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第255章 58億港元,用完了!

九龍清水灣大埔仔,邵氏影城,董事長辦公室。

此刻,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兩位老闆邵逸福與邵任枚在辦公室中對視而坐。

對於很多人而言,只認識六叔邵逸福而不認識三叔邵任枚,實際上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正是由邵任枚與邵逸福成立。

只不過,與邵逸福六十歲之後猶能日理萬機的勤奮相比,邵任枚則樂意放權給兄弟子侄,自己樂得享受奢華生活。

因此,邵任枚的存在感並不算高,爲人頗爲低調。

“三哥,這是我們邵氏入主TVB的好機會啊,香江這些年的發展迅速,電視機也越來越普及了,電視的興起勢不可擋,如果我能成爲TVB董事會主席,那對我們而言,進可攻,退可守!”邵逸福此時神情嚴肅。

好友利孝河去世,邵逸福雖然有些難過,可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規律。

去年邵逸福大哥去世的消息傳來,邵逸福也難受了一番,可很快便想通了。

此刻,他需要考慮的,是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利益。

儘管這些年他並未直接擔任TVB的董事會主席一職,但通過TVB這一平臺,也間接地爲邵氏兄弟電影公司培育了大量傑出的演員。

這一經歷也讓邵逸福深刻認識到電視行業的巨大潛力。

特別是在整個七十年代,香江的電影市場佔有率被嘉禾電影公司追趕了上來,而邵氏電影公司的市場份額卻在逐漸下滑,這也是邵逸福萌生入主TVB念頭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六十年代時,可以說邵氏兄弟電影公司佔領的電影市場,在華人世界中幾乎過半。

可自從七十年代開始,鄒文淮的出走、錯過的李小龍、跳槽的許冠聞等等,直接讓如日中天的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突然多了一個競爭對手——嘉禾電影公司。

儘管如此,邵逸福並未對過去的決定感到後悔。

正如俗話所說,無規矩不成方圓。

企業規模擴大後,爲了確保穩定發展,必須制定並執行相應的規則。

如果有人試圖打破這些規則,對公司而言無疑是一種損害。

而利孝河的去世,也讓邵逸福看到了邵氏將重心從電影轉向電視的機會。

“逸福,我也認爲電視行業的前景十分不錯,你放手去做,三哥全力支持你。但考慮到利家持有的TVB股權最多,如果你直接出任TVB董事會主席,未來位置可能不穩。

因此,我建議如果你想成爲TVB董事會主席,可以考慮從利家手中購買部份股權,這樣一來,咱們邵氏就能正式成爲TVB的第一大股東,你擔任董事會主席也就順理成章了!”邵任枚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如今已79歲高齡的邵任枚,早已對企業管理失去了興趣,他更願意享受悠閒的晚年生活。

因此,對於六弟邵逸福的決策,他總是無條件地給予支持。

儘管他同樣是邵氏兄弟公司的老闆之一,但早已很少參與公司管理事務。

然而,別看邵任枚現在似乎處於半退休狀態,他依然是一位極具商業天賦的商人。

邵任枚性格沉穩老練,與行事果斷的六弟邵逸福相得益彰,互爲補充。

據傳,在70年代初,被稱爲邵氏兄弟公司“叛將”的李翰祥曾請求重回邵氏,當時邵逸福有意拒絕,多虧了三哥邵任枚的勸說:“咱們爭財不爭氣。”這才使得這位大導演有了“東山再起”的機會。

邵任枚不僅爲人穩重,口才也相當了得。

當年邵氏爲了學習先進技術,常邀請日本導演來香江拍片,表面上說是引進外援,實際上是爲了偷師學藝,讓邵氏電影公司的導演們能夠學習到更多的拍法。

在一次新聞發佈會上,有記者就此事發問,邵任枚毫不慌張,隨口一句“好萊塢也用歐洲導演”便輕鬆化解,令一同出席的張徹導演十分佩服。

“三哥,我其實也是這麼想的,但孝河的葬禮昨天才結束,我此刻就去找利家談購買股份的事,似乎不太合適,我打算過過兩天再與利家進行洽談。

考慮到我們邵氏與利家這麼多年的深厚交情,如果他們無意繼續管理TVB,他們應該不會拒絕我們的,孝河去世後,利家有能力接任TVB董事會主席職位的,恐怕只有利銘則先生了。

不過,記得當年我們創立無線電視臺時,利銘則先生就對此不感興趣,因此他個人也沒有持有任何的TVB股權,估計現在也不會改變主意。”邵逸福也點頭說道。

對於購買利家手中的TVB股權,邵逸福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是啊,我們和利家幾十年的交情擺在那裡,這事兒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問題,邵氏電影壟斷電影行業的時代確實已經過去了,我們不能還沉迷在過去的輝煌中,邵氏是該找找新的出路了!”邵任枚感嘆道。

回憶起他們從二十年代就開始涉足電影行業的經歷,起初在大哥創辦的天一電影公司幫忙,後來邵逸福與邵任枚共同創立了邵氏兄弟公司,兩兄弟在電影界摸爬滾打了五十多個年頭,從創業到輝煌,再從輝煌到衰落,這段經歷,讓他不禁感慨萬千。

“真懷念父親在時,咱們六兄妹的那些日子。”邵逸福說着說着不禁懷念起以前的日子。

邵父去世得早,1920年便去世了,去世的時候,邵逸福甚至只有13歲。

如今,轉眼之間卻是幾十年時間已經過去了。

兩位七十多歲的老人,就這樣,在辦公室中一同回憶着青少年時的那些日子。

……

與此同時,林浩然離開了利銘則的辦公室之後,便往萬青大廈而去。

很快,他便出現在了萬青大廈31層之上的環宇投資公司辦公室。

從上一次蘇志學告訴林浩然他們持有的置地集團股份超過25%至今,已經過去近半個月時間。

雖然後面《東方日報》等媒體不再針對怡和洋行之後,怡和洋行與置地集團等怡和系的上市公司股價不再下跌,但股票的漲幅短期內卻也很難如此前那般大幅度上漲。 原本,置地集團的股價已經突破百億,朝着一百一十億港元的方向快速向上大漲。

結果此次之後,置地集團的總市值跌回到了九十億港元左右,雖然不可能回到剛開始環宇投資公司入場時的七十多億市值,但對環宇投資公司而言,也已經很不錯了。

起碼環宇投資公司吸納股票的成本不用那麼高了。

至於怡和洋行,這次跌得更慘原本快漲到六十億港元的市值,直接被跌回到四十多億港元的總市值。

而環宇投資公司在這個月裡,也抓住了這次的機會,暗中快速吸納這兩家公司的股票。

這個月豐澤電器公司所發生的事情,對林浩然而言,側面上來說是給他帶來了一個極其大的好處。

一場鬧劇,讓他加快了對怡和洋行和置地集團兩家英資大行的股票吸納進度,同時成本也降低了不少。

此刻,他持有的置地集團股票,已經達到了26.27%。

而持有的怡和洋行股票,也達到了15.23%。

可以說,兩家洋行,他都已經暗中成爲大股東了。

置地集團這邊,林浩然更是有機會與怡和洋行爭奪控股權了。

怡和洋行的吸納進度相較於置地集團而言之所以如此之慢,是因爲怡和洋行的英資財團持有的股票更多,導致股市中流通的怡和洋行股票遠遠比置地的流通股要少。

這也是爲何置地集團的股票吸納得如此順利的原因。

林浩然坐到了蘇志學的對面,看着如今環宇投資公司的業務進度。

“老闆,咱們的可用資金,差不多用完了!”蘇志學在一旁提醒道。

“賬上還有多少錢?”林浩然很是詫異,足足58.24億港元的資金,這麼快就用得差不多了?

這實屬有些離譜。

他的潛意識中,一直覺得自己還有二三十億港元可用,對資金完全沒有緊迫性。

“我剛剛去了一趟財務那裡,她說賬上還有三千萬港元左右。”蘇志學迴應道。

“拿計算器給我。”林浩然指了指蘇志學面前的計算器說道。

接過蘇志學遞過來的計算器,林浩然計算了一番。

從美國回來,他帶了足足57.44億港元回來,之後在愛美高公司那邊又得到了兩次分紅共計0.8億港元。

至於他旗下其它公司,林浩然從來沒有從那些公司賬戶上拿過錢,畢竟如果隨意從企業中將利潤拿出來,那企業本身就沒有可用資金去擴張了,他原本資金充足,自然也無須在旗下公司要錢。

所以他從美國回來之後實際可用資金大概在58.24億港元。

不過,後面他先是在港燈集團那邊花了5.94億港元;

緊接着又給萬安公司那邊入資了2億港元;

不久之後又花了10億港元從會德豐洋行手中買下聯邦大廈、國際大廈這兩棟中環商業大廈;

隨後又花了2億港元從馬家那邊收購了東方報業公司;

緊接着又花了將近2億港元拿下中華煤氣公司49.9%的股份;

與郭河年合作共同拍買上環地塊搞商業廣場項目前期資金也花了2.5億港元;

4月份又成功拿下九龍巴士49.9%的股份,也花了大約3.6億港元的資金;

而置地集團這26.27%股份,花了大約22.3億港元;

怡和洋行的15.23&股份,也花了大約7.6億港元。

不算不知道,這麼一算,他這半年時間,居然花了將近58億港元!

這花錢速度,哪怕是林浩然計算一番之後,都感到震驚不已。

“錢的事情,我會搞定的,置地集團的股份繼續按計劃吸納,怡和洋行可以暫時停止。”林浩然想了想,說道。

從麥理浩對怡和洋行的態度來看,他想要拿下怡和洋行,可能性有點小,但是置地集團他勢在必得。

在林浩然的心目中,怡和洋行的重要性也遠遠不如置地集團,所以他倒也無所謂。

怡和洋行能拿下也行,不能拿下,也可以成爲他控制置地集團的一個重要談判籌碼。

這也是他要吸納怡和洋行股票的最重要原因。

“好的老闆!”蘇志學恭敬地回答道。

三千萬港元,用不了多長時間,因爲置地集團的市值太高了。

此外,他近期還要花錢向利家購買TVB的股權。

但是,林浩然想要弄錢,倒也不難。

要麼,走老路,貸款!

要麼,從靑洲英坭公司、中華煤氣公司、港燈集團等旗下公司挪用資金,隨隨便便也能挪用個幾億港元。

要麼,就操控某家企業上市,從股市中集資。

或者賣某些物業、地皮等,如國際大廈。

不過第二個辦法,他不打算用,畢竟這些企業都要繼續用資金擴張,如今還沒到收穫的季節呢。

至於第三個辦法,想要操控一家公司上市,起碼也要兩三個月的準備,所以這條路也是個麻煩事。

國際大廈,如今也不是售出的最佳時機。

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貸款了!(本章完)

119.第119章 趁機好好割一割這波韭菜143.第143章 截胡頂級人才175.第175章 成爲置地集團董事第505章 這位CEO不及格第442章 這纔是香江頂級大佬第582章 包船王的壞消息和好消息225.第225章 必須阻止他們的覬覦第28章 顏值即正義第499章 中森明菜,少女養成記229.第229章 我們老闆要入主九龍巴士第656章 渣打銀行的野心,東亞銀行要發鈔權290.第290章 引狼入室,成爲最大股東151.第151章 冬季的提前準備第574章 拜訪包裕剛第434章 被迫提前向證監處坦誠315.第315章 11億港元,成交!268.第268章 讓你的資產翻個倍!第363章 過關名單(求月票)第630章 掠奪中小銀行306.第306章 找出內奸,林浩然的打算141.第141章 愛美高賺了近億港元236.第236章 家大業大的利家第88章 不可能,虧得太多了!238.第238章 被針對了231.第231章 九龍巴士停牌!159.第159章 準備攤牌了第84章 目標終於達到了(求訂閱)第392章 你要不要換一棟辦公樓?第19章 你真不管那邊的事情了?第631章 主動送上門的大禮第13章 溫馨的一幕231.第231章 九龍巴士停牌!第64章 沈弼的認可325.第325章 怡和洋行會議,投票表決!第452章 意外的證據,直播公開講話第617章 挖恆生指數創始人?114.第114章 把事情鬧大!第580章 沈弼慌了第446章 幕後黑手可能是怡和洋行?第73章 接下來的兩個賺錢大計劃158.第158章 好險,剛成交,置地找上門了175.第175章 成爲置地集團董事287.第287章 榮譽會長,劉會長的邀請第594章 李家大規模拋售股票第466章 氣得想要摔門而出的西門第563章 畢竟,高科技才更賺錢嘛!第388章 128億港元的資金第23章 制定新計劃第685章 人生大事,訂婚準備第55章 你開個價吧第374章 讓出怡和洋行的前提條件第584章 氣急敗壞的沈弼,匯灃銀行宣戰!第22章 成大股東了163.第163章 消息傳開,大佬們的反應242.第242章 四大報紙聯合第609章 客戶經理賣消息224.第224章 九龍巴士的競爭對手第473章 叛徒,都是叛徒!第662章 聯手瓜分匯灃銀行第648章 這家公司不錯,把它收購了吧!291.第291章 一個星期拿下499的股權!第604章 離譜,股價跌至5港元每股!第426章 目標香江電話公司242.第242章 四大報紙聯合第110章 超級訂單第529章 10天賺了106億日元第519章 我要今年內,711便利店數量超過一萬第437章 大嫂的阿諛奉承178.第178章 馬氏兄弟的決定294.第294章 入主士普利,對敦豪集團宣戰!第414章 有毅力的比爾蓋茨295.第295章 或許我們可以嘗試收購對手第654章 273億資金要轉移,匯灃銀行天要塌了第567章 成爲林浩然的附庸,那又如何?239.第239章 這必須得反擊!第582章 包船王的壞消息和好消息第614章 宣佈對東亞銀行私有化!278.第278章 郭曉涵的尷尬,女孩子的心思第73章 接下來的兩個賺錢大計劃181.第181章 怡和再次成爲港燈的競爭對手第531章 高歌猛進的711便利店第434章 被迫提前向證監處坦誠第644章 真可謂禍不單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56章 有仇必報,幹他丫的!第27章 你的瓜子皮掉到我鞋子上了272.第272章 總督麥裡浩再次召集263.第263章 下一個目標第68章 盯上李加誠手中的股票(求訂閱)第466章 氣得想要摔門而出的西門第428章 雷霆一擊,幕後之人到底是誰?第432章 重複被割韭菜的股民209.第209章 老鄉見老鄉,背後打一槍318.第318章 拒絕李加誠,李加誠不祥的預感第644章 真可謂禍不單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83章 內幕第63章 這年輕人,不簡單啊!第578章 提醒包船王第352章 憋屈的扭壁堅第638章 憑什麼還要繼續隱忍退讓?第569章 門當戶對,商業聯姻?
119.第119章 趁機好好割一割這波韭菜143.第143章 截胡頂級人才175.第175章 成爲置地集團董事第505章 這位CEO不及格第442章 這纔是香江頂級大佬第582章 包船王的壞消息和好消息225.第225章 必須阻止他們的覬覦第28章 顏值即正義第499章 中森明菜,少女養成記229.第229章 我們老闆要入主九龍巴士第656章 渣打銀行的野心,東亞銀行要發鈔權290.第290章 引狼入室,成爲最大股東151.第151章 冬季的提前準備第574章 拜訪包裕剛第434章 被迫提前向證監處坦誠315.第315章 11億港元,成交!268.第268章 讓你的資產翻個倍!第363章 過關名單(求月票)第630章 掠奪中小銀行306.第306章 找出內奸,林浩然的打算141.第141章 愛美高賺了近億港元236.第236章 家大業大的利家第88章 不可能,虧得太多了!238.第238章 被針對了231.第231章 九龍巴士停牌!159.第159章 準備攤牌了第84章 目標終於達到了(求訂閱)第392章 你要不要換一棟辦公樓?第19章 你真不管那邊的事情了?第631章 主動送上門的大禮第13章 溫馨的一幕231.第231章 九龍巴士停牌!第64章 沈弼的認可325.第325章 怡和洋行會議,投票表決!第452章 意外的證據,直播公開講話第617章 挖恆生指數創始人?114.第114章 把事情鬧大!第580章 沈弼慌了第446章 幕後黑手可能是怡和洋行?第73章 接下來的兩個賺錢大計劃158.第158章 好險,剛成交,置地找上門了175.第175章 成爲置地集團董事287.第287章 榮譽會長,劉會長的邀請第594章 李家大規模拋售股票第466章 氣得想要摔門而出的西門第563章 畢竟,高科技才更賺錢嘛!第388章 128億港元的資金第23章 制定新計劃第685章 人生大事,訂婚準備第55章 你開個價吧第374章 讓出怡和洋行的前提條件第584章 氣急敗壞的沈弼,匯灃銀行宣戰!第22章 成大股東了163.第163章 消息傳開,大佬們的反應242.第242章 四大報紙聯合第609章 客戶經理賣消息224.第224章 九龍巴士的競爭對手第473章 叛徒,都是叛徒!第662章 聯手瓜分匯灃銀行第648章 這家公司不錯,把它收購了吧!291.第291章 一個星期拿下499的股權!第604章 離譜,股價跌至5港元每股!第426章 目標香江電話公司242.第242章 四大報紙聯合第110章 超級訂單第529章 10天賺了106億日元第519章 我要今年內,711便利店數量超過一萬第437章 大嫂的阿諛奉承178.第178章 馬氏兄弟的決定294.第294章 入主士普利,對敦豪集團宣戰!第414章 有毅力的比爾蓋茨295.第295章 或許我們可以嘗試收購對手第654章 273億資金要轉移,匯灃銀行天要塌了第567章 成爲林浩然的附庸,那又如何?239.第239章 這必須得反擊!第582章 包船王的壞消息和好消息第614章 宣佈對東亞銀行私有化!278.第278章 郭曉涵的尷尬,女孩子的心思第73章 接下來的兩個賺錢大計劃181.第181章 怡和再次成爲港燈的競爭對手第531章 高歌猛進的711便利店第434章 被迫提前向證監處坦誠第644章 真可謂禍不單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56章 有仇必報,幹他丫的!第27章 你的瓜子皮掉到我鞋子上了272.第272章 總督麥裡浩再次召集263.第263章 下一個目標第68章 盯上李加誠手中的股票(求訂閱)第466章 氣得想要摔門而出的西門第428章 雷霆一擊,幕後之人到底是誰?第432章 重複被割韭菜的股民209.第209章 老鄉見老鄉,背後打一槍318.第318章 拒絕李加誠,李加誠不祥的預感第644章 真可謂禍不單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83章 內幕第63章 這年輕人,不簡單啊!第578章 提醒包船王第352章 憋屈的扭壁堅第638章 憑什麼還要繼續隱忍退讓?第569章 門當戶對,商業聯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