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皇帝親臨

皇上要南下?

興元帝拋出的話當即在衆臣心中掀起巨浪。

要知道這不是亂世相爭的時候了,帝王出巡可不是說走就走的事。

當即就有大臣反對:“陛下,南巡一來一回耗時頗久,諸多國事會受影響……”

興元帝等他說完,淡淡道:“各部都會留人,尋常事宜按慣例辦,要緊事加急呈送就可。”

“可陛下不在京中,怕人心不安——”

“朕已決定,暫讓昭陽長公主監國。”

長公主監國?

衆臣你看我,我看你。

讓女人監國感覺怪怪的,但昭陽長公主是皇上唯一的親妹妹,似乎也說得過去……

其實衆臣此時心中不約而同浮現一個人選:大皇子秀王。

但無人敢提。

帝王不在,儲君監國名正言順。可秀王畢竟不是儲君,要是提議由其監國,心思就太明顯了。

宦海中最可怕的是什麼?是自己在皇上面前心思太明顯,卻不知道皇上的心思!

萬一皇上不願意秀王當太子呢?

戶部尚書站了出來:“陛下,天子出行不比其他,需大量兵馬隨行,還請陛下三思。”

好不容易稅收漲了,國庫沒那麼空了,皇上怎麼能亂花錢!

興元帝頷首:“確實遠行需要慎重考慮。”

戶部尚書嘴角微翹,十分欣慰。

皇上還是聽勸的。

“朕已經考慮過了,天子出行是耗費不小,但這一趟值得。於卿難道不想隨朕去親眼看一看能改變萬千百姓生活的寶物出土?”

戶部尚書勸說的話一下子卡住了。

皇上說帶他去!

戶部尚書不吭聲了,其他人各懷心思,也無人再反對。

“既然諸卿都不反對,那就商議一下南下的細節吧。”

要帶哪些人,走哪條路,有什麼措施,京城這邊如何運轉,都要一一討論。

這一場議事一直持續到下午纔算結束。

再然後,皇上要南下的消息就傳開了。

之後就是各項準備事宜有條不紊展開,這期間興元帝又收到了孫巖的信,信上着重說了辛柚遇刺的事。

隔了一天,又收到孫巖的第二封信,說的是白英前往長平衛求援遭到攔截的事。

興元帝震怒,催促着把出行時間再提前了幾日。

春日正是南下的好時節,走水路方便又舒適。出發那日皇家船隊浩浩蕩蕩在大河中行進,獨留岸邊送別的昭陽長公主心情不是滋味。

她也想阿柚了,她也想親眼瞧瞧阿柚種的是什麼寶物,憑什麼留她在京城監國?

在昭陽長公主看來,監國純粹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

慈寧宮中,太后心情極差。

“一國之君,九五之尊,不在京城安安穩穩,跑去南邊幹什麼!哀家早就看出來那丫頭是個能折騰的……”

罵完辛柚,又罵女兒:“讓她監國就監國?她皇兄寵她,她就不知道推辭?哀家就沒見過誰家嫁出去的女兒還回孃家做主的……”

就算實在沒合適的人,她這個當孃的還在呢,輪得到出嫁女嗎!

心腹嬤嬤聽着太后抱怨,實在沒法附和。

這治理國家和一家人關起門來過日子哪能一樣啊。

不管老孃與妹妹是什麼心情,反正興元帝隨着離溫縣越來越近,心情越發期待了。

而皇上南巡的消息早早傳回溫縣,碼頭的修繕,道路的平整,這些代表對天子蒞臨重視的事宜如火如荼展開。張知縣時不時去大河邊站站,望着京城方向無數次暗暗慶幸:還好聽進去了辛姑娘的話,不然就完了啊!

時間進了三月,楊柳依依,繁花燦爛。

得到皇家船隊將要來到的消息,張知縣率縣衙上下,與辛柚等人一起迎出二十里等候。

這一等,就從早上等到了下午。

這並非傳回的消息有誤,而是特意提前這麼久,以示恭敬。

大河一望無際,陽光下波光粼粼如灑碎金。天水相接間,一艘艘巨大的船隻慢慢映入人們眼簾。

“來了,來了!”

等在岸邊的人一陣騷動,難抑興奮。

溫縣雖稱不上窮鄉僻壤,也離繁華差得遠,等閒見個高官都不容易,更別說皇上親臨。

這其中辛柚面色平靜,遙望着遠方的船隊。

她的心中並不平靜。

有種植甘薯終於要收穫的喜悅,也有對這段與賀清宵朝夕相處的時光要結束的不捨。

這之後,他們又要重回京城那個牢籠,牽手走在田野間的溫馨甜蜜只能在夢中了。

船隊漸漸近了,離着還有一段距離,張知縣就率先跪下,口呼萬歲。

其他人也跪下了,很快萬歲聲地動山搖,驚得盤旋在江面上的飛鳥展翅高飛。

辛柚也只好跪下,任江邊的潮意沁入膝頭。

船隊終於靠岸,興元帝在前呼後擁之下登上碼頭。

這碼頭是新修繕的,早已被重兵把守,等閒不得靠近。

興元帝腳落了實地,看向跪了一地的人,一眼就看到了辛柚。這倒與眼力好壞關係不大,作爲來迎的人中唯一的女子,無疑是最顯眼的。

視線再稍稍移動,就不出意料看到了賀清宵。

興元帝盯了跪地的青年一瞬,喊道:“阿柚。”

隨他來的重臣勳貴,以及秀王,不由把目光投向出列的少女。

“臣在。”

“到朕身邊來。”

辛柚不疾不徐走過去。

在她身後的張知縣暗暗震驚,心道辛姑娘竟比他想的還受皇上看重,再次慶幸起當初的決定。

興元帝仔細打量走到面前的少女,脣邊帶着笑意:“瘦了,也黑了。這段時間辛苦你了。”

“臣不辛苦,能親手種出甘薯,是臣的榮幸。”

甘薯?

衆人聽了這陌生的名字悄悄交換眼神,到這時才知道辛柚種的寶物叫什麼。

不過這甘薯聽起來就是農作物,不像是寶物啊。難不成是人蔘、靈芝那等珍品?

可就算是人蔘靈芝,也不值當皇上大張旗鼓南巡吧?

一聽“甘薯”,興元帝的心情越發迫切,目光一掃問:“哪位是溫縣知縣?”

張知縣立刻跪着出列:“臣溫縣知縣張爲民見過陛下。”

興元帝點點頭,由張知縣爲首的溫縣官員帶路,前往下榻之處。

 

第203章 密報皇上第305章 辛柚回京第136章 對賬第342章 特例第137章 討要第60章 接觸第217章 杏榜題名第282章 黃雀第268章 污名第132章 求救第133章 有準備第181章 施粥者何人第382章 興元帝的煩惱第305章 辛柚回京第151章 裝神弄鬼第394章 拒婚第390章 七月歸來第221章 攔街告狀第15章 追責第33章 鬧開第364章 朝堂上第105章 未雨綢繆第143章 害怕第422章 解惑第390章 七月歸來第397章 承認第311章 清宵很可靠第165章 算賬第239章 傷第181章 施粥者何人第276章 出京第251章 找到第163章 吐真言第333章 努力的山匪們第281章 匪患第252章 黃雀第218章 應驗第53章 說清第402章 獻寶第373章 走人第28章 書局第274章 請求第365章 人選第426章 禮法第236章 不走第372章 又是除夕第46章 捉住第422章 解惑第49章 書稿第116章 抓獲第191章 奉命離京432.第432章 不放第149章 跟蹤第371章 南北之差第209章 靈猴相送第102章 柔軟第49章 書稿第299章 身無分文第50章 相助第219章 風波起第9章 請安第407章 借人第242章 名字第334章 鍋第205章 殺固昌伯第54章 開售第268章 污名第360章 理智第66章 悅來第104章 內侍買書第316章 昏迷第54章 開售第267章 求畫第82章 請求第51章 主使第74章 提醒第349章 密談第294章 答案第102章 柔軟第158章 香餑餑寇姑娘第351章 細雨第113章 審問第248章 情愫第221章 攔街告狀第207章 等第340章 回翰林院第58章 捷徑第367章 惡名第74章 提醒第156章 鬼壓牀第303章 毒蛇第21章 海棠第88章 買花第114章 進展第125章 願者上鉤第83章 憐惜第382章 興元帝的煩惱第79章 中秋第44章 找到第155章 同行
第203章 密報皇上第305章 辛柚回京第136章 對賬第342章 特例第137章 討要第60章 接觸第217章 杏榜題名第282章 黃雀第268章 污名第132章 求救第133章 有準備第181章 施粥者何人第382章 興元帝的煩惱第305章 辛柚回京第151章 裝神弄鬼第394章 拒婚第390章 七月歸來第221章 攔街告狀第15章 追責第33章 鬧開第364章 朝堂上第105章 未雨綢繆第143章 害怕第422章 解惑第390章 七月歸來第397章 承認第311章 清宵很可靠第165章 算賬第239章 傷第181章 施粥者何人第276章 出京第251章 找到第163章 吐真言第333章 努力的山匪們第281章 匪患第252章 黃雀第218章 應驗第53章 說清第402章 獻寶第373章 走人第28章 書局第274章 請求第365章 人選第426章 禮法第236章 不走第372章 又是除夕第46章 捉住第422章 解惑第49章 書稿第116章 抓獲第191章 奉命離京432.第432章 不放第149章 跟蹤第371章 南北之差第209章 靈猴相送第102章 柔軟第49章 書稿第299章 身無分文第50章 相助第219章 風波起第9章 請安第407章 借人第242章 名字第334章 鍋第205章 殺固昌伯第54章 開售第268章 污名第360章 理智第66章 悅來第104章 內侍買書第316章 昏迷第54章 開售第267章 求畫第82章 請求第51章 主使第74章 提醒第349章 密談第294章 答案第102章 柔軟第158章 香餑餑寇姑娘第351章 細雨第113章 審問第248章 情愫第221章 攔街告狀第207章 等第340章 回翰林院第58章 捷徑第367章 惡名第74章 提醒第156章 鬼壓牀第303章 毒蛇第21章 海棠第88章 買花第114章 進展第125章 願者上鉤第83章 憐惜第382章 興元帝的煩惱第79章 中秋第44章 找到第155章 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