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電影節迎來最後一天,閉幕式暨頒獎典禮即將開始。
酒店房間裡,從倫敦趕回來的杜笙正在換衣服,
一身西裝筆挺,左手戴着新款卡地亞手錶,右手拿着索尼愛立信,看起來像是要去談生意。
馬姚偉推門進來,說:
“奔馳安排的車已經在樓下等你了。”
同樣從洛杉磯專程趕來的哈德斯補充道:
“法蘭茜這邊的八極協會分會組織了一批人,統一穿了‘特工裝’,在紅毯邊上等着你呢。”
杜笙點點頭,提醒一句:
“別忘了捎帶一下麥當勞。”
馬姚偉笑着點頭,知道這是應有之義。
哈德斯一邊陪着他往外走,一邊說道:
“我已經和幾個廣告贊助商談好了,只要拿下影帝,獎金加實物總共不少於800萬美元。”
杜笙大方地說:
“東西送到洛杉磯就行,車、表、手機這些你隨意。”
哈德斯一聽,笑得合不攏嘴:
“那我就不客氣了啊。”
幾人來到大廳,公關經理詹姆絲已經在等着。
她一見到杜笙就叮囑:
“紅毯最後略過,別耽擱。”
杜笙有點疑惑:
“爲什麼?”
詹姆絲解釋:
“全球危機之下,組委會爲了賺錢也是拼了,
今年賣出去的紅毯票太多,全是些花錢買位置的‘毯星’,我們沒必要陪着她們刷存在感。”
杜笙聽懂了,順勢說了幾句關於八極協會成員的位置安排。
詹姆絲點頭:
“那你直接過去就行,其他等頒獎結束再說。”
杜笙點頭應允。
等麥紹輝和特蕾莎從樓上下來,三人分乘車輛前往德爾電影宮。
雖然距離不遠,但他們還是選擇了乘車。
畢竟劇組和奔馳有贊助協議,再短也得講排面。
很多沒拿到獎的劇組今天都沒來湊熱鬧,所以閉幕紅毯上,“毯星”的數量反而比開幕式還多。
杜笙一路走着,心裡估算了一下:
光是紅毯門票這一塊,電影節組委會估計就能收個幾百萬歐元。
再加上品牌贊助、公關費、交易分成……
歐洲三大電影節能屹立這麼多年,靠的不只是藝術,還有真金白銀的支撐。
劉怡霏因爲要回國拍戲沒來,這次只有杜笙、特蕾莎和麥紹輝三人踏上紅毯。
相比開幕式的高調張揚,這次他們走得很快,媒體區也只是簡單拍照。
拍照時杜笙把手錶和手機揚出來,給贊助商做足面子。
接着,他徑直走向那羣穿着‘特工裝’的八極協會成員,一一簽名合影。
“八極協會!”
“三料影帝!”
“杜笙萬歲!”
一陣整齊又響亮的吶喊聲瞬間炸響整個海濱區域。
而在另一頭的酒店房間裡,布拉德·皮特坐在沙發上,面無表情盯着電視屏幕裡走上臺階的杜笙。
“的確搶鏡!”
哈維·韋恩斯坦忽然呵呵一笑,臉上的肥肉都在抖。
導演安德魯·多米尼克倒是顯得平靜:
“被人反將一軍了。”
哈維嘆口氣:
“這次實屬大意。”
安德魯指了指電視畫面裡的杜笙:
“對方一直在盯梢。”
布拉德說道:
“貝尼拉和他根本不認識,但他愣是把她送進了喜來登,搞得我們串通一氣似的。”
哈維看了看時間:
“先回去吧。”
他知道布拉德心情不好,勸了一句:
“衝獎不可能一直贏,下次搞回來就行。”
布拉德站起來,淡淡說道:
“這筆賬,我記下了。”
他不是那種輕易認栽的人,早晚有一天,他會找杜笙新舊賬一起算。
但現在,他只能眼睜睜看着對方走上領獎臺,成爲本屆威尼斯電影節最耀眼的男演員。
而他的《刺殺神槍俠》,則徹底成了這場盛宴中的背景板。
頒獎典禮正式開始。
臺上一個接一個嘉賓上臺發言。
杜笙從張毅謀那邊大致得到答案,沒怎麼關注。
腦子裡已經開始盤算今晚的慶功宴有沒有海鮮吃。
獎項一個個頒出去,從“一種關注”單元到主競賽單元,幾乎每部電影最多拿一個獎。
歐洲三大電影節,講究的是“太公分豬肉”,比奧斯卡更會分蛋糕。
凱特·布蘭切特捧起最佳女主角獎盃後,查理茲·塞隆從後臺走上頒獎臺。
這位萳菲美女沒多餘話,拆開封裝件瞥了兩眼,隨即掃過全場,最後落在杜笙身上,嘴角一揚:
“最佳男主角——杜笙!”
掌聲瞬間響徹起來。
杜笙笑了笑站起,跟麥紹輝、特蕾莎來了個擁抱,又跟旁邊幾位主動伸手過來的演員擊掌慶祝,然後走向舞臺。
查理茲把裝着獎盃的盒子遞給他,又遞上了用紅綢紮好的證書。
杜笙接過之後,順勢給了她一個輕輕擁抱,低聲調侃:
“塞隆,你果然是我的貴人。”
查理茲也笑着打趣一句:
“恭喜你啦,歐洲三大影帝先生。”
其實還差一大,但按照杜笙的發展勢頭,只是遲早的事。
說完,她退到一旁,讓杜笙站上領獎位。
杜笙把獎盃擺在話筒前的桌上,玻璃面朝向觀衆席:
“感謝組委會和評審團的認可,感謝麥紹輝導演和劇組每一位成員的努力……”
他的獲獎感言很實在。
一路感謝下來,沒什麼花哨的內容,但該提到的人一個都沒落下。
畢竟拿了威尼斯影帝,給主辦方說幾句好話是基本禮儀。
講完後,他和查理茲一起往後臺走去,邊走邊聊,氣氛輕鬆自然。
作爲新晉影帝,自然是全場焦點。
攝像機鏡頭一直跟着杜笙,順便也拍了不少查理茲的畫面。
兩人進了後臺,還跟剛拿到影后的凱特·布蘭切特打了聲招呼。
不過杜笙沒急着離開,站在後臺一角,繼續看着剩下的幾個大獎揭曉。
結果不出所料,李桉的《色戒》拿下金獅獎;
法蘭茜的《穀子和鯔魚》拿下評審特別獎。
而最佳導演則被《羅曼史》埃裡克·侯麥收入囊中。
當凱瑟琳親自爲他頒獎時,現場響起一陣不太和諧的聲音。
這兩人的關係早就不是秘密,這個獎自然免不了被人議論。
……
頒獎結束後,電影節組委會照例舉辦了慶祝會。
杜笙作爲本屆影帝,自然是全場最閃亮的明星之一。
評委們也紛紛前來祝賀,包括凱瑟琳·佈雷亞在內,幾人都舉杯寒暄了幾句。
來自天竺的某位編劇還悄悄透露了一個內幕:
“這次影帝投票,惟一反對你的那個,就是我們天竺那位老哥。”
杜笙聽完只是笑了笑,沒說什麼。
等評委們散去,張浩龍盯着那位天竺評委看了半天,低聲嘀咕了一句:
“要不我給他準備一瓶開塞露?”
哈德斯有些懵:
“幹什麼送他東西?”張浩龍咧嘴一笑:
“我覺得開塞露的潤滑功效,特別適合他!”
哈德斯訕訕一笑,稍稍挪遠幾步。
杜笙笑着擺手:
“浩龍,我們一向以德服人,別整這些烏七八糟的。”
他頓了頓,補充道:
“黃金沙灘那邊不是有家寵物店嗎?
我記得裡面有賣鱷魚,挺適合養在家裡。”
張浩龍眼睛一亮:
“哎喲,比牛馬更合適啊!”
哈德斯搖頭苦笑。
這幫華夏人表面客氣,心裡一套一套的。
酒會在熱鬧中繼續進行,杜笙舉起香檳杯應付。
在場的大多是歐洲本土導演和演員,風格偏文藝,以後合作的機會幾乎爲零。
但作爲一個剛拿下威尼斯影帝的男人,哪怕不主動搭話,在一些歐洲導演眼裡,他也是一塊香餑餑。
畢竟這年頭,誰能拉來一個票房號召力強的三料影帝,誰就更容易搞定投資、搞定宣傳。
何況對方本身就是大富豪。
尼基塔·米哈爾科夫就是其中之一。
這位羅剎國導演遠遠地就朝杜笙揮手打招呼:
“杜!恭喜你拿了影帝!”
杜笙認出來人,笑着迴應:
“也祝賀你,《12怒漢》拿到了特別金獅獎。”
尼基塔一邊走過來,一邊拍手笑道:
“你看,我們同時入圍競賽單元,又都拿了獎,這是緣分啊!”
他說着,順手從侍應生托盤裡拿起一杯酒,和杜笙碰了一下:
“爲了這次特別緣分,乾一杯!”
兩人喝了一口,尼基塔放下杯子,話鋒一轉:
“說到電影藝術,你有沒有興趣加入一部全新的作品?
一場真正的靈魂之旅!”
杜笙一聽就知道對方要開始推銷項目了。
他記得尼基塔後來拍過《烈日灼人》,不過那是兩年後的事。
他以爲對方說的是這部,多少有點興趣。
結果尼基塔接下來的話讓他興致全無:
“這部新片叫《潛行者之謎》,是一部純粹的藝術電影。”
爲了增加吸引力,他還特意提了個北美女星:
“克斯汀·託比會演女主角。”
杜笙完全沒聽說過,也沒打算專攻藝術電影,指了指旁邊的哈德斯:
“好萊塢有規矩,工作事宜得與經紀人商量。”
尼基塔一聽,忍不住罵了句:
“這完全是愚昧落後搞排外!”
但他不死心,繼續煽情:
“杜,這部電影會讓你迎來演技和精神上的雙重突破,是你職業生涯的重要一環。”
如果真能把杜笙拉進劇組,這片子別說投資,連後期發行都不是問題。
他越說越激動,聲音都拔高了幾分:
“別管那些條條框框了,我們在歐洲合作一次,拍一部真正偉大的電影!”
杜笙沒再說話,眼神往哈德斯那邊瞟了一眼。
哈德斯跟了他兩年,早就懂其中意思,立刻接過話頭:
“尼基塔導演,我們可以談談合作,但得先說清楚條件。”
不等對方開口,他已經亮出了底牌:
“杜笙的片酬底線是1500萬美元,低於這個數我們直接pass。”
尼基塔一聽就急了:
“這是藝術電影,怎麼能用錢來權衡?”
哈德斯淡定迴應:
“再偉大的藝術,也需要資金推動。”
眼看兩人爭論起來,杜笙和馬姚偉默默往後退了幾步,假裝自己不存在。
馬姚偉低聲說道:
“這些人就想蹭你的名氣,又不想花錢。”
杜笙聳聳肩:
“我對這些‘藝人’不感冒,談不攏就算。”
這裡是威尼斯,不是洛杉磯,他不用顧忌歐洲影評人的看法。
歐洲傳媒敢抹黒,北美媒體就敢反覆鞭撻回去。
至於所謂的“藝術夢想”?
抱歉,他只信鈔票和合同。
………
與此同時,國內。
華夏的時間比威尼斯快了整整7個小時。
凌晨四點多,都市娛樂報的劉編輯正睡得迷迷糊糊,電話突然炸響,把他從夢裡驚醒。
“誰啊?還讓不讓人睡覺了!”
他一邊摸手機一邊抱怨。
電話那頭傳來一個熟悉又興奮的聲音:
“是我!”
劉編輯瞬間清醒:
“鄭總編?!”
鄭梓妍在電話里語氣急促:
“突發新聞,先趕回報社再說!”
“總編,出啥大事了?”
劉編輯一邊穿衣服一邊問。
“杜笙拿了威尼斯影帝!”
劉編輯差點把拖鞋穿反了:
“啥?!他不是剛拿完奧斯卡、戛納影帝嗎?這又來一個?!”
他心裡忍不住嘀咕,這哥們是不是老天爺的乾兒子?
“對!就是威尼斯!”
鄭梓妍催促道:
“你現在馬上到報社,根據傳來的資料整理一篇稿子,今天必須上頭條!”
劉編輯一聽就知道事情大條了。
今天的報紙兩個小時前就已經印好,現在要加新聞,等於十幾萬份報紙全作廢,重新排版印刷!
不只是他們,《香江娛樂週刊》《澳城口報》《灣仔時報》這些派了人去威尼斯的媒體也全都炸鍋了。
幾家主編都紅着眼睛打電話調人:
“重印就重印!這條新聞值這個價!”
“網上原定的內容也全換掉,今天頭條必須是杜笙!”
………
香江這邊,徐母早上起牀後,像往常一樣去敲女兒彤彤的房門。
然後洗漱、開電視看早間新聞。
鳳凰衛視的女主持人正播報着天氣預報,忽然畫面一轉,她激動地宣佈:
“緊急插播!特大喜訊!
據前方最新報道,我國著名演員杜笙先生憑藉電影《孤膽特工》,昨晚在威尼斯電影節擊敗衆多歐美實力派演員,成功斬獲最佳男主角大獎!
這是歷史上第一位獲得威尼斯影帝的華人演員(不含沃爾皮杯)!
同時,他也成爲首位包攬戛納與威尼斯雙料影帝的亞洲演員!
……”
鏡頭切出,正是杜笙在頒獎臺上高舉獎盃的畫面,背景是雷鳴般的掌聲。
彤彤一看真是杜笙,直接原地蹦了起來,尖叫連連,腳底板咚咚咚踩地板,跟跳迪似的。
徐母瞪大眼睛看着電視,嘴裡唸叨:
“這不是那個身價過百億的大富豪杜笙嗎?!”
彤彤已經激動得不行,拉着老媽的手直搖:
“笙哥太牛了!亞洲第一人!還打破紀錄!”
她飯也不吃了,衝回房間換衣服,一邊換一邊喊:
“我要去學校告訴姐妹們這個好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