡婦村的怪男人第九章 好吃到流淚第四百七十三章 任命皇帝第一百六十四章 和稀泥的李淵第兩百零六章 新年的軍事計劃第十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七十一章 訓練第一百九十七章 四方會盟第四百二十五章 佈局西域第五百三十五章 時光如梭第三百三十一章 發散思維第五百二十三章 去吐蕃第一百零二章 坑姑父第四百三十一章 李淵北巡第五十三章 大黑牛第六十一章 闞棱第四百八十九章 開始閱兵第八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四百八十八章 夏軍進場第二百零七章 長安大戶的日常開支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生烏龍第四百三十三章 夏國就是一個糖罐子第四百三十二章 葦澤關一小震第二百零三章 又來一撥送錢的第三百七十八章 泉州和琉球第三十四十八章 意向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