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人選

多少?

這二字不只是在羣臣心裡迴盪,不少人直接脫口而出。

興元帝也一副吃驚的樣子:“愛卿說要捐多少?”

衆臣齊齊撇嘴。

剛剛還是“段少卿”,現在就是“愛卿”了。

段少卿在無數道灼灼目光下,高聲道:“四十萬兩白銀。”

反正是保不住的,趕緊都捐了清淨。

嗡嗡的議論聲響起,段少卿耳尖,聽到好幾句罵他的。

他理解。換成別人主動跳出來說捐這麼多,他也想罵。

可這不是沒辦法嘛!

餘光掃過面色平靜的少女,段少卿在心裡嘆氣。

興元帝露出感動的神色:“段愛卿如此爲國爲民,朕心甚慰啊!”

“爲君分憂,是爲人臣的本分。且這是臣的外甥女留下的家財,能用來救助災民,是她和臣一家人的福氣。”段少卿嘴上說着漂亮話,心裡卻無語。

臣子提出捐鉅款,皇上居然一點沒推辭。

興元帝當然不會推辭。

阿柚說了,寇青青就是因爲鉅額家財纔在外祖家丟了性命的。想來那可憐的女孩兒地下有知,也情願把家財用來做善事,而不是留給段家。

不過段文鬆這麼識趣,在他爲邊鎮賑災頭疼的時候站出來,以後他可以稍稍給幾分好臉色。

“有了這筆善銀,邊鎮因雪災受害的百姓就能得到妥善安置了。”興元帝一臉欣慰,想了想道,“段愛卿代外甥女捐出家財雖不爲名利,朕卻不能沒有表示。這樣吧,追封太僕寺少卿段文鬆之外甥女寇青青爲青寧郡主,以郡主之制葬之。”

段少卿愣了愣,隨後跪下:“謝陛下隆恩。”

竟然有意外之喜。

已去世的外甥女被追封郡主,少卿府看似沒得到什麼好處,實則不然。

寇家已經沒人了,京城中人知道寇姑娘,還是因爲少卿府。外甥女得此皇恩,世人對少卿府好歹會敬上幾分。

虛名也是名啊,總比四十萬兩掏出去連個水花都沒有強。

“諸卿可有異議?”興元帝目光緩緩掃過羣臣。

衆人忙低頭道:“陛下聖明。”

誰敢有異議啊,這時候在皇上面前吱聲,被皇上擠兌着捐錢怎麼辦?

辛柚出聲附和,揚起脣角。

她昨日找上段少卿,建議對方今日早朝捐出寇青青的家財,一是爲了儘快解決擺在眼前的難題,從而集中精力推行新政,再就是讓更多人認識寇青青,爲寇青青博一個身後名。

那小小的一開始連碑都不敢立的墳包將換成郡主墓,立碑銘記,千百年後仍會有人知道這世上曾有一個叫寇青青的女孩兒來過。

段少卿退回隊列中,悄悄看了辛柚一眼。

皇上追封青青,該不會也在這丫頭謀算之中吧?

辛柚側頭,衝他笑笑。

段少卿慌忙收回視線。

以後可要離這丫頭遠着點兒!

邊鎮賑災的事告一段落,興元帝清清喉嚨,開了口:“昨日朕爲國庫空虛之事頭疼,辛待詔提出一條治本之策。”

羣臣立刻凝神屏息,等待下文。

興元帝看向辛柚:“辛待詔,你來說說吧。”

新政毫無疑問會得罪官紳富戶,他本來不想這麼直接把阿柚推到人前。可是再一想,這是阿柚想要做的事,從一開始她就沒有隱瞞,他又何必瞻前顧後? 西市那邊人頭滾滾落地,有些人若想傷害阿柚,就好好掂量掂量。

衆人矚目下,辛柚大大方方站出來:“臣昨日已提過,要想充盈國庫,減輕百姓負擔,有一策可行,便是攤丁入畝,取消人頭稅……”

站在隊伍中的賀清宵神色專注,望着侃侃而談的少女。

她說的每一個字都重重落在羣臣心上,有人惱火,有人思索。等到說完,殿中鴉雀無聲。

興元帝開了口:“昨日朕召集各部重臣在幹清宮議過此事,當務之急是先丈量地畝,選南北幾處豐饒之地試行新政。”

羣臣一聽,眼睛瞄向六部九卿。

這些大人們就沒有一個有骨氣的嗎?

昨日被召見的大臣則有苦說不出。

皇上能不能把話說清楚,好像是他們急着推行新政似的!

“推行新政,是國之大事,不可輕忽,不知哪位愛卿願意擔此重任?”興元帝溫聲問。

他心裡自然是有傾向人選的。

推行新政不光是大事,還是難事,到時定會困難重重,甚至流血衝突。

去的人最好是勳貴武將,這些人上過戰場見過血,真要遇到頑固不化的那便殺上一波。再就是勳貴武將大多與他出身差不多,與要試行新政的地方沒有牽扯過深的利益。

作風清正的監察御史也不可少。

隨着興元帝問話,大殿中驟然安靜了。

絕大多數官員心裡一百個不願意。要不是礙於殺頭警告,早就跳起來反對了,誰會上趕着推行啊。

極少數不反對新政的也顧慮得罪衆多同僚與富紳的後果。

被這些人記在心上,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被參上一本,那不是要活得心驚膽戰。

賀清宵站出列,朗聲道:“臣願意一試。”

興元帝一見賀清宵站出來,脣邊就有了笑意:“長樂侯願意爲朕分憂,朕心甚慰。”

賀清宵既是勳貴,還掌管着北鎮撫司,在興元帝看來正是合適人選。

“臣也願意爲新政出一份力。”第二個站出來的是何御史。

興元帝滿意點頭:“準。”

試行之地分南北,那至少需要兩名主官,興元帝看向其他人。

永安伯站了出來:“臣亦願往。”

永安伯的主動請纓令羣臣難掩驚訝。

永安伯是謝掌院的妹夫,追隨興元帝打天下的一羣武將中很出衆的一位小將。現在的他已經四十出頭,曾經的小將變成了勳貴中的一員,正是年富力強之時。

辛柚不由看了謝掌院一眼。

謝掌院微微低頭,令人看不出神情。

“好,好。長樂侯負責南邊幾城,永安伯負責北方几城,三日後便出發。”

三日後?

皇上還真是心急。

接下來興元帝又點了一些副官,宣佈散朝。

羣臣沉默着往外走,明顯與賀清宵、永安伯等人拉開距離。

辛柚卻直接走過去,開口邀請:“賀大人、伯爺今日下衙若是有空,我請二位喝茶。”

第74章 提醒第284章 拿下第306章 天子親迎第362章 機會第412章 驚變第301章 再啓程第29章 再遇第16章 認主第229章 離奇傳聞第388章 身家豐厚第224章 進宮面聖第189章 賀大人登門少卿府第401章 月餅第170章 雪來第200章 風光第180章 棉衣第199章 慶王回京第148章 錯覺第64章 殺意第425章 拒絕第365章 人選第221章 攔街告狀第296章 清宵月第380章 鍾情第5章 眼前第237章 放人第149章 跟蹤第330章 苦第322章 恢復真容第177章 不解第53章 說清第230章 來者不善第170章 雪來第76章 何人第326章 辭金枝第385章 霜雪第119章 有道理第357章 說服第401章 月餅第240章 自薦第224章 進宮面聖第173章 大難第10章 話本第228章 雨中第325章 兄妹第12章 青青第270章 快刀斬亂麻第76章 何人第204章 那個少年433.第433章 天羅地網第173章 大難第309章 不相信巧合第83章 憐惜第94章 重陽第89章 鬧事第245章 迷弟第209章 靈猴相送第143章 害怕第378章 來使第43章 智取第64章 殺意第15章 追責第400章 月上柳梢頭第224章 進宮面聖第215章 放榜日第60章 接觸第239章 傷第35章 博弈第308章 太后的要求第394章 拒婚第12章 青青第27章 離意第118章 查封第317章 所求第20章 邀請第308章 太后的要求第29章 再遇第285章 當誅第400章 月上柳梢頭第245章 迷弟第147章 進展第131章 不認命第122章 酥黃獨第75章 錯了第130章 有所求第237章 放人第125章 願者上鉤第311章 清宵很可靠第80章 難關第146章 無所謂第118章 查封第305章 辛柚回京第166章 孰贏?第125章 願者上鉤第404章 溫縣第137章 討要第173章 大難第85章 慶王第386章 糖中仙品第5章 眼前
第74章 提醒第284章 拿下第306章 天子親迎第362章 機會第412章 驚變第301章 再啓程第29章 再遇第16章 認主第229章 離奇傳聞第388章 身家豐厚第224章 進宮面聖第189章 賀大人登門少卿府第401章 月餅第170章 雪來第200章 風光第180章 棉衣第199章 慶王回京第148章 錯覺第64章 殺意第425章 拒絕第365章 人選第221章 攔街告狀第296章 清宵月第380章 鍾情第5章 眼前第237章 放人第149章 跟蹤第330章 苦第322章 恢復真容第177章 不解第53章 說清第230章 來者不善第170章 雪來第76章 何人第326章 辭金枝第385章 霜雪第119章 有道理第357章 說服第401章 月餅第240章 自薦第224章 進宮面聖第173章 大難第10章 話本第228章 雨中第325章 兄妹第12章 青青第270章 快刀斬亂麻第76章 何人第204章 那個少年433.第433章 天羅地網第173章 大難第309章 不相信巧合第83章 憐惜第94章 重陽第89章 鬧事第245章 迷弟第209章 靈猴相送第143章 害怕第378章 來使第43章 智取第64章 殺意第15章 追責第400章 月上柳梢頭第224章 進宮面聖第215章 放榜日第60章 接觸第239章 傷第35章 博弈第308章 太后的要求第394章 拒婚第12章 青青第27章 離意第118章 查封第317章 所求第20章 邀請第308章 太后的要求第29章 再遇第285章 當誅第400章 月上柳梢頭第245章 迷弟第147章 進展第131章 不認命第122章 酥黃獨第75章 錯了第130章 有所求第237章 放人第125章 願者上鉤第311章 清宵很可靠第80章 難關第146章 無所謂第118章 查封第305章 辛柚回京第166章 孰贏?第125章 願者上鉤第404章 溫縣第137章 討要第173章 大難第85章 慶王第386章 糖中仙品第5章 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