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銀行的事情,已經搞定了,所有股東已經同意,剩下的事情,李富書老先生那邊會爲我處理好,我這邊就等着給錢就行了。”林浩然聞言,笑着回答道。
不管是持股51%,還是對東亞銀行進行融資,都需要證監處的同意。
因此,東亞銀行那邊,林浩然實際上就是隻需要等結果就行了。
“那就恭喜老闆了,以後您可就掌控一家實力雄厚的銀行了!”馬世民哈哈笑道。
一旦掌握了東亞銀行,對林浩然而言,的確好處多多。
最重要的是,他的資金,能夠隨時隨地地調動,而不再受限於其他金融機構的繁瑣流程和潛在限制。
無論是拓展新業務、進行大規模投資,還是應對突發的市場變化,擁有自己掌控的銀行都能讓林浩然在決策和執行上更加迅速和高效。
林浩然當初爲何想要收購東亞銀行,也是看上東亞銀行多年來在香江以及國際上積累了大量的優質客戶資源和豐富的金融業務經驗。
其完善的金融服務體系,涵蓋了儲蓄、信貸、投資、國際業務等多個領域。
對於林浩然而言,這不僅意味着能夠獲取穩定的資金來源,更可以通過整合東亞銀行的資源,爲置地集團、港燈集團、萬青集團等旗下產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如今,距離對東亞銀行進行絕對控股,就剩一步之遙了,就等李富書那邊的消息了。
“馬先生,我此次前來,還有一件更爲關鍵的事情要跟您說,是關於九龍倉的……”隨後,林浩然毫無保留地將他與包裕剛商定好的計劃一五一十地告知了馬世民。
鑑於置地集團持有會德豐洋行11.8%的股分,且馬世民身爲置地集團的總裁,所以這件事交由馬世民與九龍倉那邊對接洽談,無疑是最爲合適的安排。
如今,他已經和包裕剛確定好大體方向,細節問題,自然就無須林浩然操心太多。
聽完林浩然的話,馬世民略微有些驚訝。
涉及到九龍倉與會德豐洋行這兩家頗具影響力的企業,其中的利益糾葛和潛在風險都不容小覷。
不過,他思索一番後,便說道:“老闆,九龍倉如今的股價的確嚴重偏低,入股九龍倉,相對而言肯定是要比當會德豐洋行的股東要好得多,正常情況下我是非常贊同的。
不過此事涉及的利益不小,我們得把方方面面都考慮周全,尤其是要摸清楚九龍倉內部的潛在矛盾,還有市場上其他勢力對九龍倉的態度,此事我讓團隊進行評估一番,如何?”
“好,那麼儘管去調查評估,此事事關重大,儘快落實下來,我是非常看好九龍倉前景的,包括如今正在建設當中的海港城,未來都是非常有前途的。
一旦我們能夠成功介入九龍倉,成爲九龍倉重要股東,甚至是與包先生聯手將九龍倉私有化,那對我們置地集團未來的發展將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
至於會德豐洋行,說實話,約翰·馬登如今瘋狂買入船隻,在我看來,這是取死之道,遲早會導致會德豐洋行的資金崩盤,到時候,會德豐將會負債累累,我們持有的那11.8%股份也可能大幅縮水。
而如今會德豐洋行的股價還算不錯,我們趁着這麼好的機會,讓高價的會德豐洋行股份與低價的九龍倉股份互換,對我們而言,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林浩然笑着說道。
“老闆,我明白,我這就去召集智囊團商議此事!”馬世民說完,便給助理打起電話,讓她安排相關人員進行開會。
看着馬世民忙碌的身影,林浩然則是坐在椅子上沉思起來。
纔回來香江沒多久,沒想到便已經發生了這麼多事情。
原本他從日本回來前,還擔心李佩才家族會與他抵抗到底,最終他可能會付出很大的代價才能拿下東亞銀行。
結果沒想到李佩才家族完全沒有與他進行商戰的打算,直接認輸,甚至是主動依附於他。
收購東亞銀行的事情,如今順利展開,在李佩才家族的配合下,成爲了東亞銀行的第一大股東,如今只差最後一步便能夠對東亞銀行擁有絕對控股權了。
如今,更是被包裕剛主動提起,希望他用會德豐洋行的股份換九龍倉的股份,如此一來,他便有機會成爲九龍倉這個未來金雞的股東。
而他向包裕剛提出要將九龍倉私有化的事情,更是被包裕剛同意了。
一旦成功,那麼他便直接掌握九龍倉49%的股份,與包裕剛共享九龍倉的未來紅利。
最重要的是,自從包裕剛與怡和洋行的爭奪戰結束之後,九龍倉的股價便一跌再跌,成爲這兩年香江股市跌幅最嚴重的上市企業之一。
這就意味着,林浩然不管是拿會德豐洋行股份去與九龍倉換股,還是之後與包裕剛聯手對九龍倉進行私有化,成本都不會很高。
他能夠以比包裕剛少很多很多資金的代價,掌握與包裕剛相差無幾的股份。
雖然包裕剛最終會因爲持有51%的股份而擁有九龍倉最大的話事權,可那又如何?他不在乎這個話事權。
甚至,未來他可能擁有徹底吞併九龍倉的機會! 好事,都是好事啊!
這次回來香江,好事比意料中要多得多。
莫非這是在日本時坑了日本財團一波,所以算是抗日成功,因此祖宗保佑?
想到這裡,林浩然都不禁笑了出來,爲自己的這個理由感到幾分荒誕卻又莫名心安。
他自然清楚,商場如戰場,每一次的機遇背後都隱藏着無數的挑戰與風險,所謂的祖宗保佑,不過是自我調侃罷了,真正能讓他走到現在的,還是自己的財富實力與果敢。
如果沒有這個財富實力,讓李家在他面前沒有絲毫的抵抗之力,只能乖乖臣服;
如果沒有果敢的決策和前世熟知的事件,又怎能在複雜的商業局勢中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將東亞銀行、九龍倉這些優質資產納入麾下呢。
見馬世民與智囊團商議大事去了,林浩然也沒有繼續留在康樂大廈,而是直接回施勳道別墅去了。
晚上,郭曉涵又來了。
林浩然回來這段時間,郭曉涵已經來過一次了。
今晚,她又一個人跑過來,也難怪郭河年都情不自禁地對林浩然說:“女大不中留啊!”
轉眼間,時間又過去了一天。
東亞銀行那邊,李富書提交上去的兩件事情,證監處還沒有審批下來,不過,此事卻已經很快傳到了香江各大金融機構的負責人耳中。
畢竟,洋人之間的消息傳播渠道總是既隱秘又迅速,尤其是涉及到像東亞銀行這樣具有重大影響力的金融機構的股權變更。
包括匯灃銀行、渣打銀行、等英資銀行,負責人都知道了此事。
顯然,是證監處的人特意將消息透露出去的。
特別是沈弼,在得知此事之後,更是覺得不可思議。
林浩然居然會主動涉足銀行業?
林浩然旗下衆多產業中,大部分實際上都是與匯灃銀行合作,小部分與花旗銀行合作。
也就是說,這些企業的資金業務,大都是與匯灃銀行緊密相連。
如今林浩然卻要收購東亞銀行,一旦成功,無疑會讓匯灃銀行損失慘重。
畢竟,等徹底控股東亞銀行之後,林浩然絕對會將這些資金業務從匯灃銀行轉到東亞銀行去的!
這裡面,涉及到的資金,最起碼都高達一兩百億港元以上!
沈弼坐在匯灃銀行豪華的辦公室裡,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
林浩然將資金業務都挪到東亞銀行,這對匯灃銀行的打擊不是致命的,雖然他們匯灃銀行損失慘重,可相比之下,他更擔心另外一件事情。
沈弼自然清楚林浩然的野心和實力,一旦林浩然掌控了東亞銀行,很可能會利用東亞銀行的資源,進一步拓展業務,與匯灃銀行爭奪市場份額。
如今,別看匯灃銀行在香江的市場擁有絕對的霸主之位,可金融市場瞬息萬變,誰也不敢保證未來會如何。
林浩然手中一旦有了東亞銀行這張王牌,就如同猛虎添翼,隨時可能對他匯灃銀行的地位發起挑戰。
當初,要不是恆生銀行遇到了兌現潮,導致資金鍊斷裂,說不定如今恆生銀行也是他們匯灃銀行最大的競爭對手。
所以,沈弼不會因爲如今匯灃銀行是香江的金融霸主而小看東亞銀行。
可就連東亞銀行的掌控者李佩才家族都答應將東亞銀行的控股權讓給林浩然,他這位匯灃銀行的掌門人又有什麼資格去阻攔別人對東亞銀行進行收購呢?
當初,爲了拉攏林浩然,他不惜讓匯灃銀行以極其低廉的價格,讓林浩然入股成爲匯灃銀行的股東乃至董事會成員。
之後,林浩然旗下的產業,的確也與匯灃銀行一直保持着非常不錯的合作關係,雖然有一部分業務轉移到了花旗銀行那邊去,但是不算多。
原本,他以爲會一直保持這樣的良好合作態勢,可誰能想到林浩然竟有如此大的野心,要收購東亞銀行。
沈弼不得不承認,此刻的他,有些慌了。
特別是連怡和洋行這位老對手,都被林浩然趕出了香江。
他背後的匯灃銀行,真的能夠在林浩然控股東亞銀行之後,還能一直保持着霸主地位嗎?(本章完)