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理智

孫巖把案卷呈給興元帝過目。

興元帝逐字看過名單,氣極反笑:“人還不少。”

這其中就有一位尚書,兩個侍郎,一位閣臣,另外還有已經致仕的一些老臣,至於低階官員就更多了。

當然,這只是章首輔叔侄供出來的人,是單方面的口供。這些人最終會不會被定罪,還要等審問後纔有定論。

興元帝把名冊往龍案上一甩,冷冷道:“給朕仔細審問,不論身份。”

“微臣領旨。”賀清宵便要告退。

辛柚這時開口:“陛下,臣也該出宮了,正好與賀大人一起走。”

興元帝第一反應就是反對,可迎上少女澄澈乾淨的眼神,只好裝作雲淡風輕:“嗯。”

阿柚這麼坦蕩,顯得他怪多心的。

於是辛柚光明正大與賀清宵走在一起,出了宮門。

“賀大人有沒有問章友明叔侄,君字印記是否有特殊意義?”

“問過,二人口徑一致,說是取‘君子不器’之意。”

“君子不器,而後國治。”辛柚喃喃,冷笑出聲,“他們倒是會給自己臉上貼金,覺得做的是治國、平天下的偉業?”

明明是盤剝百姓,殺人不見血的一羣貪婪之徒。

“他們可能真的這麼想。”

辛柚腳下一頓,微擡着頭看着賀清宵。

她的個頭不低,許是從小吃好喝好還習武的緣故,放到男子中也能混箇中等,可比眼前的男人還是矮了有半頭多。

賀清宵有些受不住這般對視,微微錯開視線,壓抑心頭與臉頰莫名升起的熱度。

他的語氣卻比所想要平靜許多:“一羣自恃身份不凡的人聚在一起,行令人不齒之事,打一個高尚的幌子是這類人的慣例了。”

辛柚贊同點頭:“也是,既要又要。”

二人慢慢往前走,偶爾有路人目光投來,因爲隔着一段距離不擔心被聽了去,賀清宵低聲問:“陛下願意推行先皇后所提新政嗎?”

作爲辛柚最信任的合作者,他自是瞭解新政的具體內容。

新政很好。

這也是除了個人情感,他願意全力以赴支持她的原因。

“那日我提過,今上傾向推行新政。”

辛柚所言留了幾分餘地。

聖心難測,一個每日面對無數國家大事的帝王,說不定就因爲某件事改了想法。

“我這些日子常思量此事,今上推行新政的阻礙除了利益受損的官紳富戶這一龐大羣體,還有朝野的議論風評。”賀清宵這話可謂推心置腹。

辛柚輕聲吐出兩個字:“輿論。”

“不錯,正是輿論。新政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我常外出辦事,與許多人打過交道。絕大部分普通百姓不識字,不懂政策,他們能聽到的是讀書人的聲音,是鄉紳富戶的宣傳。而這些能傳遞聲音的人,幾乎都是新政的對立者……”

賀清宵談不上飽讀詩書,但這個道理不需要學富五車,憑經驗、憑見識便能得出來。 “我懂賀大人的意思。新政雖對百姓好,但百姓不懂,百姓能聽到的反而是厭惡新政的人傳遞給他們的意思。反對新政者除了官紳富戶這些利益受損者,甚至會有許多受益的普通百姓。”

賀清宵微微頷首。

他不怕推行新政時遇到的苦難阻礙,只怕新政本來的受益者對她惡語相向,到時涼了她的熱血,傷了她的善心。

他……會心疼。

看她堅定前行,有着無與倫比的勇氣與堅韌,偏偏又有最柔軟的一顆心。他對她的欣賞與歡喜與日俱增,無法再自欺欺人。

“京城地界不說,更遠的地方,百姓被官紳富戶的輿論利用,連今上也敢罵。”

天高皇帝遠不是空話,而是事實。許多山野村民都不一定能說出國號來,他們關注的永遠是眼前的生計,是壓在頭上的老爺們。

“我明白輿論的力量。”辛柚衝賀清宵露出一抹笑容,“但只要今上肯推行新政,執行的人肯落實新政,輿論方面我有應對之策。”

孃親的薰陶讓她知道如何掀起輿論的浪潮,開書局、貼告示、發新書則讓她積累了實實在在的經驗。

“那就好。”賀清宵沒問應對之策具體是什麼,話題轉回章首輔的案子上,“這次涉及的人不少,辛姑娘對自身安全不要放鬆。”

“賀大人放心,我現在出門都帶着千風與平安。賀大人接下來恐怕會很忙,也要注意休息……”

二人說着中規中矩的話,心情卻不是言語這般平淡。

就如賀清宵無法自欺欺人對辛柚的心悅,辛柚也明明白白意識到,哪怕說着最無趣的話,她也願意聽他說許多。

她飛快擡眸看了他一眼,卻撞上對方藏着情意的眼神。

他竭力隱藏,她心知肚明。

辛柚的心急促跳了幾下,如不受控的小鹿要撞破心房。

她不得不加快了腳步,打破這微妙旖旎的氣氛。

原來她也有高估自己自控力的時候。

分開後,辛柚恢復了冷靜,並想:都怪賀大人生得太好看,人對上特別好看的人自控力總是會差一些的,不單單她如此。

辛柚又想到了辛皇后。

孃親提到父親時雖會罵幾句,卻不是那種提不得、碰不得的態度。有一次她好奇問孃親爲何看上那個爹,孃親用開玩笑的語氣說:“全仗一張臉。但凡生得醜一些,也不會救命之恩以身相許。”

看吧,懂那麼多的孃親也會被美色所惑呢。

辛柚爲小小的心亂找到了理由,立刻坦然了。

賀清宵回到北鎮撫司,在辦公房獨坐了好一會兒。

有那麼一瞬間,他甚至想不顧一切抓住她的手,袒露心跡。

慶幸理智還在。

賀清宵快步向詔獄走去,因爲深知現實會令他那搖搖欲墜的理智重新變得堅定。

很快詔獄就被新關進來的人填了大半,這時南邊傳回消息,留在老家的章玉忱之子不見蹤跡,章氏其他族人已在押往京城的路上。

章首輔案發後,抓捕章氏老家族人的行動不可謂不快,卻還是有了漏網之魚。

第3章 驚夢第62章 祭拜第27章 離意第101章 相請第357章 說服第180章 棉衣第193章 進宮朝賀第366章 出城第400章 月上柳梢頭第405章 駙馬第89章 鬧事第8章 家財第152章 你是誰第128章 裝神棍第151章 裝神弄鬼第361章 招人第407章 借人第242章 名字第191章 奉命離京434.第434章 君如孤竹第369章 大戲第295章 正確做法第422章 解惑第212章 魚來第409章 皇帝親臨第415章 逃第341章 廷杖再登場第401章 月餅第71章 放過第301章 再啓程第133章 有準備第107章 瞭解第48章 要錢第228章 雨中第254章 仙人託夢第262章 傳信第285章 當誅第84章 方向第187章 見過陛下第348章 告狀第182章 神第31章 拜託第268章 污名第85章 慶王第184章 寇姑娘來捐銀第422章 解惑第174章 拒絕第1章 錯認第422章 解惑第108章 兇案第250章 遺物第241章 金枝第240章 自薦第5章 眼前第380章 鍾情第280章 烏雲寨第123章 穿幫第81章 素素第295章 正確做法第65章 反省第340章 回翰林院第143章 害怕第382章 興元帝的煩惱第19章 暗助第289章 回山第306章 天子親迎第350章 上鉤第155章 同行第125章 願者上鉤第296章 清宵月第44章 找到第76章 何人第246章 論罪435.第435章 遠走第39章 落定第47章 送官第281章 匪患第353章 大難臨頭第141章 收錢第67章 不同第233章 轉變435.第435章 遠走第123章 穿幫第78章 巧遇第379章 不願嫁第221章 攔街告狀第295章 正確做法第300章 平安歸來第14章 朱衣第372章 又是除夕第118章 查封第211章 以身爲餌第259章 熱鬧的翰林院第384章 不走了第402章 獻寶第309章 不相信巧合第75章 錯了第202章 賀大人歸京第114章 進展
第3章 驚夢第62章 祭拜第27章 離意第101章 相請第357章 說服第180章 棉衣第193章 進宮朝賀第366章 出城第400章 月上柳梢頭第405章 駙馬第89章 鬧事第8章 家財第152章 你是誰第128章 裝神棍第151章 裝神弄鬼第361章 招人第407章 借人第242章 名字第191章 奉命離京434.第434章 君如孤竹第369章 大戲第295章 正確做法第422章 解惑第212章 魚來第409章 皇帝親臨第415章 逃第341章 廷杖再登場第401章 月餅第71章 放過第301章 再啓程第133章 有準備第107章 瞭解第48章 要錢第228章 雨中第254章 仙人託夢第262章 傳信第285章 當誅第84章 方向第187章 見過陛下第348章 告狀第182章 神第31章 拜託第268章 污名第85章 慶王第184章 寇姑娘來捐銀第422章 解惑第174章 拒絕第1章 錯認第422章 解惑第108章 兇案第250章 遺物第241章 金枝第240章 自薦第5章 眼前第380章 鍾情第280章 烏雲寨第123章 穿幫第81章 素素第295章 正確做法第65章 反省第340章 回翰林院第143章 害怕第382章 興元帝的煩惱第19章 暗助第289章 回山第306章 天子親迎第350章 上鉤第155章 同行第125章 願者上鉤第296章 清宵月第44章 找到第76章 何人第246章 論罪435.第435章 遠走第39章 落定第47章 送官第281章 匪患第353章 大難臨頭第141章 收錢第67章 不同第233章 轉變435.第435章 遠走第123章 穿幫第78章 巧遇第379章 不願嫁第221章 攔街告狀第295章 正確做法第300章 平安歸來第14章 朱衣第372章 又是除夕第118章 查封第211章 以身爲餌第259章 熱鬧的翰林院第384章 不走了第402章 獻寶第309章 不相信巧合第75章 錯了第202章 賀大人歸京第114章 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